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
万籁有声,是读书一境,亦是人生一境。
一空谷,一几,一茶;书在手,有鸟声静响。
四野动,风动,水动;心不动,无闲事扰人。
大家之大,在于有大心境,大气魄。
感情能沁人心脾,意旨能豁人耳目,无矫揉伪饰之态,
所见真,所知深,所言切,绝乃大家之作。
读大家之作,凡六七次,十数遍,方解其中真味。
读书能有忽入桃花源之遇,书藏胜景,
书乃该读之书;有闲云野鹤一二,怀抱寂静,
在残寺中,在枯树下,在破盏边,能潜心苦读,友必读书胜友。
人读书有如谈恋爱,一时便专注于一人。
爱小说,就厌绝诗歌之晦涩;爱诗歌,就厌绝散文之平白;
爱散文,就厌绝戏剧之琐碎;爱戏剧,就厌绝小说之呆板。
因为爱,所爱之物就生出超凡脱俗之美。
而实际上,文体本身并无美丑之分。
尼采曰: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
以血书者,积情必久,且历久弥浓,浓久蓄势,终至火山喷发之烈。
此类书,裸灵魂于旷野,凝挚情于胸间,字字泪,声声血。
读此类书,大悲大喜,大彻大悟。
读书人的阅历是一面镜子,可以洞鉴书之矫情、伪情、滥情,
可以体察书之虚势、颓势、做势。故阅历越深的人,眼光越挑剔,可读之书越少。
也因此,阅历亦成了一条绳索,捆绑人之思想。
从而使其拒绝了浪漫到瑰丽之书,幼稚到纯真之书。
井中之蛙观天,能有四角的天空。
平庸之人读书,也有一管的见地。
文学流派纷呈,是文学之幸事,亦是读书者之幸事。
一坡的春色,看久了,无非春色也。
骤而可见一涧泉飞,一湖水涌,或又听得风敲叶响,炊烟袅动,
方可阔人胸襟,开人眼界,悦人身心,怡人耳目。
书实乃医病之良药。
是艰难困顿者的良药,是落魄潦倒者的良药。
一个人在精神的世界里自杀未遂,是书解开了套在他脖子上的绳索。
一种体制,始盛终衰,自然之变也。
能历久不朽者,盖能注变革于血脉之中,寓新奇于骨肉之中。
化腐朽为神奇,非鬼斧神工者不能为也。
读书有容乃大。
胸能吞吐六合,上下千古,疏梅淡月,苍山流云,心方可宽广博大;
书能读天文地理,经史子集,阴阳八卦,稗史野传,学问才可博古通今。
少年读书,人生百味不谙,英雄气盛,多生狂气、霸气、傲气;
老年读书,世事沧桑阅尽,垂老迟暮,多生哀情、怨情、悲情。
清心寡欲,方读得好书。
为成就功名读书,累,为卖弄风雅读书,浮。
书从来都是几上一茶,云中一鹤,荒野一径,要细品,遥看,徐走缓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