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了一千年的子孙和蒙冤千古的先人
个人日记
错了一千年的子孙和蒙冤千古的先人
——记今日学堂听《论语》有感 武大国学班 尹慧金
听说学堂张校长亲自给小孩子讲《论语》,我心里羡慕极了!我觉得他们能够那么小就有张老师给讲课,真是太幸福了。同时又得知我们大学生可以申请去旁听,于是老早就期待着这一课了。
周四下午,正是阴雨连绵、雷声滚滚,春寒刺骨,让人瑟瑟发抖,天地间一片“风雨如晦”的情景,有说天气就像人心的镜子,那么现在的时局的确非常令人担忧。可是,知道这么多的问题又怎么样呢?该来的总是会来的。因为这样的乱世都是大家自己的选择,不论是选择昏沉等待,还是鸵鸟自欺,还是助纣为虐。。。。。
不顾这样的雨天,我和另外十多名大学生(武大的、民大、华科的等,从大一的“新鲜人”到“久经锻炼”的研究生),还是抓住这个非常难得的学习的机会。搭车一个多小时赶去今日学堂听张校长给孩子们讲论语。
一、在别处学不到的国学
我虽然是武汉大学国学班的学生,在课堂上也听过不少老师讲国学(我的老师中有许多在国内外都是享有盛誉的名师),我也私底下读过许多前朝古人的和当今的所谓国学大师,以及杂家杂派的文章,然而,我在今日讲堂所听到的内容和解读方式却是至今为止,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尽管,你可以认为这个没什么稀奇的,因为现在标新立异以求功名的人太多了。可是,不同的是,这样的课堂能够让你开始深思、让你反省,乃至刻骨铭心、深记难忘!这样的讲解就很少了。
经过这样的学习,我深深地相信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力量,并且觉得应该为保留文化尽自己的力量作一点什么事情。我觉得我不能自私地将灌顶的“醍醐”独自享用,我觉得应该分享给更多的人。因为不知道的人,很多都在持错误的观点。
即使自以为知道的人,也是可以听取一家之言的吧。我不愿隐讳的事实是,我身边有上至博士生,下至大一的国学班的同学,我观察到很少有人曾经真正地感受到国学的内涵和价值,以致我也很少见到他们能够充满自信和有力地将所学付诸实践,并且深自庆慰的人。因为我们的老师教错了,我们的同学也学错了。甚至可能是我们的历史传错了。乃至到现在,我们还有很多人没能摸到传统的文化的大门。这是学国学的一大悲哀,我自己也是很惭愧。
此外,我接触的很多别处的同学都对我说,对国学很感兴趣,很想好好学。然而他们在兴致勃勃地听了一些所谓名家的国学讲座之后,往往灰心失望,误以为国学就是那样的浅薄,逐渐远离了国学的理想,转到西方学术那里寻求智慧去了。这很让人痛心!因此古人讲“误人子弟”是很严重的罪过。今人不得不慎。我奉劝喜欢国学的同学还是采取另外的方法来亲近国学吧。不要在现在的大学里学国学,容易倒了胃口。
二、研究性学习:看电视剧的场景、事实思维(不带有色眼镜),逻辑严谨地分析,知识和价值观的构建,对自己言行的反省和对未来的认知
以下仅是我个人的感受。水平有限,真是难以尽道当时课堂之万一,深自惭愧。这里为了分享给没能听课的同学,管以窥豹,希望可见“一斑”。
首先,和我们传统的学习不同的事,这个课堂是以学生为主导的。据我所知,学堂开讲国学的这个班,小孩子的平均年龄仅十岁,然而已经开始了研究性的学习(我直到大三才开始这种方法)。他们在课前,就已经自己选读了关于《论语》的二十多家注本,其中有大学专业的选做教材的选本,也有今人各家各派的版本。可谓遍请名师,杂陈百家。
我可以想象小孩子在品读一句话时,一、需要翻阅很多的资料和书籍,以及上网搜索论据。然后深思熟虑,仔细甄别,要思考讨论名家的结论,还要得出自己的观点。二、在这个自己的预习之后,还要经受他们同学之间的互相激烈的盘驳。如果你有一个字想蒙混过关或观点出现漏洞,别的小朋友就会揪住这一点,让你很难堪。不过,这个总比课堂上当场被张校长揪住而打戒尺,会更好一些。三、还要自己提出尚存的疑问,不然就被张老师提问,因为你休想“不懂装懂”。因此,在上课之前他们是已经废了很大心力的。而这个正是贵族精英教育的特点。(我们看的《蒙娜丽莎的微笑》的电影中卫斯理女子学校的学生就是这样的)。所以听说他们为了准备这堂课忙了两个星期可以理解。原来说上周就讲的,但是因学生们说还没有准备好,推迟了一周。可以想见今日学堂把“上课”真正变成了“学生自己的事”,而不是“老师的事”。而想想我们自己平时的学习,基本没有认会提前认真准备。包括这次来听课的大学生,也是跟大学里上课一样,只是被动地来吸收的,没有向孩子们一样提前准备,不是带着研究、疑问和思考来的。因此,我相信来旁听的大学生收获如果没有小孩子的收获大也满正常。
随便挑一句讲都可以,那就继续《论语。学而》讲:
【一】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这句话怎么讲?由小孩子自己先个人陈述。这些孩子,在读了各家的讲解之后,怎么会不知道这句话意思?清楚明白的翻译都摆在那里。然而,绝不是那么简单的。他们可以说,张居正是怎么讲的,然后自己是反对他,还是同意他的观点。如果反对,就要说出自己反对的理由。如果同意,就要接受张老师的提问盘驳。可怜的是,目前的所有这些注释中,都是翻译: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缅怀远代的祖先,于是人民的品德就很厚道了。
几个小孩反对,因为觉得这样的翻译似乎不对劲,然而究竟也说不出毛病在哪里。也有小孩同意,于是就开始了盘问环节:
请问,这句话哪里说了“终”是父母的丧事呢?
