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小筐

个人日记

        收拾杂物的时候看到一只小筐,随手放到小屋角落。
        黄昏,斜阳照进窗来,小筐把一束光滤成网状投影到门上,让你清楚地看清它的径条和纬条是如何横竖交织成一只小筐的。这是只柳条编的筐,是父亲早年众多“作品”之一。

                    
                            图片
       
        那时父亲因病"吃老保”在家休养,每天去小河边散步,顺手捡回些被修剪下来的柳条,去掉皮,一根一根地按粗细长短分类、凉干待用。编筐前先用水泡软,我想,经过一湿一干的柳条子更有韧性吧。父亲先是用它们编着玩,慢慢地,能编出许多许多很像样、很实用的东西,比如各式小筐大筐,小盘子大盘子,小笊篱,笼屉,还有各样装小动物的笼子,等等,等等 。之后好多年,家里都不用花钱买这些小物件,坏了就会再编新的。
        每到春节前,母亲就会说,当家的,过年该用新的了,然后,不管家里有没有存货,嘴里一边念叨着“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一边用脚踩坏当柴火生了炉子。母亲知道,这点编功对父亲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不用一顿饭的功夫,新的笊篱呀笼屉什么的就会摆在母亲面前,于是,母亲准会炒上两个小菜让父亲美美地喝上一顿。父亲的手工作品除自家用,还送给朋友和邻居,还会带回北京城里拿给姑姑舅舅们,姑妈调侃地说,快看那,“乡下”舅舅来了,还有土特产呢!
       那时我还小,不懂收藏,否则,可以给父亲办一个手工作品展览。
    父亲节,一张照片,几行文字,和着窗外小雨,怀念之情似雨夜绵长。

                                                             写于2014父亲节夜 

                         


                                                                                                                                                                                           















文章评论

雨中海鸥

睹物思人,老人在天有知的话。一定为有你这么有才的女儿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