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宜兴的一句老古话"三山六水一分田"
天下杂侃
有感于宜兴的一句老古话“三山六水一分田”——宜兴山水之另类说
宜兴地区水色山光,地形丰富多彩,但从江苏省地图看,却有点儿问题,宜兴市所占太湖水面是极小的一部分,边上的武进、无锡、长兴也是一样,太湖水面大部都划给了苏州市,在这个问题上,国家、江苏省的区域划分机构肯定是有问题的,那有大家都临湖,而占有太湖湖区的面积却有这么大的差距,那些官 不是昏官,就是与苏州市有利害关系,提到这个问题,我倒想起了一句宜兴的老古话,它能证明,现在的划分是有问题的。
小时侯常听亲娘讲,我们宜兴有一句老古话叫“三山六水一分田”。我问是什么意思,她说宜兴地方是山多水多田地少。为此她还专门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说也是从她的亲娘那里听来的,反正是老古话了。
在古时候,天上派神仙三兄弟到我们这个地方来开天辟地,三兄弟各司其职是为开山、造水和筑田地的。大哥哥很努力、二哥哥手脚快,就是三弟弟偷懒,一早两个哥哥起来干活的时候,三弟弟还在睡觉。到太阳升得很高的时候,他才醒来,这时他发现两位哥哥已经把活干得差不多了,留给他筑田地的空间已经很少了,所以此 后他虽然拼命地追赶,却也只筑到了一分田地,而大哥开了三分山,二哥造了六分水。最终就是后来宜兴山水的模样了。
这当然是传说,是对长期以来宜兴山水田地比例的一种美好的诠释,现在这山水田地的比例也许有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是这天天地间的沧海桑田和人民群众创造了改天换地的奇迹的缘故。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这比例肯定是我们这块地方的山水田地的比例,这应该是不会有问题的。为此我在这个老话中想到其它的一些问题 来,记之:
宜兴的山水也是确实有些儿个特点的,西南面是山,是天目山的余脉。其间有千顷竹海、万亩茶园,更有神秘洞天、紫砂宝藏,它从浙江省境内一直延伸到两氿之 边,从卫星照片上看,就象是一条巨龙的头,伸向水边去戏水一般。而在宜兴城的视线绝佳处,隔着一汪水泽,一览无遗的是悠然的南山。每当晴日当空,风和日暖,泽水之上波平似镜,南山之苍翠和水上之白帆点点都掩映在水面,渔歌阵阵,更显得一切是那样的恬静。偶然有那么一二只不知名的水鸟,从对岸山根处水边的 芦苇中飞出,绕着水面飞行几周,尖叫几声,向远山飞去。这可是上苍赐给我们宜兴的绝佳之处,何况这山并不象常熟城边的虞山、昆山城边的玉山都那么袖珍。我们的铜官山可是曾经有过“大虫”呼啸过的山林啊。
东面北面是平原和星罗棋布的水泽湖区,其中的大部分湖区、渎区、圩田区甚至部分较低的平原之地,原本应该都是大泽(古时此地有大泽——震泽,又叫巨区)之所在,(这就是六分水的来历吧)即使到今天,水面形式的多样化还是我们这个地方的特点,是周边县市所少见的。湖、氿、荡、渰、泽、港……各种与水面形式有 关的名称,渎、圩、渚、洲、塘……诸多与水岸形式有关的自然所在,在东部和北部普遍存在,比比皆是。水多水大,必然会给这里的人们带来各种后果,有好事,当然也有坏事,尤其是水患,不言而语,为什么我们这里的人们会将“蛟龙”作为一大患的呢?还用一个美好的传说,借助一位本地的英雄去斩获征服那“蛟龙”, 多么美好的期望啊。我敢断言这故事肯定是在那位英雄成名以后才出现的。这是因为,我们这里的先民对水患有着特别的恐惧情结,希望有一位象他那样的能够永远解决水患的英雄出现,所以借助了他,来寄托对水患的征服向往。当然这英雄最终并不会是一个人,其实他就是所有的宜兴人民,他们用辛勤的劳作,逐渐地战胜了 水患、改变了这里的山水和田地的比例,使之符合人们生活的需要。渎区、圩田就是人们与自然相互争夺,逐渐形成的。先民们是通过筑圩打坝使原本的沼泽湿地开发成可以耕种的良田的。当然在古代,人们抵抗自然力和水的能力还尚有不足,有时对大水的到来是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的,多少年来,他们似乎只能被动地接受自 然环境的变化,不要说是渎区圩田区,甚至就连有的平原地区,在水大的年份也都会浸到了水里。