首先为什么就是“终”就是丧事?
其次为什么是父母的丧事,而不可能是祖父祖母的?
再次,你能找出支持文中这样说的事例出来吗?
结果发现没有论据支持。因此,首先,“终”就是一千年以来就被理解错的。其次,这里还关系到我国祭祀丧葬礼仪的习俗由来。
就因为宋朝以来强迫这样来理解论语,我们是很注重办丧事的国家,唯恐被指为不孝,国人在祭祀礼仪上大费周章是自古以来的惯例。然而,事实上,反面的事例不少!一个不孝子可以生前不管自己的父母,等他们死了后办丧礼风风光光就可以了。那么,你说这个不孝子的“德”厚吗?显然不对!而相对西方一些葬礼,在我们看来,真是很简单。墓地上鞠个躬、丢一支花就完事的!反而让我们能够真正感受到他们对亲人离去深刻的悲痛和长久的怀念。你能说他们的“民德”就薄了吗?显然不是!
因此,其实这句话讲的并不是丧葬礼仪,这是后来宋代以后历代的统治者为了愚民,从而宣扬的“愚孝”的观念和提倡的行为。而且后来成为五四以后批判儒家的把柄。其实,真正的古代儒家,如曾子、孔子讲的根本不是这个意思,这是后来的儒家为了某种目的乱解的。而我们在这个错误的解释下,竟然一晃一千多年过去了!
现在,让我们来重新面对经典!古时,有一句话是“慎终如始”(《老子》里有记载:“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夫唯道,善始且善成。”)。这里的“终”就是论语里当时真正的含义。即:凡事要慎重的开始和结束,因为你应当考虑开始这件事的后果。从谨慎开始并小心地结束,而不是乱作妄为!我们经常称赞那些善始善终的人,因为能够做到这样的人是不多的。反而小孩子从小是有很多是“虎头蛇尾”的。因此,用这句话来提醒小孩子,纠正他们的马虎的行为是很恰当不过的。而且,如果不是这样慎终考虑的话,往往自己会倒大霉,咎由自取。
而“追远”也很好理解了。有句话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当我们考虑问题是,眼光该放长远一点。近来学堂开家长会,张老师提问了家长一个问题:“请问,各位家长,能告诉我20年后,你和你的孩子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吗?”结果,大部分家长从来没有真正考虑过这个问题。因为,问题何止是在你的年龄上再加20这么简单?
有人就感受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了。因为未来20年,按照现在时局的乱套,真不知道会有怎样的变化。现在中国的就业问题、健康问题、刑事犯罪率翻倍增长的问题、、、、、、未来可能遭遇天灾人祸的事情,很多家长就已经很没有安全感了!也许都不能确保自己的孩子能够安然长大。未来中国问题将会暴露很多,出现的乱子也许会很大,这个隐忧我们都能很清楚地预见。
而凡是有智慧的人,“见微知著”、“见小曰明”的人,都善于针对观测到的未来的情况,而对现状作出策略的调整。而不知长远打算的人,就一天天“得过且过”,吃喝玩乐地混过去了。以为会天长地久地发展下去。这样的人大多数将成为时代的牺牲品,而这也是他们自己的不思考所选择的。
回到这整一句话,就是“慎终追远”,如果一个人能真正谨慎地考虑自己做事将会产生的后果和未来的变化,我相信这样的人是不会胡乱做事的。那么,这个社会的各种犯罪、离婚的问题就会好很多了。那么这样民风自然就会醇厚一些吗?
现在的国人,真正是到了“百无禁忌”的程度,什么怪事都可能会作出来,因此我们现在的社会是几千年来从未有过的“乱世”,哪里是什么太平盛世!是我们自己骗自己!因此,现在还有多少“厚德载物”的人呢?
