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细微之间

个人日记

王学武
 
原文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74ba6e0102vaav.html 

读后感:本文的作者王学武是我的不认识的老乡,网上无意看到他的文章《细微之间》,才去了解这位老乡,从他的文章中知道他是千岛湖威坪镇安川村的,而我的老家是千岛湖临歧镇瑶山乡琅川村的。安川和琅川,隔着山山水水,绕着弯弯,其实很近,但走公路要绕很大一个圈。我从地图上找到了两个村庄,绘制了大致的路线。

细微之间,讲述的是心的美好、难忘、亲情、淡泊、感动和珍惜。感动的和珍惜的零的距离。而生活中充斥着物质的欲望、空间的距离时常把我们相隔的很远。就像这张地图,因为物质欲望和空间的距离,我们经常得绕很大一个圈才感受彼此亲情的可贵,也真是弥足珍贵!

当我读到文章中的“我们连母亲的手都未拉过,而当我不打招呼突然回家,出现在她面前时”,我突然觉得作者写的就是我自己,而作者伺候病重的父亲,学会了勇敢地面对死亡,也许只有细微才让我们学到人生的真谛!

感动,几言以记之。    

图片 

无论如今的鸡蛋变得多么寻常,日子多么久远,荷包蛋情结却总是萦绕在心头,不只是因为鸡蛋很多年前,在老家几乎等同于硬通货,可以去换盐,可以兑换成钱去交学费,也因为难得的去亲戚家做客时,红糖醪糟煮荷包蛋可是最珍贵的待客礼节。如果亲戚家的条件稍好,而去做客的人只有一个人时,会受到煮3个或5个荷包蛋的礼遇。但你吃的时候,不可一股脑儿全吃了,懂事的小孩一般只会象征性的吃一个两个。假装吃不完,其实是不好意思,留几个给亲戚家的孩子或大人吃,一是领情并感谢热情招待,一是看到金贵如钱的荷包蛋,你舍不得吃,也不应该自己都吃了。亲戚,也会因此夸你懂事。那样一种细微的心理,至今想起来都是无需言语的温软。

细微之间,是美好也是生活里的常见。前些日子家里装修,有一天的晚上五点,瓦工师傅洗手收工,用我递他的毛巾擦了手,换下干活的裤子,从塑料袋里掏出手掌大小的小镜子,认真照着脸上是否有干活沾上的尘粒,用手使劲搓了几下脸后,又拿出小梳子,对着镜子左两下右三下梳着三七开的头发,立马精神。那一刻,师傅细微而熟练的捯饬里,你无法不感觉生活里细微的美好。我想起博文里写过的话:“再辛苦的日子也有快乐,再简单的生活也有刺激” ,“每个人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营造生活、享受快乐。快乐和幸福,与贫穷或富有,并不一定成正比。”

细微之间,是难忘。在老家时,我和同年伙伴常去一座叫米拉坞的远山砍柴,往返要走两个多小时的路,小小年纪挑着一百来斤柴担从上山回来路过郑家村时,时常饿得走不动,一位我至今不知道真名的五保户老人——“遂安侬” (母亲说是我奶奶的亲戚),经常烘好了苞芦馃或在火炉里煨好了番薯等着我们。就着腌菜或者辣酱,吃二、三个热乎乎的苞芦馃,或吃一个香喷喷的煨番薯,再从缸里舀一瓢清凉的泉水,咕嘟咕嘟痛饮几口,回肠荡气的我又有力气挑着柴担往家走了,心里总有着“砍柴路上有亲戚”的幸福。

细微之间,是亲情。女儿三岁半时,第一次带她回老家——千岛湖小山村安川,从小就不习惯别人抱的女儿第一眼见到我母亲,就老远边叫着奶奶边跑到早已候在村头的我母亲的怀里。那一刻我开始理解,不管语言是否相通,也不管彼此是不是第一次相见,血脉之缘是生命里最奇特的东西。

细微之间,是平淡如水。亲情无华,但牵挂却总是温暖我们的心怀。前几天早晨,碰到年轻同事。“看到你书里写的上班路上和下班路上,每天都给父母打两个电话,听了都让人感动” ,小同事说,“现在每天晚上我都给父母打电话,要是哪天他们没接到电话,第二天准会问,是不是太忙,是不是病了?”这样的时刻,你无法不感受到,细微之间是亲情的相通,而这样的故事,在相识或不曾相识的看过《孝亲三部曲》的朋友身上,发生的太多太多。

