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脱发病的研究

个人日记

常见脱发病

    对人体容貌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体脏腑机能的状况,拥有秀美的头发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头发是人体的组成部分。中医还认为:“有诸内,必形诸于外”,意思是说:体内有什么样的病就能在人体皮肤、形态、毛发等方面反映出来。绝大多数脱发病都是由于身体机能失调造成的。所以观察头发是判断内脏疾病的方法之一。并有:“发为血余”、“血不流,则毛不泽”、“肾其华在发”之说。因此,只有从调整阴阳、脏腑、气血入手,才能达到治疗脱发病的目的。通过韩勇医师30余年从事脱发病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常见脱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以及临床表现,以供脱发病患者参考:

 

1、脂溢性脱发

 

  一、病因病机:

     1、情志不畅、精神抑郁、肝气不疏、血脉不畅通。长期缺少运动或外伤等,导致全身、局部血液循环不畅通。

     2、气血不充足、思虑过度、操劳过度、劳累过度、气血耗散过多。 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食物中毒、营养失衡、饥饱失常、五味偏嗜、化源不足、气血不充。 脏腑功能失调(五脏六腑均参与造血,任何一个脏腑功能失调都有可能造成气血生成不足)。 由于血脉不畅通,气血不充足,气血不能很好地供养头皮,毛发失养,头发脱落、生长缓慢、逐渐稀疏。

  二、临床表现: 脂溢性脱发分为湿性脂溢性脱发、干性脂溢性脱发、混合性脂溢性脱发。

    1、湿性脂溢性脱发:前额及头顶头发渐渐脱落,头发变细、变软、变短,头油较多,头皮屑较少,大部分患者无全身症状,少部分患者可伴有乏力、失眠、多梦、纳差等症状。

    2、干性脂溢性脱发:前额及头顶头发渐渐脱落,头油较少,头皮屑较多,大部分患者无全身症状,少部分患者可伴有乏力、失眠、多梦、纳差等症状。

    3、混合性脂溢性脱发:前额及头顶头发渐渐脱落,头油较多,头皮屑较多,大部分患者无全身症状,少部分患者可伴有乏力、失眠、多梦、纳差等症状。

    脂溢性脱发从临床上大致可分为十度,一度最轻,十度最重。以头顶皮肤面积为总面积(即两眉尾至枕骨最凸出处连线,以上为总面积),脱落百分之十即为一度,百分之二十即为二度,依次类推,百分之百即为十度。一至三度为轻度,四至六度为中度,七至十度为重度。

  三、脱发与头油、气血关系的分析: 从我们临床观察发现头油过多并不是造成脱发的主要原因,我们身边头油多的人很多,但不见得个个都有脱发的现象。只有在头油分泌过多,而又不经常清洗,造成脂溢性皮炎的情况下,才可能导致脱发。目前这种原因造成的脱发已经很少见了,而且适当的头油可以润泽、保护头发。中医认为造成脂溢性脱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血脉不畅通,气血不充足引起的。中医理论中有“发为血余”之说,意为头发是靠气血供养的,如果血脉不畅通、气血不充足,毛发失养,则会导致脱发。

 

2、斑秃(全秃、普秃)

 

  一、病因病机: 斑秃俗称“鬼剃头”,轻则呈片状脱落,重则全头、全身毛发全部脱落,形成全秃、普秃。中医认为,一般是在人体虚弱,精神紧张,受惊吓、暴怒的基础上,卫外功能减弱,腠理开泄的情况下,“风”邪侵犯头皮,阻隔血脉,毛发失养,头发脱落。

   二、临床表现: 斑秃:脱发区境界明显,病损可为一处或多处,也可相互融合成大面积脱落;脱发区皮肤光滑;病变区周围毛发松动易拔掉,病变区毛发为梭状或惊叹号状。 全秃:头发全部脱落,头皮光滑或残留少量断发,一般发病迅速。 普秃:头发、眉毛、胡须、腋毛、汗毛大部分脱落。 全秃、普秃囊括在斑秃病名之内,其病因病机完全相同,三者只有程度的不同,没有本质的区别。 斑秃大致可以分为三度:轻度即为病史时间不长,且脱发区在五小片以内(最大一片的面积不超过3cm×3cm);中度即病史时间较长,且脱发区在十片以内(最大一片的面积不超过5cm×5cm);重度即病史较长且脱发面积超过头部皮肤总面积的2/3,或短期内头发大面积脱落,且病情较为严重,眉毛,眼睫毛,体毛均有不同程度脱落,全秃、普秃属于斑秃重度。

 

3、产后脱发

 

  一、病因病机: 产后脱发是由于产后失血过多、感染、调养不当而造成的血脉不畅通、气血不充足,气血不能滋养头发而导致的脱发,产后脱发是指与生产孩子有关的脱发。

   二、临床表现: 产后三至六个月左右,头发成散发性脱落,每日脱发平均总数超过100根以上,其余症状不明显,部分病人可见有其它血虚、血瘀症状。

 

4、化脓性毛囊炎脱发

 

  一、病因病机: 细菌侵犯头皮毛囊形成炎症,继而扩大为脓肿,影响到脓肿部及周围头皮毛囊头发的生长环境,有时会使局部头发脱落。

  二、临床表现: 头皮发现2cm×2cm1cm×1cm左右的高出皮肤的软性疱块,甚至流脓,有些疱块上的头发在脱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