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引导:如何“引”,“导”向哪里?
个人日记
不经思考,胡乱引导
这是一位妈妈写给我的日志:
§ 中午大宝和我说:“我告诉您一个好事,今天我们老师差点让我当体育委员,老师和大家说有个同学做操特别认真,我观察他很多次了,一直都做得很好,下次选体育委员的时候就选他。大家都猜,猜来猜去也没猜到我,我知道是我,老师总是盯着我,我就很认真地做。”我说:“你觉得这个老师好不好呀?”他说好,我又问:“那我猜你上课肯定爱听这个老师的课。”他说是,我接着说:“老师那么关心你,你想不想给老师留一个好印象?”他说“当然想了。”我又接着说,“那你要在哪些方面努力呢?”他说“不知道”,我又说“上课怎么样呀?写字怎么样呀?”他说“都好好的”,然后又说:“我就不该告诉您,怎么这么贫呀。”我一想,我说多了,我是想引发他的思考,结果弄巧成拙,听到老师这么一说,本身就会给他带来思考,老师在他心目中就会上升一个高度,敬仰之情会带动他去认真上课,认真写字,好赢得老师更高的赞赏,孩子都很有荣誉感的。我的话说得太直白了,我应该就提示一句“恩,我猜你就更喜欢这个老师了,更爱上老师的课了,就连写字都会很认真的,你绝对不想再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就一句不多说,点到为止。
这个咨询时间比较长,慢慢的,大宝妈妈也学会了及时反思。当孩子说她“怎么这么贫呀”,她马上意识到自己的话有不妥当的地方。
如果我们的回应不恰当,其实孩子会给我们一些信号,比如说妈妈“贫”,但是,以前妈妈对孩子释放的信号不敏感,有时候孩子都发火了,妈妈还沿着自己的思路走。现在不同了,孩子说了这一句,妈妈马上意识到自己的回应不妥当,并及时反思,想出改变的路径。这是妈妈的进步,也是孩子进步的前提。
后来的咨询过程证明,再遇到同类的事情,妈妈的引导思路就变了。当然,一次反思显然不够,要经过几次反思和修正,并且经历一个不断练习的过程,才能做到恰到好处。
我问妈妈一个问题:“当你得知孩子被老师表扬了,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想着引导他,还是先去体会孩子的感觉?”妈妈说,她已经习惯了,马上就想着去引导他。
在教育当中,“引导”是被滥用、被误用得最多的词汇之一。通常,我们发现孩子的错误和不足,胡乱讲一通大道理,都会美其名曰“引导”。事实上,真正的引导,必须回答两个问题:怎样“引”?“导”向哪里?
以这位妈妈为例,她听说孩子被老师表扬也很高兴,看得出,她也希望锦上添花,引导孩子更上一层楼。但是,妈妈的问话,根本没呼应孩子的话题,甚至没想好说什么,就随口问是否喜欢这位老师,是否想给老师留下好印象,上课该怎样,写字该怎样……
妈妈手里仿佛有一根“万能红线”,任何事情都可以直接联系到学习上。孩子回来时本来是兴高采烈,却被妈妈给“引导”得兴致索然。
许多家长都是如此,引导孩子,总是想当然,既不打草稿,也不打腹稿,边说边想,边想边说,到头来都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要表达怎样的意思,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既然我们想引导孩子,如果想收到效果,不但要打腹稿,还要花时间去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样才能引导到位。
妈妈之所以这样胡乱地“引导”孩子,是因为她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理解孩子的感受。
引导:触发孩子最积极的动力
于是,我就问妈妈一个问题:“如果有位老师天天用欣赏的目光看着你做操,你的心里是怎样的感觉呢?”妈妈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哦,这样体会呀,我就是总找不到感觉!”
我继续分析:“慢慢的,是不是去做操的时候,心里就有个期待了?是不是自己也会主动去寻找老师的目光?然后,和老师之间,就有了一个默契,知道老师欣赏自己,也知道自己的表现,老师会看到,这样是不是就有了改变自我的动力了呢?”妈妈说:“哦,是呀, 昨天他就是这样描绘的,这样的感觉,我怎么就分析不出来呢?”
通过揣摩孩子的感受,妈妈把原来的话改为:“是不是觉得老师很关注你?通过这件事,同学们的看法也会改变,老师同学和你都更亲近了,你心里的感觉也是甜甜的吧?”妈妈这样说,呼应了孩子最强烈的感受,孩子的内心定会更加愉悦。我继续问妈妈:“在此基础上,能否再升华一下呢?我们肯定孩子,重点落在什么地方呢?老师在班里大张旗鼓地夸奖他,最欣赏他什么?是因为他一次做得好,还是因为他连续做得好呢?”
