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烟草的发展史

个人日记


烟草的发展史中融华汇





[m]





诗曰:“上下五千年,事物万万千;何事最销魂,当然数吸烟。”在中国,烟草绝不仅仅是一种消费品,它早已融进了各地的社会风俗和人情世故,成为一种独特的烟文化。

烟源自于中南美洲,自明朝万历年间利马窦以鼻烟入贡,烟开始传入中国,后鼻烟风靡朝野,各种鼻烟用具也应运而生,鼻烟用具上刻着的、雕着的都有着中国文化的印迹。到崇祯末年,吸烟之风已在中国盛行。清人陈琮在他所撰《烟草谱》一书中对烟倍加称颂:“烟之为用,其利最溥,辟瘴祛寒之外,坐而闲窗,饭后散步,可以遣寂除烦;挥尘闲吟,篝灯夜谈,可以远避睡魔;醉筵醒客,夜雨逢窗,可以佐欢解渴。斗室之中,热沉松,饮岕片,而一枝斑管呼吸纡徐,未始非岑寂中之一助也!”烟作为馈赠和待客之物在中国古时,胜于酒和茶。陆耀《烟谱》云:“酒食可缺也,而烟决不可缺,宾主酬酢,先以此物为敬。”文人墨客以烟为题的文章、诗词在文苑中俯拾即是。蔡家琬在《烟谱》提到“士不吸烟饮酒,其人必无风味”。黄之隽《烟戒》说:“思之不置,弃之可惜;如感狐媚,如蛊妖色。”蔡家琬《烟谱》云:“烟最宜于饭后,谚云:‘饭后一筒烟,快活似神仙。’”在清代,更有吸烟大瘾家们认为“烟草”具有“四德”,《烟草谱》曰:“灼以管而吸之,食气也,令人醉,亦若饮酒,然盖醒能使之醉也;酒后食之则宽气下痰,余醒顿解,盖醉能使之醒也;饥而食之则充,然气盛若有饱,意盖饥能使之饱也;饭后食之则食消化,不致停积,盖饱能使之饥也。”吸烟成为一部分人的习癖吸烟之风熏醉了一代又一代人,致使相当大的一部分人吸烟成瘾,嗜烟如命。清人陈元龙有一首“咏烟”为证:“细管通呼吸,微嘘一缕烟。味从无味得,情岂有情牵。益气去朝雾,清心却昼眠。谁知饮食外,另有意中缘。”

烟草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数百年吸烟和反吸烟的略带戏剧色彩的斗争史,一路棒打一路颂歌。在发展中禁烟,在禁烟中发展,在禁烟中越来越强大,在发展中越来越名正言顺,成为国家经济命脉中不可缺少的源泉。我国明朝曾出现过反烟浪潮,但当时民间已经形成“三尺之童,无不吸烟”的现状,最后终由边关守将洪承畴以军旅免遭疫疠为由奏请朝廷而得开禁。到清乾隆年间(1734年),官府逐渐明了烟草的价值,对烟草的态度稍有缓和,遂准许民间在城镇市郊及菜园里种烟。到了嘉庆以后(1799年),烟草形势大变,原有禁律逐渐废弛,政府非但不再坚持禁烟法令,反而对主张禁烟的加以惩处。清中期,随着吸烟的发展,北至松花江,南至雷州半岛,东起胶州半岛,西至甘肃、新疆等地皆有烟草种植。2004年4月,中国发射了“神舟四号”宇宙飞船,带上太空的两个农作物种子,一是水稻,二是烟草,由此可见烟草在我国农作物中的重要地位。我国现有22个地区,300多个县,2000万农民从事烟草种植。烟草企业近200家左右,从业人员50多万人,相关产业依靠烟草业谋生的约1.2亿多人。烟草,一种原本弱小的野生植物,以其神奇的魔力牵引着人的欲望和神经,控制了世界的经济命脉。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烟草已经融入了社会本身,烟草征服了世界。

烟是麻醉品,内含尼古丁,多了久了能置人于死地。科技繁荣普及的今天,这一点科学知识地球人都知道。每一个国家和政府如今都在竭力禁止公民吸烟,戒烟措施、戒烟场所不少,但实际效果似乎并不太理想。烟这东西,仿佛成了一代又一代的传家宝,大多数人也是敝帚自珍,爱不释手、爱不释嘴。其中的乐趣恐怕只有吸烟者本人自己知道。

烟是待客的信使。人与人相遇相逢,无论是朋友、同事、亲人,总在刹那间自然的递上一支烟,于点燃的瞬间,话也自然从唇中流泻,少了陌生而多了亲切,少了做作而多了真实。有时烟于人,总在悄然无声的充当着一个角色,那就是缩短一份距离,接近一份心情。

烟是提神解闷的“尤物”。所谓“饭后一根烟,赛似活神仙”,就是最流行的说法。至于它是否科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吸烟者吸烟时的美感与快感。有这样一段描写:我爱你,爱你洁白的身躯,自由的灵魂;你是我生活的知已,无言的伴侣;你是我思想的源泉,智慧的小溪;我爱你,我要不停地吻你,吻到海枯石烂直到你生命最后一息。当你吸烟时,它在无声中言语,在静止中运动,在杀害你的同时,给你生存的活力。
有人说:男人不抽烟,枉活在人间!也有人说:烟出文章,酒出诗!烟民们都说:香烟是友谊的桥梁,寂寞的伴侣,提神的妙药,税收的支柱。每一次,当你随意点上一支烟,深深的吸一口,然后慢慢的吐出,看淡淡烟雾飘逸无影,于是乎刹那间心情就释放,惬意而轻松,欣然而舒适。有时点上一支香烟,甚至可以不吸,凭烟星闪烁,凭烟雾随意而飘,享受香烟在燃烧的过程里,心绪也融于那支烟中,朦朦胧胧、隐隐约约,就这样悄然点缀的一份心情,让自己静静的沉思,让自己淡淡的忘却一切……当香烟一旦成为一种嗜好时,它给予人的是一种享受,这享受不在于那烟香,而在于点燃烟时,收获了一缕惬意的心情!

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在“烟文化”的熏陶下,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烟”似乎成为具有男人魅力的象征之一。现代人类随着工业文明的推动,物质文明在极大丰富的前提下,压力也越来越大,许多女性对“吸烟”也趋之若鹜,人们仿佛在“烟气”中寻找到了一丝解脱,当他们意识到“烟”的危害非常大的同时,却永远摆脱不了它的诱惑。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近年来,当发达国家的吸烟率以每年1至2%的速度下降时,我国的吸烟率却每年增长2%,在全世界11亿烟民中,我国15岁以上的有3.2亿,其中男性3亿,女性2千万,居世界各国之首。

烟,本身是苍白平淡的,但当它穿着打扮后,当它被点燃后,烟无言的肢体便有了浪漫的情怀,烟短暂的生命便留下了恒久的记忆,于是烟文化便形成了。烟文化先是被描画出来的,后是被熏出来的,所以有艺术的味道,有哲学的含义。难怪烟最初诞生时就被看作是一种神草,也许就是这种草的神奇功效孪生了仁者见仁的感性认识,认识的积淀形成了没有固定边缘的文化,这或许就是烟的美学吸引力。

醉翁之意不在酒,烟民之趣不在烟。因为烟的气韵,不仅在于品吸,更在于吸烟的和气氛围,吸烟的超凡感受,吸烟的神游意趣,吸烟的仪式美感,以及整个吸烟过程所带来的气质和快感……

烟雾终将散尽,惟有文化永存!


订阅到阅读空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