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地

个人日记


周末,家公打电话来和我们商量,说是要在老家的公共陵园里买两个位置安放他和家婆百年后的骨灰。他们打算去世后就火化,虽然乡下有墓园可以安放,但考虑到我们每年要回去扫墓,会不方便。我听了心里一酸,一晃眼,家公七十有五,家婆也七十了,已是鹤发鸡皮,枯萎蹒跚。家公家婆在什么时候就老去了呢?他们咋就要买墓地,就要想自己的后事了呢?可他们意气风发的样子仿佛还在眼前啊。

当年,我嫁给老公时,他们还是中年人的样子,每餐大块吃肉,用大海碗吃饭喝汤,身体棒棒的。我生了儿子时,由于夫妻两地分居,休完产假就要上班,无力自己一个人照看儿子,也无经济能力请保姆,就把这个难题交给了家公家婆。见这情况,接近退休年龄的家公就主动向单位提出内退,离开他心爱的教师岗位,为我带儿子。家婆是在郊区教学,她们学校缺老师,说啥也不让她提前离开岗位。家公不擅家务,家里突然有了这么个小人儿,常常把他弄得焦头烂额。家婆看不下去,有时只好骑着自行车驮着我儿子去学校,十来里的路啊,上坡下坡,泥泞难行,她就这样艰难跋涉。有上课任务时就托同事照看一下宝宝,下了课就自己抱着哄着,晚上回到家做完家务还要备课,常常忙至深夜。

而家公呢,几十年如一日,把全部心思都用在工作上。碰到考试季,他就吃住在学校,家务活几乎没伸过手,几个孩子也没管过,家婆说记忆里他都没怎么抱过孩子。可为了我的儿子他的宝贝孙子,他系起围裙下起了厨房,把家婆备好的食材一股脑儿放在锅里煮,做些四不像的食品给儿子吃。儿子吃不完,他就拿过儿子的碗把那黏糊糊的东西全吃光,两爷孙就这样过日子。儿子拉了便便在地上,他鼻子都不捏,直接抓过一张报纸把便便包起来丢到厕所去,家婆说这是她做梦也想不到的变化。以前老公他们小时候拉屎拉尿的,他都掩鼻而过,更别提洗尿布了。可他宝贝孙子的尿布屎裤子他却不亦乐乎地洗,而且毫无怨言。儿子哭了闹了,他不是哼歌就是做鬼脸逗乐,完全变成了一个老小孩。在两老的拉扯下,儿子呀呀学语,蹒跚学步,健康成长。

儿子三岁时,要回惠州上幼儿园,这时家婆也退休了,他们两老也跟着来了惠州。接送儿子上幼儿园,做饭搞卫生,帮我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让我安心工作。很快家里又迎来了女儿,出于好心,出于好意,也为了圆我的女儿梦。女儿刚抱到家里来的时候,瘦弱得像只猫,皮肤溃烂,头上生疮。说实话,我没有一点想亲近的欲望。可答应人家了,就得好好把她养大,给她最好的爱。家公家婆爱屋及乌,他们一点也没有嫌弃她,每天用中草药煲水给她洗头洗身,三天两头带着她去皮肤病医院看,喂药擦药,楞是让女儿脱胎换骨,变成了一个健健康康漂漂亮亮的小女孩。听着女儿怯生生地叫我妈妈,我觉得自己的身上又多了一份责任,这个生命从此和我有了关联,我对她将付出毕生的爱。是家公家婆让我又多拥有了一个女儿,如果没有他们的鼎力相助,我想我是无法照料她长大的。

