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
个人日记
坟
翩翩腐儒
这些日子,豫东平原的家乡周口,被一个话题推向了风头浪尖儿,网络上称之为“平坟运动”。暂不说网络上沸沸扬扬的叫骂或热议,此就身边的人和事儿叙一下笔者的心得。天地悠悠,逝者为大,在此,特向先人致礼。
小时候,在农村,没有什么娱乐,吃过晚饭,小伙伴们总是有人早早地站到村中心的南北大路上,嘴里喊着不知几辈儿传下来的集结号子:“杀羊羔,卖羊皮,谁不来,X谁家姨!”话虽粗,可嗓子绝对嘀细,这也算是童音无忌吧!此所谓“杀羊羔,卖羊皮”者,就是我们常说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动物世界的弱肉强食和母性法则在人间的小小演绎而已。村里有个生产队长,每每在喊儿子吃饭时,总是扯着嗓子喊:“小油锤……”像喊社员上工一样,声若洪钟。现在身居县城,晨练时常听有人对着沙颍河拖着长腔喊嗓子,问过师姐,才知道江湖上还有一种叫做“狮子吼”这种功夫,前些时更在网络上看到帝都洛阳一市民午夜运起此功喝得窗外小蟊贼从楼上当街摔下,还为此惹了一场所官司,之谓明知有绝技在身,却不加节制故意伤人碎裂肝胆云云。那时村里家家都是叉拉子院,很少围墙,若有,也是泥搭的,也不会太高,仅能影门,不能隔音。自古有“拖坯搭墙,活见阎王”一说,可见劳动强度之剧烈,一般人家不可为之。村子里也不像现在的空心,也没有通电和电视,所以大人们喊小孩子回家吃饭,只要站在大路上扯上嗓子这么一喊即可招至。当然,小孩子到田地里叫大人回家吃饭,也可以站在村口上喊,占个高岗儿,瞧准风头儿,腔高声远,自然可以省些脚力。那时的我,不会做饭,不愿烧锅,每每就能从姊妹中捡到这等好事儿,现在想来,我男声高亢,音域宽广,身在单位,适合领唱,真是童功启蒙,益被终身哪。
那人说是队长,其实在我的印象中,只干过一届,那时节,村里凡能称得上人才的,差不多都干过这个,换得也勤,就像现在的日本首相,皇帝轮流坐,今天到我家,反正经济上生产力也就那样儿,或有勇力,或有智谋,是骡子是马,牵出来走两步就是了。队长特别会讲故事,我们称之为“故戏”,现在想来,这里边也不排除有现编现卖的嫌疑,但这正足可以证明故事出自民间,肉食者鄙,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等等观点。我们都喜欢在他家那间灶屋柴草堆里,挤作一团,听他瞎侃。有时候他急着上工,或要开会,就会敷衍我们一下,或是说等晚上再讲。当然,除了小段子,还有未完待续的故事,所以,我们一伙人总会天不黑就赖在他家里,有时到了吃饭时儿,怕落下了情节,实在饿不过去了,就一溜小跑折回家,拿块馒头再来,就是挨了大人的骂也不所不惜。这倒也好,有时家长下地回来晚了,做好饭就直接来他家找小孩,因为往往这个时候,站当路里吆喝是不管用的,毕竟,家里头爊着烂肉的机会很少,姊妹们再多,也不用担心回家晚了吃不着。当然,也不只是他一人会讲,村里差不多年长的家长,我们都拥着去他们家里听过若干回,但能常听常新的,还得数队长。故事的情节大多记不得了,记得有一个故事,叫做《老掐巴子精》,就相当于小红帽遇上了狼外婆的那种,故事里那个妖精用荞麦皮往眼皮上一贴,就可以装成老太婆的样子迷惑小孩,半夜里去敲家长不在的小孩子的门,嘴里说着:“门叉板子门鼻儿……给姥娘开门儿……”谝说是他姥娘来了,偷着来送好吃的。若是哪个小孩子轻信了,一开门就会被逮着吃掉,还能把骨头嚼得噶喳直响。听到这时,我们都会汗毛直竖,眼睛睁圆,当然,瞳孔放大与否,不得而知。这样的故事听多了,我们就对自己的亲姥娘有了小小的成见式的戒惧,真是她们来家走亲戚了也会先用小眼睛审慎地观察半天,更别说是晚上了。人们都说小孩子跟他们的奶奶亲,弄得奶奶和姥娘们会有女人天生的妒意,生气的时候就会当着小孩子的面儿骂一声“恁姥娘嘀个脚!”或是“恁奶奶类个腿!”虽一半子是玩笑,心里却存着一半子真。如此,我们对黑暗就会多出一数倍的惊惧,以至上学时书本上或老师一提及“黑暗的旧社会”,我们就会自然生出许多联想。