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帝陵
经典收藏
1.成吉思汗陵
位于鄂尔多斯市中部伊金霍洛旗境内,距东胜区65公里,座落在高高的甘德尔山岗上。相传,七百多年前,成吉思汗率军远征西夏途经鄂尔多斯高原,目睹这里水草丰美,花鹿出没,心里特别高兴,陶醉之际,失手将马鞭掉在了地上。部将刚要拾起马鞭,却被成吉思汗制止了,并即兴吟诗一首:“梅花幼鹿栖息之所,戴胜鸟儿孵化之乡,衰亡之朝复兴之地,白发吾翁安息之邦。”成吉思汗死后,人们就遵嘱将他葬在这里。15世纪中叶,守护成吉思汗陵的蒙古鄂尔多斯部落进入“河套”,成吉思汗的陵寝-“八白室”也随之迁来。17世纪初,八白室供奉在今达拉特旗王爱召。清顺治六年(1649),又将八白室移至今伊金霍洛旗,从此,成吉思汗的灵柩就长期供奉在甘德尔山岗。1939年,日本侵略者企图抢劫成吉思汗陵,为避免遭劫,成陵被暂时迁移到甘肃兴隆山。1949年,成陵又被迁往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1954年,成吉思汗灵柩迁回伊金霍洛旗。两年后,在甘德尔山岗上新建起陵宫,成吉思汗灵柩被安放在其中。成吉思汗陵规模不算大,占地约5.5公顷,但颇有特色。成吉思汗陵的主体是由三个蒙古包式的宫殿一字排开构成。三个殿之间有走廊连接,在三个蒙古包式宫殿的圆顶上镶嵌着蓝、黄两色琉璃瓦,组成传统的云勾浪纹图案。。圆顶上部有用蓝色琉璃瓦砌成的云头花,即是蒙古民族所崇尚的颜色和图案。正殿高26米,双层屋檐;东西殿高23米,单层屋檐;后殿和走廊高20米;从高处下望,整个大殿像一只雄鹰,正殿像鹰的头和身子,两个侧殿则似在雄鹰展开的双翼。正殿正中摆放成吉思汗的雕像,高5米,身着盔甲战袍,腰佩宝剑,相貌英武,端坐在大殿中央。后殿为寝宫,安放四个黄缎罩着的灵包,包内分别供奉成吉思汗和他的三位夫人的灵枢,灵包的前面摆着一个大供台,台上放置着香炉和酥油灯,还摆放成吉思汗生前用过的马鞍等珍贵文物。在通连东西两个侧殿的走廊里,绘有壁画。西走廊壁画描绘了成吉思汗的毕生功勋和当时蒙古族的社会情况、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等,东走廊壁画反映了忽必烈统一中国后蒙元帝国工、农、商、航海等各方面的盛况,臣民与朝廷的关系,以及与邻国的通商往来。
在成吉思汗陵东南角,有金顶大帐、侧殿、选汗高台、草原市场、文物陈列馆、射击场、赛马场、摔跤场等设施。成吉思汗行宫位于陵园东南角约l公里处,由直径18米、高13米的金顶大帐、侧殿、高8米的选汗台、射猎场、赛马场、3辆车轮高2米的巨大战车等组成。殿内有成吉思汗宝座和画像,殿外有8辆战车,车轮高2米。选汗高台高8米,是历史上牧民推选可汗时的仿古建筑。
成吉思汗于1227年病逝至今700多年来,对他的祭奠活动在草原上一代接一代地始终进行着。据记载,成吉思汗的各种祭奠活动每年要进行30多次,这些祭奠都有不同的时间、方式和祭品。过去,由于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所限,加之由于成吉思汗陵是经常流动的,所以,祭奠活动因地制宜分散在各地进行。1955年,当地政府征得守陵的达尔扈特人和蒙汉同胞的同意,将分散在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各旗的成吉思汗画像、苏鲁德、宝剑、马鞍等物集中到成吉思汗陵所在地,并把各种祭奠活动适当集中,分别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廿一、五月十五、八月十二和十月初三,为一年的四次大祭。
在成吉思汗陵东南角,有金顶大帐、侧殿、选汗高台、草原市场、文物陈列馆、射击场、赛马场、摔跤场等设施。成吉思汗行宫位于陵园东南角约l公里处,由直径18米、高13米的金顶大帐、侧殿、高8米的选汗台、射猎场、赛马场、3辆车轮高2米的巨大战车等组成。殿内有成吉思汗宝座和画像,殿外有8辆战车,车轮高2米。选汗高台高8米,是历史上牧民推选可汗时的仿古建筑。
成吉思汗于1227年病逝至今700多年来,对他的祭奠活动在草原上一代接一代地始终进行着。据记载,成吉思汗的各种祭奠活动每年要进行30多次,这些祭奠都有不同的时间、方式和祭品。过去,由于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所限,加之由于成吉思汗陵是经常流动的,所以,祭奠活动因地制宜分散在各地进行。1955年,当地政府征得守陵的达尔扈特人和蒙汉同胞的同意,将分散在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各旗的成吉思汗画像、苏鲁德、宝剑、马鞍等物集中到成吉思汗陵所在地,并把各种祭奠活动适当集中,分别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廿一、五月十五、八月十二和十月初三,为一年的四次大祭。
2.黄帝陵
黄帝陵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玄远黄帝的陵园,它位于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黄帝,姓公孙,名叫轩辕,出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母亲名叫附宝,据史书上载;农历二月初二,在沮水河畔(今黄陵县沮水河)沮源关的降龙峡生下黄帝,从此就有了二月二龙抬头”吉祥之说。司马迁在《史记》里对黄帝是这样描写的:“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可见,黄帝从出生到成长就不是一般人物。他15岁就被群民拥戴当上轩辕闻落酋长,37岁登上天子位,黄帝一生重大贡献就在于历经五十三战,打败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诛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诛杀蚩,结束了战争,统一了三大部落,告别了野蛮时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当选为中华民族第一帝。人类文明从此开始了。所以后世人都尊称轩辕黄帝是“人文初祖”、“文明之祖”。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矢。他的妻子能养蚕,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臣大挠创造了干支历法,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我国后来能巍然屹立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这与黄帝的赫赫殊勋是分不开的。据说黄帝活了118岁。有一次,在他出巡河南期间,突然晴天一声霹雳,一条黄龙自天而降。它对黄帝说:“你的使命已经完成,请你和我一起归天吧。”黄帝自知天命难违,便上了龙背。当黄龙飞越陕西桥山时,黄帝请求下驾安抚臣民。黎民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个个痛哭流涕。在黄龙的再三催促下,黄帝又跨上了龙背,人们拽住黄帝的衣襟一再挽留。黄龙带走了黄帝之后,只剩下了黄帝的衣冠了。人们把黄帝的衣冠葬于桥山,起冢为陵。这就是传说中的黄帝陵的由来。但是也有人说,黄帝死后就安葬在桥山。黄帝陵区约4平方公里,山水环抱,林木葱郁。参观者到达桥山山顶,首先看见路立的一块石碑,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马”。陵前有一座祭亭,亭中央立一高大石碑,碑上刻有“黄帝陵”3个大字。祭亭后面又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4字。再后面便是黄帝陵。