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伞,唯有努力奔跑
个人日记
——青年才俊张辉平的成长故事
苦难是面双刃剑,面对命运的不公,有人选择抱怨和放弃,浑身充满暴戾之气。也有人选择坚强面对,站在自己世界的顶端,看着云,望着天,呈现生命的五彩斑斓。
——题记
在惠州最高档的写字楼万丽富力中心十楼办公室,我采访了他。坐在我面前的是一个刚过而立之年,穿着得体,阳光健康,斯文谦和的帅小伙。他一边熟练地泡着功夫茶,一边将他的成长故事向我娓娓道来。
失去双亲的苦难孤儿,如岩缝里的一粒种子顽强生存
他出生在湖南衡阳市金兰镇一个叫何龙村的小山村里,二岁丧母,九岁丧父,是个苦命的孤儿。爷爷奶奶年迈,无力照看三个孩子,哥哥和姐姐相继投奔桂林的亲戚谋生去了,家里就只剩下他和年近八十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残酷的命运如一记重拳打在他身上,可从他身上爆发出的顽强生命力也如这记重拳般狠、准、稳。如同岩缝中的一粒种子,在险恶的环境中只有将根扎得更深、更牢,才足以抵抗外界的风霜雨雪。八岁时,他就成了可以挣钱养家的小小男子汉。
春天的早晨,天刚麻麻亮,他便揉着睡眼惺忪的眼睛,背上小背篓,去山里拔小竹笋。静谧的大山似乎还未从睡梦中醒来,他只听到自己的小脚丫踩着落叶发出的“吱吱”声音。这时,突然听到树丛里有点别的声响,他的心常常会提到嗓子眼,背脊一阵阵发冷,深怕忽然窜出一条蛇,深怕是哪只黄鼠狼要出来觅食。害怕归害怕,但他一定要拔满一筐小竹笋才回家。这是他自己给自己定的任务,咬牙也要坚持完成,从不打马虎眼。夏天,他背一个齐人高的冰棒箱子四处吆喝,不戴草帽,不穿鞋子,就这样顶着烈日,一双赤脚健步如飞。他说不穿鞋是因为太费鞋子,还有路烫脚迫使自己走快路,冰棒就没那么快融化。交到人手里时,冰棒还硬硬的冒着丝丝白气,像刚从冰柜里拿出来般。秋天,一个人在深山老林的树丛里扒拉捡茶籽卖,多少寂寞多少恐惧伴随他,只有他自己知道。冬天干池塘的时候,他脱掉棉衣棉裤和鞋袜就往池塘里奔,他要尽他所能去抓鱼,烘干后拿去集市卖掉换取微薄的生活费。池塘里的泥水冰冷刺骨,抓完鱼,手脚几乎失去知觉。奶奶早已烧好了热水等他,他泡在热水桶里,看着奶奶高兴地清点着战利品,再苦再难他也觉得值了。
他说起小时候卖冰棒的故事时,有些眉飞色舞,得意之情溢于言表。我也绕有兴致地听着,顿感他小小年纪就集智慧、胆识和魄力于一身,非同常人,经商天分与生俱来。村里有个同龄小孩跟着他一起卖冰棒,每次走在他后面卖不掉,走在他前面也卖不掉。小朋友父亲便想了个招,把原本卖3毛钱的绿豆冰棒降价到2毛5,生意一下好起来。他不管跑得再勤,那5分钱的差价还是让他的冰棒出现了滞销。可他不想降价,从镇上冰室批发来就要1毛5了,赚这点跑路钱实在不容易。如果他也把价降下来,迫使那小朋友继续降价,到最后两人都无利可图,这是一条死路。
那天,他的冰棒又滞销了。他索性坐在树荫下,分发几根绿豆冰棒给乘凉的人吃,自己也拿出一根仔仔细细地吃起来,边吃边和他们唠嗑。“这冰棒哪里最好吃呢?”“绿豆好吃啊,粉粉的。”几乎异口同声的回答。他又问:“这冰棒哪里不好呢?”“太甜了,甜到发苦,肯定加的是糖精,对身体不好。”听到这儿,他心里一动,如果那冰棒半根都是绿豆,再加砂糖来做,会不会好卖呢?他为自己的点子兴奋不已,第二天去冰室进货时就把想法和老板说了说。老板扒拉着算盘,说绿豆可以加多,可以用红砂糖代替糖精,但成本要增加,批发价也要2毛5一根。那就只能贵买贵卖了,卖5毛钱一根,他和老板说。可人家会愿意买吗?他心里真没底,但怎么样也得赌一把,不赌的话就没有活路了。他和老板谈好,先做540支一个柜的量,由他一个人去卖,卖完后回报20%的利润给老板。老板看这小男孩平时冰棒的销售量,知道他能吃苦耐劳,身上有股不服输的劲头,终于松口说给你三天时间,如果你三天卖完了540支,我就和你合作。
