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高分的几个关键因素
个人日记
考试分数最终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必要因素;二是偶然因素。
必要因素是对全部知识的理解和融通。目前学生普遍对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缺乏系统化构建,这种情况直接导致学生对知识的融通和使用能力大大降低,独立思维和分析能力大打折扣。要改变这种状况,还原知识产生的背景是相当重要的。每个知识的产生都对应着人类发展进程中遇到的相应难题,还原这个背景,引导学生思考在解决这个难题时是如何设计解决办法的,这个办法形成了什么样的知识点,它的特点、内涵、适用性、使用方法如何,它可以用在今天的哪些领域,应该如何变通?知识必须这样学才可靠。孩子平时学习家长无法参与,但至少可以在单元或总复习时可以通过辅导大幅度提升学习效果。比如数学,小学一至六年级的知识点,基本上围绕着两个线索:一个是数及数的运算;二个是图的特性及图与数的结合。复习数及数的运算时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巧用目录;二是故事串联知识点;三是提问引导深华知识。复习最高效的办法是用好目录,每一本书先看着目录,陪她一起回忆每个章节的知识点,提一些针对性的问题,巩固其对知识的理解把握,并让她对知识架构有个整体轮廓。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基本了然于胸之后,就是最重要的一环了:追踪知识点的起源、找出知识点间的逻辑纽带并系统化、结构化。这个过程要用到两个工具-----一是知识树--即按知识点出现的先后及包容关系画一个形象化的如树一样的图形----主干,枝条与知识点一一对应。第二个工具便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故事--设定具体场景,将知识具象化、趣味化。我设定的是原始部落的一群原始人,在困难面前进步并将解决办法融成知识的并行发展的故事。智慧初开的原始人,遇到不能计数的困难,给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反复思考摸索出现了结绳计数,后来有聪明的原始人发现更便利的办法---划特殊计号,于是从结绳计数起,开始了数与生活的交叉演进。数--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对应生活中的猎物集中、分配、平均上交、平均分配,每一项知识的出现都对应着一个问题的解决或一种更便利的生活。这样理解起来容易而且记忆深刻。发展到后来,整数已经不够用,一只野猪要分给几家人怎么办?需要把一整个的东西分成几份,于是出现了分数,小数。每类数字产生的背景、特征、要解决的问题、运算规律等等,囊括在故事中并可融会贯通、深刻理解。值得注意的是,在讲故事过程中一要注意语言生动活泼有听觉冲击力;二要善于停顿引发其思考联想;三要边讲边画出知识树。至于图形部分,点、线、面、平面、立体,各图形间的关联和每个图形的线段和角的特性则适宜串联记忆,这个过程中要快而且要高强度。可以将容易混淆的内容设计成口头问题要她快速回答,有些难于理解的还要多次操作,直到完全理解知识节点,并将尽量多的知识点融通搭成架构。我坚定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让人学会思考,并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对知识本源的了解、理解、融通和使用,才能创造真正的高才生,这种情况下分数和能力也就相去不远了。