黄帝陵位于山顶正中,面向南,陵冢高约4米,周长约50米,陵前40米处有一约20米高台,其旁一石碑上书有“汉武仙台”四字。此台系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巡游朔方归来时,祭奠黄帝,祈仙求神时所筑。黄陵下的轩辕庙里面尚有一些建筑、古柏和石碑等文物。陵、庙所在地桥山现有千年古柏816000株,是我国最大的古柏群。庙内有相传黄帝亲手植柏,高20余米,胸径11米,苍劲挺拔,冠盖蔽空,是我国最古老、最大的一株柏树。有谚语称它“七楼八扎半,圪里圪塔不上算”,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庙门北有一过厅和一碑亭,碑亭里陈放着47块石碑。最北边坐落着大殿,大殿前还有一株高大的古柏,叫“挂甲柏”,又名“将军柏”。据传,这是汉武帝挂金甲印烙所致。大殿雄伟壮丽,门额上悬挂有“人文初祖”四字大匾。自唐代宗大历五年建庙祀典以来,这里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新中国建立后,每年清明、重阳节均在此进行祭祀典礼,特别是清明节公祭已是中华民族传统祭祀大典。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圣地,海外侨胞将其誉为“东方麦加”。1962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 郭沫若题“黄帝陵”三个大字。孙中山的祭黄帝陵词开首就是“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黄帝陵区景色迷人,山麓有建于汉代的轩辕庙,庙东侧碑廊珍藏历代帝王御制祭文碑57通,现又新增香港、澳门“回归纪念碑”。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华夏儿女的“根”,已成为炎黄子孙举办盛大文化活动的中心之一。
3.茂陵
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今兴平县南位乡茂陵村,距兴平县城东15千米。西汉时,茂陵地属槐里县之茂乡,武帝在此建陵,故称茂陵。公元前87年,71岁的汉武帝病死,葬于茂陵。据《关中记》载:“陵皆高十二丈,方一百二十步,唯茂陵高十四丈,方一百四十步。”现封土高465米。周长240米,与书中所记数字基本相符。茂陵不仅在西汉帝陵中规模最大,修建时间也最长。从武帝即位的第二年(公元前139年)开始,到他死前后共用了53年。《汉书?武帝纪》载,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初置茂陵邑”,茂陵营建,共历时五十三年。据史书记载,把全国每年赋税收入的三分之一,花费在陵墓的修建上,因此,陵体高大宏伟,形为方锥,有“东方金字塔”之称。
茂陵陪葬的珍宝在汉帝陵中也是最多的,“武帝弃天下,帝幼弱,霍光专事,不知礼正,妄多藏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展藏之”。由于陪葬物品多,许多物品放不进墓,只好放入陵园内,以致西汉末年农民起义军打开茂陵园羡门,成千上万的农民俑入陵园搬取陪葬物,搬了几十天,园中物品还“不能减半”。198年在茂陵东侧出土200多件珍贵文物,其中鎏金铜马,鎏金鎏银竹节熏炉均为稀世珍品。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在位54年。他的雄才大略,使西汉王朝达到了强盛的顶点。武帝即位后的第二年(前139年),开始修建茂陵园,在汉诸陵中建筑规模最大,修建时间最长,埋藏珍奇宝物最多。《汉书。贡禹传》载:“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藏之。”相传武帝身穿的金缕玉衣、玉箱、玉杖和武帝生前所读的杂经30余卷,盛于金箱,也一并埋入。茂陵外部全用夯土筑成,形似覆斗,显得庄严稳重。今实测,陵高46.5米,顶部东西长39.5米,南北宽35.5;墓冢边长240米,陵园呈方形,东西墙垣430.87米,南北墙垣414.87米,城基宽5.8米。当时陵园有许多殿堂、房屋等建筑,仅陵园管理人员就达5000人。茂陵东南营建军了茂陵县城有27.7万多人居住,当时较繁华。
茂陵周围有陪葬墓,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禅等20多座,皆朝之勋臣贵戚。李夫人墓俗称英陵,又名“习仙台”,当地百姓称为“磨子陵”。《三辅黄图》载:”李夫人墓东西五十步,南北六十步,高八丈。”今李夫人墓呈长方形封土,在距墓顶13米处内收成台,台东西各边宽3.5米、南北各边宽4.5米,与文献记载基本相符。卫青(?-前106),曾先后7次率军出击匈奴,斩敌5万余。霍去病(前140-前117),是卫青的外甥。前119年,两人经东西两路大军深入北方大沙滇,寻找匈奴主力决战。卫青在漠北击败匈奴单于,汉兵北至完颜山赵信城(今蒙古杭爱山以南)而还。霍去病军出塞2000余里,与匈奴左屠耆王接战获胜,至狼居胥山(今蒙古乌兰巴托以东)、临瀚海(今贝加尔湖)而还。两路远征军的巨大胜利,迫使占据河西走廊的混邪王、休屠王投降,立下了赫赫战功。百余年来,汉朝北方所受匈奴的威胁,至此基本解除。为褒奖卫青、霍去病的赫赫战功,武帝特设大司马位,拜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霍去病为大司马膘骑将军。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年仅二十四岁的霍去病殁于军中。武帝甚为伤感,为了表彰他的战功,出殡之日举行了隆重的送葬仪式,“发属国玄甲,军阵自长安至茂陵”,从长安到茂陵四十公里的路上旌旗蔽日。军队整齐地排列道路两旁,文臣武将身着丧服,恭候迎送。为永远铭记他们的功德,卫青墓修成庐山(完颜山亦名庐山)状,霍去病墓修成祁连山(霍去病曾出击匈奴于祁连山)状。帝霍去病墓的封土上还堆放着巨石,墓前陈列着石人、石马、石虎、石象、石牛,石鱼等。现冢前有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立“霍去病墓”石碑一通。封土上还堆放着巨石,墓前陈列着石人、石马、石虎、石象、石牛,石鱼等14件。其中“马踏匈奴”石雕通高168厘米,长190厘米,是霍去病墓石刻群的主像。它以一人一马的形象,概括了霍去病抗击匈奴的伟绩。石马昂首站立,马腹下边仰卧一人,手持武器,拼命挣扎。造型简洁,寓意无穷。有的注意形式,有的突出表象,有形有态,生动活泼,是难得的西汉石雕珍品。
在茂陵东南350米处还有白鹤馆遗址。白鹤馆是寝殿的附属建筑,以供墓主游乐,今传为白鹤冢,是一个不规整的长方形土台,东西约为53米,南北40米,高5米,附近遍布汉代砖瓦残块以及红烧土,据史记载,茂陵周围还建有供墓主游乐的“驰逐走马馆”和“西园”,今地面已无遗迹可寻。在距白鹤馆约500米处是一条南北走向的沟渠,长500米,宽10米,深5米。多雨季节,水可蓄于渠中,避免水害的侵袭。干旱季节,渠水又可用以浇灌园中林木,满足宫人用水的需要,一举两得,充分体现了设计者的才能和智慧。陵园东面是武帝的原庙,称”龙渊宫”。寝殿与原庙间有一条规整的通道,称为“衣冠所出之道”。每当祭祀时,把武帝的衣冠由寝殿迎出,经此道送进庙中,接受百官谒拜,祭奠后又经此道将衣冠送回寝殿安放。
封土堆下的地宫是陵园的主要建筑。《汉旧仪》载:地宫占地一顷,深十三丈,墓室高一丈七,每边长二丈,墓室4面各设有能通过6匹马驾之车的墓道。各墓道门还埋设暗剑、伏驽等机关以防盗。墓室内置梓棺,“柏黄肠题凑”,四周充沙,以防潮。地宫内还充满了大量稀世珍宝。武帝去世后4年,墓室中的玉箱,玉杖就被人盗出,在长安街上出售。西汉末年,赤眉军入长安,茂陵被掘开,数以千万计的义军搬运连日,但“陵中物不能减半”。到西晋时,“犹有朽帛委积,珠玉未尽”。唐末黄巢起义入长安,茂陵的大量珍宝再次散落四方。今茂陵周围出土的“铜漏壶”、“犀牛樽”、“鎏金马”等珍贵文物,很可能是当年地宫所藏。
