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说 我的母亲 十二 有喜有忧才是生活
本人原创日志
母亲姐妹两人,一时无语.停了一会,还是姨母先说:"马上要过年了,你在月子里,又不能抛头露面.这里事多.我回家叫你姐夫来忙几天."母亲说:"哪家过年不忙,你在这帮我,已经就了不得,还能劳驾姐夫?何况你家离这三十里路,二人来回要跑一百多里,有走路的时间不如自已做了。"母亲接着说:"你明天去街上,买点油盐酱醋.还要买门对子,挂钱,过年贴的画张,和爆竹灯笼之类.看哪种颜色的布顺眼,给儿子和鸭子制点新衣服.你家三丫头来过年,要买什么,你看着办.我去村上,看和谁家拼一头猪杀杀,过年要吃,还要腌一点,以后满月酒还要用.我再把蒸米,芝蔴,花生,送到炒货店制点糖食.今年有儿子,过年人来人往,来人喝茶吃糖是少不了的.我还要在家拾拾叠叠,扫扫抹抹.还得多扎点草角头,以备过年烧锅用的柴火."姨母笑着说:"我家三丫头有衣服,以后再说吧!我的妹妹真能干,把家里的事安排得有条有理的."母亲又接着说:"这些天来,我真多亏姐姐来服侍我,今生无法报答,只有来生了!你回家过年,鸭子又小,你把三丫头小唤派到我这里来过年,也好照应我们.冬天儿子的尿布要洗,我又不能下冷水,也只好难为她了."母亲根本未给姨母讨价还价的余地.
停了一下,姨母看着身体虛弱的母亲,想到她要独自承担哺养儿子的责任,不禁潸然泪下.母亲看到姨母背过身子,偷偷地擦眼泪,以为是她有什么伤心的事,就说:"姐姐你怎么哪?"姨母镇静一下,抱着母亲哭着说:"你的命怎么这么苦呀!以后儿子要养,农田要做,门楼要撑,生活要过.这不象你我说句话那么轻巧.妹夫是从外地逃荒来的,现又不在了,这里没有至亲好友.我离你又这么远,以后真难为你了."母亲却说:"我相信天无绝人之路.我也相信你妹夫会在我们"身边",帮我们渡过难关,守护着我们母子平安."姨母根本未想到,母亲的苦命不仅仅是这个,十年后的今夜,母亲在饥饿中去了另一世界.我至今也在恨阎王,只要再给母亲六天半的生命,母亲就是虚四十四岁了,度过那个难关,说不定到现在还健在.此时的姨母,更羡慕母亲有个儿子,而她一生却添了三个丫头.母亲死后,姨母对妹妹这孩子,她流出的不光是泪水,还有血丝.
第二天,经过姨母的劝说,大伯也就顺便下"台阶"回来了.姨母当天就去三十里外,请她圩里的茅匠[盖草屋的人]弟弟,来盖草屋.回来又从街上,置办了年货.腊月二十五那天大清早,母亲的兄弟就带几个人赶来,一天就把这草屋盖得差不多了.姨母腊月二十七回家的当天,十二岁的三丫头小唤就来了.
腊月二十八的早上,村长李子魁和戏班子的班主来找母亲.李村长说:"我们商量好了,今年从年初一到初六,每天从下午到晩上,在你家门口唱六天大戏.你添个儿子,村子里也帮你热闹一番!"母亲说:"这好呀!要花多少钱?"班主说:"老二[指父亲]在世时对我们都有恩,我们权当报恩吧!"母亲说:"这哪儿行呢!你们行头,还有其他的,要开支呀!"李村长说:"我负责在村子每户筹一点,你就多出一点行了!"母亲说:"我还未满月,这孤儿寡母又不能忙,况且搭台,烧开水要人呀!"班主说:"烧饭烧开水我叫打杂的人干,你就多准备一点烧锅草就行了."李村长接过来说:"看在老二往日的情分上,一切由我们办,你就别操心了.你家大门前的场子大,刚好又比前面的稻田高四尺.我们马上派人把稻田稍微平整一下,这样,周围六.七个村子的人,只要自已带板凳,都能看戏.门前这棵大椿树,还可以少栽一个台柱子.我们只要借十六张大桌子,搭个戏台就行.这样你家也热闹,村子人又开心!"母亲说:"那好呀,我替孩子的父亲谢谢你们了!"
三十晚(除夕),吃过年饭后,村子里张海和霍明才带着一班人,抬着红脸关公的大木菩萨来我家门口.他们囗里还念念有词,说来帮助我家驱散晦气,招来好运.这时,邻村又有一帮人,抬来一小木菩萨,和这大菩萨结伴,一直玩到深夜.门囗聚集着几个村子的人,来看热闹.这在当时文艺生活十分匮乏的农村来讲,真是别有风味.大年初一的清早,我家门口熙熙攘攘,锣鼓喧天.先来一班玩花船,踹高跷的人在门口热闹.哪些小丑们精彩的表演,博得一阵阵掌声和笑声.偶尔也有人扔块铜板,湊湊人气.这班人玩得还未尽兴,又来了一班人.是玩龙灯的,先在大门囗玩二龙戏珠.以后又进屋内,玩起了金龙盘柱,为了表示喜庆,非要母亲给个红包.这个年,除了大门囗贴了白纸黒字的门对子外,家里人来人往,喜气洋洋,非常热闹.这个年,又把母亲带回了以前开心的年代.
