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经常把慈悲心挂在嘴上,说这个慈悲、那个慈悲,实际上都没有搞明白什么是慈悲。没有慈悲心,做什么也做不好。就像我们现在,跟父母、儿女、亲朋好友,跟任何人都相处不好。我们会找很多的原因,但是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什么?没有慈悲心。
通俗地说,慈悲心就是一种清净的爱。虽然我们也爱父母、爱儿女、爱亲朋好友,但这种爱都不是清净的,当然也不是慈悲心。什么是清净的爱?就是没有私心杂念,不是为了自己而爱他们。但是我们不是这样,我们的爱中都有“我”。
你爱父母,爱儿女,爱亲朋好友,因为是“我的”父母,“我的”儿女,“我的”亲朋好友。现在我们把“我”去掉,然后再看看:“父母”很多,你爱过吗?“儿女”很多,你爱过吗?“亲朋好友”也很多,都爱过吗?把“我”去掉了,你还能爱,还能对他们好吗?实际上都不是真心的,都是假的,我们都上当受骗了!结果,内心有那么多矛盾冲突,有那么多烦恼痛苦,我们的身心也从未得到过自在和安宁。我们越爱他们,自己越有压力;真心的爱,是不会有压力的。
无分别的爱,这叫慈悲心。有慈悲心,就不会有压力了,你可以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过日子。没有慈悲心,就得不到安宁,得不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我们真有了慈悲心,真有了清净的爱、无分别的爱,爱一切众生,那才是真正的爱,才是真心啊!
我们用真心来做这一切,这样都是好事、正事、善事,我们一定会得到好的果报。之前,我们都不是真正的爱,互相那么牵挂,但是越牵挂越有烦恼,越喜欢越有烦恼,只能增加精神上的压力。如果我们对他们的爱是自私的爱,那我们为他们所作的一切,都是让他们欠我们的,他们得不到真正的利益。你再怎么对他好,也了不了这个缘,还不了这个债,解决不了问题,还增加了很多恩恩怨怨,增加了很多烦恼痛苦。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不是真心,都是假的,都不是善事,都是恶事,都在造恶业,能有好报吗?
善恶不在形式上,不在表面上,都在心里。你是真心的,那所做一切都是善事;你不是真心的,那所做一切都是恶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点点也不会有差错。我们虽然爱我们的父母、家人、儿女,实际上都是虚假的。“我得对父母好点儿”,因为怕别人说。“我得对儿女好点”,因为怕以后他们拖累自己。亲朋好友之间也是,互相利用;如果没有利益的情况下,你不可能对他们好。互相不是真心的,都是互相欠!
现在夫妻也好、母子也好,都是讨债还债、报恩抱怨。真正的夫妻应该是互相帮助,互相谦让,帮助对方解脱,相互之间不起烦恼。现在都不是真正的夫妻,互相欺骗利用,互相就想得到好处,想占便宜。这不会有好的果报。
我们现在谁也做不到用真心来对待对方。“我可以真心对待他,但是他却那样对我……”你又错了!错误不在他的身上,在你自己这里。如果自己没有错误,你不可能受到他的影响,不可能有不好的感受。你有了不好的感受,不愉快了,不顺心了,烦恼了、痛苦了,这不是因果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恶报,肯定是你以前造恶业了。你自己转变心念,周围、对方都会转变;但是你自己在这个圈子里转不过来,这就是问题。
我们用无分别的爱,清净的爱,去爱一切众生,这才是真心。我们这样爱儿女、父母、家人、亲朋好友,这才是真爱。然后我们去付出,这才是真正的付出,这样才能了缘、了债、了生死。
附录一:每分每秒都是解脱的机会
达真堪布
任何事情都能解决,办法总是有的,因为我们有佛法。
四大假合的肉体,有病正常;没有一帆风顺的,有事也正常。这都是自然现象,没什么可怕的,你明白这个道理就叫开悟。有修行的人,是勇敢的人,面对变故的时候特别镇定,事情处理得非常得当。而我们每遇到事情的时候总是手忙脚乱的。就像写字一样。有时候会写错,但是没关系,把心安稳下来,改一下就可以了。但是,如果写错了就心慌意乱,就乱写乱改,那就更乱了。