时光流逝,孩子们慢慢长大,家公家婆的身体也在这岁月流光中悄然枯败了。家婆在2008年摔断了腰骨,在床上躺了一年,导致一条腿肌肉萎缩,留下了后遗症,腿一长一短,吃东西不消化,后来晚餐也不敢吃了。过了几年又因为颅内肿瘤,做了开颅手术,手术后元气大伤。手术时切除了脑内一块什么东西,之后再也不能坐车,车一开动就呕吐不止,就像生了一场大病,谈车色变。两老梦想着等有钱有闲了就出去走走看看的愿望再也无法再实现,只能看着电视里的风景片望而兴叹。家公的牙齿也不知不觉“下岗”了,靠满口的假牙咀嚼食物,心血管病困扰着他,曾两次因脑动脉堵塞脑部供血不足而晕倒入院。从此后,他戒掉了爱吃的扣肉,每天按着电视里的养生食谱就餐,可还是挡不住衰老的步伐。从老家回来,再也挑不动两大袋东西,而是打电话让我们去接他(以前是绝对不麻烦我们的)。自行车也不敢骑了,怕摔跤。到哪里去两老都靠两条腿,一般也很少出门了。他们絮絮叨叨了一辈子,感情深不见底,可慢慢也提不起来说话的劲。晚上,两个人坐在沙发上,灯亮着,电视里载歌载舞,他们却各自打着盹,屋内除了电视机里的声音,再无声息。孙儿孙女读寄宿去了,没有了绕膝之欢,我和老公要忙工作忙交友忙我们所忙的事,能陪伴的也就只有周末的功夫了。他们在这地方要操着半生不熟的普通话和人交往,广场上小区里偶尔认识的老头老太老乡,建立起来的友情多半是虚情假意,没有人能真正推心置腹,邻里间关起门来也老死不相往来,都不动声色,漠不关心。我听着他们的抱怨,体味着他们的寂寞,却又无能为力。

在惠州住了十多年的他们,突然有一天和我们说想回老家了,想吃家乡的菜肴,想邻居街坊,想亲戚朋友,想念乡音。他们收拾了房子里所有的东西,摆设品,衣服,坛坛罐罐,一件也不舍得扔,整整装了十几个纸箱子。老公买来了封箱胶带,包装带和打包机,一件件规整打包,通过物流公司帮他们运回去。我知道他们是不会回来了,为他们买的养老的带花园的房子也留不住他们。叶落归根,家公家婆他们尚且有归去的地方,在那儿可以妥妥地安放他们的身体和灵魂,心情愉悦。我们呢?老了要去哪里?少小离家,认识的老辈将故去,小辈们一个也不认识,故土尚在,却已没有了我们的根。

回归故里的家公家婆如鱼得水,似乎重新焕发出生机。每次打电话回去,他们的语气都是轻松愉快的,没有了身在异乡的落寞。家婆有了邻居和昔日的同事聊家常,有了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来串门,门口的麻将馆里大多是旧相识,她每天去那搓几小时麻将,说说笑笑间时间就过去了。家公呢,和一帮老伙计在公园里又玩起了门球,练起了太极拳。他们最高兴的是吃什么东西都是他们喜欢的合口味的,一出家门就可以买得到。他们说过了马路就是医院,特方便,真的生病动不了就打120,让我们不必担心。

人终究难逃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再精彩也是个过程,一黄土就是我们最终的归宿。“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家公家婆知道在这世间的日子是过一天少一天,所以想到了买墓地,为自己找到安眠之处,一辈子就圆满了。日暮西沉,我们也只能无奈地看着他们一步三摇日渐衰老的背影慢慢远去,直至消失,这样的情景在多年后也会在我们的儿女身上重现,一代一代,这就是生命的轮回。我们做儿女的,不能时时陪伴,有担心有挂念,但也只能电话问候,常回家看看,快乐着他们的快乐,幸福着他们的幸福,如此而已。因为,终有些地方我们爱不能及,终有些事情我们爱莫能助。

文章评论

执着

写得真好!看得我都流泪了,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啊!想想做父母的真不容。记得在我在荣光公司上班的时候,周末总在你家度过,那时他们两老待我如同亲人.

执着

想想至今都令人感动,昨天的许多事情似乎还在眼前,今天却相隔遥远了.......由此也想起了曾经待我如同女儿般的婆婆,如今只能怀念了!珍惜当下,尽量孝敬老人,以免留下遗憾。这年头像你这么 孝顺明事理的儿媳还真不多,也祘是毛家的福气啊!榜样,值得学习!

热的雪

又修改了一下,或许看着更顺眼了。

雪泓

叶落归根,年纪大了,终究是要回归故土,回归家园的。有一天,我们也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