拿我来说,往往每到吃过晚饭的时候,在灶屋里,明明已经很困了,眼皮儿乱打架,大人们有事儿在说话,催着小孩子上堂屋里去睡觉,我们就谁也不肯先迈腿儿,那时的小身材,心想,要是能睡在灶屋里案板上该多好,可是大人们的规矩,断断是不会允许的,往朴素里想,是不想让“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在眼前上演罢了,更何况是自家的娃儿。在我的印象中,案板在灶屋以外使用,有两种情况,一种据说是除夕时父亲给乡亲们写对联,权当书桌,和母亲争个地儿用;另一种是母亲打“褙子”用,即是熬上一锅浆糊,在案板上刷上一层,先贴上一两张裁好的报纸,再把平时攒的洗干在床上席底下压平的破布头儿称为“铺枕”的,一片片层层拼叠粘在上面,达到一定的厚度,立在太阳低下晒干,揭下来做纳鞋底儿的底料。
在点灯全靠油的时代,洋油(煤油)和柴油的价格也就比豆油差不了好多,那时火柴也贵,零卖二分钱一盒,人们就用媒子纸替代,那是一种又细又薄又软的黄草纸,拿两张卷了,捏实,约拇指粗细。大人们在锅底门口前说话,往往已经是先把灯灭了,就着火塘的余温,挨过并不十分美好的时光罢了。要去睡了,就用火钩扒开余灰,捡出尚未燃尽的柴禾死结儿,将媒子纸凑上去用嘴一吹,待纸头发红起火,闪灭明焰,拿到堂屋里,摸索着靠近油灯,再用嘴一吹媒纸,现出明火,就能点着灯芯了。往大了说,星星之火,即可燎原。此谓媒纸,两头就火,以纸为媒,光耀时空是也。媒纸有个好处,不见风时,厌氧自处,温而不绝,兼可烤手,颇奈时长。或是一手执灯,一手持纸,从此屋到彼屋,或渐近渐远,路途中不点灯,不费油,也不怕风吹,诸多好处,不一而足。一卷媒纸,可以用半月二十天,当然,若是家里有个烟瘾大的庄稼汉,会用得快些,免不了常听些女人的唠叨,无外乎就是谁家的媒子纸一卷能使一个月,咱家的只能用七天之类的抱怨,总而言之,低炭生活,从我开始。日子不可长算哪!那时二分钱一盒的火柴,满满一匣,能撑破肚囊,封皮正面大多是印着开封铁塔,背面写着:工业火柴,节约使用。说是98支装,细心的人买回来,会数一数,怕被供销社代销点营业员肥了私。也听说有当面数的,不过其情何堪?!我也在家数过,一面嗅着淡淡的磷香,一面一根根摆开,当然不能搁在手心里,以免攥潮,算是算术启蒙,很是受益。一般情况下,数量大差不差,如数少了,下回再买时须当心些,要么换个地方,该赶这集,却换那集。运气好了,还会超过百根,算是意外收获,为验证惊喜,往往还需要验数一遍。一路数来,莫大欢喜,家长一高兴,说不定会奖上一至两枚,小心地收好,拿出自己的藏宝盒,装上放妥,留着点炮仗时用。当然,所谓的宝盒,也不过是一封破洋火盒,里面大部分是趁家长不在意偷拿的火柴。火柴头儿有毒,家长教育小孩子是不能用来掏耳朵的。
诸多游戏中,最费火柴的要数呲花儿。所谓呲花儿,就是把过年过节时拾的哑炮仗,不带焾儿又不打筒儿的那种,轻轻剖开截去大部分的炮皮儿,留出一小卷儿细芯,再慢慢剥开,露出火药,拿火柴划燃了,伸手缩脸,火头儿往火药上一凑,火光骤起,白雾升腾,袅袅娜娜,煞是壮观。狼藉之处,一片焦土;缩手不及,五指煞白。个中刺激,不可言说。火柴亦瞬间湮灭,飞华至烬。若是再多些情商,会找个蚁穴下手,那焚身之狠,不啻惊雷。小小的残忍,或有恩仇,亦迅即被快意冲淡,这是我所经历的最最暴力!若想再增加些技术含量,就玩“老头儿打老婆儿”的游戏。就是选一支哑炮,拿切菜刀从中间生生横截,操作时,稳切慢轧,免得火起,着意厚此薄彼,使其两部长短不一。然后,让两截炮仗药芯儿相向,点上半截残香,把火头儿吹红,斜斜戳向其中一截的药芯,只要火药不受潮,总能引爆一腔怒火,相煎相急,喷向对方。另一方也立马放弃惺惺相惜和无谓的矜持,拔刀相向,陈怒兵而谁河!刹那烟华,胜负立判。原地不动者或稍稍后挫者称雄,是为老头儿;调头败北,屁滚落荒者称臣,是为老婆儿。一场家庭暴力,就此完结,很涨男儿英气!然成年后知,人间情事,未必尽然!这,自是后话。玩家若是两人,还可以各执一枚,截短留长,打赌击掌,玩个心慌。说到这儿,不由得不提及一个问题,那就是擦火柴的技术,正确的姿势应该是一手拿着火柴盒不动,另一手拇指食指和中指轻轻捏起一根火柴,柴头向下,与火柴皮儿平面呈锐角俯冲,绝不拖泥带水,一擦划过,如歼15航母触飞,电光火石,刹那风华。后观我儿小时擦火,二指紧捏,倒拖毛驴,火光乍起,甩手不及,心中很是臧否!