如果心不在了,灵魂走了,肉体是不会痛苦的。对方伤害你的时候,可以伤害你的身体,但是不能让他伤害你的心;对方偷你的时候,可以偷走你的东西,但不能让他偷走你的心;对方扰乱你的时候,可以扰乱你的事,但是不能让他扰乱你的心。如果你的心没有动,对方就伤害不到你,干扰不了你;如果你动心了,就是伤害了自己,干扰了自己。烦恼痛苦都是自找的,其实就是一颗心。
发生什么事都是应该的,都是因缘,就如同照镜子。在镜子面前你照桔子就显示桔子,照人就显示人,这都是因缘,都是自己造的。对境没有错,错都在自己。如果你有这样的见解,外境就伤害不到你。
前一段时间,一位居士的车子被人偷走了,但是她不仅没生烦恼,还认为这是还债,心里很高兴、很快乐。这就是有修行!如果想:为什么要偷我的东西呢?这样就会起烦恼。这些都是缘起,缘起法就是这样,生灭很正常。
我们在生活中可以修行,任何时候都可以修行。走路的时候修行了吗?坐车的时候修行了吗?没有吧?都错过了吧?每分每秒都是机会,但是我们都错过了!哪个不是修行的对境?都在给你表法,都在给你机会解脱,但是自己没把握住。生命是非常短暂的,说没有就没有了,说死就死了,所以都要好好修啊!我们有时候学不进去、修不起来,这都是业障、是魔。如果放不下自我,心就安稳不下来。魔不在别处,就在心里。
附录二:在轻松愉快之中获得福慧功德的方法
达真堪布
随喜是一种特别殊胜的积累资粮的方法。当看到他人闻思修法、行善积德时,如果能生起欢喜心,诚心诚意地随喜,双方得到的善根、功德、福德是完全一样的。
从前有个胜光王,迎请世尊及其眷属,供养一切受用。当时有位行乞贫女得知国王这一善行后,生起了无上欢喜心。在回向功德时,世尊问国王:“你愿将这些善根回向给自己,还是回向给比你福德更广大的人?”国王说:“回向给福德更广大的人。”于是,世尊先念了那位贫女的名字做回向。国王做功德的时候,还有傲慢心、嫉妒心等诸多烦恼,而贫女诚心地随喜国王的功德,只有欢喜心,没有掺杂一丝烦恼,所以贫女做随喜的功德比国王做供养的功德更大。
有些人心中怀疑:自己不费吹灰之力,为什么只做随喜就会获得那么大的功德呢?因为随喜是善心、是正念,它对治了嫉妒、嗔恨等烦恼,这是最大的善根,是特别殊胜的正念。好比一滴水虽然微不足道,但是它一旦融入大海中,就拥有了大海的力量。
别人做功德了、种善根了、积福德了,那个时候我们不能有嫉妒心,不能有其他的恶念,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生起欢喜心而随喜。众生有一点一滴的善根,我们都要发清静心、欢喜心而赞叹、随喜。平时自己所听到、所看到和想到的他人的善根,都应当随喜。
比如说放生,能亲自参加当然好,如果不能参加就随喜。无论拿出多少钱,哪怕是很少的一部分,也会积累很大的功德、福德。拿不出钱也没关系,只要你能从内心发出真诚的欢喜心,就会获得与他人所做的善行同样的功德。
如果你发心清净,拿的钱越多越好;如果发心不清净就不要拿那么多,拿再多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在发心清净的前提下,有多大的能力就用多大的能力来救度众生、弘扬佛法,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如果不能多拿,随喜一元钱、十几元钱也行。有些人觉得拿得少,怕别人笑话。别人笑话是他的事,那是因为他不懂佛理,他有恶念烦恼,他自己造业。如果你不随喜,浪费了积累功德的机会,心里还有那么多烦恼恶念,这是你不懂修行,是你的罪过!
佛曾说:“三千大千世界及须弥山都能衡量出大小,但诚心随喜的功德却是无法衡量的。”既然想学佛、想修行、想积累资粮,像这样的善巧方便,在轻松、愉快之中就能获得福慧功德的方法,为什么不用呢?
文章评论
风水乾子
[ft=,2,]不错[em]e179[/em][/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