他到平时好卖的点,吆喝大家免费试吃他的冰棒,吃了觉得好就给钱,不好吃就不给钱。等他们吃完,他就问有什么不一样,他们都答绿豆多,有红糖香味,吃起来虽然没那么甜,但吃完喉咙不干。他赶紧接话,这就对了,我这冰棒全部用红砂糖做的,吃了对身体好。试吃的人大部分给了钱,极少数人没给。第一天销出去180支,完成既定目标,第二天卖出去150支,第三天中午冰棒就销售一空。老板很高兴并信守承诺,一样的包装不一样的冰棒只交给他一个人来卖,他几乎垄断了附近几个村落的冰棒生意。那小朋友的冰棒无人问津,只好自动收摊了。他把赚来的钱全交给奶奶,奶奶喜笑颜开,逢人便夸孙子能干,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顿时油然而生,赚钱的劲头就更足了。
9岁那年夏天,有个阴天,他的冰棒有一半没卖完,就跑远路去邻村卖。在一个村落前,他看到十来个孩子在那玩的欢,便过去吆喝。一个高个男孩走过来,拿出2元钱说要买一根2毛钱的冰棒,他找回1块8。高个男孩叼着冰棒将钱数了数说少了2毛,他补给他2毛。高个子又数了数钱说还是少2毛,他只好又补给他2毛。当高个子再说还少2毛的时候,他知道是故意讹他了。高个男孩一看就是这小孩帮里的老大,自然是一呼百应。好汉不吃眼前亏,他赶紧放下冰棒箱子,把包里20多块钱全递给高个子。高个子见他很识做,发话了:“钱拿回去,每人发一根冰棒就行了。”他赶紧照做。在那吃了哑巴亏,要是换上其他人就不去那卖冰棒了。可他偏不按常理出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把整钱藏好,腰包里只剩下些零钱,托着满满一箱冰棒又去那卖了。高个子见他又来卖冰棒,很是诧异,可眼神里明显多了几分钦佩,他规规矩矩掏出2毛钱买了一根冰棒。老大都不讹人了,其他小孩自然跟着掏钱买。他看到没带钱的小朋友想吃冰棒,便热情地分发几支给他们。以后,每每去那卖冰棒,他的生意出奇地好。那帮小孩还成了他的守护神,帮他吆喝,帮他赶走恶狗,送碗水给他喝,他用真诚、善意和勇敢俘获了他们的真心。
我问他:“这么小就自己出来赚钱,这样的生活你觉得苦吗?”他摇了摇头说:“倒没觉得有多苦,但是内心很孤独,总感觉自己在四周漆黑的茫茫大海里航行,不知道往哪里走,如果父母在,他们指引我一下,我会感觉自己幸福许多。”说到父母,他的脸上闪过一丝不经意的忧郁和遗憾。虽然那艰难困苦的日子已过去,但父母之殇,是他心里永久的隐痛。
辗转打工寻找人生路,勤劳朴实的优秀品质,让教授刮目相看,恩师就在人生转角处
16岁那年,舅舅见他个子已高,就把他引荐到县水泥厂,早工作早赚钱,初中三年级下学期的课还没上完他就辍学了。在水泥厂干了半年多,他总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工作和生活。他把烦恼和姐姐说了,姐姐说有一技傍身总能混口饭吃,鼓励他去学厨师。厨师学了一年回到村里,恰逢征兵季节,村领导觉得这个小伙子勤快能干,集体推荐他去当兵。当兵在农村来说,也是一条好出路。体检时其他项目都合格,可惟独查出了乙肝大三阳,当兵的路不通了。当时是谈乙肝色变的年代,许多岗位都不接收。年纪轻轻就摊上这病,他仿佛被人敲了当头一棒,懵了。