有喜有忧才叫生活,可是生活往往都是忧愁大於喜乐.因为烟花只有瞬间的美丽,微笑却是短暂的表情,玩乐也是偶尔生活的方式.一场激情之后,就会回归现实的起点.真正的起点在哪?人生就象一个迷宫,毎个人只用一天的时间,就找到了入囗.却用一生的精力和时间,在寻找着出口. 出囗的路在哪?我至今还没有最佳的选择.
停了一下,姨母看着身体虛弱的母亲,想到她要独自承担哺养儿子的责任,不禁潸然泪下.母亲看到姨母背过身子,偷偷地擦眼泪,以为是她有什么伤心的事,就说:"姐姐你怎么哪?"姨母镇静一下,抱着母亲哭着说:"你的命怎么这么苦呀!以后儿子要养,农田要做,门楼要撑,生活要过.这不象你我说句话那么轻巧.妹夫是从外地逃荒来的,现又不在了,这里没有至亲好友.我离你又这么远,以后真难为你了."母亲却说:"我相信天无绝人之路.我也相信你妹夫会在我们"身边",帮我们渡过难关,守护着我们母子平安."姨母根本未想到,母亲的苦命不仅仅是这个,十年后的今夜,母亲在饥饿中去了另一世界.我至今也在恨阎王,只要再给母亲六天半的生命,母亲就是虚四十四岁了,度过那个难关,说不定到现在还健在.此时的姨母,更羡慕母亲有个儿子,而她一生却添了三个丫头.母亲死后,姨母对妹妹这孩子,她流出的不光是泪水,还有血丝.
第二天,经过姨母的劝说,大伯也就顺便下"台阶"回来了.姨母当天就去三十里外,请她圩里的茅匠[盖草屋的人]弟弟,来盖草屋.回来又从街上,置办了年货.腊月二十五那天大清早,母亲的兄弟就带几个人赶来,一天就把这草屋盖得差不多了.姨母腊月二十七回家的当天,十二岁的三丫头小唤就来了.
腊月二十八的早上,村长李子魁和戏班子的班主来找母亲.李村长说:"我们商量好了,今年从年初一到初六,每天从下午到晩上,在你家门口唱六天大戏.你添个儿子,村子里也帮你热闹一番!"母亲说:"这好呀!要花多少钱?"班主说:"老二[指父亲]在世时对我们都有恩,我们权当报恩吧!"母亲说:"这哪儿行呢!你们行头,还有其他的,要开支呀!"李村长说:"我负责在村子每户筹一点,你就多出一点行了!"母亲说:"我还未满月,这孤儿寡母又不能忙,况且搭台,烧开水要人呀!"班主说:"烧饭烧开水我叫打杂的人干,你就多准备一点烧锅草就行了."李村长接过来说:"看在老二往日的情分上,一切由我们办,你就别操心了.你家大门前的场子大,刚好又比前面的稻田高四尺.我们马上派人把稻田稍微平整一下,这样,周围六.七个村子的人,只要自已带板凳,都能看戏.门前这棵大椿树,还可以少栽一个台柱子.我们只要借十六张大桌子,搭个戏台就行.这样你家也热闹,村子人又开心!"母亲说:"那好呀,我替孩子的父亲谢谢你们了!"
三十晚(除夕),吃过年饭后,村子里张海和霍明才带着一班人,抬着红脸关公的大木菩萨来我家门口.他们囗里还念念有词,说来帮助我家驱散晦气,招来好运.这时,邻村又有一帮人,抬来一小木菩萨,和这大菩萨结伴,一直玩到深夜.门囗聚集着几个村子的人,来看热闹.这在当时文艺生活十分匮乏的农村来讲,真是别有风味.大年初一的清早,我家门口熙熙攘攘,锣鼓喧天.先来一班玩花船,踹高跷的人在门口热闹.哪些小丑们精彩的表演,博得一阵阵掌声和笑声.偶尔也有人扔块铜板,湊湊人气.这班人玩得还未尽兴,又来了一班人.是玩龙灯的,先在大门囗玩二龙戏珠.以后又进屋内,玩起了金龙盘柱,为了表示喜庆,非要母亲给个红包.这个年,除了大门囗贴了白纸黒字的门对子外,家里人来人往,喜气洋洋,非常热闹.这个年,又把母亲带回了以前开心的年代.
有喜有忧才叫生活,可是生活往往都是忧愁大於喜乐.因为烟花只有瞬间的美丽,微笑却是短暂的表情,玩乐也是偶尔生活的方式.一场激情之后,就会回归现实的起点.真正的起点在哪?人生就象一个迷宫,毎个人只用一天的时间,就找到了入囗.却用一生的精力和时间,在寻找着出口. 出囗的路在哪?我至今还没有最佳的选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