细微之间,是心性。母亲辞世已经两年,但母亲重病时在我们守护她时说的“学武唉,别离得太近,我还没有刷牙…” ,想起就让我心里隐隐作痛。母亲不识字,但一生聪慧,一生爱整洁。重病住院期间,二十多天滴食未进,但只要意识清醒,就坚持让我妹妹香兰用口腔护理棒蘸水给她漱口。母亲离世后,妹妹整理母亲的遗物时,把母亲除了看病和零用剩下的五千元钱交给我。“你留着吧”,我对妹妹说。“不行,这是姆生前交待的,我哪能留下呢”。香兰执意不肯,其实妹妹若不说,我们没人知道舍不得吃舍不得用的母亲,会把平时抠着自己的钱放在妹妹那儿。“虽也是平时你寄来的钱,姆攒下来是给惠惠的一点意思”。惠惠是我女儿小时候不是小名的小名,母亲土话里叫她wèiwèi。妹妹说,“wèiwèi大学都快毕业了,姆总说没带过她,有点对不住”,妹妹还未说完,泪水已模糊我的双眼。

细微之间,是珍重。于我们叫了一辈子姆的母亲,不仅连一次拥抱的记忆都没有,除了跟着母亲山上干活被照顾,我们连母亲的手都未拉过,而当我不打招呼突然回家,出现在她面前时,惊喜的母亲总是习惯地拿一个大碗,舀一碗泉水烧过的凉茶给我,而我总是像年少时干活渴了,牛喝水般一饮而尽,再用衣袖小时候一样抹一下嘴。母亲马上会忙不迭地又到菜园里去摘菜…对母亲的记忆,都是驻留在我生命里的细微的事。“我死不怕,怕痛——这个病痛得吃不消”,母亲重病时病房里说的话,时时提醒着我要珍重生命,珍惜健康的每一天。

细微之间,是感动。时常想起作家杨筱艳朋友感念外婆的文字里写下的这样一句话,“为了外婆,我要做个迷信的人,相信天堂与轮回”。好友艾素记述陪伴父亲的细节,感动着读者:回到病房,妹妹正在很吃力地给爸爸清理尿不湿上的粪便,见我进来,爸爸脸上露出难为情的样子。我走到爸爸身边附身对他说:“爸爸,我和妹妹给你把屎把尿,你配合一下哈。”说完,我脱下鞋子站在爸爸床上,一只脚跨过爸爸身体,用双手小心地将爸爸的双腿抬起来,妹妹则配合我,将粪便清理干净,用清水给爸爸洗净下体。我们配合得非常默契,这样的动作,我们每天要做数十次。也就是从那天起直到爸爸病故,我在陪爸爸短短42天中,学会了面对死亡。

细微之间,是仁心。一位做医生的朋友这么记录手术室的经历。有的患者病变复杂,检查和治疗时间都比较长,这位医生我会在恰当的时候问患者“是不是想小便?”“您怎么知道?”患者说。我的学生也觉得老师神。其实不是神,只是用心了就能知道。手术中,患者一般不敢打扰医生,有尿也憋着。但是,只要你有心,用眼就能发觉,手术过程中患者情况没出现别的异常,但血压却逐渐上升,就可能是尿憋得难受的缘故。时常是在我询问下,护士拿来尿壶,患者排了小便,血压也不再高了,手术更顺利地进行。

细微之间,是惭愧。前不久的一天,突然收到年近八旬的高中班主任唐老师的短信:“小王,我特别想看到你的《孝亲三部曲》…”,原以为老师年岁大了看书费眼睛,就不便打扰,未曾想老师心里惦记着学生,从其他地方知道了我写亲情的文集出版的消息。读着短信,脸上发烫的我赶紧给老师快递了书,又给已退休多年的初中班主任徐老师快递了一套…

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活在细微里。无数的细微瞬间,构成了人生或动或静的画面,也正是生活里的细细微微或简单或绚丽地带给我们生命一个又一个美好的片段,纵使有感伤,沉淀后也是人生的财富、人生的美丽,而丰富,是因为有了细微才有了载体。

细微之间,是美好,是难忘,是亲情。细微之间,是珍重,是感动,是仁心。细微之间,是向善,是简单,是惭愧。细微之间,是信守,是心性,是平凡...

细微之间,更是感恩,唯有知恩感恩才能使细微之间承载的平凡和简单,成为我们寻常人每天触得着的文化、感受得到的生命之美。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