当时陵园内建筑物极多,除陵周之臣僚及高豪户居住园宅外,尚有建之用以祭祀的便殿寝宫和宫女、守陵人居住的房屋。当年曾有5000人在此管理陵园,司职洒扫等役,兼置陵令、属官、寝庙令、园长、门吏等职。更加上当时在茂陵的东南营建了茂陵县城,文武百官、富豪名门均定居于彼,据《汉书?地理志》载时有277000余人,其人口之多为西汉卜五陵”之冠,繁华甲于天下,就连长安的达官显责都对迁居茂陵十分倾慕。
在茂陵东南350米处还有白鹤馆遗址。白鹤馆是寝殿的附属建筑,以供墓主游乐,今传为白鹤冢,是一个不规整的长方形土台,东西约为53米,南北40米,高5米,附近遍布汉代砖瓦残块以及红烧土,据史记载,茂陵周围还建有供墓主游乐的“驰逐走马馆”和“西园”,今地面已无遗迹可寻。在距白鹤馆约500米处是一条南北走向的沟渠,长500米,宽10米,深5米。多雨季节,水可蓄于渠中,避免水害的侵袭。干旱季节,渠水又可用以浇灌园中林木,满足宫人用水的需要,一举两得,充分体现了设计者的才能和智慧。陵园东面是武帝的原庙,称”龙渊宫”。寝殿与原庙间有一条规整的通道,称为“衣冠所出之道”。每当祭祀时,把武帝的衣冠由寝殿迎出,经此道送进庙中,接受百官谒拜,祭奠后又经此道将衣冠送回寝殿安放。
封土堆下的地宫是陵园的主要建筑。《汉旧仪》载:地宫占地一顷,深十三丈,墓室高一丈七,每边长二丈,墓室4面各设有能通过6匹马驾之车的墓道。各墓道门还埋设暗剑、伏驽等机关以防盗。墓室内置梓棺,“柏黄肠题凑”,四周充沙,以防潮。地宫内还充满了大量稀世珍宝。武帝去世后4年,墓室中的玉箱,玉杖就被人盗出,在长安街上出售。西汉末年,赤眉军入长安,茂陵被掘开,数以千万计的义军搬运连日,但“陵中物不能减半”。到西晋时,“犹有朽帛委积,珠玉未尽”。唐末黄巢起义入长安,茂陵的大量珍宝再次散落四方。今茂陵周围出土的“铜漏壶”、“犀牛樽”、“鎏金马”等珍贵文物,很可能是当年地宫所藏。
当时陵园内建筑物极多,除陵周之臣僚及高豪户居住园宅外,尚有建之用以祭祀的便殿寝宫和宫女、守陵人居住的房屋。当年曾有5000人在此管理陵园,司职洒扫等役,兼置陵令、属官、寝庙令、园长、门吏等职。更加上当时在茂陵的东南营建了茂陵县城,文武百官、富豪名门均定居于彼,据《汉书?地理志》载时有277000余人,其人口之多为西汉卜五陵”之冠,繁华甲于天下,就连长安的达官显责都对迁居茂陵十分倾慕。
4.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位于北京西北约40多公里处的一个著名的陵墓区。这里青山环抱,风景美丽,在方圆约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里,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明代13个皇帝的陵墓,后人称为明十三陵。十三陵是明代皇陵,位于昌平县天寿山下的盆地中。其中包括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共13处,统称十三陵。十三陵广达40平方公里,建造用时长达200多年(1409-1644),工程极为浩大。陵区三面环山,蟒山、虎峪雄踞两侧;北京平原横陈于前。神路长达20余里。十三座陵墓呈整体布局,各陵又自成体系。陵寝建筑具有规模宏大、体系完备和保存较为完整的特点。陵内计养有皇帝13人、皇后23人、皇贵妃1人以及数十名殉葬皇妃。除皇帝陵外,陵寝区域内还有明朝皇妃墓7座,太监墓1座,以及行宫、神宫监、祠祭署等若干附属建筑。明朝崇尚"事死如事生"的礼制,认为人死后,灵魂犹在,还有饮食起居的需求。因此,这十三座皇帝的陵寝建筑比拟皇宫,红墙黄瓦,楼、殿参差,显示了真龙天子的尊崇地位和君临天下的浩大气势。大宫门是十三陵的正门,大宫门左右各有龙、虎二山把门。门右侧立有“下马碑”,从前不论帝后、大臣等,到此必须下马步行进入陵区,以体现皇祖们的崇高与尊严。长陵建成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是明朝第三帝朱棣的陵墓,也是十三陵中最早和最大的一座。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之一。明楼匾额上写有“长陵”二字,碑上刻有“大明成祖文皇帝之陵”字样。高耸的明楼,是长陵的标志。献陵是明仁宗朱高炽的陵墓,建于公元1426年。仁宗是明朝第四位皇帝,在位不足九个月。献陵分为前后两组建筑,前部分建陵门,棱恩殿自成一院落,后一院落则由三座门起始,由二柱门、石供案、明楼、宝城等组成。在中国传统风水学说的指导下,十三陵从选址到规划设计,都十分注重陵寝建筑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设"的完美境界,用以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明十三陵作为中国古代帝陵的杰出代表,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其中,景陵是宣宗皇帝朱瞻基(1399-1435)与继后孙氏的合葬陵,建于公元1435年。朱瞻基在位十年,三十八岁病逝。裕陵是英宗朱祁镇(1427-1464)的陵墓。英宗九岁即位,1449年亲征瓦剌被俘,史称“土木之变”,一年后返回北京,七年后利用“夺门”复辟,重登帝位。茂陵是宪宗朱见深与三个皇后的合葬墓。朱见深(1447-1487)是英宗长子,在位二十二年。定陵是万历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皇后的陵墓。建于1584-1590年,占地18万平方米,耗银800多万两。明楼檐下石榜刻有“定陵”二字,四角及台阶都用巨石拼砌而成。明楼内石碑上刻有“大明”和“神宗显皇帝之陵”字样。地宫是陵墓的主体,位于明楼的正后部。
十三陵中以长陵建筑最为宏伟,它与定陵一起,同为主要参观对象。长陵:是明成祖朱慷的陵寝建筑,横恩殿亦称献殿、享殿,是长陵的主体建筑,是举行祭祖的重要场所。长陵被恩殿建于1427年,十分雄伟壮观,它耸立在三层汉白玉台基之上,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总面积为1956平方米,殿内有32恨金丝柄木明柱,最大的直径1.17米,高14.30米。梁、柱、擦、椽、斗拱等构件,皆用椭木制作,虽历时五百余年,仍牢固如旧,香气袭人。它是我国最大的一座柄木殿堂。定陵:是明神宗帝朱谢钧的陵寝,他10岁即位,年号万历,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48年)。陵园规制仿照长陵。定陵地宫己于1956一1958年被科学发掘,现已修建成定陵地下博物馆。地下宫殿由前、中、后及左、右五座高大宽阔的殿堂连结而成,全部是拱券式石结构建筑。在这些殿堂间共有石门七座。石门设计非常科学,由于其重心集中在轴部,虽重达4吨,但开启十分灵活轻巧。
十三陵中以长陵建筑最为宏伟,它与定陵一起,同为主要参观对象。长陵:是明成祖朱慷的陵寝建筑,横恩殿亦称献殿、享殿,是长陵的主体建筑,是举行祭祖的重要场所。长陵被恩殿建于1427年,十分雄伟壮观,它耸立在三层汉白玉台基之上,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总面积为1956平方米,殿内有32恨金丝柄木明柱,最大的直径1.17米,高14.30米。梁、柱、擦、椽、斗拱等构件,皆用椭木制作,虽历时五百余年,仍牢固如旧,香气袭人。它是我国最大的一座柄木殿堂。定陵:是明神宗帝朱谢钧的陵寝,他10岁即位,年号万历,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48年)。陵园规制仿照长陵。定陵地宫己于1956一1958年被科学发掘,现已修建成定陵地下博物馆。地下宫殿由前、中、后及左、右五座高大宽阔的殿堂连结而成,全部是拱券式石结构建筑。在这些殿堂间共有石门七座。石门设计非常科学,由于其重心集中在轴部,虽重达4吨,但开启十分灵活轻巧。
十三陵一览:
陵名 庙名 姓 名 年号
长陵 成祖 朱 棣 永乐
献陵 仁宗 朱高炽 洪熙
景陵 孝宗 朱瞻基 宣德
裕陵 英宗 朱祁镇 正统
茂陵 宪宗 朱见深 成化
泰陵 孝宗 朱佑堂 弘治
