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靖皇太后

触摸历史


明神宗孝靖皇太后王氏 像

一、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故事发生在448年前的明朝,地点就在当今的故宫,西面位置的慈宁宫、东北位置的景阳宫中,讲的是明神宗.孝靖皇太后王氏的故事。  
 
        先简单介绍一下明朝的三位皇帝。
 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生,年号“万历”,1572年即位,即位时才10岁,在位48年,卒于1620年,时年58岁。
 明光宗,朱常洛,1582年生,年号“泰昌”,1620年即位,即位一个月,因服用丹砂过度而亡,时年39岁。
 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生,年号“天启”,1620年即位,在位8年,卒于1627年,时年23岁。
 
        明神宗.孝靖皇后,王氏,1565年生,卒于1611年,终年47岁,河北宣化人。
       王氏是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的恭妃,她是明光宗朱常洛的生母,是熹宗朱由校的亲奶奶。她起初是一名宫女,因为生下朱常洛,晋升为恭妃;她的孙子朱由校降生的时候,她又被封为皇贵妃;但终身未被封过皇后;她死后,她的孙子朱由校登极做了皇帝,才封她为皇太后。
       如此尊贵,她却终身未享荣华富贵,且受尽屈辱和折磨,这究竟为什么呢?且听道来。 

二、王氏入宫
  王氏的家庭背景:她的父亲是锦衣卫指挥佥事王朝窭。
       明朝的锦衣卫指挥佥事是个什么官呢?锦衣卫指挥佥事属于一个副职,锦衣卫的首领称为指挥使,下有副职指挥佥事,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其职能是:直驾侍卫、巡查缉捕。负责执掌侍卫,随同皇帝出巡,展列仪仗。巡查缉捕,锦衣卫比其他各朝的禁卫军的权力大。朱元璋建立锦衣卫的初衷也只是用来卤簿仪仗,但后来由于他大肆屠戮功臣,感觉传统的司法机构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使用起来不太顺手,于是将锦衣卫的保卫功能提升起来,使其成为皇帝的私人警察。负责侦缉刑事的锦衣卫机构是南北镇抚司,其中北镇抚司传理皇帝钦定的案件,拥有自己的监狱,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不必经过一般司法机构。

       1578年3月10日,14岁的王氏被选入后宫,分配到故宫的慈宁宫里,成为慈圣皇太后(李太后)的贴身丫鬟,明神宗朱翊钧经常到慈宁宫给皇太后请安,私幸比自己小2岁的王丫鬟,结果有了身孕。
      
       在宫廷中,宫女的地位低下,王氏怀孕这件事,对明神宗万历皇帝来说,并不光彩,所以他总是避而不提。按理说,皇帝私幸哪个女子,都赠送一件皇帝随身带的玉器,以此为证,万历皇帝没给,王丫鬟也没要。可是不久,万历的母亲李太后知道了这件事。在一次饮宴中,李太后问及此事,万历假装不知道,一再设法抵赖。按照当时宫廷的规矩,皇帝的起居,有专人记录在册,叫“起居注”。太后命人拿来了起居注,对照当时日期,万历再也无话可说,只好低头承认了。李太后不但不责备万历皇帝 ,反而说:”我老了,还没有见孙子,如果生个男孩,也算祖宗社稷之福。”  直到临近产期,朝臣们纷纷上奏,万历皇帝无奈,才下诏把18岁的王氏进封为恭妃,太后的丫鬟摇身一变,成了王恭妃。

三、立太子之争      
       万历皇帝当时最宠爱郑贵妃,始终不甚喜欢王恭妃 ,两个有竞争能力的美人同登一台,也许因为出生低微,也许因为姿色不是绝佳,也许因为才华不抵。
       
       郑贵妃,何许人也?郑氏(?~1630),今北京大兴人,郑氏的父亲叫郑承宪,官至都督同知。初入宫,郑氏就位在淑嫔。她容貌艳丽出众,并且机智聪敏,爱读书、有谋略,更善于逢迎,因此,郑氏不久即得神宗的宠爱。由于郑贵妃对神宗十分关心,鼓励他亲政,被神宗视为相见恨晚的知音。于是,无论于情于理,神宗对郑贵妃的宠爱和倚重便都是无以复加的了。 她是一个嗜权如命的女强人,为达到总揽大权的目的不择手段,可谓是万历一朝的风流人物。 

      1582年,王恭妃果然生了个男孩,这就是明神宗朱翊钧万历皇帝的长子朱常洛。1583年,郑贵妃也生了个男孩,万历非常高兴,进封郑妃为皇贵妃,离皇后之位仅差一步。郑皇贵妃的地位已跃居生有皇长子的王恭妃之上。

       这就在立太子的问题上,引出了麻烦。皇帝在位时要立太子作为继承人,按照明朝祖制,应立长子做太子。王氏生了朱常洛,是长子。万历皇帝不但不宠爱王恭妃,也不喜欢长子朱常洛。郑皇贵妃也生了一个儿子,又得万历皇帝的宠爱,她总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因此,立太子的问题,迟迟不能进行。
       
