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课旁听侧记(二)

个人日记

 

《论语》课旁听侧记(二)

 

                                      记叙者:朱云龙

今日学堂大班的教室里显得异常拥挤。很多大学生在网上看到了张老师给小孩子讲《论语》的报道之后纷纷慕名而来,希望可以真实感受一下今日学堂传统文化课的独特魅力。

 接着上一次继续学习《学而第一》篇。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谁来解释?张老师直奔主题.

我比较赞同张居正的说法——慎重的对待父母的死亡,同时追念远代的祖先,这样民众的德行就会归于淳厚了。一个学生迫不及待的回答。

告诉我,怎样做才叫慎重的对待?把丧礼办的很风光吗?张校长认真地问。

她有点被问住了。想了一会,吞吞吐吐的说:也不是说很风光,就是尽自己的能力把丧事办好。

尽自己的能力是什么含义?有什么标准?那如果家里比较穷,办不起丧事怎么办?这样德就不厚了吗?或者办完丧事后一家人连生活都有问题,这样的德就厚了吗?张校长进一步追问。

这下她愣住了。呆呆的不知如何以对。

另一个学生见状赶紧站起来帮忙:不是说要花多少钱,而是要心里面很在意这件事,而且很谨慎。

很好。在意的含义,是指人们伤心哭泣多长时间才算在意呢?那你觉得是美国人对待亲人的死亡更在意一些,还是中国人对待亲人的死亡更在意一些?张老师笑嘻嘻的问。

好像是中国人。因为如果我们的亲人去世了,都要大办丧礼。请很多亲戚朋友吃酒席,而且每年都要搞几次纪念的活动。可是看书里和电视里,美国人只是在亲人的墓碑前进行简单哀悼就行了。

再问你。是美国人的民风更淳厚呢,还是中国人的更淳厚呢?张老师继续引导。

 “应该是美国人。上次开家长会很多家长都说现在没有安全感,欧美的社会治安状况更好一些。

 “对啊。那你的解读是不是就有问题了呢?美国人没有中国人那么慎重的对待父母的死亡,为什么人民的德行却比中国人更加淳厚。你怎么回答?

 她一下不知所措,张大了眼睛看着张老师。心里想,明明问题都答对了。怎么又好像是自己把自己给带到死胡同里似的。

好了,坐下吧。张老师接着说,你们看书的时候,要经常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果作者说什么就记住什么,不去分析是不是有道理,那只是台没脑子的录音机。就像刚才我问的几个问题,都是常识级的,你们也知道。如果你们也这样问自己,不就会发现张居正讲得好像有问题吗?可是你们怎么不知道问?

学生们都在反思,教室一下子安静下来。

其实,这句话被讲错了上千年。现在我们来给孔子翻翻案,正正名好不好。学生们急切的等待着张老师继续往下讲。

为什么会被讲错,我们等下再说。我们先来看看怎么理解才是合理的。这里的不是亲人的死亡,而是它的本来意思——结束。那么慎终就是说,在一件事情快要结束的时候要非常的小心谨慎。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叫慎终如始,就是说对待结束要像对待开始一样谨慎。张老师接着讲,孔子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慎终不说慎始呢?因为在古人看来,慎始是常识,人往往都能做到。而慎终却容易被忽视,所以做事经常是虎头蛇尾。你们觉得是吗?

一个学生很有感触,站起来说:是的。就像我们上一周军训。刚开始大家很认真。可是到快结束时,就没什么精神了,结果草草收尾。

所以,只有从开始到结束一直保持一种认真谨慎的态度,才可以把一件事情做好。现在的人,不仅不认真地考虑和结束一件事情,更敢于随便开启一件新事情,因此比古人面临的危险就更高了张老师做了总结。

那么追远又该怎么理解呢?张老师见大家凝神思索一脸疑惑,便慢慢的说:算了,这两个字就不考你们了。其实仍然按着它原本的意思很容易解释--追溯到很远的地方。怎么理解呢?也就是说,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要考虑到它长远的结果和可能造成的深远影响。这也是我们往往不注意的地方,一般人总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根本不考虑长远的后果。

 大家恍然大悟一般频频点头。

 张老师举例说明:为什么男女之间的感情问题越发显得严峻,中国的离婚率逐年升高?其中一个因素就是现在的人在对待感情和婚姻的问题上没有做到追远。好像有一首歌里面唱的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其实感情和婚姻是人生当中非常重要的事,然而面对这么重大的问题,竟然只图一时之快不考虑后果。不仅害人,而且害己。人们在自己的终身大事上尚且如此糊涂,那么在其它问题上岂不是会更加的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呢?如果你的周围都是这样的人,感觉如何,害怕不害怕?