康陵 武宗 朱厚照 正德
永陵 世宗 朱厚熜 嘉靖
昭陵 穆宗 朱载垕 隆庆
定陵 神宗 朱翊钧 万历
庆陵 光宗 朱常洛 泰昌
德陵 喜宗 朱由校 天启
思陵 思宗 朱由检 崇祯
长陵 成祖 朱 棣 永乐
献陵 仁宗 朱高炽 洪熙
景陵 孝宗 朱瞻基 宣德
裕陵 英宗 朱祁镇 正统
茂陵 宪宗 朱见深 成化
泰陵 孝宗 朱佑堂 弘治
康陵 武宗 朱厚照 正德
永陵 世宗 朱厚熜 嘉靖
昭陵 穆宗 朱载垕 隆庆
定陵 神宗 朱翊钧 万历
庆陵 光宗 朱常洛 泰昌
德陵 喜宗 朱由校 天启
思陵 思宗 朱由检 崇祯
5.明孝陵
明孝陵在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茅山西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合葬于此。独龙阜北依钟山主峰,阜高150米,林壑幽深,紫气蒸腾,云霭山色,变幻无穷,自古就有“发地多奇岭,千云非一状”的说法。山南是开阔的平原和幽渺的前湖,阳光融融,和风习习,生机勃勃。依山傍水,坐北朝南,的确堪称是风水宝地。明孝陵修建工程从洪武十四年动工,于洪武十六年完成了陵墓的享殿等主体工程,到永乐十一年整个陵园建筑才告结束,前后历时32年,动用10万军工。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下令建陵。第二年8月,马皇后去世,九月葬入此陵墓,定名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于谥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说是马皇后谥“孝慈”,故名。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元璋病逝,与马皇后合葬于此陵。明孝陵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形制参照唐宋两代的陵墓而有所增益。建成时围墙内享殿巍峨,楼阁壮丽,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围入禁苑之中。陵内植松十万株,养鹿千头。陵墓的神道从四方城开始。四方城是一座碑亭,位于卫桥与中山陵之间,是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朱元璋建的“大明孝陵神圣功德碑”。其顶部已毁,仅存方形四壁,内有立于龟趺座上的石碑一块,碑高8.78米。碑文由朱棣亲撰,计2746字,详述明太祖的功德。明孝陵的朱红大门坐北朝南,正对梅花山,门额上书“明孝陵”三字。门外东侧立有一个石刻告示,系清宣统年间两江洋务总局道台、江宁知府以六国文字刻着“治隆唐宋”四个金字,是清康熙帝第三次南巡时亲笔题书。碑亭后原建有两御亭,西边叫宰牲亭,东边的称具服殿,今均已毁坏,仅存一些石柱和石井栏等。在原享殿的位置上尚可见到64个石柱的基础,由此可以想象当年享殿的规模是很大的。甬道尽头有石桥,称大石桥,又称升仙桥,意思是过了此桥即为“仙界”。桥北是一座宽75米、高16米、进深31米的城堡式建筑,称方城。方城以大条石砌成,正中开拱门式斜隧道,有台阶可步入,计54级。出隧道东西各有石级可登城顶。城顶原建有宫殿式建筑明楼,明楼顶部及木质结构已毁,现仅存四面砖墙,南面有拱门3个,另三面各有拱门一道。在方城顶上极目远眺,东面有中山陵,南面是梅花山,西面有中山植物园,北面是“宝顶”,四周树木葱茏,松涛阵阵,不禁令游人发思古之幽情。宝顶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即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的地宫,它的四周有条石砌成的石壁,其南边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明楼又称“方城”,是明孝陵最后的一重建筑,全部用巨型的条石堆砌而成。城上明楼的楼顶已塌毁,现仅存四壁。其后为宝城,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土丘,上植松柏,下为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墓穴。周围筑有高墙,条石基础,砖砌墙身,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陵墓之一。
明孝陵地面木结构建筑大多毁于1853年清军与太平军之战,现仅存下马坊、禁约碑、内红门、碑亭中壁、石像路、方城明楼下部等砖石建筑。明孝陵布局宏雄,规制严谨,陵神道开了弯而且长的先例并影响了明清两代。陵园纵深2.62公里,当年围绕的红墙周长22.5公里。
1999年3月,考古人员发布一个惊世的发现:明孝陵布局呈“北斗星”图。孝陵的神道以弯曲幽长有别于历代帝王的宽阔直接,一直使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并由此附会出很多传说。这一新发现解释了这一离奇现象:古代帝王陵墓中有采用天宫、天象、星宿图的情况,意在“天人合一”、“魂归北斗”的效果,而朱元璋尤其对天象崇仰,因而在生前就把自己的陵墓设计成北斗七星的形状,“勺头”为绕梅花山而环行的导引神道部分,“勺柄”为正北方向直线排列的陵寝建筑部分,“勺头”、“勺柄”上的“七星”依次为四方城、神道望柱、棂星门、金水桥、文武坊门、享殿、宝城。从平面图上看,孝陵的“七星”排列走向与南北朝、辽代、唐代所绘制的“北斗七星” 图是相同的。考古人员还发现,孝陵的地下玄宫也呈勺子状,而且朱元璋的安葬地确切在明孝陵,而非民间传说中的其它地方。这一说法遭到有关人士的质疑,其直接证据是弯曲的神道是明成祖朱棣所建,而非其父朱元璋亲为,“北斗七星”一说是巧合。还有学者提出朱元璋葬在明孝陵和灵谷寺中间。一时间众说纷纭,难有定论。
明孝陵地面木结构建筑大多毁于1853年清军与太平军之战,现仅存下马坊、禁约碑、内红门、碑亭中壁、石像路、方城明楼下部等砖石建筑。明孝陵布局宏雄,规制严谨,陵神道开了弯而且长的先例并影响了明清两代。陵园纵深2.62公里,当年围绕的红墙周长22.5公里。
1999年3月,考古人员发布一个惊世的发现:明孝陵布局呈“北斗星”图。孝陵的神道以弯曲幽长有别于历代帝王的宽阔直接,一直使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并由此附会出很多传说。这一新发现解释了这一离奇现象:古代帝王陵墓中有采用天宫、天象、星宿图的情况,意在“天人合一”、“魂归北斗”的效果,而朱元璋尤其对天象崇仰,因而在生前就把自己的陵墓设计成北斗七星的形状,“勺头”为绕梅花山而环行的导引神道部分,“勺柄”为正北方向直线排列的陵寝建筑部分,“勺头”、“勺柄”上的“七星”依次为四方城、神道望柱、棂星门、金水桥、文武坊门、享殿、宝城。从平面图上看,孝陵的“七星”排列走向与南北朝、辽代、唐代所绘制的“北斗七星” 图是相同的。考古人员还发现,孝陵的地下玄宫也呈勺子状,而且朱元璋的安葬地确切在明孝陵,而非民间传说中的其它地方。这一说法遭到有关人士的质疑,其直接证据是弯曲的神道是明成祖朱棣所建,而非其父朱元璋亲为,“北斗七星”一说是巧合。还有学者提出朱元璋葬在明孝陵和灵谷寺中间。一时间众说纷纭,难有定论。
6.乾陵
