三十六次的呼唤——释明觉
个人日记
三十六次的呼唤
2015-03-20释明觉 编灵瑞之声
啊, 三十六次的呼唤,
这会是什么心情呢?
这是一代言教最真诚的心结真言,
也是世尊入涅槃前,
最深情的期盼规劝,
这是父母即将离开儿女的无限关爱,
也是对儿女掏心肺腑的交代啊!
一代言教,八万四千,
悲智双运,权实方便,
最终归结,阿弥陀经,
如万川归海——于此经结顶。
九界同归,十方佛赞,
无问自说,急不可待。
声声呼唤,一再劝言,
无非是通过舍利弗,
一次次,向十方众生宣告:
阿弥陀佛,愿力弘深,已成佛果,
以其名号,救度众生,
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
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
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今现在说法者”:就是呼唤流浪儿女早回家!
倾悲泻慈的呼唤,
披肝沥胆的劝言;
无非是我等深信切愿执持弥陀名号获大利,
切莫生疑再轮回!
“无常迅速,轮回路险”,
我等罪恶生死凡夫已来不及积功累德,累积资粮;
“荷负群生,为之重担”,
阿弥陀佛承担得起我等众生旷劫以来尽虚空不能容受的罪业!
“令诸众生,功德成就”,
弥陀慈父已为我等十方众生成就往生成佛之功德!
“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
阿弥陀佛誓将万德庄严的六字洪名功德大宝平等回施给法界每一个众生!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如此慈悲。
“若有信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释迦如来声声呼,再三劝。
为启我等信心,又有十方诸佛出广长舌相来证诚。
可见释迦、弥陀及诸佛用心良苦!
弥陀慈父十劫的期盼,释迦如来36次的呼唤,
终于唤醒——
旷劫沉迷的我,我归心似箭!
啊,世尊啊,弥陀慈父啊!
浩荡大恩,无限深情,
让我这罪恶身,愚痴心,何以得偿还?
唯一能做的就是:
信顺二尊的教导,尽此形命,一向专念弥陀佛名,寿终回归极乐家乡。
在人间随缘尽份做事,有缘尽心弘正法利众生。
每想佛恩,念及深情,
就想登上那高高的山顶,
大声的呼喊:
南无阿弥陀佛!
莲友们,
阿弥陀佛已成佛,他的誓愿不虚假,
只要我们来念佛,我们必然能往生!
让我们尽情的,大声地称念: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让音声所及,一切有情,闻名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众生,皆得往生!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编者按】
《阿弥陀经》中释迦佛对舍利弗有36次呼唤
我们学佛的人都拜读过《阿弥陀经》,经文共1858个字,是释迦佛无问自说的一部重要经典,当时释迦佛殷勤地呼唤了舍利弗36次,并以舍利弗为我们的代表,主动地把阿弥陀佛介绍给生活在末法五浊恶世的我们。
那么为什么没有人启问请法,释迦佛就主动说出这部经呢! 是因为就连阿罗汉及许许多多的菩萨都不知道阿弥陀佛的圆满功德,不清楚阿弥陀佛为了我们所有苦众生,已经建立好了超越十方诸佛国土的极乐世界,因为这样的世界只有佛和佛究竟了知。所以释迦佛才在印度的祇园精舍,36次地呼唤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要知道,这也是所有佛经所没有的,释迦佛以尊者为我们的代表,把阿弥陀佛和极乐国土告诉我们。
《阿弥陀经》是释迦佛涅槃前不久所讲的,释迦佛就像临终的慈父要在咽气之前,反复呼唤爱子的名字,交代着他认为最重要的一件事,经文虽短,但意义弘广,字字句句都饱含着释迦佛的血和泪,每一字一句都与我们的生命、慧命息息相关,从此经开显出的净土法门,是彻底、究竟救度我们末法障重凡夫的唯一解脱之道。
如上所诉,我整理成《36次的呼唤》一文,愿与大家共勉。南无阿弥陀佛!(释明觉)
2015-03-20释明觉 编灵瑞之声
啊, 三十六次的呼唤,
这会是什么心情呢?
