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木拉达古迹之谜之4
个人日记
凌晨两点过,被两个做饭的老乡从梦中叫醒,他们告诉我说,悬崖下的一股泉水突然断流了。爬起来打着手电跟他们去观看,果然白天汩汩流淌的一处山泉消失了,出水口还有湿漉漉的印迹,顺着小孔看进去,里边近10米远的地方是河滩的形状,能看见一股碗口大的泉水流向另一个方向。觉得蹊跷,便去找解放和央视记者顼晓红,他们也无法解释,说也许是间隙性泉水,可能属于几小时或几天涨潮一次,但常年在峡谷里放羊的老乡说,这几年他经常路过崖脚,那泉水从没断流过。只能安慰他们说没事,但在随后几天的露营里,泉眼却始终干涸着。
今天开始探险悬崖中间的一个古洞,这个古洞距崖脚100多米,距崖顶200多米,是当地人从没攀援进入过的。在溜筒河对岸的山腰,能看到洞口有古人遗下的木棒、绳索等残物,绝壁间还有残存的藤梯和未能完全风化的木桩。
几个民工背上保险绳,与登山队员蒋峻和刘健绕着悬崖后山,一早就消失在了丛林中。其余记者和科考队员们要涉过河水,沿老乡搭起的木梯爬进对岸的山林里去观看探险现场。时间还早,队员们有的爬上岩石上休息,有的在小河的沙滩上寻找着红色的玛瑙石,不时发出惊喜的笑声;记者们在密林中穿梭,忙着拍摄谷中的奇花异卉。
当地十多个老乡也早早就赶到峡谷中来看稀奇。有两个老乡带来了一柄铜斧和一支铁矛让大家鉴赏,说是先辈解放前在峡谷中捡到的。成都电视台的罗玉顺记者将铜斧拍照,用微信传给他熟悉的一位考古专家鉴定,回信说是汉代军官使用的兵器尾端的装饰品,也是古代军官军衔的标识物。悬崖古迹的神秘更加让大家好奇了。当地老乡说在峡谷里还生长着金丝楠木、红豆杉,香樟树等名贵木材,一个老乡在丛林里还捡到了一块被人遗下的金丝楠木,用镰刀削开,现出了金黄色的木质,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内行说金丝楠木是一种最不易腐烂的木质。
我在河岸林立的巨岩中穿行,沿溜筒河向上游爬去,不经意间已沿河岸爬上了洛木拉达悬崖的左后方。当我爬上一块岩石,揩着涔涔流淌的汗珠向前仰望时,就在后山拐弯的地方,透过茂密的深林,蓦然发现了一处山泉瀑布。
瀑布高约50米,瀑布形成的碧潭清亮透明,四周林木掩映,潭边还有光滑的岩石环绕着。正午的阳光穿过丛林,哗哗的瀑布激荡着潭水,溅起了一层淡淡的水雾。在潭边蹲下,先喝一气泉水再洗把脸,发觉水温并不很低,于是索性跳进碧潭,酣畅淋漓地洗了一回泉水澡,将衣裤鞋袜等都一并洗了铺在岩石上晾晒。
洗却浑身汗垢,我躺在纤尘不染的岩石上,让每一寸肌肤都贴紧了暖暖的岩石,那种舒坦与惬意简直无以言表。生态理念,亲近自然,返璞归真,天人合一这些词儿就像带露的花朵在脑海中跳跃,此时此刻全都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我想,洛木拉达古迹景点如果得到开发的话,这处隐秘幽静的山泉瀑布,简直就是游客最佳的“天体浴场”,她将与悬崖古迹双剑合璧,同放异彩。
下午近三点,登山队员在崖顶的密林中出现了。原来因为对悬崖的高度估计有误,放下的登山绳长度不够,他们又从崖顶拉回接了一根副绳才刚好伸到崖脚。由于没买到对讲机,好在峡谷里信号不错,便用手机通话调整保险绳位置,但登山绳的位置始终没能调整好,错开了古洞口10来米,300多米的保险绳每收放一次都要花去很长时间,直到下午近5点,保险绳的位置才调整好,探险队决定让固定好的绳子在悬崖上挂着,明天才正式探秘古洞。