乾陵位于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东距西安市约80公里。它是唐代第三个皇帝高宗李治和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二者既是夫妻,又先后称帝,甚至一度更换国号。这种情况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即使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也是目前已知保存最完整、文物储藏十分丰富、而且没有被盗的帝王陵墓,被称为埋在地下的“世界第九大奇迹”。据史料记载,在武则天的棺椁安放好之后,墓道再全部用长方形石条黏砌封死,石条共封了39层4100块。石条空隙之间先洒少量石质粉末,以熔化锡铁浆灌注,发生气化,与石条成为一个整体。最后,再在上面夯打灰土,从而使4100块石条连成一体,坚固异常。在墓道与过道之间,设置有一道重达百吨的汉白玉门,门后布满各类致命的奇巧机关和暗器。在前后通道内,陷阱密布,机关重重。虽然如此,仍有各类盗墓者意欲盗掘,仅史书有记载的大型盗掘乾陵事件便有26起。五代时期,连盗12座唐陵而富可敌国的刺史温韬,曾率5万余众,大规模盗掘乾陵。但历经数月挖掘,却始终找不到墓道,最后因温韬暴病而亡,乾陵幸免于难。唐朝末年,黄巢率领的农民起义军也曾盗掘乾陵。几十万军士在梁山主峰西侧不分昼夜,轮番挖山,但始终找不到墓口,后官军追剿,黄巢才不得不悻悻撤兵,离开乾陵。至今,梁山主峰西侧仍留有一沟-“黄巢沟”。民国初期,军阀孙连仲以保护乾陵为幌子,率部下驻守乾陵,动用一个师的兵力盗掘乾陵。但士兵们用炸药炸了多处地方,却怎么也找不到墓道入口。
乾陵建于公元684年,仿唐长安城设计。经过23年的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乾陵因山为陵。说起唐代的因山为陵,与唐朝的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贤内助长孙皇后是分不开的。长孙皇后一生深明事理,非常贤德。她深得李世民的喜爱,在逝世前留下遗嘱:要求丧事从简,不占耕地,因山为陵。以后唐代将这一作法沿袭了下来。梁山海拔1047.9米,为石灰岩质的圆锥形山体。梁山有三峰,北峰最高,即为乾陵。南面两峰东西对峙,上面各有一个土阙,是乾陵的天然门户。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乾陵的正南。陵前的登陵石阶衬托了帝陵的宏伟气势。它的规模比南京的中山陵还大出三分之一,多出139级台阶。匠心独具的设计赋予了平台与台阶种种深刻的含意。十八座平台象征唐朝皇帝在关中的十八座陵墓;第一层34级台阶象征唐高宗在位34年;第二层的21级台阶象征女皇武则天执政21年;第九层的108级台阶象征佛教的108颗念珠。每月的初9为吉祥日,12个月的9相加起来正好为108,象征每年会降下108个吉祥;第17层的21个台阶象征唐朝历任21个皇帝;最后一个平台8级台阶象征八卦。八卦以乾为首、为上,因而乾陵也意味着天陵。由于这里所处的位置独特,左为山崖,右为深谷,前后为墨玉石台阶,能产生回音。尤其是在第8个平台中部,声音特别响亮。据说在这里轻击四掌,可以听到“消除烦恼”的四字回音。再击四掌。可以听到“降来吉祥”的四字回音。登上台阶的顶端,便是司马道的起点。在古代,帝王生前专供其使用的道路叫“御道”。死后特意为帝王修的道路称为“神道”即“司马道”。司马道两旁的这些石刻作品以其独特的造型,形成了从陵园外城进入内城的头道门户。这两根华表形体之高,居所有石雕之首。各由一块天衣无缝的巨石雕凿而成,浑然一体,给陵园凭添了一份庄严神圣的气氛。华表又称“神道石柱”,这种建筑起源于远古。最初是在木柱上端穿置横木,成为路标。并且允许国人在上面提写意见,所以又称为“诽谤柱”。这里的“诽谤”是中性词,意思是“提醒”。随着原始社会的瓦解,奴隶制度、封建制度相继建立,人们已经不允许在诽谤木上提意见,而演变为刻上飞龙纹的华表,竖立于皇宫或帝王陵园之前,将其作为皇家建筑的特殊标志。乾陵华表也不例外。乾陵华表是由五部分组成的:双层方形基座,覆盆莲柱座,八棱形柱身,莲瓣形花纹以及桃形顶部。柱身各面采用石刻画中的简笔笔法。莲瓣形海石榴蔓草花纹,方形基座,象征着吉祥。翼马高大的身躯造型优美,强悍雄健,特别是马翼舒展和谐,表现出神奇浪漫的想象。据说,这两匹马是千里驹,“日行千里,夜行八百”。雕塑家们便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给马刻了一对卷云翅膀,使得这两匹马如同腾云驾雾一般。“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也正应验了那句古语:“天马行空,独来独往”。这两匹翼马的品种均属于波斯马,外形虽同,风格却各有区别。西边那匹轮廓爽朗,棱角分明;东边这匹手法柔和,性情温顺。翼马的底座有飞龙。鸵鸟石雕造型特殊,为镂空浮雕。由于鸵鸟腿长颈细,如果刻成圆雕肯定不牢固,如果刻成一般浮雕,又缺乏立体感。这种镂空浮雕解决了上述两种缺陷。中国不出产鸵鸟,到汉代才传入我国。先传入的是鸵鸟蛋,《后汉书》中记载为大雀卵。物以稀为贵,它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也称朱雀或鸾鸟。乾陵开创了以鸵鸟石刻丰陵的先例,以后历代唐陵沿袭了这一做法。在鸵鸟之后,是石马及牵马人。10对石人为执戈将军,是象征参加葬礼的文武百官。他们脚蹬皮靴,腰束宽带,表情温和,看上去大致相似,但却都有细小的差别。石人又叫“石翁仲”,传说是秦始皇时期的一名大将,姓阮名籍,与匈奴作战时阵亡,被封为咸阳城的守护者。
《述圣记碑》:这块碑石是安葬高宗时,武则天为他树立的歌功颂德碑。高宗李治生于公元628年,死于公元683年,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他的母亲是长孙皇后,因为得到母舅长孙无忌的帮助,所以被封为太子。公元649年即位。高宗本人体弱多病,朝廷大事,全由武则天裁决。高宗在位34年,于公元683年死于洛阳的贞观殿,葬于乾陵。这通石碑高7.5米,宽1.86米,重达89.6吨,由七块巨石组成。碑的顶部雕刻成庑殿形的屋顶结构,显然是皇权的象征,屋顶上雕龙画栋,形象逼真,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基座雕有海石榴的花纹。该碑共由七节组成,即古人所说的“七曜”,也就是古代人们所理解的构成世界的七种基本物质:日、月、金、木、水、火、土。所以,《述圣记碑》也叫“七节碑”,象征高宗的功德将永存人世。碑文由武则天亲自撰写,中宗李显楷书,共8000余字。内容大致是歌颂高宗李治的文治武功,现仅存1700余字。该碑沥粉贴金,异常地华贵,虽经几千年的风雨剥蚀,上面的金粉仍依稀可辩。
《无字碑》:它雄伟高大,闻名于世。通碑用一块整石雕刻而成,高7.53米,宽2.1米,侧厚1.49米,重98.8吨。碑首有8条里龙缠绕,非常华贵。有趣的是,无字碑在立的时候没有刻一个字,这也是得名为无字碑的原因。为什么无字呢?后人的说法异常繁多: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位女性,登上了皇位,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先例。如此巨大的功德,小小的碑石岂能容下?第二种说法认为,作为封建社会中的一位女性,竟然感冒天下之大不韪,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而她的统治是否清明?功过是非还是由后人去评说吧;第三种说法认为,中宗李显无法称呼武则天,到底该叫母后还是皇帝,一时拿不准,于是没有刻字,给后人留下一个难解之谜。不管怎么说,作为封建社会的女政治家,武则天对促进唐代社会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个功劳是不可磨灭的。无字碑在唐代空无一字,却留有后人所刻的许多题词。其中最珍贵的是大金天会12年,也就是公元1134年,用契丹文刻写的《郎君行记》。金朝是女真族建立的王朝,契丹文字也早已绝迹。这段文字对研究女真族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这两通石碑北侧原有61宾王石像,现存60尊,是武则天为纪念参加高宗葬礼的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臣下令雕刻的。石像身穿紧袖衣,腰束宽带,足登皮靴,身背刻有国名、官职及姓名。这些石像的头部,解放前就已被毁掉,身背后的文字也磨灭不清,只有两尊石像背后字迹比较清晰。从字迹分析,一个人来自今天的阿富汗,另一个人来自今天的伊朗。上述石刻体形魁伟,恭敬侍立。真实地反映了大唐盛大的外交活动。
