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十大元帅之最

个人日记

德高望重,年龄最老,资历最深,职位最高是共和国第一元帅

朱德,1886生于四川仪陇的一个农家,青年时参加辛亥革命,3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成为红一方面军司令,随后就成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此后几十年“总司令”成为党内的代号。曾经毛泽东称“红司令”并说:“朱毛,朱毛,我是你身上的毛啊!”

彭德怀出身最苦,秉性最直,战风最猛。晚景最冤的共和国第二元帅。

彭德怀1898年出生在湖南湘潭县,与毛泽东是同乡,抗日战争指挥百团大战,解放战争负责西北战场,指挥只有几万人解放军与数十万国民党军队在西北周旋,完成了战略牵制任务并最后解放西北。建国后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毛泽东赋诗赞曰:“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为我彭大将军。”

战功最大,资历最浅,年龄最小,下场最惨的共和国 的第三元帅林彪

林彪是湖北黄冈人,第四野战军的代表,曾经指挥辽沈,平津等重大战役,他指挥能力和战绩在十大元帅中堪称第一。在文时期抢班夺权败露出逃,摔死在蒙古的温都尔汗。

刘伯承军事指挥最具有技术性,最被军界传颂(军神、四川的赵子龙,独眼将军)

刘伯承是四川开县人。他在军事指挥和学术上有很高的成就,对中国军队正规化影响最大,青年时期在讨伐吴佩孚的战争中榮为“川中名将”。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好多根据地。

民间最具有传奇的(俩把菜刀)。形象最富有标志性的(胡子)命运最惨的(饥饿折磨而死的)贺龙元帅

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的,在国民党军中任师长。后任军长,自称是俩把菜刀起家。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建国后的第一任国务院副总理。在文革时期,被红卫兵批斗、折磨而饿死。

最具有文采(诗人),最有口才,军事造诣最浅,(但长期担任一号首长。几乎没有独立指挥一场胜仗)的陈毅元帅。

陈毅是四川人,一身代表着南方的三年的游击战、新四军、第三野战军的三个派系。文武兼资,博学多才,有多种军事、政治、诗歌等著作

学历最高(正规大学),出身最富(豪绅地主)。去世最早的元帅罗荣桓元帅。

罗荣桓湖南衡山人,少年时就读私立青岛大学(今日中国海洋大学的前身),武昌中山大学。众所周知的政工元帅,代表着政工工作在军中的地位。

名牌军校科班出身最早(黄埔一期),红军时期战绩最突出。后期经历的最曲折,最抑郁(红西路军西征失败之谜)的徐向前元帅。

徐向前是山西五台人,1924年考入孙中山创办的黄埔军校,成为该校第一期优秀毕业生,内战时期担任红军第四军军长,抗日战争时期担任晋冀豫鲁军区副司令,建国后,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1954年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政治倾向和个人性格最温和,为党培养和输送的人才最多,是最后去世的一位元帅聂荣臻。

聂荣臻是四川江津人,曾经任黄埔军校政治处秘书长和政治教官,抗日战争时期,和林彪指挥了平型关战斗,取得了全国抗战首次胜利,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建国后,给我们国防事业做出极大的贡献。

黄埔军校校资最高,(黄埔军校筹建是教授部主任)最具军方政治的代表,(长期担任军队政治代表)带兵打仗最少的元帅叶剑英

叶剑英广东梅县人。黄埔军校建校的教授部主任,1926任国民党新编二师师长,后任四军参谋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参谋长,特别是在粉碎“四人帮”做出卓越的贡献,对邓小平的复出起到了极大作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