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被提及的“中美顶尖高中生对比事件”
发展与反思
--------------------------------------------------------------------------
对话背景:
一、我们真的失去理想和信仰了吗?
《对话》开始的第一个环节,是一个关于希腊神话故事中“神”的选择。
太阳神阿波罗——代表真理
众神之神宙斯——代表权力
冥界之神哈得斯——代表财富
爱神维纳斯——代表爱与美
智能女神雅典娜——代表智慧
在列出的这些神话人物里,由中美高中生按照各自的人生价值取向,选择在即将开始的四年大学生活里最想得到哪一位“神”的青睐。
选择结果,美国高中生的选择只有两种:阿波罗和雅典娜——真理和智慧。中国高中生则选择广泛,一半左右选择了权力的代表宙斯,一位女生选择了爱与美的代表维纳斯,其余的分别选择了阿波罗和雅典娜。相同的是中美双方都没有人选择“财富之神”哈得斯。
在陈述各自的选择理由时,美国高中生的主要观点是:希望能够在未来的4 年大学生活中不断地成长,成为更好的人。雅典娜的指引能使自己在面对许多争议时,知道到底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而根据美国的精神,一旦你掌握了真理和智慧,你也就获得了得到权力的能力,获得了拥有财富的机会,也许还能得到爱的垂青。
中国高中生被重点问到了对“权力”的选择。他们的理由是:智慧也好,真理也好,要把它用于实际,我们必须拥有一定的手段,所以选择权力的象征——宙斯。有权力的人,就好比一个乐队的指挥,用自己手中的指挥棒,集中所有的财富与爱,用美丽的心灵和无穷的智慧去追求真理,奏出最美的乐章。
正是这一选择结果,引发了对中国高中生缺乏“理想和信仰”的质疑和担忧。
焦点:美国虽然是一个个人拥有较高自由度的国家,但这些高中生的价值观念却惊人的一致,只有真理和智慧,他们在表述自己的价值观念时,清晰、坚定、沉着。中国高中生多数却直奔权力,可以看出我们社会、文化中的官本位在他们的观念中已经根深蒂固,对于“精神性”的东西似乎没有太多的向往。而价值观念恰恰是与理想、信念和人生的意义紧密联系的东西,没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他们就会成为患有精神萎缩症的年轻一代。
二、 “世界公民”的烦恼
接下来的两个主题,分别是表现各自“成长的烦恼”和选择“21世纪最伟大的人”。在这两个部分中,双方的表现相对比较接近。
中国高中生采用的形式是我们熟悉的小品,表现了一个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在父母过度呵护下的反抗,和对独立的渴望。参加表演的同学较好地体现出了自身的艺术修养。美国高中生则用图片展示了他们的烦恼:来自朋友的压力和诱惑;为了兼职赚学费影响到学习、友情和爱情;成绩很好却被名牌大学拒绝;课外兴趣太多,而这却是进入大学所必须的要求。
在进行“21世纪最伟大的人”选择前,主持人陈伟鸿说了这样一番话:“将要迈入大学的他们,可能更确切的身份应该是一个世界公民,承担着推动世界向前发展的责任。有人做过这样的一个概括:说17世纪最伟大的人是航海家,18世纪最伟大的人是音乐家,19世纪最伟大的人是文学家,而20世纪最伟大的人有人概括为政治家。那在21世纪的今天,究竟什么样的力量是最能推动社会向前的呢?谁又将是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人呢?”