7.清东陵
清东陵位于北京以东125公里的河北省遵化市昌瑞山南麓,昌瑞山主峰两侧向东西伸展,层层降低,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清东陵始建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帝后妃陵寝,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清代皇家陵寝。东陵内建有顺治皇帝孝陵、康熙皇帝景陵、乾隆皇帝裕陵、咸丰皇帝定陵、同治皇帝惠陵,以及孝庄文皇后昭西陵、孝惠章皇后孝东陵、孝贞显皇后(慈安)的普祥峪定东陵、孝钦显皇后(慈禧)的菩陀峪定陵,还建有五座妃园寝。从1663年起至1935年止,先后葬入清朝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5位皇帝,包括孝庄文皇后和慈禧在内的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皇子、2位公主,共161人。东陵建筑,以孝陵为中心,左右排列在昌瑞山下。东侧为景陵、惠陵,西侧为裕陵、定陵,整个布局井然有序,气氛庄重,肃穆和谐。各后妃园寝,大多数按照各墓主生前侍奉皇帝的关系环绕排列在各帝陵周围,形成了以帝陵为中心的相对独立系统。清东陵的建筑布局,体现了中国的传统美学观点和宗法制度等级。
8.清西陵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处,距北京120余公里。陵区东起梁格庄,西至紫荆关,南到大雁桥,北止奇峰岭,周界约100公里,面积达800余平方公里。清西陵北依层峦叠嶂的永宁山,南傍蜿蜒东流的易水河,青草萋萋,古树参天,风景雄伟而幽美。清西陵陵区内有帝陵四座:泰陵、昌陵、慕陵、崇陵,后陵三座,妃陵三座,此外还有怀王陵、公主陵、阿哥陵、王爷陵等共14座,共葬有4个皇帝、9个皇后、56个妃嫔以及王公、公主等76人。西陵的陵园建筑达5万多平方米,共有殿宇千余间,石建筑和石雕百余座,其中规模最大的是雍正的泰陵。泰陵居于陵区的中心位置,是西陵中建筑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其余各陵分布其东西两侧。嘉庆的昌陵和泰陵并列,其规模与泰陵不相上下。道光的慕陵工艺精巧,规模虽小,但其工程质量之坚固超过了泰、昌二陵。崇陵是光绪的陵墓,在泰陵东5公里,是我国现存帝陵中最后建造的一座。
8.始皇陵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5公里的临潼区骊山北麓,南依骊山,北临渭水。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环境独秀。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秦俑雕塑和制作的工艺,是中国和世界雕塑史上的瑰宝,宣示着我泱泱中华的古老文明。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前210年)于公元前221年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王朝。秦始皇陵于公元前246年至208年营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其巨大的规模、丰富的陪葬物,居历代帝王陵之首,是最大的皇帝陵。据史载,前后历时38年,动用徭役、刑徒72万余人。这位叱咤风云的旷世君主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千秋伟业,还留有这座神秘莫测的皇家陵园。陵园建制仿都邑,陵墓周围呈回字型,筑有内、外两重城垣,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筑为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基址。
秦始皇陵陵区分陵园区和从葬区两部分。陵园占地近8平方公里,建外、内城两重,封土呈四方锥形。秦始皇陵封土原高约115米,陵基近似方形,状如覆斗。顶部平坦,腰略呈阶梯形。现存高76米,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50米,占地120,750平方米的陵墓及大量地面建筑遗迹和陪葬物。陵墓地宫中心是安放秦始皇棺椁的地方,陵墓四周有陪葬坑和墓葬400多个,范围广及56.25平方公里。主要赔葬坑有铜车、马坑、珍禽异兽坑、马厩坑以及兵马俑坑等,历年来已有5万多件重要历史文物出土。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前210年)于公元前221年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王朝。秦始皇陵于公元前246年至208年营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其巨大的规模、丰富的陪葬物,居历代帝王陵之首,是最大的皇帝陵。据史载,前后历时38年,动用徭役、刑徒72万余人。这位叱咤风云的旷世君主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千秋伟业,还留有这座神秘莫测的皇家陵园。陵园建制仿都邑,陵墓周围呈回字型,筑有内、外两重城垣,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筑为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基址。
秦始皇陵陵区分陵园区和从葬区两部分。陵园占地近8平方公里,建外、内城两重,封土呈四方锥形。秦始皇陵封土原高约115米,陵基近似方形,状如覆斗。顶部平坦,腰略呈阶梯形。现存高76米,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50米,占地120,750平方米的陵墓及大量地面建筑遗迹和陪葬物。陵墓地宫中心是安放秦始皇棺椁的地方,陵墓四周有陪葬坑和墓葬400多个,范围广及56.25平方公里。主要赔葬坑有铜车、马坑、珍禽异兽坑、马厩坑以及兵马俑坑等,历年来已有5万多件重要历史文物出土。
1974年以来,在陵园东1.5公里处发现从葬兵马俑坑三处,成品字形排列,面积共达2万平方米以上,出土陶俑8000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等文物; 其中一号坑为“右军”,埋葬着和真人真马同大的陶俑、陶马约6千件;二号坑为“左军”,有陶俑、陶马1,300余件,战车89辆,是一个由步兵、骑兵、战车等三个兵种混合编组的曲阵,也是秦俑坑的精华所在;三号坑有武士俑68个,战车1辆,陶马4匹,是统帅地下大军的指挥部。这个军阵是秦国军队编组的缩影。
1980年又在陵园西侧出土青铜铸大型车马2乘。引起全世界的震惊和关注, 这些按当时军阵编组的陶俑、陶马为秦代军事编制、作战方式、骑步卒装备的研究提供了形象的实物资料。这一组两乘大型的彩绘铜车马--高车和安车,是迄今中国发现的体形最大、装饰最华丽,结构和系驾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铜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毫无疑问,如果不是1974年被发现,这座考古遗址上的成千件陶俑将依旧沉睡于地下。秦始皇,这个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殁于公元前210年,葬于陵墓的中心。在他陵墓的周围环绕着那些著名的陶俑。结构复杂的秦始皇陵是仿照其生前的都城--咸阳的格局而设计建造的。那些略小于人形的陶俑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成为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保留了极高的历史价值。