说一千,道一万,军火是个大问题。除了过节拾炮,红白典事儿,放长鞭时,宽厚长者往往会允许小孩子从鞭炮末端拆下数枚,留作玩艺儿。当然,这些都是原装带焾,执者视若珍品。另有散炮,亦是原装散卖,要玩,须动用金库,另外花钱。那鞭炮也是浮夸,说是500头的,细数也不过百枚,现在想起,可能是按爆炸当量计算。谁家要是排场一些,逢年过节放上两三千头的大挂,多拆几颗也无妨,反正不占大比例。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炮仗来源,那就是逢年过节时,跟着大人去上坟。
小孩子的心思里,欢乐的诱惑,足以战胜对于逝者的恐惧。除了本家之外,我们最爱的,就是跟着队长去上坟地里烧纸。祖有功,宗有德,在农村,本门儿上坟一般是男人的事儿,未成年男性不足以执事,但可以跟着大人,作为认祖;年节里爷们伙类同姓本家不管同村不同村或隔多远,勉辈赶至长辈家中小聚一叙,是为归宗。除夕的下午,一干孩等跟着队长浩浩荡荡向他们家的祖坟进发。坟有散有聚,此起彼落,大小不等。最让我们敬畏的是,队长总是能从一簇簇七星拱月似的坟岭中,径直走向先祖的所在。摆供,化纸,燃炮,程序井然,绝对静默,此间说辞简短,意即请先人回家过年之类,供品也就是白馍,麻花,放在一叠摊好的黄裱纸上(那时我家讲究些,还会有方块刀头,即是一方带皮儿猪肉,淡水略煮,插上一双竹筷,放在盘里),与虔诚的仪式相比,我们更在意的是,谁能取得放炮的权利。因陋就简,队长家不放那些只有一揸长的小鞭,而是每次烧纸时在坟头上只放三只小散炮,中指粗细,拇指长短,二寸炮焾。放炮技术最高的,当推队长的儿子,他能够拱身下腰,右手拇指和食指捏着炮身前段,仗头儿朝向手心,拇指指尖儿贴着炮身儿竖直掐住炮焾上截儿根部,就着左手所持烟头儿一凑,焾子点燃,嗤嗤作响,燃近指尖处,用力向高空一甩,炮仗在最高点“啪”地一声炸响。小小炮仗,总能在他的手里把效力发挥到极致,很是让我们佩服。田野里绝少回响,所以即使是长鞭,听到的声响也是“乒啪噗出”,绝对干瘪苍白,而此情此景,居高传远,见微知著,敬告先祖,天日可鉴!当是时也,坟,在我们的心里,因了亲情和大人见证,是绝对可爱的,我们甚至有个小小的期待,期待着下一个节日的到来……
未完待续
完2012年12月5日
文章评论
拂风清荷
读此文自己好像又回到了童真的童年,总有那么多神奇的故事等着自己。谢谢你给了同时代的人暖暖的回忆。只是你的文章好像有种未完待续的感觉,难道是要知后事下回分解?
泉水
[ft=,5,宋体]这些所谓的童年故事好像你都经历啦![/ft]
三月素雪
听你叙说儿时故事如数家珍,不免让人新潮翻滚思绪万千:围坐在墙根听老人“讲古”,女孩子如同“破小子”般年夜争拾炮仗,还有村头大路田间地头那一声声带着尾音的“高门大嗓”,小伙伴们“练兵”“拜花年”玩到深夜乐不思家,邻村放电影男女老少成群结队呼朋唤友群情高涨,还有听大鼓书不知谁家的小孩儿睡着在“会场”……一幕幕往事,一段段回忆,有心酸,也有甜蜜,更多的是感慨:没想到能过到今天这个状态啊!所以,缅怀过去,感怀先人,感恩生活,珍惜所有。
刷新幸福
好文笔,把童年的记忆阐述的淋淋尽致!谢谢你又让美好的童年重新浮现在了我们的眼前。相同的年代,不同的地域,却有相同的童谣,一样的游戏,一样的美好记忆!急待下回分解。。。。。
平心→_→静气
莫言已成为历史,老哥不久成新星。
好人一生平安
你写的也太有童年味啦,我很喜欢你的写作
碧波微澜
行走在 你的字里行间,不知不觉地回到了七八十年代!
幽灵
嗯,我决定帮你翻译成八国文字,全球同步发行
.紾悕***
[ft=#444444,,tahoma, microsoft yahei]好文笔,把童年的记忆[/ft] [ft=#444444,,tahoma, microsoft yahei]浮现在了我们的眼前[em]e179[/em] [/ft]
Smile Angle
好温馨的场面哦,回忆真好[em]e100[/em]
库克船长
文字老练,给船长留下很少年老成的印象,不简单!对生活的观察细致入微,道来让人津津有味。船长常出没在地摊市场,其中见得最多的是河南人,自咐对河南人很了解。说实话,燕山小弟弟给我的印象是完全不一样的,好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