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句警言
心灵的声音
转自孩子暑假日志
-----------------------------------
今日读到胡适先生的文章《读书》,文中引用了王安石的两句话,并附上了先生的评论。这两句话对我有所启发,故摘之如下:
1. 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
2. 致其知而后读
1. 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
2. 致其知而后读
这两句话出自王安石先生寄给友人的信中,说的是自己的读书经验。我认为,这是王安石先生总结出来的,可以普遍适用的,每个学生都可以借鉴为己用。
第一句话告诉我们,求学不要眼盯一处,必须放宽视野,各门类的知识都要有所了解。有了多种多样的知识,可以让自己的思维更为全面,也可以在某个时候形成知识的结合,从而创造出新颖的东西。王安石喜好读《诗经》,但同时,他会涉猎《本草》《内经》等等。一篇关于人类起源的历史研究,如果作者懂得一点儿人类学、生物学和地理学,那么他的写作一定会更为顺手。
我对很多知识都感兴趣,也喜欢把多个门类互相结合,既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又做到知识的积累。
来看看第二句话。这句话有两种理解,分歧出现在对“致”字的解读上。“致”的古意是“获取”的意思,作为目的看,这句话可以解释成“为获取知识(然后)才读书”;另一种解法是把“致”当成一种手段,这样可以把这句话解释为“得到了知识,读书的能力也就更强了,因此可以再去读更多的书,扩充更多的知识”。胡适先生在文章中就是主张后者,但我在理解时主张前者。
就暂且拿我的主张说吧。我发现很多同学并没有很认真地思考读书的目的性,于是他们读着读着就变得迷茫了,于是就被时代同化了,把读书看成是功利性的,即读书为的是考一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拿份好薪水。这种想法固然是非常现实的,但请想一下,如果你没有达到你的目标怎么办,达到了又怎么办?我想,达成这个目标是极有难度的,因为如此功利的思想会让一个学生活生生地变为应试的机器,再想寻找突破,跳出应试进入社会的话,可以说是很困难的。功利性的读书虽现实,但是也让人悲哀。所以我认为,读书的目的可以不相同,但是其落脚点一定不要平庸。我读书是为了得到知识,知识在进一步学习中升华为为人处事的智慧,把这智慧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去,进而发挥出他的光彩。
好好思考一下自己读书的目的,就不会把书读死了,压力也会小很多,轻松的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接受和成绩的提高。
其实,上述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我是在初中时期逐渐培养起来的,学习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在受益。现在到了高中,一定继续保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