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月摇情满江树

个人日记

                                                                                                       

                  ——也说贺子珍的爱情

《春江花月夜》一直是自己的偏爱,其以生动优美的语言,富含哲理的意味,将真实的生命体验融入唯美的兴象中,以营造出的空明纯美的诗歌意境而广为传颂。而生在唐朝的张若虚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首唯美的诗中意境如此契合了一千年多年后中华民族一代伟人的灵魂伴侣、井冈山永新一枝花——贺子珍传奇而多舛的一生!

         图片

  
    “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34岁的毛泽东秋收起义失败后,率领队伍上了井冈山,邂逅了18岁花样年华才貌双全的贺子珍,如火如荼的江西革命运动如春天的江潮水势逐渐荡漾,与大海一般的全国运动连成一片。如果说盛年的毛泽东像冉冉升起的太阳,美貌干练的贺子珍则如一轮皎月,从云海中升腾,与潮水一起涌动,这个时代将赋予他们的伟业与英名他们也未曾预料,只知道为这个世界宁愿付出青春和生命,困境中携手前行的爱情使他们对未来满怀憧憬,他们像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航行!
 

 图片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她,手持双枪,组织过永新暴动,血雨腥风,绿林里险境求生,井冈山等待黎明。而后有了毛委员的日子,相濡以沫,尽管时局动荡,革命危难、运动艰险,但有爱情的滋养有美好希冀的日子就像月光照耀着赣江,随着波浪的闪耀,一泻千里的江水,任哪里的水面都有明亮的月光。内心充满温情,革命洪流也像曲折的江水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前行,胜利的果实在芳草地树林中好像细密的雪珠闪亮晶莹!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万里长征苦与共,延安窑洞情竟伤。两万五千里长征,枪林弹雨,九死一生。本已拨开云雾,曙光在前方,作为毛泽东的妻子、秘书、甚至警卫,十年之中,为他生了六个儿女,死的死、藏的藏,却依然相濡以沫,伉俪情深。大地苍茫,水天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可是倔强有时也是伤人的一把枪,仅仅是对异邦女子的误解和嫉妒,仅仅是延安窑洞里的一场争执,她,扔下幼子,扔下他,扔下为之奋斗的事业负气出行,一去不回头,如覆水难收。

此后的自己,如皎洁夜色里的一轮孤月。如她的小名,月亮里的桂树高悬空中,默默地遥望,远远地思念,无边的思念却击不败可怜的自尊,只有独自默默舔拭心灵的创伤! 图片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河年初照人”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黄浦江畔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何日最早照到那个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你的衣领、佩饰,如我悠悠牵挂的心。即使不去找你,难道你就不给我一点消息,不肯来找我吗?声声叹,在花香里隐逸飘散。从延安到上海,大上海的风景给不了她快乐和感动,走后的岁月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温馨和灵动。自此,思念的忧郁,如雨如风,如沪上低吟浅唱的月色,在黑暗里曼延。倔强的秉性,不愿,哪怕用一纸素笺,表述想念的昏眩。疼痛的心,皆因缠绵的思绪在泛滥,总是将思念当做暗夜的梦幻,缱绻的深情无际无崖,等待来自远方的呼唤!

日与月互相望着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他。扯一片苍凉的月华,想遮住忧伤的泪眼,抚平波动的心。

    
    
白云一片去悠悠,春枫浦上不胜愁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远走莫斯科,对着异乡的天空她常常发出沉重的叹息,游子的心像一片孤独的云。与君离别后,看落叶都不胜忧愁,何况还有着那么多的牵挂,那么多未了的情缘。尽管有膝下女儿为伴,尽管有异域风情赏玩,红色首都,不是自己情感的所在,只是人生小小的驿站。随着德国向莫斯科开战,苏联大乱,强忍异国饥寒,却归留两难。纷飞苦,泪洒晓风前!

亘古不变的江水滔滔,决然流去,将一切都带走。春将尽,落花纷纷,赴诸流水。水潭上月亮款款落下,如今又西斜。斜月向西沉去,仿佛要回归般坚决。这无边的伤感,这花,这月,也将逝去。这夜,这夜,也会消逝。失望的情绪又一次将自己淹没!


