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静,一种修养之美韵

天下杂侃





沉静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美韵;
拥挤的世界,喧嚣的人群,沉静是一种至上的境界。
倾听自己的心跳,感受思想的脉动,回归真实的自己。
凝视
亘古不语的大山,解读广裘无垠的大海。
体味生命的渺小与普通及深刻与伟大,这就是沉静。







大千世界,宇宙人间,高山流水,大漠云天,
湖光如镜,秋波生烟,花开花落,月圆月缺,都是蕴藏着无尽的美。
感受这无尽之美须用心静观,而沉静方能静观,
“万物静观皆自得”,如此,才有美丽的人生。

沉静是一种准备,是一种积累,
是再度宽阔浩瀚的序曲,是即将澎湃奔逐的前奏。
沉静是沉淀,她过滤了浑浊,把澄明还原进了那种叫深刻的东西。
沉静把生存和思索的空间,拓展得无比高远,
把思想的目光延伸到了地平线,在那里发现着、探寻着。







沉静把沉静者的胸怀横向地拉伸向他所能承受的限度。
如此的限度是一种享受,面对和向往着开阔。
沉静是内质,是文明,是发源地又是终点,
在这两点之间,过程是漫长而遥远的,
正是这样遥远的行程构成了努力的艰难中的痛楚、寂寞和美丽。
走在通向沉静的羊肠小道上,无暇欣赏风景,
如果说什么是风景的话,汗水、脚印乃至迷茫就是风景,
当它变得愈来愈清晰愈来愈美丽的过程就是境界升高的过程。







沉静是一种内涵,是高密度的质量浓缩,
她不追求外射,但无时无刻不在辐射着朴素的光辉,
在援救了自己的同时又侵润着比自己更需要援救的他人。
沉静是一种文化积淀。她的外化是甘于寂寞,不动声色;
她的内核是沉着自信,默默进取,容纳一切又超越一切。

沉静是一种人生的姿态。
沉静不是出世,而是“采菊东篱下”的那份悠然。
沉静不是冷漠,而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那份洒脱。







沉静与年龄无关,沉静与阅历结缘,阅世越多体会越深。
当记忆之闸门拉起,沉静会助你把持一颗平常心。
那些失之交臂的遗憾,那些有意无意的错失;
那些目睹了他人春风得意后的
艳羡、自卑、甚至嫉妒,
都会在沉静的提示下一笑相忘。
因为,一切都是句号,一切又是起点;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忧乐循环风水轮转,
其妙谛不在结局,而在过程。
只要自己曾全力以赴,就安之若素,问心无愧。
沉静在此时,于内是自持、自省、自重、自强;
于外是安详的气度、沉着的步履,
严师益友,以及一双脉脉无语的眼睛……







 走向沉静是一种选择,又是一场磨难,
这是一场灵魂的搏斗,其对手是无形的、强大的,
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你自己。
 
  和它斗争需要深刻地认识对方,这种认识比认识他人更困难。
和它斗争需要考问自己,得向自己心灵深处发起进攻,
向自己的道德文化和把握水准发出置疑并毫不容情地加以鞭打。
甚至要
鞭笞得体无完肤、狼狈不堪。
 
  



 


“静坐无所为,春来草自青。”
惟有让流水平静下来,太阳和月亮才能在它的表面上显现倒影。
当人沉静下来,才能看清所有干扰清晰思考,
蒙蔽真实感情,影响智慧判断,以及阻碍自己找到答案的问题所在,
才能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保留一处梦想可以停驻的宁静地方。







在没有人知道自己的付出时,不去表白。
在没有人理解自己的志趣时,
活着自己的执着,活着自己的单纯,
活着别人读不懂的痴醉,活着自己美丽的梦想,
这不是淡泊而是沉静。沉静也是一种美韵!







文:碧水微澜     编辑:悠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