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笑声点亮生命——艺术家赵丽蓉辞世十五周年
秋· 历史今天
赵丽蓉曾经一直是春晚的常客,虽然她在60岁时才登上春晚舞台,但是他给我们带来了的欢乐却一直到今天,而今天,是赵丽蓉辞世15周年忌日,上午,六小龄童发微博悼念赵丽蓉,并配上他们共同参演的影视剧照及二人旧日合影。
六小龄童在微博中写道:“今天是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赵丽蓉老师辞世15周年忌日,电影《过年》、电视剧《西游记》同为她与我参演的第一部电影、电视剧,在电影《过年》里我们是母子,15年前的追悼会上有近万名群众自发前来悼念,这充分说明了什么才是一位人民喜爱的艺术家。愿远在天堂的赵妈健康、快乐。”
赵丽蓉是中国评剧、小品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曾参演《小二黑结婚》、《杨三姐告状》等经典评剧和《西游记》、《过年》等经典影视作品。赵丽蓉主演的小品《如此包装》、《老将出马》等至今仍受到观众们的喜爱。赵丽蓉于2000年7月17日因肺癌逝世,享年72岁。
第一代“小品王”
若要说春晚“小品王”,赵本山只能算第二代,而第一代“小品王”是那个在舞台上永远精神抖擞的老太太。这个老太太,就是赵丽蓉,赵本山曾说过,有赵丽蓉的春晚,他都得“靠边站”。
评剧演员出身的赵丽蓉算得上是“老来红”。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年代,赵丽蓉对自己的每一部小品,都有着她对生活的理解。“只有吃过黄连的人,才知道什么是甜。只有在悲剧中生活过的人,才能创造出笑声。”
赵丽蓉是与时俱进的,89年她可以唱悲情的《昨夜星辰》,92年她跳起了探戈,95年秀RAP,96年唱戏曲。高龄的她,总希望在舞台上能展现出不同以往的另一面。60多岁去学现代舞,学唱英文歌,练毛笔字,95年小品《打工奇遇》中即兴的四个毛笔大字“货真价实”,让无数观众为这个不服输的老太太喝彩。
60岁首登春晚
1988年,赵丽蓉第一次登上春晚的舞台,她与当年凭《济公》而走红的演员游本昌演出了小品《急诊》,让人记住了这个小老太太。
虽然当时赵丽蓉在评剧界已经很有名气,但普通电视观众对她还很不熟悉。次年春晚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她诙谐幽默、妙趣横生的表演让人记忆犹新,尤其是亲和平凡的气息赢得了观众的青睐,从此春节晚会的舞台上多了一位带唐山口音、平凡得非常可爱的赵大妈,赵丽蓉因此也从评剧演员成功的转变成了小品演员。
小品中,侯“导爷”的胡编乱导加上赵大娘的“一丝不苟”,二人强烈的反差打造的《英雄母亲的一天》让全国的电视观众开心了一年,也让《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重新流行了起来。
可爱可亲“老来俏”
如果说《英雄母亲的一天》让赵丽蓉成功转型的话,那么1995年春晚上的小品《如此包装》就让赵丽蓉真正成为了小品演员中最炙手可热的明星,而小品《如此包装》自然也成为了留在人们记忆中的经典佳作。
赵丽蓉并不是每年春晚都会登台,然而她的每个作品,基本上都为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英雄母亲的一天》、《如此包装》、《打工奇遇》、《妈妈的今天》、《追星族》、《功夫令》、《老将出马》、《吃饺子》……她的每一个小品都堪称精品。
“司马缸砸光”、“探戈就是趟呀趟着走,三步一蹿两呀两回头”、“点头yes摇头no,来是come去是go……”从学交通警察到跳探戈,从演唱rap到现场书写毛笔字,从练武术到演唱英文歌曲,赵丽蓉年年都能出新,无数经典台词和表演如今看来依然是让人忍俊不已。
最后一次登春晚 后台吐血
赵丽蓉“老来俏”的魅力是有目共睹的,春晚宁愿换导演也愿意等赵丽蓉的演出。但有谁知道,从92年开始,这位老太太已经饱受腿伤与病魔的折磨。
96年春晚《如此包装》中有一个画面,赵丽蓉一个踉跄跪在地上,观众都以为是剧本需要而制造出来的戏剧效果,而事实上,这是台本里没有的。赵丽蓉因腿伤难以支撑,倒在了地上,但她坚持把小品演完。
据她的干儿子巩汉林回忆,赵丽蓉是被架着出场的,腿部都是积水,肿的很厉害,已经到了要做手术的程度。而99年赵丽蓉在春晚最后一次登台之前的彩排中,在后台,赵丽蓉咳出了血,但仍然敬业地坚持到最后。
2000年,赵丽蓉因肺癌辞世,享年72岁。2000年7月27日,赵丽蓉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万人自发前往,眼中含泪送别这位老艺术家。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