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浮生记之二——啃老族

个人日记

     作为服务单位,每天的工作,就是迎来送往。当然作为特殊的工作,天天干的是别人羡慕的营生——数钱 。可惜数的不是自己的钱啊。就有同事说,等我哪天发达了,就拿麻袋装上钱,送到银行,看着别人替我数,那才叫过瘾啊!没说玩,就遭到大家的鄙视,“唉,别人作践银行的,这银行的人也这样啊,难怪你发不了财,一辈子是给别人数钱的命。”惹得大家哈哈大笑。言归正传。因为这工作,才会结识形形色色的人。不是很忙的时候,遇到经常来银行办理业务的老大爷,老大娘,也会闲聊几句,听他们说说自家的家长里短。
     有位阿姨,每隔一段时间,从其他银行取了退休工资,留下够生活用度的,剩余拿来存定期。一口吴侬软语,很好听。我当大堂经理时,阿姨每次来,在等待办理业务的时间,都和我聊几句。
阿姨告诉我,年轻时从上海来西北支边。快80岁了,身体也不好,各种慢性病,天天不离药。可是三个儿女都没正式的工作。儿子离婚了,有个孙女上大学,她还要贴补儿子。两个女儿都在外打工,时不时问她借钱,都是有借无还。阿姨叹息,不帮孩子,于心不忍,儿子快50多的人了,也有病,不到退休年纪,没有退休工资。两个女儿,都没正式的工作,一直在外打工。不帮吧,看着孩子日子过的艰难,自己又不忍。遇到这样的老人,只能安慰她,照顾好自己身体,能帮儿女多少就帮多少。我们能去指责他们的儿女么?能指责老人没有教育好儿女么?下岗,失业,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的。经历得越多,越明白,有时并不是你努力了,就能够有好的结果。常常会是辛苦付诸东流。还有那些儿女自小就有病的老人,一辈子的心血都为了孩子。“养儿防老”的想法在他们这里永远都不会有。他们担心的是,自己百年后,依然活着的儿女谁去照顾?这些不得已的“啃老族”,成了父母永远地痛。
      遇到的更多的老人,是心甘情愿的为儿女减点负担。他们在儿女买房,孙子辈上学时,把自己一辈子的积蓄,拿出一些,贴补子女。有位阿姨就感叹的对我说,“儿子媳妇工资都低,孙子上大学,一年花费2万多。她老了,花不了多少,攒点给孙子当学费。也是自己的一点心意。给孩子也减轻些负担。”房子,教育,看病,成了压在老百姓身上的座座大山,尤其是低收入家庭。供养一个学生,日子就显得拮据多了。常常碰到来给孩子寄生活费的中年人,抱怨孩子花费大,一月1500左右,把家里一个人的工资花没了,抱怨养了个“啃老族”。
    当然也会遇到这样的老人。穿戴整齐,或衣着考究,看起来红光满面,笑意融融。寒暄几句后,老人会自豪的告诉你,刚从外地孩子那回来。孩子工作好,不单不要老人的,还会常常赞助父母去旅游。这样的老人,生活过的有滋有味,闲暇时光,约两三好友,或去全国各处亲戚朋友处转转,看看祖国大好河山。把年轻时,没有时间旅游的遗憾弥补。这样的老人,余生是幸福的,儿女事业有成,自己身体健康,往往会心想事成,更加让他们活的意气风发。
     想起自己学理财规划那会,子女教育,买房规划,养老规划。这些都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刚性需求。怎样规划自己的一生,才不会让自己成为啃老族?让子女成为啃老族? 给孩子一个好的教育,培养他独立生活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孩子生存的技能训练,让他拥有打拼的本领。才不会让孩子成为自己老了的负担。给自己规划好养老,就不会沦落到”养儿防老“的地步,老了要靠子女养活,看儿女的脸色过活。
     期待着将来,年轻的人,不再成为啃老族!老人们,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文章评论

布衣

以前痛恶啃老族 现在对有些也能理解 真是年龄大了 爱憎不分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