必要因素是对全部知识的理解和融通。目前学生普遍对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缺乏系统化构建,这种情况直接导致学生对知识的融通和使用能力大大降低,独立思维和分析能力大打折扣。要改变这种状况,还原知识产生的背景是相当重要的。每个知识的产生都对应着人类发展进程中遇到的相应难题,还原这个背景,引导学生思考在解决这个难题时是如何设计解决办法的,这个办法形成了什么样的知识点,它的特点、内涵、适用性、使用方法如何,它可以用在今天的哪些领域,应该如何变通?知识必须这样学才可靠。孩子平时学习家长无法参与,但至少可以在单元或总复习时可以通过辅导大幅度提升学习效果。比如数学,小学一至六年级的知识点,基本上围绕着两个线索:一个是数及数的运算;二个是图的特性及图与数的结合。复习数及数的运算时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巧用目录;二是故事串联知识点;三是提问引导深华知识。复习最高效的办法是用好目录,每一本书先看着目录,陪她一起回忆每个章节的知识点,提一些针对性的问题,巩固其对知识的理解把握,并让她对知识架构有个整体轮廓。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基本了然于胸之后,就是最重要的一环了:追踪知识点的起源、找出知识点间的逻辑纽带并系统化、结构化。这个过程要用到两个工具-----一是知识树--即按知识点出现的先后及包容关系画一个形象化的如树一样的图形----主干,枝条与知识点一一对应。第二个工具便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故事--设定具体场景,将知识具象化、趣味化。我设定的是原始部落的一群原始人,在困难面前进步并将解决办法融成知识的并行发展的故事。智慧初开的原始人,遇到不能计数的困难,给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反复思考摸索出现了结绳计数,后来有聪明的原始人发现更便利的办法---划特殊计号,于是从结绳计数起,开始了数与生活的交叉演进。数--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对应生活中的猎物集中、分配、平均上交、平均分配,每一项知识的出现都对应着一个问题的解决或一种更便利的生活。这样理解起来容易而且记忆深刻。发展到后来,整数已经不够用,一只野猪要分给几家人怎么办?需要把一整个的东西分成几份,于是出现了分数,小数。每类数字产生的背景、特征、要解决的问题、运算规律等等,囊括在故事中并可融会贯通、深刻理解。值得注意的是,在讲故事过程中一要注意语言生动活泼有听觉冲击力;二要善于停顿引发其思考联想;三要边讲边画出知识树。至于图形部分,点、线、面、平面、立体,各图形间的关联和每个图形的线段和角的特性则适宜串联记忆,这个过程中要快而且要高强度。可以将容易混淆的内容设计成口头问题要她快速回答,有些难于理解的还要多次操作,直到完全理解知识节点,并将尽量多的知识点融通搭成架构。我坚定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让人学会思考,并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对知识本源的了解、理解、融通和使用,才能创造真正的高才生,这种情况下分数和能力也就相去不远了。
然而要取得考场上的高分,光有对知识的理解融通还不够,还有偶然因素影响着临场发挥。这偶然因素一跟身体和心理相关:二跟应试时的技巧有关。
身体一要保证健康,二要保证精力充沛、思路清晰,当然,这勿须多言。除了身体,心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发挥的因素。稳重、冷静、有条不紊等好个性是保证考试充分发挥的武器,得平时着手培养,除此之外,情绪的自我把握也十分重要,冷静而略带紧张、自信面不懈怡的情绪是保证水平或超水平发挥的必要条件,考试时一定要调整到位,不能过于紧张,压力过大会影响发挥。考试期间家庭气氛要调节好,特别是针对孩子情绪的气氛调节更加重要,当然这里头没得统一的技巧,关键要对孩子的心理状态有充分了解,对其个性有充分的把握;还要懂得适当的调节技术,善于运用各种调节工具。很多家长往往忽视孩子的情绪调节,其实情绪往往对临场发挥影响重大。浮躁的人和情绪起伏大的人成绩一般不太稳定,我女儿时常有浮躁的毛病,我反复提醒过她可惜一直无法根除。考试前我为她设计了复习辅导,并且专门有情绪调节这方面的内容。结果她自信满满强烈反对,只做了两个上午总计近五小时的毛毛躁躁的数学辅导,她便不愿再接受辅导,害我精心准备另两方面的辅导内容根本就没做成。思考再三我没坚持,决定让她受点教训。考试那天,她出考场说的第一句话是:太简单了,我自信考得很好。我当时第一感觉便是:她的浮躁毛病又犯了,这次考得不好。果不其然,语文一向考高分的她这次考了不到70,反而是一向不太好的数字考了96。我还一直担心她考太差会给她自信心打击太大,现在看来恰好,对她的打击精确到位,分量也正好足够,正是我需要的效果。这几天她思路上的变化,带给我的快乐远胜于她考了满分。
