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甘南藏区
个人日记
楔子
吃过午饭,一家人坐在沙发上喝茶。小S贴着我,手在我头上来回扒拉,推都推不开。
“你怎么长了这么多白头发?”
“还不是你不让我省心的缘故。”
“我咋不让你省心?我没让你操什么心么。”小S直起身子,委屈的大叫。
过了几天,小S打来电话:“想起你的白头发,我就心酸的不得了。”
“不至于吧,不就长了几根根白发嘛。”黄鼠狼给鸡拜年的谚语在脑子里闪过。
果然,小S十分大气地说:“我想过几天带你和爸爸到外面转转,让你们去散散心。”
“出去转是要花钱的呀,你又不掏钱。”
“你咋这么斤斤计较嘛。”被拆穿了,小S笑得咯咯的。
“本来我忙得很呢,可你们辛苦了一辈子,头发都白了,就想抽时间多陪陪你们,主要是为了你们开心……”小S在电话那头滔滔不绝。
家里有这样一个会哄人的黄鼠狼,不知是幸福的该哭还是被气得要笑呢。
特价房
“这次去甘南藏区,我带你来一次不一样的旅行,当背包客,住国际青旅,所以拿上几件换洗衣服和洗漱用品就行了。”准备行装时,小S唠叨的倒像一个母亲。
我从网上查看甘南地区天气,低温只有3度,不带几件厚衣服,非冻死在路上不可,我一向怕冷,厚衣服装了满满一箱子。
“回来时,别忘了给我带牦牛肉干。”老S无法与我们同去,遗憾的不得了。
坐在飞往兰州的飞机上,我依旧被吓个半死。
下了飞机,机场周围一片荒芜。大巴车在一座座荒秃秃的山中穿行了一个多小时后,终于到达兰州大学对面的迎宾酒店。
兰州真是够热,没走几步,汗水就顺着头发往颈下流,箱子死沉,刚拖几步就被咯住拉不动。我原以为,手提箱下面有轱辘,拉着走比背包省劲儿,谁知兰州的街道坑洼洼的,把人害惨了。
“我早跟你说过,大夏天的,两个省的温差能有多大?非要带这么多厚衣服。”小S一边嘟囔我,一边抢过箱子。
这人为省钱,还不肯搭出租。
等我们费老劲儿找到网上预订的青年旅舍,发现这家并不是小S要的那种国际青旅,而是在网上挂着青旅的招牌,在住宅楼里办的简易住所。住宿的地方在九楼,一楼到三楼的电梯还坏了,再看床上黑污污颜色的被褥,一屋子的烟味,我怎么也站不住脚。
“这么大的一个城市,难道连国际青旅都没有?” 小S表情凝重,自言自语道。
无奈,小S只好查找连锁酒店。
站在酒店的大厅,看着各种房间的价目表,小S坚决要求住最便宜的特价房。
“这房间有个柱子凸出来,你们介意吗?”服务员指着身边微微凸出来的房梁柱问道。
“不介意。”小S微微笑道。
打开房门,小S呆在原地半天不肯动,我抬脚朝里面瞅了一眼,也惊住了:一根巨大的房梁柱子赫然矗立在屋中央,原本就拥挤的屋子被隔了几半!