1980年又在陵园西侧出土青铜铸大型车马2乘。引起全世界的震惊和关注, 这些按当时军阵编组的陶俑、陶马为秦代军事编制、作战方式、骑步卒装备的研究提供了形象的实物资料。这一组两乘大型的彩绘铜车马--高车和安车,是迄今中国发现的体形最大、装饰最华丽,结构和系驾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铜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毫无疑问,如果不是1974年被发现,这座考古遗址上的成千件陶俑将依旧沉睡于地下。秦始皇,这个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殁于公元前210年,葬于陵墓的中心。在他陵墓的周围环绕着那些著名的陶俑。结构复杂的秦始皇陵是仿照其生前的都城--咸阳的格局而设计建造的。那些略小于人形的陶俑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成为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保留了极高的历史价值。
10.昭陵
李世民(公元599-649年),李渊次子,母窦皇后。封秦王,通过玄武门之变,被立为太子,而后继位,在位24年(公元626-649年),后中毒死,葬昭陵,年号贞观。
昭陵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北22公里九?山的主峰上。九?山,山势突兀,峰峦挺拔,沟壑纵横,山环水绕,有泾水环绕其后,渭水萦带其前,海拔1888米,南隔关中平原,与太白、终南诸峰遥相对峙。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有雄才大略,颇有作为的皇帝,他为建立统一强盛的唐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高祖李渊立嫡长子李建成为皇太子,嫉妒太宗之功,屡次陷害,欲置于死地而后快。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唐太宗先发制人,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死了尔虞我诈、嗜酒色如命、畋猎成性的兄长李建成,并同时杀死了谋害他的弟弟齐王元吉,迫使李渊让位,自己当了皇帝。第二年改元“贞观”。他继位后,励精图治,任用贤良,勇于纳谏,发展经济,国力昌盛,出现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为盛唐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昭陵依九峻山峰,凿山建陵,开创了唐代封建帝王依山为陵的先例。据说是因贞观十年文德皇后临死时给唐太宗说要俭薄,“请因山而葬,不需起坟”。(《旧唐书》卷五)文德皇后死后葬于昭陵。关于以山为陵制度的原因,在同年十一月文德皇后葬后,唐太宗撰文刻石的碑上写着:“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己有。今因九?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好盗息心,存没无累。”这里所说因山为陵,不藏金玉,与其说是为了俭薄,不如说是为了“好盗息心”更恰当些;虞世南上书唐太宗时就说过:“自古及今,……未有不掘之墓。”因此,唐初以山为陵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利用山岳雄伟形势和防盗掘而已。
昭陵工程是由唐代著名工艺家、美术家阎立德、阎立本兄弟精心设计的。其平面布局既不同于秦汉以来的座西向东,也不是南北朝时期“潜葬”之制,而是仿照唐长安城的建制设计的。长安由宫城、皇城和外廓城组成。宫城居全城的北部中央,是皇帝起居的地方,皇城在宫城之南,为百官衙署(即政治机构),外廓城从东南北三方拱卫着皇城和宫城,是居民区。昭陵的陵寝居于陵园的最北部,相当于长安的宫城,可比拟皇宫内宫。在地下是玄宫,在地面上围绕山顶堆成建为方型小城,城四周有四垣,四面各有一门。据史书记载,昭陵玄宫建筑在山腰南麓,穿凿而成。初建时驾设栈道,栈道长400米,即230步,文德皇后先葬于玄宫,而栈道并未拆除,就在栈道旁之上建造房舍,供宫人居住,象对待活人一样对待皇后,待太宗葬毕,方拆除栈道,使陵与外界隔绝。玄宫深75丈,石门五道,中间为正寝,是停放棺椁的地方,东西两厢排列着石床。床上放着许多石函,里面装着殉葬品。墓室到墓口的通道上,用三干块大石砌成,每块石头有二吨重,石与石之间相互铆住。据《旧五代史.温韬传》载,“宫室制度闳丽,不异人间”,陵墓的外面又建造了华丽的宫殿,苍松翠柏,巨槐长扬。杜甫在《重经昭陵》诗中说:“灵寝盘空曲,熊黑守翠微。再窥松柏路,还见五云飞。”在主峰地宫山之南面,是内城正门朱雀门,朱雀门之内有献殿,是朝拜祭献用的地方,与门阙距离很近,整个遗址约10米见方,加门阙南面约20米见方的场地,仍然是一个狭小的遗址。在这里曾出土残鸱尾一件,经复原后高1.5米,宽0.6米,长11米,以此件的高度来推想,献殿的屋脊,其高应在10米以上,应该是重檐九间,才能合于比例。门阙之间约5米,恰在献殿正中。由此可推想这座殿堂是多么高大;所有这样的殿宇楼阁构成的建筑整体,又是多么宏伟。献殿南面过20米的场地,是横向的一条深沟,可证这里不可能有别的石刻,也不可能再有别的建筑物。九?山属石灰岩质,长期遭受高空风雨的剥蚀,山洪冲刷,不仅山陵建筑无存,就连原有的山势形体亦改变了不少。但仍可略辨当年陵寝构造遗留之痕迹:山势外形逞马鞍形(当地俗称笔架山),南面山体两侧岩层伸出,逞簸箕形状;山腰残存有窑洞。窟窿等痕迹,可能与当年栈道建筑有关。根据文献记载,昭陵建筑时,在南面山腰凿深75丈为地宫,墓道前后有石门5重;墓室内设东西两厢,列置许多石函,内装随葬品。五代军阀温韬盗掘昭陵记载有“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宏丽不异人间”。这都可想象这个“山下宫殿”内部寝殿层层窍深和宏丽的情景。当时地宫外面还有许多木构建筑,建有房舍和游殿等。由于地宫前面四周山势陡峭凸凹不平,往来不便,又“缘山傍岩架梁为栈道,悬绝百仍,绕山二百三十步,始达元宫门”。用栈道连结上下左右,通达地宫的道路。但山上栈道建筑又不能垂直上下,必须左右回绕旋转,这从杜甫所写的《重经昭陵》“陵寝盘空曲”诗句中得到证明。虽然前人的这些记载未必绝对可靠,但从中却可看出其规模的富丽堂皇和工程繁难的程度。昭陵四周当时建筑,根据宋敏求《长安志图》记载:“以九峻山山峰下的寝宫为中心点,四周回绕墙垣,四隅建立楼阁,北为玄武门,南为朱雀门,周围12里”。在主峰地宫山之北面,是内城的北门玄武门,设置有祭坛,紧依九?山北麓,南高北低,以五层台阶地组成,愈往北伸张愈宽,平而略呈梯形,在南三台地上有寝殿,东西庑房,阙楼及门庭,中间龙尾道通寝殿,是昭陵特有的建筑群。在司马门内列置了十四国君长的石刻像:突厥的颉利、突利二可汗,阿史那社尔、李思摩、吐蕃松赞干布,高昌、焉耆、于阗诸王,薛延陀、吐谷浑的首领,新罗王金德真,林邑王范头黎,婆罗门帝那优帝阿那顺等。这些石像刻立于高宗初年,反映了贞观时期国内各民族大团结、唐对西域的开拓以及与邻邦关系的盛况。这些石像在早年已遭破坏,今可见者有七个题名像座,几躯残体和几件残头像块。前人曾说这些石像,“高逾常形,皆深眼大鼻,弓刀杂佩,壮哉,异观矣!”从发现的残体来看,石像高不过六尺,连座约9尺许,并未超过常形,头像残块可以看出确有深眼高鼻者,有满头卷发者,有辫发缠于头者,有头发中间分缝向后梳拢者,有戴兜鍪者,但未见有弓刀杂佩者。服装有翻领和偏襟两种,其余则不能确知。仅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这些石刻像也应属于写实之作。