好害怕!学生们听的战战兢兢。这里老师其实是有意提醒正在开始有些青春期烦恼的孩子们。

可是现实就是这样。比如环境恶化,能源危机,粮食紧缺,犯罪率升高等等。都是人们只顾眼前,根本不考虑长远利益而导致的恶果。张老师接着说,相反,如果人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都可以做到认真严谨,慎终如始。而且充分考虑这件事可能产生的后果及造成的深远影响。那么,还会有人由着自己性子,不计后果的乱做事瞎做事吗?

当然不会了。大家一起回答。

那么这样,民众的德行就自然归于淳厚了。我这样讲不难吧?其实都是常识而已。

 

 在讲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的时候,对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理解,张老师的引导格外巧妙。

父亲死后的三年,都要像父亲活着的时候一样,按照父亲的意思做事。一个学生这样回答。

 刚说完,另外一个学生就站起来提出疑问:如果你的父亲抽烟,他希望你也抽烟,可是你又明明知道抽烟不好,难道你还要按照父亲的意思去抽烟,而且还要抽三年吗?

另外一个学生也站起来说:如果你的父亲是一个大坏蛋,做了很多坏事。尽管你比较善良,但是为了做到孝,在他死了之后还要按照他原来的意思继续做三年坏事吗?

这个学生被问得哑口无言。

问的不错。你们以后应该多提出质疑,经常互相盘问。这样,真理才能越辩越明,你们才能够学会如何思考。否则,只会当录音机的,永远也进步不了。张老师接着说,显然你原来的说法是经不住考问的。那么这句话究竟怎么理解才合理呢?

大家有点为难。虽然否定了那种说法,可是要找到合理的说法也不容易。

为什么要无改于父之道,而不是无改于父呢?张老师启发他们了一下。

我知道了。只有父亲有道理的想法才要继续保持下去。而不是父亲所有的想法。听了一会儿,一个学生高兴的说。

这个说法就合理多了。蛮聪明的嘛。张老师欣慰的说,大家都读过佛陀的故事。你们觉得佛陀伟大不伟大?

他是很了不起的思想家,教育家。肯定伟大了。

那么,他说的话我们该不该听?张老师接着问。

当然要听了。大家果断的答到。

错了!张老师斩钉截铁。

学生们一下都愣住了。难道听佛陀的话也有错吗?所有人都陷入了深思。

佛陀明确的告诉我们——依法不依人,依经不依传,依了意不依不了意。依法不依人你们怎么理解的?张老师停顿了一下,这句话也就是说,不要相信我的人,要相信真理。不能因为这是佛陀说的,就一定是正确的。关键是得看它符不符合天道真理。连佛陀都这样告诫我们,凡事要依循真理,不能盲从于名声地位。难道因为是你父亲,他就一定是对的吗?关键是父之道,而不是。只有父亲那些合于道,也就是有道理的想法才可以奉行。这才是真正的孝。

这样讲解之后,大家都豁然开朗。

这句话和刚才讲的慎终追远那句话,其实都非常简单。只要具有基本思维力的人都可以理解。但是为什么会讲错几千年呢?

大家又一次陷入了深思。

有句话叫做,书不读秦汉之后,可能你们都听过。可是大家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吗?因为秦汉之前中国不是统一的,而是分为许多个小的邦国。各个邦国的君主都鼓励有智慧的人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所以,他们写书的目的都很单纯。就是为了追求真理,尊重智慧。所以在写书的时侯也格外的谨慎小心。生怕哪一点有问题,贻害后世。可是秦汉之后,中国建立为一个统一的政权。皇帝为了便于管理,就想到了一个自以为高明的方法——让人民没有智慧,都变的笨一些好听他的话。于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就开始写书帮助皇帝达到这个目的。一些文化就成了愚民的工具。就像这种流传了上千年的对的讲解,就是这帮人干出来的事。如果所有人都按着那种解释去行孝道,父亲让怎么做就怎么做,不敢有任何反抗。那么人的思想一旦有和国家的意志不相符的地方,皇帝就告诉他父亲你儿子有问题,可能是要杀头的,让他老实一点吧。尽管父亲认为儿子的想法符合真理,但是考虑到儿子的性命更加重要,还是要对他坚决反对。因为孔圣人都说了要无改父之道,所以儿子只好放弃真理,听命父亲大人。看看,皇帝多厉害。就用一个自己编造出来为自己服务的字便控制了全天下人的行为。

