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党外代表人士如何践行群众路线
个人日记
武宝荣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深受各级党外代表人士的普遍赞誉。在全党轰轰烈烈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作为来自于群众、根植于群众的基层党外代表人士,不应游离于活动之外、不应仅仅是关注和期待,而应积极参与、主动配合、扎实践行,充分发挥身处一线、联系广泛、身份特殊、智慧密集、参政议政的优势,与基层党员干部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结合当前县乡(镇)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基层党外代表人士应主要当好以下“六员”:
一、学习传达,顺应群众期盼,当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宣传员
“打铁还需自身硬”。基层党外代表人士要想当好宣传员,首先必须学习好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领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和措施要求,提高思想认识,改善精神面貌,体现出参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积极姿态,只有自己心里有底、胸中有谱、脑子有数,才能更好地向身边的干部群众传达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神实质。在具体宣传过程中,要顺应群众的期盼:一是要到群众方便的地方去宣传。基层党外代表人士要放下身段、走出办公室,深入到田间地头、社区广场、学校医院、工厂车间,亲自上门宣传,尽量不要耽误群众时间、不要影响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二是要用群众的语言去宣传。基层党外代表人士身处各条战线的最前沿,面对的是社会最底层的群众,宣传的对象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因此在宣传过程中一定要练好“翻译功”,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神实质翻译成老百姓听得懂、想得明的语言,以通俗易懂的大白话、纯朴亲切的方言俚语去搞宣传,避免讲大话、空话、套话和文绉绉的秀才话,导致群众产生距离感。三是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宣传。群众最喜欢一目了然的宣传形式,因此,基层党外代表人士要采取召开会议、文艺表演、现身说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动员,让群众知晓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初衷,知晓党外代表人士作为党的好兄弟好朋友共同参与其中,知晓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为了群众、依靠群众,让他们以主人翁的身份积极参与到教育实践活动中来。
二、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当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调研员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当好调研员是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搞调研就必须深入基层,用心倾听群众的呼声:一是要针对本职工作搞调研。基层党外代表人士要针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和工作要求,面向工作领域和服务对象搞调研,调研的内容可以是党外干部关心的待遇问题、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问题、宗教信仰问题,也可以是各种社会保障等其他问题,要认真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二是要扩大范围搞调研。鉴于党外代表人士身份的特殊性,特别是党外代表人士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人员,除了针对本职工作开展调研以外,要充分发挥职能和社会影响力,可以扩大调研范围,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展开调研,这样更有利于群众反映真实意愿、发表真实话语,以便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三是要不拘一格搞调研。只要本着“听真话、查实情、知实事”的原则调研,就无需太在乎调研的形式,坚决摒弃走马观花做样子、走访了解看面子、形成报告没瓤子的调研。比如,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可以是成章成篇的调研报告,可以是两三条意见,也可以是一句话建议;再比如,应该敞开信息渠道,群众发表意见可以公开面谈、打电话、发邮件,也可以匿名反映,等等。
三、广纳贤言,依靠群众智慧,当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参谋员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基层党外代表人士,原本就具有参政议政的职责,在参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应更加注重各种提案议案的质量,提高参政议政的水平,努力当好基层党委的得力参谋员。一是反映问题不盲目。对于在调研阶段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建议,基层党外代表人士要睁大“火眼金睛”,分清哪些是客观实际的,哪些是模棱两可的、哪些是无中生有的,哪些是中肯可采纳的,哪些是需要再推敲完善的,一定要认真分门别类梳理出来,万不可盲目充当“传话筒”,反映没有准头的问题,避免基层党委误判形势。二是广纳贤言不盲从。基层党外代表人士要在听取群众原始意见的基础上,再邀请群众代表和有关行业领域的权威人士进行集中论证,广开言路、汇聚贤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这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再补充、再完善,不可盲从尚未成熟的政策建议,尽力提高参谋水平。三是建言献策不盲动。对于经过论证的调研报告、提案和议案,基层党外代表人士要进一步斟酌完善,通过法定的反映渠道向基层党委郑重建言献策,待基层党委正式采纳后,再在工作中推行实施,切不可盲动,以防基层党委被动决策。
四、立足本职,解决群众困难,当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践行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基层党外代表人士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来自于群众的特殊群众,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份子,因此,不仅要宣传、调研和建言,更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作风,提高办事能力,从而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一方面,要完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规定动作。基层党外代表人士与基层党员干部同在一片蓝天下,面临着相同的世情、国情和现实情况,因此要严格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认真执行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国务院“约法三章”等一系列要求,直面审视自我,细心查摆问题、狠心根除原因,用心整改提高,实心为群众办事,努力解决自身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另一方面,要设计并完成适应自身实际的选修动作。在完成党内规定要求的同时,基层党外代表人士要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和实际需要,在联系群众、发挥职能、优化服务等方面,量身定做一些选修动作,通过扎实践行群众路线,解决一批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争做“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党外代表人士。
五、客观评价,解除群众担忧,当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监督员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指导方针。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基层党外代表人士应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将活动开展取得的效果进行及时反馈、客观评价,发挥好监督作用。一是要勤于收集舆情。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改进干部作风,提高服务水平,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无论过程开展得如何,群众最关心的是能否真正受益,为此,关于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各种评价会形成新的民意和舆情,不管是正面的认可和赞同,还是负面的批评和谴责,基层党外代表人士都要勤于到群众中去收集,为当好监督员掌握第一手资料。二是要善于正面支持。对于群众普遍赞成的做法和成效,基层党外代表人士要及时反馈给当地党委,而且要善于公开正面支持和拥护,大力推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继续深入开展,解除群众对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可喜变化持“好景不长”的担忧。三是要敢于直面谏言。对于群众普遍反感的做法,基层党外代表人士要在安抚群众情绪的同时,以旁观者的身份当好“一面镜子”,迅速照出当地党委需要改进和加强的方面,敢于实话实说,敢于不留情面,敢于直面谏言,并协助当地党委整改不足,从而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
六、建章立制,谋求群众利益,当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服务员
在整个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基层党外代表人士应始终坚持“边学边查”、“边查边改”、“边改边提高”的原则,自始至终围绕谋求群众利益开展一切工作,保证不走样、不过时,当好人民群众的长期服务员。一是要借鉴做法为群众服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基层党外代表人士要虚心学习党内的工作思路理念,认真借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做法,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将一些成熟的做法为己所用,以便更好地服务群众。二是要建章立制为群众服务。要围绕群众的长期利益和福祉,对个人和事业的发展规划进行必要调整,建立健全一系列规章制度,完善保障措施,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无限延伸,确保为人民服务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三是要齐心协力为群众服务。基层党外代表人士应主动向基层党委靠拢,经常与基层党员干部交流沟通,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互通有无,在思想上同心同德,在目标上同心同向,在行动上同心同行,与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携手并肩、齐心协力为人民群众谋求更多、更大利益。
总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的改革发展契机,基层党外代表人士应在当地党委统战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参与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来,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倾情奉献自身力量,完美展示代表风采,与基层党员干部一道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扎扎实实践行群众路线,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大胆创新发展方式,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团结一心凝聚正能量,千方百计为民办实事,从而为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努力。
——————2014.2.24于办公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