可是,日子还得继续往下过,他能靠谁呢?他默默卷起铺盖,去姐姐所在的城市桂林找工作干。大酒店招厨房人员都要健康证,他拿不出来,小餐馆环境差待遇差,也不是他想要的。正一筹莫展之际,他看到有家不大不小的酒楼招厨房配菜师傅,环境各方面他都比较满意,这儿也没说要健康证,他兴高采烈进去面试。老板见他面黄肌瘦的样子,没要他。他不死心,第二天又去,见着老板就说自己不要工资,有个地方住,给口饭吃就行,老板默许了。
总算是有了安身之处,就算是不要工资,他也不敢懈怠,心想能跟师傅们学点东西也是好的。在厨房干了一上午,他看到油烟机上有厚厚的油烟,墙壁瓷砖上也有一层污垢,整个厨房都腻乎乎的。中午休息时,其他人都去午休去了,他挽起袖子和裤腿,一个人在厨房洗洗刷刷,楞是让厨房焕然一新。下午上班时,厨师和主配菜师傅进到亮堂干净的厨房,向他竖起了大拇指,老板进来看了看也暗暗点头。下班的时候,老板特意走到他面前说:“小伙子,明天继续来做事啊!”。
一个月过去了,到了发工资的时候。老板喊他过去,发给他450元。当时配菜师傅是350元一个月,他想老板要发我工资最多也是350元啊,是数错了吧?他赶紧拿出100元退给老板,老板笑着说是给你发450元,因为你眼里有活,比他们都勤快。第二个月,老板炒掉了一个配菜师傅,那人的活他全揽了。到了第三个月,老板发给他680元,比主配菜师傅还高出80元。他受宠若惊,感激老板的知人善任,更加卖力地干活。
18岁时,他辞了配菜师傅的工作来到惠州。辞职时,老板十分不舍,多发了一个月工资给他。姐姐嫁到了惠州,想把弟弟带在身边。没娘的孩子,姐弟感情十分深厚,他听姐姐的。可是,又是同样的难题,乙肝大三阳,拿不到健康证。进厂,进酒店都没戏,几个月了,工作还是没有着落。2001年,在姐夫的介绍下,他进了惠阳淡水二中做保安,守的是学校后门,包住不包吃550元一个月。上班没多久,他就和姐姐夸下海口说每个月要存600块。姐姐笑他吹牛,550元的工资,除去300元的伙食费,怎么可能存600元呢?姐姐不知道,他已找到生财之道。
到学校他发现,垃圾桶里经常丢着同学揉成一堆的草稿纸和不要了的作业本,矿泉水瓶子和饮料瓶子也随处可见。他不上班时,就把这些捡来,将一张张草稿纸抚平,将瓶子踩扁,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他说当着女同学的面去捡瓶子,当时还是怪不好意思的。因为高中部的学生和他年纪不相上下,男孩青春帅气,女孩亭亭玉立,他的面子有些挂不住。看着那垃圾桶里的矿泉水瓶子,到底要不要捡呢?他每每犹豫,但最后还是从垃圾桶里捡起了瓶子。这一幕,让一位姓曾的教授看到了,教授微笑着向他点了点头以示赞许。
过了几天,恰逢给曾教授家送煤气上楼。他的热心在学校是出了名的,帮人送米送煤气已是家常便饭,帮老师同学送个信什么的也是常有的事。教授请他坐下,倒上茶水,和他聊起了天。教授问他:“你喜欢做什么?”他想了想说:“我喜欢做生意,可做生意需要本钱和经验,这些我都没有。”教授说那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要有学习的能力。说着他就把书房门打开,一个房间全是书。他以为教授让他搬书,连忙问:“教授,书要搬去哪儿?”教授摇了摇头,拿出一本《论语》,让他回去好好看。他读书时语文成绩就不好,《论语》又是文言文,这不是看天书吗?教授说你只管看,也不用背,他不好拒绝,只好拿回去翻翻,觉得索然无味,一个星期就把书还给了教授。教授笑着说小伙子,不错啊,我看这本书都看了三个月,你一星期就看完了。他不好意思挠了挠头,说好多字不认识,看书这活我真干不了,要我干点搬搬抬抬的活我不在话下。老教授不置可否,耐心地为生僻字注上拼音,又让他拿回去看。他囫囵吞枣看了一个多月,还是不知其意。教授说你再拿回去看,下次还书时讲里面几个小故事给我听就行了。教授布置作业要讲故事了,他不敢怠慢,只好一字一句细细啃读,看完第六遍时,他终于知道《论语》说的是什么了。读一本自己完全不懂的书,这啃读的过程,帮助他积淀刻苦攻读所必需的坚忍不拔的品质、举一反三的悟性以及善读善成的信念,我想这也是教授的用意所在吧。
