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台前咏知音 ——印象武汉之三

个人日记

 

图片

 

来武汉前,不知有这么个地方。到华师报到后,每人发了一张武汉地图,在地图上看到的这个地方,于是利用休息时间去拜访。

出华师北门坐上496路公交,大约半个小时的车程,就到了位于汉阳的古琴台。

古琴台位于龟山和月湖之间,相传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结为知音的地方。后人感其情深义厚,在此建台纪念。其实,对“伯牙鼓琴遇子期”的故事早就熟记于心,但对千古传颂的佳话的发生地就在武汉却是一无所知,着实令自己深感汗颜。

 

图片

 

15元的门票不算贵,游人也不是很多,正好让我能静心去感受一下那份“知音”的情谊。在武汉的大小景点中,古琴台并耀眼,它宛若小家碧玉,不张扬、不粉饰,静静地躲在武汉汉阳的一个角落里。却让我这个异乡人投上深情的目光。因为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和真情有关,和情谊有关,和心灵有关。我想越是记载真情的地方越安静,因为它远离了世俗的喧嚣与躁动。

 

图片

 

古琴台的面积和规模都不是很大,景点也不是很多,但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瓦一舍都与情谊有关。进门之后第一个景点就是蜡像馆,当然这都是后人根据伯牙与子期的故事塑造的。从画面上看,伯牙弹得那么专注,因为他相信一定有人会懂,而这个人就是樵夫钟子期。于是乎,弹者凝神于高山抚琴,听者领悟乎意在流水。于是两人结为兄弟,相约来年再见。只可惜,天不遂人愿,伯牙如期而至,怎奈子期已不在世间。伯牙感叹物是人非,知音不在,摔琴谢知己。

 

图片

 

往前行,接下来的景点就是道光皇帝亲笔书写的“印心石屋”和“伯牙抚琴”塑像以及一些铭文碑刻等。印象最深的还是“知音同心锁”,应该取其“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吧。但见金锁无数,我想,这都是后人被伯牙与子期所感,想护佑与锁住内心的那份真情吧!我也深同其感,本想也仿而效之,一想起岳飞的“知音少,断弦有谁听”,不仿也罢!

 

图片

 

抚摸着琴台内的翠竹松柏,我想它们一定见证过伯牙与子期纯洁的友谊,听过那绕梁的高山流水。其实,仔细想想,伯牙和子期只不过是一面之交,加之一个没有实现的约定。但伯牙却把子期当做一生的知己,伯牙是不是太过草率、鲁莽?其实不然,真正的情谊很简单,无关乎身份、名利、地位,而在于彼此的懂彼此的心。

漫步古琴台,谁都不会不想自己身边的朋友,哪一个才是最懂自己的人。

都说四海之内皆朋友,但这些朋友之中有多少是因为了解对方、懂得对方的心而建立的呢?

所以才有了毛主席的“子期竟早亡,牙琴从此绝,琴绝最伤情,朱华春不荣”的感慨。

古琴台的佳话,警示着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我们脱口而说“友谊”与真正的友谊有多远的距离!

 

图片

 

 

   

 

 

 

文章评论

那拉灵狐

[ft=,2,]人生难得一知己,一个知你为何笑,一个知你为何流泪,一个真正懂你的人。[/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