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乐之乐、娑婆之苦——慧净上人

个人日记

         
《阿弥陀经》说: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极乐世界为什么名为「极乐」?之所以名为「极乐」,是因为凡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就通通断除烦恼的苦,当下证悟涅槃的乐,所以叫做极乐。         
《阿弥陀经》有两部:一部是鸠摩罗什所翻译的,一部是玄奘大师所翻译的。上面所引用的,是鸠摩罗什所翻译的《佛说阿弥陀经》,也是我们常常诵念的一部经。玄奘大师所翻译的《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对这段文是这么翻译的:何因何缘彼佛世界名为极乐?由彼界中诸有情类,无有一切身心忧苦,唯有无量清净喜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也就是说,在极乐世界,所有的往生者都没有一切身心忧苦(也就是身体的苦痛和心里的忧愁),都没有,唯有无量的清净喜乐,所以才叫极乐世界。
论身的苦、心的忧,有哪些忧苦呢?我们身体的苦有「老苦、病苦、死苦」,我们心里的苦,有「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但其实身心是互相影响的,身体有病痛的话,一定影响到心理,从而不能愉悦、舒适;心中有所不平、不满,有所忧愁、嗔恚,也会影响到身体,身心是互相影响的。那么,身的苦跟心的苦根源在哪里呢?根源在我们有「五蕴炽盛」,这个虚假的五蕴炽盛导致身心受苦。而极乐世界是「无有一切身心忧苦,唯有无量清净喜乐」。论极乐世界的菩萨寿命,是无量寿。
《阿弥陀经》说: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寿命无量。「无量」是超越的、永恒的意思。「量」有多种含义,如:时量、空量,限量、无量。「空量」就是空间,譬如说长、宽、高;「时量」就是过去、现在、未来;「限量」就是几斤重、几吨重。但只要有量就有限,寿「无量」就是寿命无限,超越时间。所以,在极乐世界,没有死、没有老也没有病,因为都是三十二相,都是金刚那罗延身——极乐世界没有老病死的身苦;极乐世界都是俱会一处,所以没有「爱别离苦」;都是诸上善人,所以没有「怨憎会苦」;而且思衣得衣、思食得食,要什么,心念一动,当下现前,所以没有「求不得苦」;同时,极乐世界是无为涅槃的境界,没有「五蕴炽盛苦」,所以说「无有一切身心忧苦,唯有无量清净喜乐」。「极乐无为涅槃界」:「无为」就是「涅槃」,「无为涅槃」才能够极乐。「无为」就是没有造作、天性自然,《无量寿经》说:「彼佛国土无为自然。」「无为自然」就是涅槃。「涅槃」就是不生不灭。所以,不生不灭就是无为,也就是自然,就是不经过我们凡夫的造作,天性是自然不生不灭的。简单讲,就是它没有无明、没有烦恼、没有忧苦,随顺法性,清净无漏。由此可知,无为涅槃就是天性自然、不经造作、不生不灭,无明除尽、真如自性全现的本具之乐,这个名为无为涅槃之乐。刚刚所讲的,「量」有无量,我们的真如自性,体性坚凝,清净无染,不生不灭,常住无坏,而又竖穷三世,横遍十方,广大无边、遍一切处。所以,这种乐是超越相对、是绝对性之乐,是无量清净的喜乐,所以叫做「极乐」。
这种境界,《无量寿经》就说: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也就是我们烦恼凡夫一旦往生极乐世界,就能够证入无为涅槃,享受无为涅槃的喜乐,身体是「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广大无边,遍一切处,这就是「极乐无为涅槃界」的意义。也就是说,极乐世界不管是依报(也就是国土,所住的环境),或者是正报(就是阿弥陀佛以及所有的菩萨),依正主伴(主就是弥陀,伴就是所有菩萨),通通都是无为涅槃的境界,不可思议的境界,故名「极乐无为涅槃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