接着,教授又拿了《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红楼梦》、《曾国藩传》给他看。他似乎尝到了看书的甜头,不再厌烦,一遍没看懂看两遍,两遍没看懂看三遍,直到看懂为止。他悟到了曾国藩修身律己,勤俭廉劳,不为官自傲的品德,他读到《红楼梦》不只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一场爱情故事,还看到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他对看书也越来越上瘾了,书本对他有着无形的吸引力,只要闲下来他就捧着书看。这以后,他陆续看了许多书,尤其偏爱看人物传记。毛泽东、邓小平、刘少奇、李嘉诚、巴菲特、希特勒、马云等人物的故事他能顺着讲,还能倒着讲。其中,《毛泽东的故事》他整整看了二十遍。慢慢地,他发现自己变了,心很安静,精神似乎有了依托,和人交谈时明显多了底蕴,多了话题。“腹有诗书气自华”,是阅读为他插上了一双隐形的翅膀。
在他办公室采访时,我随意地看了看办公室的摆设。沙发边茶室旁摆放着造型独特的根雕,巧夺天工美到极致的木化玉摆放在桌上,天然水晶石坐落在窗边,独具艺术审美,可见其生活品质和情趣。他还准备在办公桌后墙做一面书柜,书本已成为他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他一直说曾教授是他人生的恩师,让他爱上读书,迄今为止这爱好就没变过。其实,你是什么样的人,就能遇到什么样的人,你心里想什么,就能看见什么。每个邂逅都有理由,一些人,一些事,就在你人生某个转角处等着你,不早也不晚。
为事业拼搏身兼数职劳累成病,无限极产品让他的人生峰回路转
2002年,他开始学习金融和理财知识,并涉足股票,把多年积蓄投进股票市场,小赚了一笔。2004年到一家物业公司任职,开了间杂货店,兼职物管,介绍地皮买卖,包楼出租等,收入相当可观,买了房子也买了铺面。2008年,他娶妻生子,幸福得就像花儿一样。可是,世事总是有很多变数,如同明天的雨,不是你我可以控制的。2009年,他的身体突然出现不适,疲倦乏力,咳嗽不止,干什么事也提不起精神来。这么些年,他只顾低头赶路,全然忘却了自己是一个有肝病的人,而肝病患者更需要调养休息,他的身体已然亮起了红灯。这以后,他自己和家人就走上了寻医问药之路,连道听途说也不放过,不知道上过多少回当,最多的时候每个月药费就要花6000块。可是,这样那样的药吃下去,病却不见好。他自己都觉得快走到人生的尽头,从来没这样沮丧过。岳母娘一个劲地埋怨女儿,你千挑万选,结果嫁了个药罐子,今后有你受的。可妻子相信他的病能好,相信他这么坚强的人肯定什么事情也可以扛过去,一直默默地为他煲汤煎药,悉心照顾,不离不弃。
2010年4月的一天,一位朋友来他家,见他正皱眉喝着中药,就随口说了一句,听说李锦记旗下的无限极公司有款口服液的产品很是不错,要不要试试?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李锦记不是做酱油的吗?怎么还做保健品了呢?市场上保健品泛滥成灾,鱼龙混杂,谁还相信啊。可朋友还是热心肠地把他带到了升平苑附近的一家无限极产品专卖店。专卖店店面很小,产品也不多,他有些失望,店主和他说产品如何如何好他也没听进去。但碍于朋友面子,就办了张卡,充值了500元。反正牙膏,沐浴露什么的家里也是需要的,然后还买了几盒增健口服液就回家了。买回来就不要浪费嘛,他将信将疑服用了那口服液。一周后,感觉自己精神好了许多,没那么疲累,想吃饭了,连口臭也没有了。