有一个现象很能说明这一点,在宜兴的平原地区,原本有大量的土墩,注意它们并不是自然天生的土墩,而是人为堆成的,因为它们大多是夯土构成,(早几年还能在红塔、十里牌等地区见到大量的墩墩,从这些墩墩上,我们能够 见到的不是瓦砾就是经常能够出土一些带着相当粗糙的陶器的墓葬的,那显然是多少代的宜兴人为防水患,而堆起来的为了生存和安葬的所在,(我常听当地的老农们讲,那些都是早年间的宅基地和墓葬)这说明自古以来,此地的水位是相当高的,有些地方是在水位上下,在年成干的时候,那些地方是露出水面,人们可以在此 间劳作活动的,但泽水又常常会在水大的年份将这些地方淹没,为了在这里生存和对死去的祖先的遗体负责,所以要筑起高墩,以避水患,这在古代江南地区是比较多见的。地质界考古界对此都是有同感的。这里的人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断的与水斗争,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还有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在最近的几百年,太 湖的水位是有较大的总体下降的,因为在太湖的东岸,苏州的洞庭东山在明朝是还是太湖中的岛屿,而今天它已成为了半岛,因此,在湖的西面肯定也有不少当时在水面下的土地露了出来,成为可以耕作的田地了。
还有一个现象说明我们宜兴的水多,那就是在我们宜兴用了别处不用的字来为和水有关的东西命名,如“氿”字象我们这样用作为小型湖泊做名的,全中国仅此一家。而“渰”字原本是水淹的意思或云雾升起之形态的字也来为小湖泊命名,如梅村渰、亳渰、洋渰等,也是较少见的。至于在古时是临太湖而设的湖FU镇的FU 字,在字库中也找不到它,连《康熙字典》中也只能说它是“务”字之伪,在中国用的就更少了,尤其到了现今的电脑时代,在字库中找不到它,真为我们的湖FU 镇人不知找了多少麻烦。
“三山六水一分田”的老话,已经成为了历史的过去,所以现今再也没有人会提起它了。可它却永远的存在在我的记忆之中……。而这句老古话中反应的事实虽然不能完全当真,但一定的参考价值还是有的。
由此可见,现今的太湖湖区的划分肯定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也对沿湖的各个市县带来一定矛盾,实在不是个好办法啊。
宜兴地区水色山光,地形丰富多彩,但从江苏省地图看,却有点儿问题,宜兴市所占太湖水面是极小的一部分,边上的武进、无锡、长兴也是一样,太湖水面大部都划给了苏州市,在这个问题上,国家、江苏省的区域划分机构肯定是有问题的,那有大家都临湖,而占有太湖湖区的面积却有这么大的差距,那些官 不是昏官,就是与苏州市有利害关系,提到这个问题,我倒想起了一句宜兴的老古话,它能证明,现在的划分是有问题的。
小时侯常听亲娘讲,我们宜兴有一句老古话叫“三山六水一分田”。我问是什么意思,她说宜兴地方是山多水多田地少。为此她还专门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说也是从她的亲娘那里听来的,反正是老古话了。
在古时候,天上派神仙三兄弟到我们这个地方来开天辟地,三兄弟各司其职是为开山、造水和筑田地的。大哥哥很努力、二哥哥手脚快,就是三弟弟偷懒,一早两个哥哥起来干活的时候,三弟弟还在睡觉。到太阳升得很高的时候,他才醒来,这时他发现两位哥哥已经把活干得差不多了,留给他筑田地的空间已经很少了,所以此 后他虽然拼命地追赶,却也只筑到了一分田地,而大哥开了三分山,二哥造了六分水。最终就是后来宜兴山水的模样了。
这当然是传说,是对长期以来宜兴山水田地比例的一种美好的诠释,现在这山水田地的比例也许有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是这天天地间的沧海桑田和人民群众创造了改天换地的奇迹的缘故。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这比例肯定是我们这块地方的山水田地的比例,这应该是不会有问题的。为此我在这个老话中想到其它的一些问题 来,记之:
宜兴的山水也是确实有些儿个特点的,西南面是山,是天目山的余脉。其间有千顷竹海、万亩茶园,更有神秘洞天、紫砂宝藏,它从浙江省境内一直延伸到两氿之 边,从卫星照片上看,就象是一条巨龙的头,伸向水边去戏水一般。而在宜兴城的视线绝佳处,隔着一汪水泽,一览无遗的是悠然的南山。每当晴日当空,风和日暖,泽水之上波平似镜,南山之苍翠和水上之白帆点点都掩映在水面,渔歌阵阵,更显得一切是那样的恬静。偶然有那么一二只不知名的水鸟,从对岸山根处水边的 芦苇中飞出,绕着水面飞行几周,尖叫几声,向远山飞去。这可是上苍赐给我们宜兴的绝佳之处,何况这山并不象常熟城边的虞山、昆山城边的玉山都那么袖珍。我们的铜官山可是曾经有过“大虫”呼啸过的山林啊。
