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 非常道

个人日记

 

 

 

“道可道 非常道”,出自老子道德经的开篇。意思是说,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了。

美国,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也有一句名言:谁如果准确地理解了我的意思,那一定是错了。我将其看成是“道可道,非常道”的现实佐证。有趣的是,因为格林斯潘有这样表述的习惯,以致于多个女朋友在与其交往中,无法准确的理解他的意思而告吹。这当然是笑谈。

由此我想到早些年听算命先生说的“父在母先亡”,足见命相学的高深,你怎么理解他都是对的。无论父母健在或谁先离去,用这句话去套都没有错。

前年听讲《论语》,一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让我困惑了许久,新的释义将我原本的理解彻底推翻了。记得小学老师就说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讲的是学习态度。可如今有新的解释,说原来的解释不对。这句话应该理解为:该你知道的,你就应该去知道,去掌握。不该你知道的你就不要去打听,去探究。这样各司其职,整体就运转好了,快了。讲的是配合,是团队精神。 

央视在暑期有个特别节目,对《论语》中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展开了讨论。同样颠覆了我原本可怜的知识储备。由于古汉语没有断句,所以人们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按照不同的断句,对此句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

释义一

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由此解读为:可以让老百姓按照我们指引的道路走,不需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或者下民可以驱使他们工作,却不可以让他们知道我们的目的。

反对意见认为这样的解释是违背孔子提倡的仁义精神的,认为是以讹传讹。基于此释义的评价:该理论是来自奴役人民的统治论,是过时的理论,现代社会是倡导平等民主的时代。

释义二

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结合上下文的语境理解应为: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那就是好事,应该让他们发挥,如果人民还没有掌握的话,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

释义三

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解释为:一个国家领导人,人民都能够服从,都能够奉行政令,好,随他去;如果人民不听话,他有意见,有排斥,有对抗,这时候怎么办?知之,这是教他。所以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看到这里,你与我一样也许完全糊涂了,孰是孰非呢?

如果回到本文的开关,回到老子所言的“道可道,非常道”上来,我们的迷茫是不是可以云开雾散呢。道是非常之道,哪里能用言语来界定呢!

我们没有能力从文学和哲学层面来探讨究竟,但对文字的理解,对某人一句话的理解,看来是不可仅凭自己的解读行事的。特别是对来自上面的训教时,在理解执行前,更应当学会“哦,这可是个非常之道呀,我当慎之”!

文章评论

往事如风

有启发,引深思![em]e179[/em] [em]e160[/em]

老教师

大哥,你的这堂课上的很好。我学习后明白了许多![em]e142[/em]

宁静的港湾

王老师的文章让我想起了80年代的一部电影,具体内容记不清了,看到最后,故事居然有几个不同的结局,当时特别的困惑,到底该是哪个结局呢?或许任由关观看者自由猜测吧。

柯繁

也学这就是“模糊文学”吧![em]e113[/em] 现在许多官员在一些问题面前哼、哈的不具体表态,就是具体体现吧!

刘德升

妙哦,这可是个非常之道啊,吾当慎之。

永州乡野(大小号同禁言)

一些事,尘封脑海深处,让人无从挥去; 一些人,隐没灵魂意念,让人无法忘怀; 一些情,如心底一本书,让人无言泪流。 无论是歌,是事,是人,还是个人情感, 我们都可以用清澈的双眼,去静静感受, 我们都可以用纯澈的心灵,去默默体味, 永州乡野牵挂远方的朋友,尽在不言中!

晚霞

太深奥了,学到了知识。[em]e179[/em]

雪山来客

“1. 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 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2. 剩女产生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谁都看不上,二是谁都看不上。”上面两组句子中,有的文字完全相同,可通过不同的语气语调重音升降断句后,表达的意思却大相径庭,足见汉语言文字的奇妙无比,令学汉语的老外感到头疼。古汉语中有很多有争议的句子,见仁见智,各执一词,那是学术之争。可现在,人们喜欢幽默,词义新解,各取所需,模棱两可,莫衷一是,越解释越令人费解。你的结尾一段,颇具讽刺意味。把上面的政策神秘化,愚弄百姓而已。

应心

“哦,这可是个非常之道啊,我当慎之”。哦,记住了[em]e160[/em] 文章寓意深刻,经常阅之,势必会迅速成长[em]e181[/em]

无话

对于文学的释文,那是商榷;对于用文学的意境来说事,那是冠名。如今很多事都被模糊化了,其目的是什么呢?浑水摸鱼收获大。齐家治国理天下,必须掷地有声,玩游戏的结果,可想而知。文中提出一个令人深思的命,我们有时很困惑,小老百姓都明白的事,它怎么就不被重视呢?古之儒士,为治国而著学,而君所采纳,各异,结局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