他心想,这东西好神奇啊。就主动上网查阅资料,去了解无限极。当他了解到无限极是香港李锦记集团旗下专门从事中草药健康产品开发与销售的独资子公司,他知道李锦记的实力,知道这个产品是信得过的,就买了1万块钱的产品,七八样搭配着吃。吃了5个月后,他的脸色红润,感觉精气神全回来了。他尝试着去医院抽血做了个肝功能检查,医生告诉他大三阳转阴了。他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困扰了这么多年的病这就好啦?医生肯定地点点头。他赶紧飞奔回家告诉妻子这个喜讯,妻子看着化验单,喜极而泣。
或许是看到了李锦记的实力,或许是出于对无限极产品的感恩,或许是看到直销市场的未来,2011年,他卖掉了一套房子,抛掉了所持有的股票,全身心投入到无限极事业中来。妻子不理解他,劝他说要是你觉得这产品好,你长期吃就是了,何必当事业来做呢?这得冒多大的风险啊。可他的倔劲一上来,谁也阻止不了他。他不管不顾,一头扎了进去,单枪匹马,没日没夜,走南闯北,吃尽了苦头。
做了三年无限极,没有想象中的赚大发,他碰过壁,吃过亏,但学会了和人打交道,学会了营销之道,更学到了许多养生知识。他对人体的经络穴位了如指掌,脉象苔象也能摸出看出一二,俨然半个中医。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健康,它是你事业的助推器,如果身体有毛病,会让人万劫不复。对于这点,他太有感触了。失而复得的健康让他更珍重自己的身体,休养生息更有规律。夏天,他4点起床,秋冬季节,5点起床。起床后,在阳台伸伸懒腰,拍打经络,让五脏六腑都醒来。烧壶开水放凉喝了,去东江边漫步一小时,呼吸新鲜空气,活动筋骨,想想今天要做哪些事。有了清晰的目标,就会忙而不乱,紧张有序。漫步回来再看一小时书,补充点精神食粮,然后送儿子上学,8点准时到达办公室,开始一天紧张的工作。周末有时也约见客户,陪吃陪喝陪聊,但不加班的时候他会带着老婆孩子一起登山、打球,阅读。他每天坚持11点上床睡觉,让肝胆排毒。睡觉前,洗个热水澡,打坐半小时,他谓之“清心”。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而他,每天总结今天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都做了什么。清心毕,安稳睡觉,身体和灵魂同步。生活除了酒肉穿肠,还有明月清风。他的生活简单自持,如一搂春风拂过脸庞,轻柔温暖,并生出许多花红柳绿的希望。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与惠州北大镁骅商学院结缘,成为祯州集团荔枝果酒代理商
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他知道做无限极产品并不是自己终身的事业,他需要更广阔的舞台来展现自己。他带着姐姐参加无限极的活动,让姐姐不觉间认可无限极并投身到无限极事业中来,自己却抽开身来,来一个华丽转身。2014年初,他把铺面卖掉,把炒股赚的钱和多年的积蓄全部拿出来,注册了乐行仁投资有限公司,主要开展企业管理、策划、运营、咨询、项目投资咨询、股票咨询等业务。梦想在这里重新扬帆起航,破浪前进。