原来是这样啊!大家终于搞清楚了。

所以我们看书不能盲目的相信。一定要经过比较判别之后,才可以把它拿过来为己所用。张老师补充到。

 

这次上课有一个学生挨了张老师的戒尺。

在一个学生讲解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不信乎?传不习乎?的时候,有几个字的意思没有真正搞明白,而是马虎大意凭着自己的小聪明瞎猜乱讲。按照学堂的标准就是学习态度不认真,糊弄自己也浪费大家的时间。

所以,张老师拿出了家法——戒尺,严肃的对他说:把手伸出来。

他尽管有点不情愿,也只好乖乖的把手伸了出去。

展平。教室的气氛一下子紧张了起来。其他人的心也都纠在了一起。

——”清脆的一声,他的全身随之颤抖了一下,眉头也皱在了一起。

知道为什么打你吗?张老师问。

嗯。他点点头,不吭声。

你的毛病就是马虎大意,不肯在细节上下功夫。你要记得,爱耍小聪明的人终究是要吃大亏的。现在打手板心疼一下算不了什么。如果这个毛病你不改掉,将来说不定要你命的就是这个缺点。你的亲人可以宽容你原谅你,但是你的敌人可不会原谅你。相反,他们正是要抓住你的任何缺点毛病,然后致你于死地。

他仍没有说话。看了看张老师重重的点了点头。

坐下吧。张老师收起了戒尺,继续说:谁再来讲一下传不习乎的意思?

另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这里的以前讲过,就是用出来,练习实践的意思。这句话就是说,老师传授给我的东西,我是不是通过实践把它用出来了呢?

说的挺好。关于的认识也比较到位。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里要用呢?如果按照你的解释,用学不习我觉得也可以嘛。可是刚才讲了,古人写书可不像现在人这么随便。那可要字斟句酌的。所以,不是说随便就可以替换的。

老师分析的很对。如果改成学不习,好像也可以讲得通。但是为社么这里偏偏要用传不习呢。难道有什么别的含义吗?

 见学生们答不上来。张老师说:在坐的大学生也可以想一想,看谁可以回答上来。

 过了一会儿,见大家没什么反映。张老师对着孩子们开玩笑的说:你们不会也不用觉得不好意思,后面的大学生不是也不会吗?其实你们还是蛮厉害的,起码跟大学生研究生一个水平。

说完他们都笑了。

这个字有传授的意思。曾子是孔子的学生当中年龄比较大的一个,而且从这句话也可以看出,他也是比较用功,勤奋踏实的一个。所以,学的应该不错。所以,他也在把从老师那里学到的东西,传授给其他的人。从而让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所以,这里用而不是。那么怎么理解传不习乎呢?要把从老师那里学到的真东西传播出去,当然自己先得要真正弄懂,是否把学到的东西亲自实践练习过。否则,就变成了一个传声筒,就没有一点价值不是,很可能误导后人。比如说,你要给别人教太极拳。你告诉大家,这种功夫是怎样的好。可是自己却从来没有练过,或者自己根本就练得不好。别人怎么可能会相信你呢?

大家终于明白在这里原来是别有深意的,以前都没有体会到。

 

在最后提问环节,有个学生问该怎样理解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这段话。本身这里意思的并不复杂,只是里面的内涵却难以讲透。所以张老师用演绎故事的方式,模仿子禽和子贡当时对话的情景。生动逼真的再现了当时子贡面对子禽的问题,既不好明说又不能不说,只得为老师使劲维护面子的两难状况。学生们在笑声中一下子就从语言中,明白了当时的场景和各种人物的心理状态。我们也觉得张校长对[论语]的理解看起来很轻松自然,但是不经意中经常能发掘出令人意外的深度和角度,不禁叹服:做学问,原来可以这样玩。

 

 课上完后,张老师还特意和大学生做了简短的交流。大家都觉得太精彩了。从来没想过《论语》也可以上得这么深刻生动。真羡慕学堂的小孩子。也有同学说,张老师给小孩子讲的深度和给大学生讲的都差不多,有些甚至更深一些,而且要求还更严了。张校长说,他并没有刻意留意深度的问题,而是学生能要多少就给多少。这只能说明,小孩子在上课之前用心准备了,而且在课上他们一直在不停的思考,自然我讲的就会深入一些。

 大学生有些担忧,不得不更加努力。否则这些小孩子长大了,恐怕就不是他们的对手了。要想认做他们的师兄,恐怕都不好意思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