这是一代言教最真诚的心结真言,
也是世尊入涅槃前,
最深情的期盼规劝,
这是父母即将离开儿女的无限关爱,
也是对儿女掏心肺腑的交代啊!
一代言教,八万四千,
悲智双运,权实方便,
最终归结,阿弥陀经,
如万川归海——于此经结顶。
九界同归,十方佛赞,
无问自说,急不可待。
声声呼唤,一再劝言,
无非是通过舍利弗,
一次次,向十方众生宣告:
阿弥陀佛,愿力弘深,已成佛果,
以其名号,救度众生,
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
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
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今现在说法者”:就是呼唤流浪儿女早回家!
倾悲泻慈的呼唤,
披肝沥胆的劝言;
无非是我等深信切愿执持弥陀名号获大利,
切莫生疑再轮回!
“无常迅速,轮回路险”,
我等罪恶生死凡夫已来不及积功累德,累积资粮;
“荷负群生,为之重担”,
阿弥陀佛承担得起我等众生旷劫以来尽虚空不能容受的罪业!
“令诸众生,功德成就”,
弥陀慈父已为我等十方众生成就往生成佛之功德!
“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
阿弥陀佛誓将万德庄严的六字洪名功德大宝平等回施给法界每一个众生!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如此慈悲。
“若有信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释迦如来声声呼,再三劝。
为启我等信心,又有十方诸佛出广长舌相来证诚。
可见释迦、弥陀及诸佛用心良苦!
弥陀慈父十劫的期盼,释迦如来36次的呼唤,
终于唤醒——
旷劫沉迷的我,我归心似箭!
啊,世尊啊,弥陀慈父啊!
浩荡大恩,无限深情,
让我这罪恶身,愚痴心,何以得偿还?
唯一能做的就是:
信顺二尊的教导,尽此形命,一向专念弥陀佛名,寿终回归极乐家乡。
在人间随缘尽份做事,有缘尽心弘正法利众生。
每想佛恩,念及深情,
就想登上那高高的山顶,
大声的呼喊:
南无阿弥陀佛!
莲友们,
阿弥陀佛已成佛,他的誓愿不虚假,
只要我们来念佛,我们必然能往生!
让我们尽情的,大声地称念: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让音声所及,一切有情,闻名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众生,皆得往生!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编者按】
《阿弥陀经》中释迦佛对舍利弗有36次呼唤
我们学佛的人都拜读过《阿弥陀经》,经文共1858个字,是释迦佛无问自说的一部重要经典,当时释迦佛殷勤地呼唤了舍利弗36次,并以舍利弗为我们的代表,主动地把阿弥陀佛介绍给生活在末法五浊恶世的我们。
那么为什么没有人启问请法,释迦佛就主动说出这部经呢! 是因为就连阿罗汉及许许多多的菩萨都不知道阿弥陀佛的圆满功德,不清楚阿弥陀佛为了我们所有苦众生,已经建立好了超越十方诸佛国土的极乐世界,因为这样的世界只有佛和佛究竟了知。所以释迦佛才在印度的祇园精舍,36次地呼唤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要知道,这也是所有佛经所没有的,释迦佛以尊者为我们的代表,把阿弥陀佛和极乐国土告诉我们。
《阿弥陀经》是释迦佛涅槃前不久所讲的,释迦佛就像临终的慈父要在咽气之前,反复呼唤爱子的名字,交代着他认为最重要的一件事,经文虽短,但意义弘广,字字句句都饱含着释迦佛的血和泪,每一字一句都与我们的生命、慧命息息相关,从此经开显出的净土法门,是彻底、究竟救度我们末法障重凡夫的唯一解脱之道。
如上所诉,我整理成《36次的呼唤》一文,愿与大家共勉。南无阿弥陀佛!(释明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