自己开公司后,涉及的面越来越广,需要掌握的东西越来越多。他觉得自己拥有的知识就像那半桶水,舀啊舀啊,很快就舀完了,有捉襟见肘之感。如果再不及时补充,很快就要干涸。一天,他和朋友在公司后面的早餐店吃早餐,聊起自己想充电想进修的想法。也许他们声音有点大,也许人家很在意,旁边桌的一位女士微笑着走过来,寒暄了几句,然后递过来一张名片,让他有空去办公室坐坐,了解了解。他一看名片,这位是惠州北大镁骅商学院院长肖镁骅女士,她的办公室也在万丽富力中心。什么叫得来全不费功夫,这无异于雪中送碳啊。
吃过早餐,他就直奔肖院长办公室。学制一年,每月两天请北大清华的教授来授课,学费还不到万元。这对他来说吸引力太大了,当即刷卡缴费,成为了惠州北大镁骅商学院一名学员。通过和肖院长接触,发现她为人热情善良,很替学员们着想,他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他偶尔会和肖院长提提建议,帮她规划规划蓝图。当得知她在招生和资金上遇到瓶颈时,他毅然注入资金帮助肖院长渡过难关,自己也成为了惠州北大镁骅商学院的股东。
做教育事业,尽能力回报社会一直是他的梦想,这里面有个故事。因为他是孤儿,国家政策可以免交学杂费,奶奶的意思是既然是国家政策,那就享受也无妨。书可以去读,但学校不给发新书,只好借了人家高年级同学用过了的旧书来读。他每天衣衫褴褛,食不果腹,在学校苦熬。有天姐姐从桂林回来,用打工的钱帮他买了一身新衣服和一个新背包(双肩背的),他兴奋得一晚上没睡好觉。第二天,他兴高采烈穿上新衣服,背上新背包去学校,一进校门,感觉全是异样的目光和窃窃私语。来到教室,一个女同学当着他面说“xxx,你不交学费,还穿新衣服背新书包,要脸不?”他的脸顿时红到了脖子根,恨不得钻地缝。心想,我是孤儿,就连穿新衣服背新书包的权利也没有了吗?他在心里暗暗发誓,长大后要做企业家,资助孤儿,让他们抬起头来做人。
在介入惠州北大商学院这个平台后,他多次组织发动企业家捐钱捐物给孤儿院,老人院,自己每月定时捐一笔小钱给某慈善机构。他计划自己捐款50万,再募捐150万,共筹资200万元,在老家何龙村建一个村委办公室和图书馆综合楼,配备电脑和各类图书,2017年建成使用。他要让村干部有个宽敞明亮的办公场所,能更好地为村民服务。他要让孩子们有个茶余饭后消遣的好地方,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们阅读的好习惯。
平时在生活中,他也处处心存善念。打的不找零,买下老人家卖不出去的菜是常有的事。他说劳动人民更需要关爱,你给一点点善意的关怀会让人温暖许久。有天傍晚,天气很冷还下着雨,他下班回家。在路边,他看到一对夫妻打着伞在板车旁等待人来买他们卖剩的十几斤苹果,两人的背影在风雨中瑟瑟发抖。他走过去,把苹果全部买了下来。两夫妻好开心啊,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连声说着这下我们可以回去给孩子做饭吃了。他提着十几斤苹果,给几个朋友分发了些,剩下的拿回家去,老婆还一个劲儿地表扬他会想到给家里买水果了。他笑而不语,心中的快乐无以言表。最大的助人,就是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拾起他的自尊;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人在不知不觉中维系他的自尊,他深谙其中道理。