虽然已累的要命,可看着必须要有高难度动作才能爬上的床铺,我俩笑得蹲在地上半天站不起来。
这样的特价房,也算为我们的这趟旅行平添了些许乐趣吧。
安排好住宿已是下午1点多钟,我们找到一家马子禄牛肉面馆,这也是小S事先在网上搜到有好评的一家面馆。面馆里已有两三个食客,还算干净,可跑堂的竟是一个十四五岁、脸颊红红的男孩,看着稚气未脱、应是在学校读书年龄的孩子为我们端茶倒水,心里便不舒服起来,匆匆吃过碗里只有小拇指大小两块牛肉、其中一块儿还是肥油的牛肉面。
走出面馆,我们决定去感受一下兰州大学莘莘学子们的学习氛围,顺便一睹兰州大学的风景。终于看到高高悬挂着兰州大学的巨大标牌后,却发现门卫正在检查进出学生的证件。没有学生证件的两个外人只得站在校门外,向里面望上几望,也算了个心愿。
傍晚时分,我们到了传说中最热闹的正宁街,这个时间,各店家正往街道上摆摊,各种烤炉、货架堆了一地,整个街道乱纷纷的,本想吃点特色小吃的我们,在极窄的夹缝里左躲右闪,可那烤炉里燃烧的煤块冒出的呛人气味,一堆堆颜色吓人的大串生肉,拿食品的黝黑双手,满地儿的油污,让我们以最快的速度逃出正宁街。
滚翻到床上,揉揉有些痛的脖子,我期盼着明天的行程。
恐怖的高原反应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拖着箱子到了火车站。
火车站广场前停着许多线路的公交车,我们要乘坐的137路公交车上的门大开着,车上只几个乘客,开车的女司机得知我们是去夏河县拉卜楞寺的外地人,热心地将我们要在哪里下车,再在哪里等111路车去长途汽车站,一一告诉了我们。
8点30分,去夏河的大巴准时出发。
三个小时后,我们到达夏河县汽车站。
一下车,很多人围了上来招揽顾客。
“去不去红石国际青旅?”一位中年男人走了过来。
“车钱多少?”小S问。
“免费。”中年人回答。
这是一座典型的藏式两层楼房,棕红色的墙面非常醒目,里面完全是木质结构。进入一楼的大客厅,墙壁四周悬挂着一些象征宗教的装饰和游客们写下的祈福留言引人注目,几张一米见方的木质桌子和长条凳摆放在客厅中央,客厅的两侧和整个二楼都是客房。
我们被老板娘安排到了二楼的一个4人间。老板娘是个典型的藏族美女,约三十多岁,盘着头发,穿着非常合身的浅灰色藏袍,她满面笑容,利索地从小S手里夺过箱子,一溜烟儿就拿到了二楼,我跟着她顺着楼梯往上爬,心脏好一阵狂跳。
客厅里,年轻人在热聊,小S很快加入了进去。老板娘热情地为大家端茶倒水,还贴心地告诉我们如何全面地了解拉卜楞寺景区。
大名鼎鼎的拉卜楞寺位于夏河县城西,是由第一世嘉木祥活佛创建于1710年,经历世嘉木祥修建,现已成为甘、青、川地区最大的藏族宗教和文化中心。寺院占地1千多亩,建筑面积80多万平方米,其中有经堂、佛殿、佛宫、经轮房和僧舍。寺院藏有经卷6万余册,是藏书最多的寺院。
青旅离寺院很近,看着身着棕红色袈裟的僧人行走在宽宽的街道上,还有虔诚地对着寺院方向在石板上磕着长头的人们,恍惚自己在另外一个世界里。
小S乐做佛事,我只好跟她围着寺院开始转经,据说拉卜楞寺是世界上最大的转经场所,它围绕寺院而建,转一圈需要2小时。
我们边走边用右手转动着经桶,经桶下的轴承发出“吱呀、咕噜”的沉重响声。没走几步,前方横七竖八地躺着好几只脏兮兮的狗儿吓人一跳,走到近前,我们跺脚、吹哨子弄出很大的动静,它们依旧闭眼躺着,只是贴在地面上的肚子一鼓一鼓的。