昭陵依九峻山峰,凿山建陵,开创了唐代封建帝王依山为陵的先例。据说是因贞观十年文德皇后临死时给唐太宗说要俭薄,“请因山而葬,不需起坟”。(《旧唐书》卷五)文德皇后死后葬于昭陵。关于以山为陵制度的原因,在同年十一月文德皇后葬后,唐太宗撰文刻石的碑上写着:“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己有。今因九?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好盗息心,存没无累。”这里所说因山为陵,不藏金玉,与其说是为了俭薄,不如说是为了“好盗息心”更恰当些;虞世南上书唐太宗时就说过:“自古及今,……未有不掘之墓。”因此,唐初以山为陵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利用山岳雄伟形势和防盗掘而已。
昭陵工程是由唐代著名工艺家、美术家阎立德、阎立本兄弟精心设计的。其平面布局既不同于秦汉以来的座西向东,也不是南北朝时期“潜葬”之制,而是仿照唐长安城的建制设计的。长安由宫城、皇城和外廓城组成。宫城居全城的北部中央,是皇帝起居的地方,皇城在宫城之南,为百官衙署(即政治机构),外廓城从东南北三方拱卫着皇城和宫城,是居民区。昭陵的陵寝居于陵园的最北部,相当于长安的宫城,可比拟皇宫内宫。在地下是玄宫,在地面上围绕山顶堆成建为方型小城,城四周有四垣,四面各有一门。据史书记载,昭陵玄宫建筑在山腰南麓,穿凿而成。初建时驾设栈道,栈道长400米,即230步,文德皇后先葬于玄宫,而栈道并未拆除,就在栈道旁之上建造房舍,供宫人居住,象对待活人一样对待皇后,待太宗葬毕,方拆除栈道,使陵与外界隔绝。玄宫深75丈,石门五道,中间为正寝,是停放棺椁的地方,东西两厢排列着石床。床上放着许多石函,里面装着殉葬品。墓室到墓口的通道上,用三干块大石砌成,每块石头有二吨重,石与石之间相互铆住。据《旧五代史.温韬传》载,“宫室制度闳丽,不异人间”,陵墓的外面又建造了华丽的宫殿,苍松翠柏,巨槐长扬。杜甫在《重经昭陵》诗中说:“灵寝盘空曲,熊黑守翠微。再窥松柏路,还见五云飞。”在主峰地宫山之南面,是内城正门朱雀门,朱雀门之内有献殿,是朝拜祭献用的地方,与门阙距离很近,整个遗址约10米见方,加门阙南面约20米见方的场地,仍然是一个狭小的遗址。在这里曾出土残鸱尾一件,经复原后高1.5米,宽0.6米,长11米,以此件的高度来推想,献殿的屋脊,其高应在10米以上,应该是重檐九间,才能合于比例。门阙之间约5米,恰在献殿正中。由此可推想这座殿堂是多么高大;所有这样的殿宇楼阁构成的建筑整体,又是多么宏伟。献殿南面过20米的场地,是横向的一条深沟,可证这里不可能有别的石刻,也不可能再有别的建筑物。九?山属石灰岩质,长期遭受高空风雨的剥蚀,山洪冲刷,不仅山陵建筑无存,就连原有的山势形体亦改变了不少。但仍可略辨当年陵寝构造遗留之痕迹:山势外形逞马鞍形(当地俗称笔架山),南面山体两侧岩层伸出,逞簸箕形状;山腰残存有窑洞。窟窿等痕迹,可能与当年栈道建筑有关。根据文献记载,昭陵建筑时,在南面山腰凿深75丈为地宫,墓道前后有石门5重;墓室内设东西两厢,列置许多石函,内装随葬品。五代军阀温韬盗掘昭陵记载有“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宏丽不异人间”。这都可想象这个“山下宫殿”内部寝殿层层窍深和宏丽的情景。当时地宫外面还有许多木构建筑,建有房舍和游殿等。由于地宫前面四周山势陡峭凸凹不平,往来不便,又“缘山傍岩架梁为栈道,悬绝百仍,绕山二百三十步,始达元宫门”。用栈道连结上下左右,通达地宫的道路。但山上栈道建筑又不能垂直上下,必须左右回绕旋转,这从杜甫所写的《重经昭陵》“陵寝盘空曲”诗句中得到证明。虽然前人的这些记载未必绝对可靠,但从中却可看出其规模的富丽堂皇和工程繁难的程度。昭陵四周当时建筑,根据宋敏求《长安志图》记载:“以九峻山山峰下的寝宫为中心点,四周回绕墙垣,四隅建立楼阁,北为玄武门,南为朱雀门,周围12里”。在主峰地宫山之北面,是内城的北门玄武门,设置有祭坛,紧依九?山北麓,南高北低,以五层台阶地组成,愈往北伸张愈宽,平而略呈梯形,在南三台地上有寝殿,东西庑房,阙楼及门庭,中间龙尾道通寝殿,是昭陵特有的建筑群。在司马门内列置了十四国君长的石刻像:突厥的颉利、突利二可汗,阿史那社尔、李思摩、吐蕃松赞干布,高昌、焉耆、于阗诸王,薛延陀、吐谷浑的首领,新罗王金德真,林邑王范头黎,婆罗门帝那优帝阿那顺等。这些石像刻立于高宗初年,反映了贞观时期国内各民族大团结、唐对西域的开拓以及与邻邦关系的盛况。这些石像在早年已遭破坏,今可见者有七个题名像座,几躯残体和几件残头像块。前人曾说这些石像,“高逾常形,皆深眼大鼻,弓刀杂佩,壮哉,异观矣!”从发现的残体来看,石像高不过六尺,连座约9尺许,并未超过常形,头像残块可以看出确有深眼高鼻者,有满头卷发者,有辫发缠于头者,有头发中间分缝向后梳拢者,有戴兜鍪者,但未见有弓刀杂佩者。服装有翻领和偏襟两种,其余则不能确知。仅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这些石刻像也应属于写实之作。
在祭坛东西两庑房内置有6匹石刻骏马浮雕像,驰名中外,曾有诗云:“秦王铁骑取天下,六骏功高画亦优。”这是李世民自己选定的题材。他在隋亡以后,为统一割据的局面,巩固唐王朝新建的政权,南征北战,驰骋疆场,他骑过的六匹马,联系他的战叻。据说当时担任营山陵使、工部尚书、著名工艺家、美术家阎立德起图样,由筑陵石工中的高手雕镌而成的。这六具石雕骏马是在平面上起图样,雕刻人马形状的半面及细部,并使高肉突起,称之浮雕,也叫“高肉雕”。每边三具,皆背靠后檐墙而立。居记载,原石在每块上角有欧阳询书太宗自撰的马赞诗,随后另有殷仲容隶书刻于座上,这些今俱不可见,原诗收入《全唐文》中。六骏的名为“特勒骠”、“青骓”、“什伐赤、“飒露紫”、“拳毛马呙”、“白蹄乌”。现存西安市博物馆,其中“飒露紫”、“拳毛马呙”二骏,于1914年被盗运美国费城大学博物馆。昭陵六骏刻于贞观十年,各高2.5米,横宽3米,皆为青石浮雕,姿态神情各异,线条简洁有力,威武雄壮,造型栩栩如生,显示了我国唐代雕刻艺术的成就。在“飒露紫”中表现了唐太宗在与王世充作战时为流矢所中,丘行恭进前为他拔箭那种亲切形象。昭陵的这些石刻在品类、造型及题材上,既不取生前仪卫之形,也不用祥瑞、辟邪之意,独具一格,所有石刻都是写实,富有政治意义的不同凡响之作。
昭陵的寝宫,是供奉墓主饮食起居的地方,起初建筑在陵墓旁边的山上,后因供水困难,移到山下,称“陵下宫”,在山陵的西南脚下,与南面的朱雀门大致在一条线上,后因山火焚毁,就移于封内的西南方的瑶台寺,距陵18里。据瑶台寺遗址出土的题刻残石看,晚唐时期与建陵同祭于此。这里是守陵宫女住宿之处,不但是皇帝谒陵、公卿巡陵必到之处,也是春秋祭、朔望祭、节日祭、日进食、朝夕祭之处,不是宫人供养如常制之处。
今昭陵下宫遗址未作清理,其规模不可知。
昭陵的寝宫,是供奉墓主饮食起居的地方,起初建筑在陵墓旁边的山上,后因供水困难,移到山下,称“陵下宫”,在山陵的西南脚下,与南面的朱雀门大致在一条线上,后因山火焚毁,就移于封内的西南方的瑶台寺,距陵18里。据瑶台寺遗址出土的题刻残石看,晚唐时期与建陵同祭于此。这里是守陵宫女住宿之处,不但是皇帝谒陵、公卿巡陵必到之处,也是春秋祭、朔望祭、节日祭、日进食、朝夕祭之处,不是宫人供养如常制之处。
今昭陵下宫遗址未作清理,其规模不可知。
昭陵还分布有功臣贵戚等陪葬墓167座,已知墓主姓名的有57座,形成一个庞大的陵园。这是援引汉代的制度,唐代从献陵开始。起初只限于赐葬,随后允许申请陪葬,渐次扩到子孙亦可从葬陪陵。据昭陵有碑及出土墓志记载:陪葬者或享受国葬,丧葬所需概由官府;或官为立碑;或赠米粟布帛;或赐衣物;或给羽葆鼓吹等。还有预赐茔地,以便生前就修造坟墓。也有为纪念战功而起冢者,如李靖墓起冢象阴山、积石山;李绩(徐懋功)墓起冢象阴山、铁山、乌德犍山(即郁都斤山);阿史那社尔墓起冢象葱山;李思摩起冢象白道山等。再还有皇帝亲为撰书碑文者:如魏征碑为唐太宗撰书;李勋碑为高宗撰书,更足以说明他们所受的宠荣。陪葬墓的石刻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