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马格南摄影师介绍:洛古雷
分享。摄影
洛古雷(Raghu Rai)的作品,第一眼看上去,你很难找得到焦点。他的作品看上去构图混乱,焦点不清、主体有时失焦,到底想表达什么,你很难第一下就看得明白。但当你将眼球慢慢在相片中搜寻,你就会发现很多惊人的细节——相片中每一个人的表情在精神层面上都是一致的:画面看似凌乱,但其实所有人都是秩序井然,每一个人都从容不迫,毫不紧张。再看下去,你会发觉图中各人移动的方向都有一定规律和一致性,那种混乱之中的和谐感,不是第一眼就看得出来。
这张照片是洛古雷只有22岁时所拍摄的,画面看似人头跻跻,但仔细看其实人们从容不逼,各自做自己的事,反映当时印度的社会形态。今年已是74岁的洛古雷,是马格兰摄影社 (Magnum Photos) 内八十多位世界顶尖摄影师的其中一位,为极少数能跻身其中的亚洲摄影师。2012 年,他被 Invisible Photographer Asia 选为二十位最有影响力的亚洲摄影师之一。他曾为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摄影大赛等摄影比赛担任评审。
「我希望从相片中呈现出印度的转变和精神面貌」
洛古雷1942年出生于印度,他形容自己从小就是个乖孩子,因而顺从父亲,在大学修读土木工程。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摄影师弟弟得来一台相机,从此醉心于摄影,23便开始摄影工作。1966至1976年,他在报章《The Statesman》担任首席摄影师。1977至1980年,在新闻周刊《星期日》担任图片编辑。1977年,正式入选马格兰摄影社。他的作品曾在多份国著名杂志上刊登,包括《时代杂志》、《生活杂志》和《纽约时报》等等。
洛古雷热爱自己国家,因此30多本作品集全部取材于印度。作为印度人,他和一般外国摄影师所拍摄的印度完全不同,先是缺少了一份猎奇色彩,但却又呈现出外国人没法看到的印度视野和角度。
他的作品强调多层次的世界观。画面看似混乱,欠缺焦点,但仔细观看就会发现有很多小场景,不同人各自做不同的事,乱中有序,反映社会和阶的生活。问洛古雷到底是如何在拍摄过程中顾存如此多的细节?「我没有很多的考虑,只是在每次按快门时,感觉就是有人撞我的肩头一下,然后我就自动按下快门了。」大师的回覆是否代表世间最顶尖的摄影眼都是与生俱来,凡人靠后天的努力永远也不能达到?「并非如此,」他说。
「对事物的敏锐,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得来。」他解释,这种训练会随年月变成「Readiness」,即是你会自自然然有一种预感,知道周围的场景有什么即将要发生,而为捕捉即将发生的一切,你的准备会更好,并可以在事情发生时拍摄出更好的摄影作品。
「你的拍摄主体会呼唤你,那一刻要来的自然会来。」
「如果你想拍出好照片,要成功就必须付上一切代价,因为机会是留给有热忱,为摄影而疯狂的人。」
洛古雷不喜欢精心铺排,强调随心拍摄,捕捉剎那间的感动。问他既然你是靠感应来拍相片,那拍之前你应该未想过相片的含意,没有含意的相片和乱拍有什么分别?
「Don’t think, just shoot」并非某相机品牌的宣传,而是洛古雷本身认为,今时今日人们的摄影态度并非一定正确:「今天很多时候人们拍完一张相片后,会写很长很长的注解,去教读者如何去理解摄影师的用意和心血,其实我觉得是不必要的。」
「在按下快门一刻,摄影师的责任就已经完成,相片的生命就已经开始了。相片之后会自己和读者交流,不同的读者看完相片会有不同感受和心得,那相片的生命才得以延续。」
洛古雷父亲是一名工务员,他在毕业后取得土木工程师资格。在工作后搬出来与哥哥同住时,才开始接触到摄影,他哥哥身边的人是摄影师。
「我的第一张作品是风景相,但想不到会被报章用了大半版来刊登,那时开始我便想,这应是我要走的方向了。」
这张照片是洛古雷的著名作品之一。对他来说,拍摄德兰修女是一次深刻的经历。一开始德兰不让他在自己和修女们祷告时拍照,「德兰修女给很有威严,她眼中就只有需要帮忙的穷人。虽然我都是要找她『帮忙』被拍摄,但也不一口就答应。」有一次登门造访,他又被修女拒绝,但正在拍摄德兰修女在公众场合活动的洛古雷说,拍不了的话,他就错过了德兰人生中一半的故事。德兰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于是才让他拍这张照片。
「修女说我给你拍摄也行,但你只能坐在房间的一角,不能走开。」
「那天是复活节的早上,我一大早就到修女的住处,我开始时乖乖地坐着拍,但看到修女专心祷告,她的神情很令人动容,你甚至可以感受到房间内的气氛有一些变化,于是我就静静地走到她的旁边按下快门。」
「到该天结束后,我要走了,和修女道别,她才意识到我今天有来拍摄,我向她道歉说:『对不起,我没有遵守承诺坐着拍摄』。修女说:『不要紧,那也是神给你的使命』。」
文章评论
lan
@{uin:78699394,nick:海风之末} 讲座之一:胡武功老师《我们离洛古雷有多远》[em]e16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