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正伦教授讲:如何养生与治病

手机日志

  图片
 
▲我给北大的学生们讲课,他们问中医、西医有什么区别。简单地说,夏天买西瓜,想买一个好瓜,你把那瓜拿起来,不管你会不会,拍一拍,听一听,看看样子,看什么呢?对瓜望、闻、问、切。对不对?我说如果一个很有经验的老瓜农,都不用拍,他一看,他就告诉你,这瓜是生的,那瓜是熟的,为什么?观其象,知其数。西医怎么办,要不就切开观看,要不就从根那儿抽点水,从上面抽点水,再从中间抽点水,到实验室化验一下。然后告诉你,这是熟的,这是甜的。你要问他是沙瓤还是肉瓤,那得用X线照一照。老瓜农不用,他把瓜的产地弄明白,把今年的气候弄明白,就敢告诉你,这瓜就是沙瓤,这就是中医和西医的区别。
▲我们说现代西医发达,但对生命的认识还差得很远,因为生命不可能像机器似的能够重新组合起来,而我们中华民族的中医学的很多理论与认识,都是从人类生命过程中提取出来的。比如喜、怒、忧、思、悲、恐、惊对五脏的损伤,这对西医来讲没法理解,大怒伤肝,这肝和怒有什么关系啊?
▲肝主怒,大怒则伤肝。很多女同志都有这样的体会,尤其是30多岁的女同志,月经要来的时候世界都特别“黑暗”,见谁烦谁,生气。这种情况是因为什么呢?因为女同志的整个生命过程是一个曲线,女同志以血为主,每一次来月经前一周,血下行,气上浮,气有余便是火,所以就容易烦躁。但两次月经间血充盈的时候,情绪就特别好。所以,如果脾气本来好,后来特别容易发怒,就要好好调理肝了。
▲还要调节情志,男人、女人都要宣泄,郁闷了要疏泄。我常跟有些女士说,如果跟你先生吵架了,什么时候把你气哭再走,别气半截,因为生气的时候肝气特别旺,一哭,肺气上来了,肺属金,肝属木,金克木,肺气一通肝气就调达了,如果气一半,肝气没下来,回来还得接着吵架不说,还容易得病。我们说五脏是相互制约的,如果可以很好地调整情绪,就可以少得许多病。所以,过了35岁的女同志就要注意调整自己的状态、情绪了。
▲中医为什么伟大?借用佛家的一句话:“因缘相合则为果。”致病因子不管是细菌、病毒还是癌细胞,都是客观存在的,这就是因,得病是结果。那么,因和果之间一定有一个条件,这就是佛家讲的缘。中医是什么?中医治病是从“缘”入手,是从条件入手的。
▲我们的祖先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是说五谷是养命的,人的生命不仅仅靠脂肪、蛋白质来维持,要靠无数具有生命力的种子。不论哪个民族,哪怕是以肉食为主,他也必须吃粮食,不吃粮食是活不了的。为什么呢?种子是什么?种子是生命的延续呀。您看我们从长沙古墓马王堆里挖出来的那些种子,已经两千年了,还能发芽,说明种子是有极强生命力的东西。在现代,很多人天天不吃五谷,光吃菜,就为了减肥。那就面有菜色了。
▲人是依靠五谷滋养的,那你老不吃五谷就会出现问题……我曾经诊治过一个小女孩,一年多不来月经了,来的时候脸色惨白,就像白骨精一样。她这是减肥减出来的病,我采用的是什么办法呢?其实就是黄芪建中汤:黄芪、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饴糖。她吃了一年,月经来了,小脸也变得红扑扑的了。为什么呢?闭经是因为她血的生化不足,脾胃是气血生化的源泉,你不给它谷物的滋养,脾胃生化不出血来,她不闭经才怪呢!所以,我觉得这些疾病的发生,饮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你看八路军伤员靠什么养好伤?小米粥。为什么中国妇女生孩子都要喝小米粥?就因为维持人的生命不仅仅靠脂肪、蛋白质,更要靠无数具有生命力的种子。你想这一碗小米(谷子),种到地里就能长出一大片啊,那一碗老玉米种地到里才长出几十棵啊,它俩能同日而语吗?小米(谷子)的生命力极强,是用它的生命力来维持你的生命力,所以,生完孩子以后就要喝小米粥。小孩脾胃弱、腹泻,可以用小米粥油来解决,它味甘、色黄,入脾胃,具有极强的生发之力,气往上提了,腹泻就止住了。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民族,这和外国人不一样。你看外国人吃饭,一手拿刀子,一手拿叉子,大叉子叉上羊肉一烤,刀子一割,小叉子一叉就吃了。这是外国人的生活方式,因为他们以游牧为主,基因经过成千上万年的遗传和变异,对肉类的消化能力要比中国人强得多。
▲我们祖先在过去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这也是几千年遗传的结果,和西方人的饮食习惯是不一样的。而今天,拿着老祖宗给你消化植物性食物的“肚子”,天天去消化什么牛排啦、鸡腿儿啦……或者不是天天吃菜就是天天吃肉,结果不是糖尿病就是血压高,你不得代谢病才怪呢!饮食结构不是一代人能改变的,我想这是我们国人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D4
