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恋

个人日记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些美丽的诗句令我们对庐山早已充满了无尽的向往,终于在公元201310月月末,单位组织职工一同前往游览,才有幸目睹了庐山的真正风采。

跟着导游乘坐庐山旅游巴士,沿着当年毛主席上山的南山公路向山顶进发,据说这条山路一共有396道弯,是当年毛主席上山时让他的警卫员数出来的,车子每拐一道弯主席就让警卫员扔下一根火柴,到了山顶一共扔了四盒火柴,一盒火柴一百根,其间主席抽了四次烟用掉了四根,因而得出了396道弯的数字,主席的《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那四百旋想必也是由此而来吧。

车子在银蛇般的山路上旋转盘爬,沿途还是云雾满天,进山来却是阳光明媚,别有一府洞天。车子到达牯牛领,我们一行人在如琴湖泮下了车。如琴湖,顾名思义因形如一把大提琴而得名,地处庐山俯地,两面环山,湖水澄碧如镜,此时山中秋色正浓,有云雾缥缈林间,湖映山色,如琴湖洽似一位仙子,衣袂飘飘,执琴轻弹,高山流水,充盈耳畔,人在此间,仿佛置身画中一般。

    走过如琴湖沿“花径”转下一道弯便到了白居易草堂,相传这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被贬江洲时在此隐居过。“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这首著名的《大林寺桃花》便吟于此处。草堂虽然简陋,却有小桥流水绕堂而过,堂前湾一池荷花,一丛修竹葱茏一侧,那种古朴的文人气息虽远隔了上千年却依旧浓郁在游人心间。想象着诗人在此秉烛夜读,听竹赏花,吟诗作赋,是一种何等的洒脱与飘然。

走出草堂穿过一条山间公路进入锦秀谷来。锦秀谷相传为晋代东方名僧慧远采撷花卉、草药处,这儿四时花开,犹如锦绣,谷里的每一个景观,都有着一段美丽而神奇的传说故事。彼时导游指着左前方那块峭立横空的巨石说:这就是谷中的第一奇观--"天桥"...天桥之奇,尚不在桥本身,而是有着一段非常神奇的传说。相传元代末期,朱元璋和南汉陈友谅的军队大战于鄱阳湖时,败逃到此,在前临深壑,后有追兵的紧急关头,忽然天暮金光闪烁,一条金龙自天而降,变成了一座桥。朱元璋顺势策马奔过.待朱的兵马过桥脱险后,陈友谅尾追至桥头时,忽闻霹雳巨响,龙飞桥断,无影无踪.....

谷中千岩竞秀,万壑回萦,踏步这宛若天梯的庐山古径,身被抹不开的浓雾笼着,恍如行走于天宫仙境。真应了那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原身在此山中”了。

 “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三叠泉自古以来就被誉为“庐山第一奇观”,而要想欣赏三叠泉,必须先登上千余级的石阶。石阶依水而上,边侧峭壁纷乱耸起,绝壁巍峙,慑人魂魄。伴着瀑布声越来越响,我步伐加快,又弯过一座石桥,抬头瞥见一匹白练从苍崖峭壁上飘然而下。

 站在观瀑亭内抬头仰望,那条“飞龙”从对面山顶峰的绝壁上,沿着陡崖擦石而出,垂下的弧形瀑布再跌落几十米下的山崖石谷,蓦然又重复两次喷豁而出,迭落而下,形成了三叠瀑布。第一叠直落磐石,如飘雪拖练,第二叠循岩着壁,似碎玉摧冰。第三叠被凸出棱石所分割,水流从缝隙之间涌出再化成两股银柱,轰鸣而下,激散起大量珍珠般的水花雨烟,直落深潭。那迸溅出的白花,似素练悬天,似银龙飞舞,似银汉倒泻,浮想李白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名句,感觉一点都不夸张了。

 庐山的山秀丽恢弘,庐山的水清洌碧透,庐山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一水一瀑,是那么的令人难忘。绮丽的景色,令同伴们的手机、相机咔嚓声不断,我们带着灿烂的笑容在相机里留下永恒的画面,让那些悠闲地脚步成为旅行中的纪念。

    匡美庐山,我还会再来的! 



文章评论

逸林

跟随剑客游览庐山,心旷神怡,实是一件美事!欣赏美文美景。

香如故

南乡子、岁末感怀 词林正韵:第六部 词/香如故 岁暮雪纷纷,万户千村玉映门。 道是天公怜我辈,清贫,故向人间洒白银。 佳节也销魂,亲友交杯斗几巡。 可惜老来难耐酒,昏沉,一岁年光一岁人。 祝新年快乐!

香如故

[ft=#e36c09,5,][/ft]临江仙、端午祭[B]词林正韵:第一部 词/香如故 社鼓高香端午祭,千秋人赞高风。 为民死谏老臣忠。 沉身怀石去,正气贯长虹。 莫道离骚愁不解,无情未必英雄。 汩罗江上彩旗红。 节逢重五日,万众奠屈翁。 祝亲端 午节开心![ft=#e36c09,5,][/f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