“有佛的地方连狗儿都要来这里往生”,我对着小S叹息道。
没走多久,我的呼吸困难起来,心口像压了块重物,心跳加快,后面一拨一拨的人纷纷超过了我,看着那些比我走的还快的白发老人,我恨不能也拄着拐棍追上他们。可越走,我越难受、恶心,额头像带了个紧箍咒,疼得要炸开,小S只好扶着我,一步一挪。
走了大约三分之一的路程,我实在走不动了。小S看见路边有一家酿皮店,就扶我走了进去。
“抓点地上的土泡水喝,会让你好些的,就是现在到寺院睡觉的狗太多了,土脏的不能喝。不过,从寺院的墙上抠点泥土泡水喝下,也是一样的。”女店家十分同情地看着我。
“原来那些狗没事儿啊?”我很惊讶。
“没事儿的,它们见人见多了,不怕人,那是躺在地上晒太阳呢。”女店家笑着回答。
“把蒜含在嘴里,你就不恶心了。”男店家热心地剥了一瓣大蒜递给我。
为了不耽误时间,我决定放弃转经,让小S继续完成自己的心愿,我则按原路独自返回。
回来的路上,我又有些不甘心,于是,拼出老命,爬上了寺院边上的一座二层楼高的白色宝塔,站在塔顶,拉卜楞寺内的全景尽收眼底。
倒在床上,我头痛欲裂,脑子、嘴巴都僵硬了。我担心自己过不了高原反应这一关,打道回府的心思都有了。看我难受,小S跑到楼下请男店主帮忙引路,到县人民医院买了药和一个氧气袋。因为担心我,她一直坐在我身边问长问短,端水喂药。
尽管头痛了整夜,一大早,我仍坚持和小S到拉卜楞寺内拜佛。寺里寺外早已有人在转经或手拿松枝到寺内的经堂供佛,他们微微弓着身子,嘴里轻轻说着我们听不懂的藏语。僧人们读经的声音也从经堂里传出,宛如美妙的男声小合唱响彻在寺院上空,听得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头上竟松快了一些。
上午10点,我们与另外3个年轻人包了一辆车去迭部县的扎尕那。临行前,老板娘给我搓了一根细绳,绑在氧气袋上,方便我背着吸氧。
我们驱车驰骋在海拔3000多米的草原上,蔚蓝的天空,飘着白云,绿草青青,牛羊成群,偶尔蹦出一只旱獭引得车上的年轻人大叫。途径尕海湖、桑科草原,司机都会主动停车,让大家近距离地观赏。
小S爱小动物,一路上拍牛羊吃草,寻觅旱獭行踪,甚至对牧民散养的厥麻猪穷追不舍,一会儿又对着惊慌窜进洞穴的草原鼠拍摄起来,忙得是不亦乐乎。
司机高尕
为我们开车的司机叫高尕,中等的个子,一笑起来,两只眼睛眯缝起来,十分和蔼可亲,说着一口不流利的汉语。
高尕是个有故事的人。
高尕说,这个名字是他出生后,被父亲抱到活佛面前,活佛给他起的。
高尕在家里排行老大,今年43岁,他的父亲已去世,只有母亲和他们夫妻一起生活。
小时候,家境贫寒,他心疼父母,不愿去上学。后来两个弟弟到了上学的年龄,父亲坚决让弟弟们去学校读书。读了书的弟弟一个在人大工作,一个在乡里当乡长。只有他一个字不识,签字时只能按手印。
二十多年前,夏河县的驾照可以花钱买,可一个驾照需要两三千块钱,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父亲硬是咬牙给他买下。后来他就靠跑出租讨生活,每天早上6点出车,晚上12点才收车,累得两条腿肿的又粗又亮,可想到自己的两个儿子上学需要钱,他就坚持了下来。如今,两个儿子相继从兰大毕业,参加了县里的公务员考试,并且都被政府录用了。