▲中医经典《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就是说当阴阳处于一个平衡状态时,即使遇见了大风大雨等异常的气候变化,你也不会得病。但如果你外受风、寒、暑、湿、燥、火,内受喜、怒、忧、思、悲、恐、惊,自身的正常状态被打破,你就被赋予了致病因子生存发展的条件,这些致病因子就从10个变成100个,100个变成1000个。当它达到一定数量时,就会危害你了。你自身又没办法抵抗,所以你就病了。
▲什么叫药,为什么不叫饭?这有其特殊的含义,我们用的药和“钥”同音,同音就同源。门打不开了,找大夫配把钥匙。好的大夫配的特别好,钥匙捅进去,门(锁)就开了。如果门开得好好的,天天拿钥匙捅什么?现在很多人把药当饭吃,本来门好好的,没事瞎捅,把一个很好的门(锁)就捅坏了。
▲中医所用的药物,在整个治病过程中,是用药物的偏性去纠正人体的偏性,也就是说,我用药物的偏性把你身体被打破的平衡调整过来。当人体的平衡被调整好了,那疾病能奈我何?它就没有办法了,因为我这儿不再给它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了。当把这个条件调整过来,那它自然就从1000个退回到100个,再从100个退回到10个,你们之间又重新开始和平共处了。这才是中医治病的根本理念。
▲很多外国人学中医,来抄方子。我说抄方子就像把一棵树上的树叶,一片一片地摘下来放到筐里,这个树叶在我手里头是活在树上的树叶,我想动哪片树叶,哪片树叶就动。当你把树叶一片一片摘下来放在筐里的时候,开始它还有形。这病来了,我用老师这方子,那病来了用那方子。三年以后,就什么都没有了,因为树叶还长在树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你不在根本上下功夫,你就等着树叶来结果?
▲中医这个“医”有两个基本的含义。你看古代的这个“病”字啊,不是一个“广”嘛,底下是一个“丙”字,“广”在古代就是病的含义了。他这个病呢,这边是个床,中间有三个点,这边是个人,人出汗了,靠在床上——他不能自我调整了,得靠医生。所以,医生的第一个含义是病人的“依靠”,是病人的靠背,所以当一个好医生别怕麻烦,只要患者找到你了,你选择这个行业了,就是病人的椅子,你没有任何理由不让病人靠在你身上。
▲第二个含义,中医整个治病的过程是什么?治来治去的结果,要制造“一”的状态。“一”是什么?“一”就是阴和阳的结合。我讲过“道生一”,在它不断的运动中逐渐形成了“二”。治病到最后,要治到阴平阳秘、阴阳协调的状态,这就是医生的医。如果医生治来治去,治成二了,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病“好”了,人死了,医生的责任就没尽到。D4
▲父母给你的元气,这是先天的,如果后天不用谷物来补充的话,人就只能活7天,这些元气只够维持7天的生命。而这些谷物是为了减少元气的消耗。如果每天的饮食起居都正常,人类的最高寿命应该是120岁。
▲先天的元气需要不断有后天的水谷之气、呼吸之气、自然之气来补充。“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所受于天,这个天是谁?就是生你、养你的爸爸和妈妈。与谷气并存而充身者也,这是你元气的整个概念。
▲母壮则子肥。如果爸爸、妈妈身体都非常好,你的元气就会像一个新装满的煤气罐一样,非常充盈;如果父母体质不好,那么给你的元气就不足,就像有时候,你从煤气公司取回来的只是半罐气。可是,虽然爸爸、妈妈给了你一罐很充足的元气,如果你的阀门开得很大,你的寿命就很短;如果爸爸、妈妈只给了你半罐气,但是你使用得很节约,你的寿命也会很长。
▲元气是一个定数,元气耗尽的那一天,一定是你离开世界的那一天。当一个人的元气耗尽的时候,就算拿人参堆着他,他也活不了。这就是我们中医的基本理念。那么,医生干什么呢?医生的责任就是把你元气的消耗降到最低,这就是医生!
▲我经常这样说,大自然赋予中药各种不同的颜色,有绿色、黄色、红色……不同的颜色代表了不同的偏性。关键是什么?一个好的医生能用药的偏性纠正人体的偏性,把你被打破的平衡调整过来。所以,我常说,你们外国人没进来以前呀,活在中国的细菌、病毒比外国活得轻松,因为它不会紧着变异啊,你老想杀死它,不变异它怎么活下去?大自然没让它死,它就要千方百计地要活下去。
是锅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