单讲这一句话,都让小孩子各个反省了一下自己的毛病,并且承认自己非“厚德”之人。而且,让我对自己未来的打算更有了一点清晰的认识,让我受益匪浅。
在这之前晚,我就是忧心忡忡地度过的。因为想到三峡工程安全隐患出现的问题,以及参考1975年河南大坝灾难事件,我预感到很可能会出现的天灾人祸,我心里非常的难受。然而,更多的人是准备嘲笑蔑视这个可能,而盲目“乐观”面对的。现在,我得承认,仅是校内网上所暴露的问题已经不是愤愤而已了,而是摆出来让大家首先知道可能的未来而能够平静对待,而不是到时后悔慌乱。
哎!我一下扯得太多了!以上仅是我个人的有感而发了!
【二】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很典型地,这句话也是历来被奉作“孝”的行为的。翻解释有一大堆,后来牵扯出的“丁父忧、丁母忧”,守丧三年、五年的事情。其实真心守孝者不多,但假模假样的不少。与上同理,这句话也不是讲丧礼的!更不是说“一言一行都必秉承父命”等这样的道理!
只要脱出了这个框框,就好理解了。这里其实关键是“父之道”,因为并不是父母所有的教训都是对的,而要我们必须模仿遵守。绝不是说,“我是你爹,你是我儿子,你就得听我的!”那样的话,强盗的儿子继续做小偷,罪犯的儿子继续学杀人,如何?因此我们要听从的是“父之道”,而不是没有原则地唯命是从。那么,这个“道”是什么呢?
佛陀值得我们信任吧!那我们要听佛陀的话吗?当然要听!然而,连佛陀自己都强调交代过三条原则:“一、要依法不依人;二要依经不依论;三、要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连最尊贵智慧的佛陀都不拿权威来压我们,并没有说,“你们一定只要听我的!”而是说你们自己按照“法”去做就可以了。
张校长的讲课,小孩子们一定都要听吗?都要认为是对的吗?没有!
我在这里所说的,需要读者认同吗?不需要!
或者还有更多的权威、“大师”,暗示他们就是对的,就是我们需要听从的吗?不是的!
我们不是听从的某个人,而是我们要遵从其中符合“道”、符合“法”即真理、智慧的那一部分。
各位同学,我们从小以来,就学会了在父母的认同,在分数和标准答案之下过日子,我们学会了虚伪地迎合标准去答卷;我们为了照顾面子、关系,虚伪地压抑自己的观点。长久以来,我们已经忘了追随真理、追求智慧!已经丧失了坚持真理的真诚和勇气!现在我身边的大学生,会对我说的真理或理想,嗤之以鼻!我已经见怪不怪了!然而,我知道他们曾经也有过,可是他们自以为这些都不重要而放弃了。然而,这样的人,我至今还没有发现有一个活得真正开心的!他们更多的是,自我逃避,自我封锁,固执己见,拒绝谈论理想,不愿接受新的观念!盲目地以为这样走,以后自己会安心一点。
这些人都错了!而美国兰德公司研究就说,“中国人没有勇气追求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情。首先,他们没有从错误中筛选正确事物的能力,因为他们的思想被贪婪所占据。再有,就算他们有能力筛选出正确的事情,他们也缺乏勇气把真理化为实践。”
而我们学堂的小孩子,我们从小就要告诉他们,要追求的东西应该是真理,应该是智慧!我们希望他们能坚持真理和智慧,而不是盲目听信任何人的观点,乃至最尊敬的张老师也不要盲目听信。
三、没有谁想骗你!除非你自己骗自己!
而这些话也给我上了深刻的一堂课!因为,我更加深知,我所应该坚持的是所学到的真理和智慧,是“道”是“法”,而不是“人”。我知道我表妹容易犯这个毛病:因为喜欢英语老师就把英语学好,因为讨厌物理老师就物理学不好。然而,那是小学生的心理。
在我们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自然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你会去寻找老师和学友。你还敢单凭自己的短浅的目光去判断吗?我现在不敢就凭己之陋见去妄断自己可能不懂的东西。据我观察,我们大多数人都很喜欢妄断、评议、怀疑新的观点和自己不懂的东西。然而他们很少去怀疑自己的无知、狂妄。他们坚信自己的观点才是最可靠的,因此听不进任何人的观点。还可能会说,这些都是来骗人的!校内上这样自恋的同学太多了!我想说,不要自恋了!没有谁吃饱了,这么没事干,来骗你?!
而我,我不会“因人废言”。我将学会慎重地对待所有的经历、环境和思想,因为都可以是对我们的启发和指导,我们最好的甄别的心态就是“依法不依人”这三条。这样的话,没有谁可以骗我们!我也不会轻易受别人的骗!
我在想,今天如果张老师这样给小孩子讲《论语》,明天,他就向小孩子或者我们大学生道歉说:同学们,对不起!昨天我讲的都是骗你们的!请你们原谅我!忘掉我所讲的!
或者,派大师姐来告诉我们:张老师是骗你们的!
想一想,你们会怎样应对?你真的听懂了吗?
哎,听课的感受真是太多了!没时间写了!真是罪过!这写的还不到是百分之一。以后有机会在分享吧。还有一起去的大学生,他们分享的也好多。比我详细具体些,然而我们都沒有说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