高尕说着这些家事的时候,脸上一直荡漾着幸福的笑容。
“你的爸爸真伟大,你也非常了不起”,我对他竖起大拇指。
高尕的脸上笑开了花,他说:“我对两个儿子说,我从来没有看不起我的爸妈,我们老了,也不允许你们看不起爸妈。”
“孩子们一定会非常尊重你们的。”我对高尕说。
美丽的扎尕那
我们一路聊着,坐在后面的四个孩子也在相互打趣、逗乐,不知不觉中,几个小时就过去了,快到扎尕那时,天空飘起了小雨。
“司机大哥,让我们下车看看吧,外面太美了”,坐在车后排的罗姓小伙忍不住大喊起来。
扎尕那的上空云雾缭绕,时隐时现的远山真像一幅水墨画,高低错落的村寨,雨水洗过的植被,四周醉人的绿色,如同人间仙境。
高尕载着我们到了半山腰的村庄,一家有着三层小楼的院子里,美丽的女主人笑着迎接我们,她说的话我们都听不懂,高尕只得结结巴巴的翻译给我们听,她很害羞,说话时总是捂着嘴巴笑。
我和小S还有湖南的女孩小彭挑了三楼一个6人间住下,小罗和西安的小刘住在我们对面,高尕则住在二楼。
安顿好住处,几个孩子都迫不及待地走进了扎尕那的原始森林。
晚饭,女房东为我们做了4个菜,醋熘白菜,木耳炒辣子,炒豆角,还有一盆爆炒猪肉片。吃饭时,小罗操着广东佛山普通话感慨道:这儿的人真实在,买2斤肉就是2斤,甚至还多嘞。在我们那里,你要吃2斤肉,必须喊来上2斤半,都是八两的秤啊。
这些牧民不必多说一句话,他们的行动显示出他们的本分和善良。
聊天中我们得知,扎尕那已经申报了国家级森林公园,政府在搞开发,许多牧民们也纷纷盖起房子搞农家乐。房东家现在房子的面积大概有300多平米,另一栋又大又漂亮的二层楼房正盖了一半,她的老公平时在外跑车,深山里的几百头牛和羊雇着人看管,在座的几个年轻人惊呼:人家才是有钱人呢。
夜深了,头痛的睡不着,我走出房门,屋内射出的一束光线,在黑暗中尤显刺眼。月光下的远山黑压压的,四周一片寂静,劳累了一天的牧民们早进入梦乡,只有天上的星星还眨着眼,整个山村安详而神秘。深深吸一口气,混合着花草味道的清新空气立刻充满了胸腹。
真心希望扎尕那政府在推动旅游业的同时,千万别破坏了这难得的人间仙境。
到扎尕那的第二天上午,我和小S只想在村子里悠闲地走走。
村中的路纵横交错,且只有一个车道宽。站在十字路口,我们正犹豫着从哪里可以走到山下的寺庙,抬头发现一个老人正趴在他家靠路边的墙头上注视着我们。路上无事闲逛的人很少,看见墙头上的老人,小S紧走几步向他问路,老人口里说着,挥着手,示意我们顺着拐弯处的一条斜坡下去,我们走到斜坡拐弯处时,老人还站在那里招着手,朝我们喊:“对的!对的!”
村里的房屋依山而建,呈阶梯状。从高处往下看,似云梯一般。一条清澈的激流顺山势流下,将山村劈成了两半。洁白的云彩调皮的飘在山间,变幻着各种姿势,惹得人真想跳起来,伸手撕下一块儿来。
美丽的景色勾出小S的画意,她拿出随身携带的画册,坐在村边的石块上,坐在村中转经筒旁一块长条凳上,望着白云、绿草、高山和流水,认真地画了起来。我也停住脚步,静下心来,细细体味这份静谧,享受这份美好。
小S的举动,吸引了几个小孩子,他们大致四五岁的样子,好奇却又不敢走近小S,害羞地在一边相互推搡。
“你们是男孩还是女孩呀?”