         因为选立太子问题,满朝文武大臣分成两派,当做国本之争,持续争议了20多年。朝廷内外不得安宁,宫廷斗争波澜起伏。大臣上奏章,建议立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遭到万历皇帝的贬斥。万历皇帝想立郑皇贵妃的儿子为皇太子,李太后想立王恭妃的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
        李太后质问万历皇帝:“究竟为什么不按照祖制立长子为太子?”   万历说:“他是宫女生的,怎能立为太子?”   李太后大怒,指着万历说“我本来也是宫女,你也是宫女生的。”  

        李太后的经历和王恭妃的入宫经历非常相似,不免产生同情,王恭妃又曾是李太后的贴身丫鬟,自然亲近,再加上王恭妃对李太后特别恭顺。郑皇贵妃虽然得到万历皇帝的垂青,但最终扭不过李太后,迫不得已,于1601年,才册立时年20岁的皇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立皇太子之争历经20年,终告一段落。

四、王恭妃遭受磨难
       至从生下儿子朱常洛,王恭妃遭受郑皇贵妃的嫉恨,再加上万历皇帝对王恭妃的怨恨,为此,王恭妃一直遭受磨难,长期被幽禁在故宫的景阳宫中,受尽了虐待和歧视,从来不能与自己的儿子见面,生子朱常洛虽然贵为皇太子,王恭妃本来就是名副其实的皇后,但根本得不到皇帝的加封。直到朱常洛有了儿子朱由校,也就是万历皇帝有了孙子,也是王恭妃的亲孙子,朝臣们多年来的谏言力争,民间也议论纷纭,万历在各方面的压力下,借着给李皇太后加封徽号的机会,才顺便将王氏进封为皇贵妃。 

  王氏18岁时,生下了太子,由宫女变成恭妃,她的儿子20岁时才成为皇太子,直到1605年她有了孙子,41岁的王恭妃才被加封为皇贵妃,终究离皇后的位置还差一步。王皇贵妃,听起来位极尊贵,但始终受着迫害,长期被幽禁着,终日痛哭,在她身患重病时,万历皇帝也从没有看望过她。直到临死之前,她的儿子朱常洛得到父亲的允许,才破锁而入。母亲临终时才见到了自己的儿子,但她已双目失明。她拉着儿子的手哭着说:“你已长大成人,立为太子,我死也瞑目了。”儿子朱常洛悲痛欲绝,旁边的人也纷纷落泪。这位宫女、恭妃、皇贵妃,才47岁,就这样悲惨地离开了人间。 

  王氏生前受到百般摧残,死后的事也不顺当。万历皇帝对王氏择地安葬之事,也极为刻薄的,依照万历皇帝的本意,草草埋葬了事,但大臣们建议说,王皇贵妃的儿子是皇太子,还是应当按照皇贵妃的规格办理,万历皇帝不同意,一再拖延,以至长期不能下葬,棺椁在宫里停放了十个月。最后安葬在陵区内的东井附近。

  1620年,万历皇帝病逝,39岁的朱常洛登极,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母亲,要想把母亲葬入定陵内,皇贵妃是不够资格的。明朝的定制,只有皇后才能入陵埋葬。他正想追封生母为皇后,不料,朱常洛只做了一个月的皇帝就死去了。直到王氏的孙子朱由校登极后,才正式追封自己的祖母为皇太后,假如她活着的话,已经56岁了。朱由校把奶奶的棺椁从东井迁出来,与万历皇帝和孝端皇后(郑皇后)一起葬入定陵的地宫内。(完)

     
      《明史。后妃列传》古文记载如下:
       “孝靖王太后,光宗生母也。初为慈宁宫宫人。年长矣,帝过慈宁,私幸之,有身。故事:宫中承宠,必有赏赉,文书房内侍记年月及所赐以为验。时帝讳之,故左右无言者。一日,侍慈圣宴,语及之。帝不应。慈圣命取内起居注示帝,且好语曰:“吾老矣,犹未有孙。果男者,宗社福也。母以子贵,宁分差等耶?”十年四月封恭妃。八月,光宗生,是为皇长子。既而郑贵妃生皇三子,进封皇贵妃,而恭妃不进封。二十九年册立皇长子为皇太子,仍不封如故。三十四年,元孙生,加慈圣徽号,始进封皇贵妃。三十九年病革,光宗请旨得往省,宫门犹闭,抉钥而入。妃目眚,手光宗衣而泣曰:“儿长大如此,我死何恨!”遂薨。大学士叶向高言:“皇太子母妃薨,礼宜从厚。”不报。复请,乃得允。谥温肃端靖纯懿皇贵妃,葬天寿山。” 

                                                                                                                                            社青/编辑 2013年3月


文章评论

无为

这就是所谓的强扭的瓜不甜,皇帝一时冲动,怎么可以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