蒋峻队长首先悬空向崖脚下滑,却在离地30多米高的半空被那根副绳的接头卡住了,崖脚的记者和队员们都很紧张,不知道咋办才好?蒋队长让大家拽紧下面的绳子别让它晃悠。5、6个民工和记者拽住绳子向下拉,却都不敢用全力,担心拉断保险绳。蒋队长在电话里叫大家别怕,使劲拉紧,保险绳能承重两吨多,这下大家才敢用力。就那样拉紧放松,放松拉紧,折腾了半个多小时,蒋队长才安全下到地面,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紧接着刘健队员也从崖顶向下滑来,却不料又在接头处卡住了,我们本已放松的神经一下又绷紧了。这次卡得更厉害,在蒋队长指挥下,我们继续在下面拉放绳子,仰望着半空中的刘健,脖子也酸疼非常,一直折腾了近两个小时,刘健终于从半空安全下到地面。他的体力已经透支,大伙扶住他在原地坐了半个小时,喝了两瓶矿泉水才慢慢恢复过来。探险属于最危险的职业之一,一个小小的疏忽都有可能搭进性命,大家对今天经历的惊险都心有余悸,同时也对探险队员的勇气和胆量发自内心的敬佩。
夜里,大伙围坐在崖脚,喝着转转酒,议论着白天的惊险场面,纷纷向两位登山队员敬酒压惊。刘健说被悬在半空的时间过长,他的四肢都开始在麻木了,悬空运动最消耗体力,所以估计明天他的体力都还不能完全恢复,只能由蒋队长独自完成探险任务了。蒋峻队长却显得很轻松,为大家作起了特精彩的推论,他说悬崖的高度接近400米,悬崖上都是密密麻麻古人打洞栽桩的痕迹,应该是有东西的,洞里起码要能容纳100多人居住,才会建造诺大的工程。他饶有兴味地继续推测——另外两个主洞可能是连通的,悬崖顶部位置的那个主洞口有可能是人工凿开的天窗,供空气流通之用;悬崖内部也许分为两层或更多层,下层会有阴海,涨潮时人流可向上一层疏散;古洞里也许有迷宫,四处还布了机关,不过年代久远机关应该失效了;古洞或许像龙宫,金碧辉煌,珍宝无数;还可能有小船顺阴海里做交通工具,甚至通向其他更隐秘的出口……。蒋队长对古洞神话般的一席猜测让大家开心得不得了,县广电局年轻记者安尔聪更是手舞足蹈:“今晚上我睡不着了,求求你们明天把我也带进古洞去吧!”
野炊的风味总是最美味独特的。
这里只是附洞,蒋峻队长与刘健队员很轻松就钻进去了。
附生在树干上的树蕨。
大锅煮出的大杂烩,香气飘满山谷。
悬崖之上,布满了古人打洞栽桩的遗迹。
天然瀑布深藏在洛木拉达古迹左上方,幽静迷人,别有洞天。
央视记者选好最佳位置。
露宿崖脚,梦也变得格外香甜。.我们唯一位年轻的女记者,酣睡在乱石间的形象也依然迷煞人。
文章评论
晓径香园
迷人的女记者迷倒了风景吧[em]e120[/em]
晓径香园
天然的瀑布漂亮,野营的餐味一定很美啦
风景
@{uin:1634645768,nick:北飞燕} [em]e163[/em][em]e178[/em]
冷静
这个山上的风景太美了[em]e179[/em] [em]e179[/em]
草青青
[em]e177[/em] 探险这活不好干却很刺激。
秋水芙蓉
很期待你的下文哦
草上飞
文图俱佳,好久没见你如此出手了,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