“几岁了?妈妈呢?”小S停下画笔,探下身子满脸笑容地问孩子们。
其中一个小孩最勇敢,坐在了小S面前,立刻有2个趁势挤了过来。
孩子们用手势和不熟练的汉语比划着,和小S一问一答,也不知说到了什么可笑的事儿,大小孩子们一时都开怀大笑起来。
郎木寺
下午2点,高尕将我们送到郎木寺后,独自驾车回夏河县的家了。
郎木寺是一个小镇,这小镇很奇特,镇北是甘南的领地,有郎木寺、天葬台,镇南属川北若尔盖县的辖区。一条清澈见底小溪从镇中穿过,小溪分界又联结了两个省份,据说两地不仅语言有差异,而且习俗也不相同,甚至在房屋建筑方面也有很大区别。
四川寺坐落在平缓的半山腰上,在年轻人的鼓励下,我咬牙爬上了坡顶。金碧辉煌的寺院建筑群、郁郁葱葱的古柏苍松、错落有致的民居和寺院活泼可爱的小僧人,都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吸了一夜氧,终于沉沉睡了一个晚上。
凌晨五点半,小S和伙伴们匆匆去了甘肃寺,他们要去那里的天葬台,我拒绝前往,不是因为恐惧,而是不愿意再直面死亡。
下午,我们前往若尔盖,西安的小刘因为工作的原因,从郎木寺坐大巴回兰州了,我们的队伍新加入了一位山西的中年女士。
若尔盖大草原
说起甘南的两个草原,高尕师傅曾形象地比喻,桑科草原虽然很大,但也只是若尔盖草原的一个小拇指头大。
广阔的天空,无边的草原,只有我们这辆白色的小车在没有尽头的柏油路上行进。
或许是这几天太累了,今早,天刚蒙蒙亮就起了床,所以,车子开出没多久,身后几个年轻人东倒西歪在座位上睡着了。
车里低声播放着藏语演唱的歌曲,我和司机谈起来。
他叫扎尕才让,是个80后,和哥哥都因家庭贫困,未曾上学,哥俩却一起供妹妹读了书。
“妹妹都工作了,她是我们家的宝贝,妹妹如果有什么困难,我一定会不顾一切冲出去的。”提起妹妹,腼腆的才让话多了起来。
“过去,国家穷,家里也穷,我们才没能上学,现在家里的生活也好了,上学也都免费,再不让小孩子读书,会被人瞧不起的。”才让的话,让我很是欣慰。
沿途草地上的黄色小花越来越密,渐渐地,茂茂盛盛的小花把草原染得金灿灿的,车上一片欢呼声,花湖到了!
小S们一头冲进草地,扑倒在松软的地毯上。毕竟都是年轻人,才让也融入到这个集体中来,和小S们一起在草地上追逐、打闹,摆各种姿势拍照。
才让告诉我,草原上的草到了7月份才是最肥的,各种颜色的花儿也最漂亮好看,牛羊吃了这样的花草也会肥壮起来,到了冬天就可以卖了。
“你们都好有钱呐,一头牛可以卖1万多块钱。”湖南女孩小彭羡慕道。
“不能那样想,一头牛要几年才能长成。”
“我们藏族人不贪心,够吃够喝就行。”才让淡淡地说。
我们踩着时间往黄河九曲第一湾景点赶。
“老天爷,求求你,千万别阴天啊。”佛山的小罗大声祈祷。
“乌云啊,你千万别跟着我们。”两个女孩也望着天空的云朵跟着嚷嚷。
“黄河天上来,夕阳地中落。”到黄河九曲第一湾就是去看夕阳西下。
我们的运气真不好,到了景区,天空却布满了厚厚的云,每人60块钱的门票,又让几个年轻人们纠结了半天。
沿着木质的栈道登上山坡,极目远眺,平缓开阔的河道呈S形状,水流清澈舒缓,静静地流淌在绿色的草原上,这一切是那么的美丽、自然。
玉龙大酒店
当晚,我们宿在若尔盖县的玉龙大酒店。第二天,小罗和小彭将去成都,我和小S到合作县,次仁和那位山西的女士则返回了郎木寺。
据次仁讲,这家酒店是当地最好的一家住宿酒店,一个标准间200块钱。
原本想在这高档酒店好好休整一下,没想到刚把行李搬上三楼的客房,整个县城的自来水就停了!一个女领班不住地抚慰我们,不必担心洗澡用水的问题,结果,晚上,没有凉水的洗澡水差点把身上的皮儿给烫掉。
早上七点,我们与小罗、小彭告别,坐上了若尔盖到合作的大巴,11点到达合作,看到合作县城,小S当即决定,直接回兰州。
第一次坐高铁
“我们明天去青海的西宁吧。”躺在没有窗户的特价房里,小S盯着手机不放。
“坐高铁到西宁只一个小时,票价才五十多块钱。”小S面露喜色,似拾到了很大的便宜。
我们原定的是到甘南,来去5天的行程,小S贪图飞机特价票便宜,订下了8天后的返程机票。
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小S也不想一想,一张特价飞机票花费大,还是三天的吃饭住宿费用多?
