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后
个人日记
医院,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
医院门前的店面,以卖鲜花,水果,小吃的小门店居多;医院后门,则是一些卖墓地和丧葬用品的店面居多。
从医院的前门走到后门,仿佛走了一趟生死轮回。
去医院看望病人,往往不知道带点什么礼物好。水果,牛奶,什么补品之类的,大多相似。况且很多患者早对这些东西失去了兴趣,带去多少还是自己还得提回来。
其实对医院,很多人有着天然的敏感。每次进医院都感觉仿佛是一台破旧的机器,需要修理了。身体各个部件,也是有它的使用寿命的。
为啥说是机器呢?
君不见,机器是冰冷的。医院的医生,护士表情也是冰冷的,二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人进了医院,就像是有了毛病的汽车进了修理店,从一开始都注定了“宰割”的命运。各种繁琐的检查,各自名目的收费,让人目不暇接。。。。。。
并且,不能讨价还价。
小毛病还可以抗一抗,自己买点药调理调理。真是到了换肝换肾的时候,好像没有几个说自己在家调理调理的,多钱都要换。
每次去医院的时候,都感觉世界末日要到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完全都是沮丧的。等到从医院出来的时候,仿佛又变得生龙活虎了。
至于医生说的一些仿佛世界末日的话,全都忘到脑后了。
这就像是佛家常说:“色字头上一把刀,沉湎其中,犹如刀口舔蜜,有割舌之危险”,但是仍然有人乐于其中。
是一样的道理。君不见,各种香烟的盒子上都印着:“吸烟有害健康”,照样是有人吞云吐雾吗?
医院,更像是一个中转站,健康的人进去,带点各种的忧郁出来,不健康的人进去,带点更大的不健康出来。
甚至,再也不能出来了。
就像一个熟悉的长辈,前几天还在见到他坐着公交车去赶早市,几天后再在医院见到他的时候,已经是冰冷的尸体了。
医院里很少见到微笑,当然,产房除外。
即使是产房,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因为有的迎接的是新生命的诞生,有的是迎接出来的都是新生命的麻烦,一些孩子因为各种原因,一出生就被送进了新生儿抢救的病房。
甚至连和妈妈的第一面都没来得及见到。人,从一出生,就注定了命运的差别,而这一切,谁也无法改变。
医院里,传统的尊严,本性的羞耻之心,性别的意识,在医生和护士眼中都是模糊的。大家只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对象:“病人”,不管你有病没病,只要进了医院,在医护人员的眼里,你就已经病了。
机器,机器。
机械地询问病情,机械地开着熟练的检查单据,机械地操作着检查仪器,机械地喊叫着患者的名字,机械地处理着检车的结果。。。。。。
所以,无论是一辆再好的车,进了修理店,总要给你整点毛病出来。同理,只要是进了医院,总要给你弄点病症出来,不管你认可不认可,你总是病了。
但是一从医院出来,面对万千世界,仿佛大家都是那么阳光自信一般。就像大街上各种汽车一路奔驰,也从来想象不到,终有一刻,它们也会有开进修理厂大修的时候。
在健康的时候,更是要注重养生和保养的时候,就像车辆定时的保养并不会让你花费更高的代价。而非一定要到了大修的时候,才想到去医院里寻求妙手回春,起死回生。
晚矣,晚矣!
前后差异,生死之别
文章评论
mcherishj
坚持下去,永远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