东面北面是平原和星罗棋布的水泽湖区,其中的大部分湖区、渎区、圩田区甚至部分较低的平原之地,原本应该都是大泽(古时此地有大泽——震泽,又叫巨区)之所在,(这就是六分水的来历吧)即使到今天,水面形式的多样化还是我们这个地方的特点,是周边县市所少见的。湖、氿、荡、渰、泽、港……各种与水面形式有 关的名称,渎、圩、渚、洲、塘……诸多与水岸形式有关的自然所在,在东部和北部普遍存在,比比皆是。水多水大,必然会给这里的人们带来各种后果,有好事,当然也有坏事,尤其是水患,不言而语,为什么我们这里的人们会将“蛟龙”作为一大患的呢?还用一个美好的传说,借助一位本地的英雄去斩获征服那“蛟龙”, 多么美好的期望啊。我敢断言这故事肯定是在那位英雄成名以后才出现的。这是因为,我们这里的先民对水患有着特别的恐惧情结,希望有一位象他那样的能够永远解决水患的英雄出现,所以借助了他,来寄托对水患的征服向往。当然这英雄最终并不会是一个人,其实他就是所有的宜兴人民,他们用辛勤的劳作,逐渐地战胜了 水患、改变了这里的山水和田地的比例,使之符合人们生活的需要。渎区、圩田就是人们与自然相互争夺,逐渐形成的。先民们是通过筑圩打坝使原本的沼泽湿地开发成可以耕种的良田的。当然在古代,人们抵抗自然力和水的能力还尚有不足,有时对大水的到来是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的,多少年来,他们似乎只能被动地接受自 然环境的变化,不要说是渎区圩田区,甚至就连有的平原地区,在水大的年份也都会浸到了水里。有一个现象很能说明这一点,在宜兴的平原地区,原本有大量的土墩,注意它们并不是自然天生的土墩,而是人为堆成的,因为它们大多是夯土构成,(早几年还能在红塔、十里牌等地区见到大量的墩墩,从这些墩墩上,我们能够 见到的不是瓦砾就是经常能够出土一些带着相当粗糙的陶器的墓葬的,那显然是多少代的宜兴人为防水患,而堆起来的为了生存和安葬的所在,(我常听当地的老农们讲,那些都是早年间的宅基地和墓葬)这说明自古以来,此地的水位是相当高的,有些地方是在水位上下,在年成干的时候,那些地方是露出水面,人们可以在此 间劳作活动的,但泽水又常常会在水大的年份将这些地方淹没,为了在这里生存和对死去的祖先的遗体负责,所以要筑起高墩,以避水患,这在古代江南地区是比较多见的。地质界考古界对此都是有同感的。这里的人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断的与水斗争,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还有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在最近的几百年,太 湖的水位是有较大的总体下降的,因为在太湖的东岸,苏州的洞庭东山在明朝是还是太湖中的岛屿,而今天它已成为了半岛,因此,在湖的西面肯定也有不少当时在水面下的土地露了出来,成为可以耕作的田地了。
还有一个现象说明我们宜兴的水多,那就是在我们宜兴用了别处不用的字来为和水有关的东西命名,如“氿”字象我们这样用作为小型湖泊做名的,全中国仅此一家。而“渰”字原本是水淹的意思或云雾升起之形态的字也来为小湖泊命名,如梅村渰、亳渰、洋渰等,也是较少见的。至于在古时是临太湖而设的湖FU镇的FU 字,在字库中也找不到它,连《康熙字典》中也只能说它是“务”字之伪,在中国用的就更少了,尤其到了现今的电脑时代,在字库中找不到它,真为我们的湖FU 镇人不知找了多少麻烦。
“三山六水一分田”的老话,已经成为了历史的过去,所以现今再也没有人会提起它了。可它却永远的存在在我的记忆之中……。而这句老古话中反应的事实虽然不能完全当真,但一定的参考价值还是有的。
由此可见,现今的太湖湖区的划分肯定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也对沿湖的各个市县带来一定矛盾,实在不是个好办法啊。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