应试时确实是有技巧的,准备好了知识,精神状态也调到最佳,情绪也饱满,那考试无论如何成绩也不会差。但有人考试前准备得好,一旦到了考试期间却末必能全程保证,有些人遇到没做过或做不了的题容易慌乱,这一乱便不可收拾,因为时间紧迫,越乱越紧张,越紧张越易出错,这时应试技巧就显得很重要了。考试拿着卷子时先别急着提笔就做,先通看一遍,大致明确题型的分布和难易程度,总的原则是先易后难,遇到做不了的或太难做的要先放一边,把后面容易的先做好。选择题不能准确知道答案的可以用排除法、筛选法等,如答案中有一个显而易见的错误则不必考虑,此答案排除在正确答案之列,这样一层层抽丝剥茧最终确定正确答案。其他题型也都各有技巧,总之先把把握大的题做完,任何一次考试不难的总占大部分,把这部分分拿到手后心头自然不会太慌,容易有一个好的心态应付难的问题。当然这也得在平时多加锻炼,非一日之功。
以上几点是考试得高分的几个关键,但基础功夫最重要,是保证‘有才’的关键。
身体一要保证健康,二要保证精力充沛、思路清晰,当然,这勿须多言。除了身体,心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发挥的因素。稳重、冷静、有条不紊等好个性是保证考试充分发挥的武器,得平时着手培养,除此之外,情绪的自我把握也十分重要,冷静而略带紧张、自信面不懈怡的情绪是保证水平或超水平发挥的必要条件,考试时一定要调整到位,不能过于紧张,压力过大会影响发挥。考试期间家庭气氛要调节好,特别是针对孩子情绪的气氛调节更加重要,当然这里头没得统一的技巧,关键要对孩子的心理状态有充分了解,对其个性有充分的把握;还要懂得适当的调节技术,善于运用各种调节工具。很多家长往往忽视孩子的情绪调节,其实情绪往往对临场发挥影响重大。浮躁的人和情绪起伏大的人成绩一般不太稳定,我女儿时常有浮躁的毛病,我反复提醒过她可惜一直无法根除。考试前我为她设计了复习辅导,并且专门有情绪调节这方面的内容。结果她自信满满强烈反对,只做了两个上午总计近五小时的毛毛躁躁的数学辅导,她便不愿再接受辅导,害我精心准备另两方面的辅导内容根本就没做成。思考再三我没坚持,决定让她受点教训。考试那天,她出考场说的第一句话是:太简单了,我自信考得很好。我当时第一感觉便是:她的浮躁毛病又犯了,这次考得不好。果不其然,语文一向考高分的她这次考了不到70,反而是一向不太好的数字考了96。我还一直担心她考太差会给她自信心打击太大,现在看来恰好,对她的打击精确到位,分量也正好足够,正是我需要的效果。这几天她思路上的变化,带给我的快乐远胜于她考了满分。
应试时确实是有技巧的,准备好了知识,精神状态也调到最佳,情绪也饱满,那考试无论如何成绩也不会差。但有人考试前准备得好,一旦到了考试期间却末必能全程保证,有些人遇到没做过或做不了的题容易慌乱,这一乱便不可收拾,因为时间紧迫,越乱越紧张,越紧张越易出错,这时应试技巧就显得很重要了。考试拿着卷子时先别急着提笔就做,先通看一遍,大致明确题型的分布和难易程度,总的原则是先易后难,遇到做不了的或太难做的要先放一边,把后面容易的先做好。选择题不能准确知道答案的可以用排除法、筛选法等,如答案中有一个显而易见的错误则不必考虑,此答案排除在正确答案之列,这样一层层抽丝剥茧最终确定正确答案。其他题型也都各有技巧,总之先把把握大的题做完,任何一次考试不难的总占大部分,把这部分分拿到手后心头自然不会太慌,容易有一个好的心态应付难的问题。当然这也得在平时多加锻炼,非一日之功。
以上几点是考试得高分的几个关键,但基础功夫最重要,是保证‘有才’的关键。
文章评论
一角荷叶
哟,这才是搞教育的呢[em]e142[/em] 。[em]e113[/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