不过,我没去过青海,也没坐过高铁。
与其掏着钱在没有窗户的特价房闷着,不如趁机坐上高铁到青海的西宁看看去。
在高大的高铁候车室,我像大观园里的刘姥姥,懵圈了,完全不知检票口在哪儿,如何过检票口。这时的小S倒像个耐心的老师,一一进行讲解、示范。
青海塔尔寺
坐在宽敞的高速列车上还没过够瘾,西宁就已经到了。
我们很快就找到了一家叫恒裕的国际青旅,住进了一个6人住的房间,我和小S睡上下铺。
这家青旅的小院够大,装饰得让人很放松。听路人说,这里原本是要搞房地产开发的,但因是军阀时期马步芳部队的厨房,如今也就作为历史文物保留了下来。
和同屋的年轻室友聊了许久,逛西宁市、吃美食的欲望一下被勾了出来。
小S建议,坐公共汽车逛街,省钱,看到的地方还多,西宁的街面真干净,道路两侧开满了鲜花,我们一气儿坐了好几条线路的公交车。
“阿姨,翻个身吧。”半夜时分,睡得正酣,同室的一个姑娘轻轻将我拍醒。
“对不起,阿姨的呼噜声把你吵醒了吧。”在内疚中我翻了个身,又昏昏睡去。
一大早,那几位姑娘还在酣睡,我和小S已经踏上了去塔尔寺的公交车。
小S几年前来过塔尔寺,当那8座著名的白塔映入眼帘时,她就做了我的免费讲解员。
塔尔寺内游人不少,但有序,也少有人大声喧哗。
转累了,我和小S坐在佛殿前的座椅上,呆看着一个个绕佛殿转经的人从眼前走过。
磕长头是藏传佛教最至诚的礼佛,一幢幢建筑风格独特、色彩鲜艳明快的佛殿前,僧人和来朝拜的人们排成一排磕长头,那份执着,那种虔诚,真是让人刻骨铭心。
行走在藏区,常让我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可我遇到的那些人和事儿,却叫我难以忘怀。
牛羊成群
进入扎尕那的山口
扎尕那的村庄
飘在半山腰的白云
山顶的云
绘画中
开怀一笑
一起留个影吧
郎木寺镇清澈的小溪
下课后正在玩耍的小僧人
站在四川寺的山坡上
站在四川寺的山坡上
摄像与模特
花湖
三个臭皮匠
我从小就熟悉这动作
老身实在是忍不住啦
销魂时刻
绝对敬业
醉了
压倒了一片花花儿
年轻人管它叫“便便云”
黄河九曲第一湾
站在栈道上眺望
在高速列车上看西宁
恒裕青旅
著名的塔尔寺白塔
塔尔寺内
文章评论
几米阳光
信息量太大了。明天,哦不,今天中午再认真学习。姐姐拍照水平比宋大哥强多了(这话宋大哥听到不会打死我吧?)姐姐文章我一向是看了又看,越写越好!
朵朵云
这么长的文章,花姐的文笔真是了不起,大赞[em]e179[/em][em]e163[/em]
书豆
[em]e113[/em][em]e113[/em]也跟着姐姐小游了一次。幸福![em]e189[/em]
2245457072
W其实我是一个仙女,只不过是脸先着地I242OC6Oucm4sOY
笑對現實(拒绝闲聊)
姐姐太有水平了,记下了这么多的文字,我看了好久[em]e113[/em]
水中的荷叶
[em]e163[/em] 看见笑笑在我的面前,好开心。。。姐姐,看了你的日记,那个地方我是不敢去了,我有高血压的。再说,刘哥也不要我去,喊我节约供胖子读书。[em]e113[/em]
归去来兮
欣赏的永远是姐姐积极的心态,快乐的情绪,浪漫的感情,母女的深情,动人的文采。每一个字都让我的眼和心,随着这些美文美图,花花草草,古朴情愫,美美的走了一回,谢谢姐姐,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