很显然,孩子最可贵的地方,不是某一次做得好,而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坚持做好,不松懈,这是最了不起的,我们对孩子的肯定,不妨落在孩子的坚持精神上。
我和妈妈各想了一个说法,最后,将两个说法糅合在一起:“大宝,我听了都很高兴,老师在同学面前表扬了你,你心里肯定感觉甜甜的吧?我猜你们老师肯定是天天在观察你,他发现,全班只有你最认真,并且一直在坚持,老师太喜欢你了,忍不住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夸奖你,也是希望同学们像你一样,能天天把一件事情做好!”
我和妈妈一起揣摩了孩子的感觉,最后,从老师的角度来肯定孩子做得最好的地方,这样,突出了老师表扬的主题,并升华了孩子的感受。表面上看,我们只是呼应了孩子的感受,并没有“引导”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似乎没有完成任务。
事实上,我们说的那些道理,孩子自己何尝想不到呢?关键是孩子要出于自愿去做,这才是孩子真正的动力。我们的引导,就隐藏在这段话中,我们“引”孩子去重复这种愉悦的感觉,“导”向坚持做一件事。当孩子能愉悦地坚持做一件事情,还有什么能难住他呢?
融入孩子的感觉,需要不断练习
有许多妈妈问我:“为什么你比我更了解我的孩子?为什么你能通过不起眼的细节判断孩子的感受和意图?”在我看来,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被问得多了,我开始琢磨其中的原因。虽然大家认为我擅长管孩子,事实上,这并不是我内心的重点,我不会成天想着怎么管住孩子,怎么控制孩子,让孩子听我的话。
从很小的时候,我就有一个爱好:在安静放松的状态中,心无杂念地注视着孩子,饶有兴趣地观察孩子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这样连续地观察,会产生一个奇妙的结果——慢慢融入孩子的感觉,与他同悲同喜。也就是说,我并不仅仅依靠头脑去分析孩子,而是在感觉层面与孩子保持联通,这样可以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因此,我不喜欢把教育看成某种“技巧”,教育的核心,是感觉的融合,乃至内心的共鸣。
当然,如果我们想融入孩子的感觉,那么,对自己的感觉也要保持敏锐的觉察。我非常珍视童年的经验,总是去回忆当年的细微感受,这是理解孩子的绝佳参照。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是孩子,孩童时代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具有特别的价值,激活我们的童年经验,对理解孩子非常有帮助。
我并不认为自己有特别的天赋,只是因为喜欢教育,喜欢小孩,从小到大,一直保持心无杂念连续观察的习惯,又因为我是家族里的“孩子王”,常在一起玩的孩子有十几个,保持密切接触的则有几十个。这为我提供了充分的“实习”机会,我有充足的时间观察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孩子。
我发现,准确理解孩子的感受,并不神秘,它仅仅是一个不断练习、不断印证的过程。比如,有的孩子被批评以后,表现出满不在乎的态度,在我看来,这有违常理,我猜测孩子只是在掩饰自己的情绪,他的内心并没有这样淡定。于是,我就会特别留意这个孩子的状态,在后面的表现中,总能从一些细节中感受到孩子内心的沮丧。对待这样的孩子,就算他犯错误了,我会点到为止,而不是把他训斥得无地自容。
很显然,当孩子想掩饰都掩饰不住的时候,他的内心一定陷入了极度的沮丧。如果我们对孩子不敏感,就会把孩子的无地自容当成“悔改”的证据,我们伤害了孩子,却误认为达到了教育目标。当然,我对孩子的判断,也会出现偏差,每当发现自己判断失误时,我都会极端重视,并反复揣摩整个过程,找出自己出错的原因。忽略小错误,终会积累成大问题,通过向错误学习,不断修正自己,判断孩子的准确度就会越来越高。
没人规定成年人一定是对的,作为父母,关键是要有学习的态度,有否定自己、重新出发的勇气。如果我们像写广告策划一样,精益求精地对待每次教育行为,坚持理解孩子的感受,就会发现,教育越来越简单,与孩子的互动则越来越默契。
有人用微信聊天,有人却在微信中每天学习,自我成长。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些优质的微信公众号,每天成长一点点。
更多亲子精文欢迎加入专业父母教育微信平台:lzqhyj520或者加入家有儿女QQ群228438131
亲爱的朋友,感谢这一分钟的陪伴,如果喜欢此类文章,欢迎您关注我们!
亲子教育公众平台:lzqhyj520
前言:家长这种职业的特点是:最需要训练却最缺乏训练!也许你事业有成,但事业的成功也弥补不了家庭教育的失败!孩子的成长教育,你只有一次机会!
心声:父母们都想给孩子最好的生活,更想给孩子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也许,此刻您觉得一切遥不可及,但是有我们帮您实现梦想。让一切变得简单、舒适...
行动:立即加入专业的亲子教育专栏公众微信---父母课堂~兰州启慧益家亲子教育(lzqhyj520),或者加入家有儿女-兰州一群QQ(已满)、家有儿女-兰州二群QQ:228438131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