选项同样有五个: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巨星、一个平凡而有责任心的公民。
中国高中生的选择分别是:一位选择了企业家,两位选择了思想家,三位选择了科学家,三位选择了政治家,两位选择了一个平凡而有责任心的公民。
美国高中生的选择分别是:一位选择了企业家,一位选择了思想家,六位选择了科学家,一位选择了政治家,三位选择了一个平凡而有责任心的公民。相同的是双方都没有人选择“巨星”。
焦点:中国学生更多时更像一个“小孩子”在从父母那里要求自己的权利,美国学生的“烦恼”更具成人性,他们身上体现出更多的责任与自立。中美教育的差异导致他们在思维、学习各个方面的不同。在中国,最好的成绩就可以进入最好的大学,而在美国,高考成绩只占到30%,更看重的是个人的综合素质。
三、援助全球贫困儿童计划
这是整个节目最核心、最具展示空间和最具挑战性的环节,由双方团队各自合作完成一个“援助全球贫困儿童计划”。这也是在看过节目的人对中国高中生“心惊胆颤”和“绝望”的环节。
1、中国学生
“浩浩丝绸之路,骆驼的铃声在浩瀚的戈壁滩上叮当作响,带着对传统艺术的骄傲和眷恋,把中华民族的文化与外族分享,留下一个永恒的神话。悠悠茶马古道,深深浅浅的马蹄印,在青石板上留下特殊的印迹,将茶香、烟香融为历史的醇香的一页。漫漫西行之路,郑和一路驶去,带着责任与梦想,带着传播中华文明的心愿,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千年后的我们,面对着一个全新的时代……”
清幽的古筝声中,随着中国高中女生刘知晨声情并茂的朗诵,中美高中生这场“对话”中真正意义上的“颠峰对决”开始了。
中国高中生“援助计划”的主题是“爱的传播,和平的宣传”,以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为背景,用古筝、钢琴、箫等配乐朗诵的方式,表达对东南亚、非洲和中东地区贫困儿童的关爱。在计划的具体行动内容中,他们设计的主要内容有:
建立以和平为主题的网站和削贫研究会招募志愿者;
为当地儿童进行义演募捐;
组织以了解和帮助贫困儿童的主题之旅;
在赞比亚的谦比希小镇募捐建立一所希望小学,并选派志愿者去任教。
最后合唱他们自己创作的主题歌《同一片蓝天》,结束了整个援助计划的“朗诵”。
2、美国学生
阿那拉格·芝格帕蒂,来自美国俄亥俄州,斯坦福大学新生。他是这样开始的:“我们的口号是:为新一代建立人力资本。我们把重点放在‘人力资本’,特别是在帮助儿童的问题上,因为儿童将会成为下一代主要的劳动力。我们的根本观点是:在发展和儿童福利之间,存在着协同效应。如果儿童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他们将会受到更好的教育,而且会更加健康,当他们成为下一代劳动者的时候,会带来更多的发展。我们把计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健康,一部分是教育。所以我们的第一个建议就是要给儿童提供足够的食物……”
接下来,美国高中生分别解释了他们的具体计划,主要包括:
如何确保提供干净的饮用水;
如何防止疾病和提供低成本的药品,并向科学家建议为农村儿童开发安全度更高的疫苗;
如何建立医疗学校,为当地培训医护人员;
如何防止艾滋病在母婴间的传播;
如何控制人口,并教育当地妇女正确避孕。
而如何将成本降到最低,是他们每一项计划都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项目所需要的经费,他们将通过“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计划来获得,因为计划中的大部分内容联合国已经在开始行动。
最后,来自亚利桑那州的哈佛大学新生玛丽琳展示和解释了他们的项目标志——一个苹果:“我们将在全球范围内保护儿童。这是一个果实,是由全球的儿童共同享有的果实,虽然简单,但十分甜蜜!”
美国同学的计划,得到了现场嘉宾——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办事处官员安吉娜的大力赞扬。在评点中国高中生的计划时,她说:“中国小组非常有感染力。但是作为捐助者,他们需要知道捐助的资金能发挥什么作用,需要知道明确的结果……所以,计划要有明确的目标,要非常具体,能够量化。”
焦点:从节目中的表现来看,中国学生完全与社会实际脱钩,眼光局限,而且欠缺整体意识,除了才艺展现,就是书本上的知识,缺乏独立思考的心智,在现实面前一筹莫展,没有实际的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这样的表现,面对这样真切的对比和差距,就不能不把眼前的对比与国家、民族的未来联系起来,就不禁要问,我们的学校该如何培养学生?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公民?
--------------------------------------------
深度链接:
“美国总统学生奖”始于1964年,是根据当时约翰逊总统的行政命令而设立的,用以选拔和表扬美国最杰出的应届高中毕业生。1979年,授奖范围扩展至在视觉、文学和表演艺术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总统学生奖”评选标准包括参选者的学业成就、论文、学校的评价、组织领导能力、社区服务等标准,每年从全美挑选2700多名参选者,第二次再从中选拔出500名进入准决赛,最后至多有141人获得该奖(每州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这是美国高中学生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之一。到目前为止,总共有5000多名美国应届高中毕业生获得了该奖。
美国高中生如何高考:大致上说来,美国大学录取新生的标准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高中毕业前一年的学年平均成绩。第二个就是SAT的成绩。SAT是美国高中毕业生的一种考试制度,满分为1600。每个大学校都在招生简章中公布录取新生的SAT标准。美国SAT考试是可以重复考的,考试时间一年中有四次到六次。第三个标准是学生的社交参与能力,要在你的履历上写明参加过什么社团,担任过什么职务。做过多少义务工作,例如到老人福利院去帮助老弱病残者,或者到医院、教会、基金会帮助过多少人士。你有什么组织能力,担任过学生会主席或者编辑过学生刊物等等,都是学生能力的表现。而且在参加完这些活动后,都会有一张由相关老师和校长签名的证书来证明。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标准在大学录取中也非常重要。那就是本人写的一份自荐信,你为什么要选择这所大学。这是一篇不超过两页纸的信,实际上就是一篇文章,你要一下子打动看信人的心,使他愿意看下去。每个学生都要附上三位教师的推荐信,这也是录取官第二要看的内容。只有在这些软性的标准通过之后,录取官才细心地察看你的其他资料。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