    沧海横流千古梦,红尘浩渺了无情!谁来告她该何去何从?
 

图片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念,不断!却蓦然发现,心如旧,梦依然,可他,像炫色的风,越来越虚幻,越来越遥远!前面是一条无尽的路,甚至不知道它会通向哪里。踏上去,义无反顾,带着满腔的希望和憧憬。她坚信,路的尽头,会有她的情感的归属。

终于踏上归国的道路!却发现,鸠占鹊巢,已很久。

一次次努力,一次次放弃。在收音机里听到他声音的那一刻,她轰然倒下,抽搐到无法自已,酸甜苦辣,爱恨情愁,以排山倒海之势袭击着她,几乎将她打垮。从此,她无语!逃脱不了的失望,仿佛浓浓的茶香终将随时光渐渐地散去。回忆那美好的过去,也只能发出一声无奈的叹息。幻想永远是唯美的,曾经的五光十色也最终变幻化成虚无缥缈,执着也只能如坚韧的丝,将深情脆弱的心紧紧地缠绕,勒出道道伤痕!也许是自己的那份固执,害了自己,只能将所有的一切都放弃,只剩下受伤的自己,在夜色下沉沦……
    
错误和固执的坚持最终用了自己大半生的惨淡来偿付!

图片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乡。尽管子珍在新中国成立前回到祖国,尽管在建国后的30年,她亦踏上了北京首都的土地——心里向往的地方,瞻仰了主席的遗容,有激动有感伤,她的风度、仪态依然大气端庄,她的内心和灵魂已经变得宁静而安详。暮年的子珍端看着世界,打量着中国,人生百态,在她的眼里或许只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表情,区别只是绽放的是笑容还是悲情。人生不是战场,更不是欢场,只是一场独角戏而已,人人都扮演着各自的主角,导演着镜中的自己,却在无意中体察了世事的炎凉!

人走,茶凉,无色亦无香?也许,生命里总有那淡淡的一抹,没有惊世骇俗的萧瑟,却如惊鸿一瞥般慌张。天涯莫过于沧桑里的一屡月光,那是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向江边的树林,叶落潇湘,晚风轻拂,万里芬芳!


    不是所有
动人的开始,都能演绎成一则美丽的故事,谱成一曲欢乐的歌

 

后记:两次到过井冈山,那些红色的记忆使得自己每次回来都感触良多,尤其是对贺子珍的敬意更加深了一步,这是一个从豆蔻年华便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命运及一个特殊历史人物的命运紧密连在一起的女人,是井冈山第一个女战士,是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女中豪杰。为了神圣的事业甚至将自己全家人的性命都可以奉献出来的气魄,令后人敬仰和膜拜!一直想为她写一篇文字,一篇表达敬意和纪念的文字,总因对其知之有限,难以评说,羞于成文。近日,读到一本写子珍的传记,又偶然发现一首耳熟能详描写自然风光的诗似乎诠释了子珍的人生,便由此落了笔,落笔依然惴惴,怕是不像,好在牵强无罪
                   
                   

 



文章评论

风云舞

斯人已逝,唯留取丹心。生前,她于他或许只是一段尘封的记忆,他于她却是无法忘怀的一生。[em]e175[/em]

菡萏

姐姐美文闪泪光 子珍一生动心肠 血雨腥风伴君旁 井岗山上爱双枪 男人辉煌是太阳 女人清辉洒月光 人走茶凉韵不香 雀巢鸠占太平常 爱惜自己要坚强 第一女性永留芳 姐姐文美心善良 华美呈现见识长

故园北望

我今天刚刚从韶山回来。这里是我异常想去的圣地,参观后心情也是非常激动。寻常的山水间竟然诞生了如此伟大的一个人。今天读你的文章,心中唏嘘不已。伟人身边的女人大多以悲剧谢幕。

娟子

[em]e176[/em][em]e179[/em]

青焱

详尽,真实。拜读[em]e179[/em]

四月天。

落月摇情满江树,凄美的诗词,伤感的爱情,无论那个男人是谁,一段美好的感情,能够懂得珍惜的人才重要。[em]e118[/em]

四月天。

喜欢,文章美,有见谛,值得传播。转走了。[em]e11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