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从现在开始
我与网师
2013年2月24日 正月十五 晴
2013,从现在开始。
昨晚,与深秋老哥有一段对话,关于我的懒惰和迷茫。我觉得加入网师是对的,我能嗅到同类的气息,但是我的惰性也根深蒂固。学生时代我就不曾勤奋过,工作之后也没有做过刻苦的钻研,做什么总是有激情却坚持不了长久,三分钟热血……
2012年年度叙事我没有写,是觉得自己书读得零乱没有章法,网师的学习也陷入尴尬,因留下不良记录(有效作业提交次数不够)在暑期被网师清除。是时间不够用吗?是事务太琐碎繁多吗?其实都不是。就像鲁迅先生说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还是有的。”归根结底,是心的不宁静、芜杂,贪图安逸,喜欢的电视节目禁不住诱惑,困倦了就像一只贪睡的猪,在一些不重要的繁琐事务上耗时太多,做事效率低下。
我对老哥说,我对自己很失望,我太懒惰了。真的,我无比惭愧,我不配自称“网师人”。暑期时,我曾写下:“在网师之外跟随网师的脚步”,半年过去了,收获不是没有,但是太微不足道了。刚放寒假时,下决心好好利用假期读书,可是,明天就上班了,我一本完整的书都没有深读过。
我还有药可救吗?惰性就如同我身体里的魔鬼,在我稍一放松之时就反扑过来,我一次又一次地妥协,一次又一次地追悔,就在这反反复复与挣扎中,岁月在老去。你看,蛇年的钟声响过了,元宵节的烟花即将燃放,我站在四十岁的门槛上,眼中充满惶惑、恐惧,还有渴望。惶惑的是心有不甘,不甘庸庸碌碌地虚度时光,恐惧的是,人生能有几个四十年?不要说四十年,十年之后的我恐怕就要与“老”字为伍,岁月不饶人呐!我知道心中一直有种渴望,渴望突破自我,灵魂与卓越为伍,渴望能够跟着网师的脚步渐渐丰盈,渐渐成长,渴望十年后的自己有足够的厚重,渴望终有一天,能够拿到网师毕业证书,渴望有一天有资格见到朱永新、干国祥、魏智渊等各位导师……
昨晚,我读了魏老师的《杨师傅》和网师2012年度叙事精选“绚之平淡”《以生命叙事》。《杨师傅》一文让我沉默,罕台与罕台的孩子、家长何其有幸,有这样一批新教育最精锐的力量,变不可能为现实,而这个团队,他们付出着青春和才华。魏老师的文字里有着沉重,更有着坚定。我不能用语言说出我的敬仰、钦佩,我相信他们也无需倾听这样的声音,他们从来都是听从内在召唤的人。
读绚之平淡的年度叙事,我被震撼了。她是一位我难以想象的勤奋者,一个在职读博的女人,一个带着十几个月的大的孩子读博的女人,一个放弃了高薪聘请而选择教师职业的大学英语老师,一个从小到大极其刻苦的人,一个在加入网师半年就成就辉煌的网师学员。她让我看到网师人的不可限量。与这样的人一同学习,在我是压力,却也有一丝引以为豪。我甚至笑着对老公说:“你看,这是我的网师同学,厉害吧?” 呵呵,有点往自己脸上贴金吧。
读绚之平淡1.7万字的生命叙事,同时让我想起网师优秀学员原儿。她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教导主任,是网师电子杂志《啃读者》的美编。她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认真负责,让我敬佩不已。无论是网师的学习,做义工美编,还是学校的教务处工作,语文教学,以及对女儿的培养,都那样让人羡慕与赞叹。
我知道,我即使再拼命、再努力,也赶不上这些卓越的人的一角,但是,我们的努力不是为了攀比,只是为自身完善,为了找到“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些关乎自我生命的答案。
我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了,对新的学期做一个全面、细致、明晰的规划。工作(教导处、语文教学、晨诵课程),学习(根本书籍与拓展阅读),家庭(照顾老人,培养孩子{重点是阅读引领,榜样示范}),健身(锻炼与合理饮食)。这些事看似独立又互相交错影响,科学合理的安排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刚好相反。
首先,做一个读书计划:
我将自己要读的书分为三类:
一、根本书籍的啃读、精读(十一本)分四类:
1、语文教学类:
(1)《听王荣生教授评课》(王荣生 著)已读完近四章,再用2周时间(2.25——3.10),每天深入研讨一个课例,通读完之后要对其中的精华进行提炼,形成文字。
(2)《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干国祥 著)这本书以前读过,但仍需细致梳理、内化。拟用时2周(3.11——3.24)
(3)《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干国祥 著)这本也读过,拟用时1周重读。(3.25——3.31)
(4)《听李镇西老师讲课》(李镇西 著),也读过,拟用时1周重读。(4.1——4.7)
(5)《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王荣生 著),此书一直未购到,一定想办法买到。拟用时3周(4.8——4.30)
2、《教师阅读地图》(魏智渊 著)这本书零散地读过一部分,拟用时2周细致阅读,希望能对自己接下来的学习有所引领。(5.1——5.14)(正值五一假,希望能如时完成阅读)
3、诗词的学习与教学类:
(1)《24节气诵读古诗词》(常丽华 著),这本书是我带领学生晨诵的“教材”。上学期从霜降开始,我和孩子们一直在穿越常老师与她的学生们走过的诗词之旅。不特别安排时间,“现学现卖”,一年的诗词之旅下来,我比孩子们的收获应该更多。
(2)《唐宋词十七讲》(叶嘉莹 著),拟用时4周(5.15——28,5.29——6.11)
(3)《人间词话译注》(王国维 著,施议对 译注)卷一(共四卷,本学期只计划研读第一卷)拟用时3周(6.12——7.2)
4、“文本解读与设计”课程核心书籍:
(1)《千面英雄》(美。坎贝尔 著,朱侃如 译),拟用时3周(7.3——7.23)
(2)《中国古代神话》(袁珂 著),拟用时3周(7.24——8.10)
这两本书都很难啃,曾试着啃过一点,但没啃动就搁置了。下学期要重新加入网师,一定继续选修魏智渊老师主讲的“文本解读与设计”课程。中间断了一年课,不知能否跟得上,尽力吧!
二、指导榜样类书籍:分两类(七本)
1、如何做个好家长:
(1)《做最好的家长》(李镇西 著)
(2)《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尹建莉 著),本书读过一遍,再读一遍,定会有新的收获。
2、如何做个好老师:
(1)《爱心与教育》(李镇西 著),几乎读完一遍了,再读。
(2)《李镇西班级管理日志》(李镇西 著)高一上、下,高二上,共三本,以前也读过一部分。
(3)《第56号教室的奇迹》(雷夫 著)曾读过一遍,再读,内化。
以上七本书比较通俗易懂,贴近家庭、工作,读起来会相对容易,也会从中得到鼓舞和激励,同时指导我做个好母亲、好老师。
拟两周读一本。
三、亲子共读:(四本)
1、凡尔纳的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与女儿商定,拟每天读两章,三月末读完第一遍,五月末读完第二遍。(三个月时间)
2、《苏菲的世界》(乔斯坦。贾德 著),这是一本哲学入门书籍,读了一多半,书中充满神秘气氛。当然,我也读得一头雾水。拟每天读一章,慢慢梳理人物、事件和哲学思想等,为以后选修这门功课打下基础。
以上是这半年的读书计划,希望半年之后我能交给自己一份满意的答卷。
文章评论
原儿
网师人的精神,网师人的语言!一起努力!
深秋
排的很紧啊,困难的时候深呼吸可使心中有静气。 加油啊,米粒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