惠州北大镁骅商学院有个活动叫企业互访,你到我企业来,我到你企业去,给企业家们打造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互通有无。有敏锐商业嗅觉的人往往就能从中抓住商机,事半功倍。在一次企业互访中,他来到了学员薛子光先生位于水口大道的广东祯州荔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荔枝是驰名全世界的珍贵水果,形、色、香、味俱佳,文化也源远流长。“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千古名句让荔枝声名显赫。葡萄全世界都有,最好的不在中国,荔枝全世界稀有,最好的在广东,这是老天恩赐给广东人的珍贵礼物啊。创造了“惠州梅菜”著名品牌的薛子光先生将目光投向广东相对滞后的荔枝加工产业,先是做鲜果出口,保鲜问题及出口限制等问题,让他陷入销售困局。一次偶然的机会,薛子光看电视广告看到“宁夏红”枸杞果酒,再联想到享誉世界的干邑路易十三,他灵光一闪,何不将营养价值一点不输给葡萄、枸杞的荔枝酿成干酒呢?他大胆设想,以荔枝鲜果为原料,利用法国先进的干邑酿造技术,酿造出中国人自己的“路易十三”。有想法就付诸行动,薛董先后多次去法国意大利等地考察,从2000年起,花重金聘请法国杜比耐特葡萄酒研究所和华南理工大学著名酿酒专家共同开发荔枝酿酒、醋、鲜汁等系列产品。经过15年的不懈努力,终于生产出安全稳定,营养健康,品位高雅的丹荔系列。他的丹荔荔枝系列产品拥有法国的技术,德国的设备,意大利的包装,一上市就尊贵不凡。
介绍完情况,薛子光先生拿出几种产品让学员们品尝。他将一小口果醋含在嘴里细细品味,似酒非酒,啖啖留香,他一下就爱上了这味道,仿如对一个女人一见钟情。喝到丹荔冰酒时,那浓郁的果香和甘甜醇厚的口感,让他陶醉,学员们也赞不绝口。品尝酒的间隙,薛子光也随意地聊起了他的难处。他说虽然酒香不怕巷子深,可毕竟巷子太深还是闻不到酒香啊,要实现荔枝酒系列产品“广东生产,全球消费”这个目标,仍需很长的路要走,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做好丹荔系列饮品的市场推广工作。
说者也许无心,但听者有意。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荔枝酒产品,有如此好的口感和品质,只要宣传到位,他相信将来在酒类饮品市场一定能赢得一席之地,受到消费者热捧。他当即决定帮薛子光先生做市场推广,做丹荔荔枝酒类产品的代理。第二天,他就去薛董的公司毛遂自荐,多年的营销经验和功底,让薛子光先生信服,两人聊得很是投机,一拍即合,共谋发展。他首期出资30万做推广方案,2015年6月各路媒体介入,做大面积推广。欣慰的是,现已有湖南、江西、北京的客商要来惠州考察荔枝酒产品生产基地,他相信自己事业的春天很快就要来到。
结语
文中的他,名字叫张辉平,1983年出生。这位32岁的青年才俊,如今拥有惠州市(工商总联)执委,惠州市商业协会副会长,广东省荔枝协会会员,惠州北大镁骅商学院金融顾问等诸多头衔。他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恨不得把时间掰开来用,走路都比常人快。我去采访他时,他一个劲地说,现在我还没有干出什么大的成绩,没什么好写的,只是成长经历不同于别人,对年轻人也许还有点激励作用吧。是啊,他还这么年轻,人生的舞台刚揭开序幕,好戏还没真正开演呢。期待着他接下来浓墨重彩的演出,我再来续写他的传奇篇章。
文章评论
雪泓
5.20,今天是一个美好的日子,为爱祝福,为相爱的人祝福,为我们爱着的人祝福,祝家庭幸福,快乐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