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集老照片!!!!(是辛集人的爱辛集的必转)
个人日记
李先念在南智丘
李锡铭在梨树地
颜色不同了--原来是银色
方向不同了--原来是向西
地点不同了--原来是建设、兴华路口
基座不同了--原来上面没有“污染”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辛集最漂亮、最繁华的街道。供销大楼、商业大楼、五交化大楼、糖酒大楼、河北一集市场、金鹿公园、农业银行、公安局、医药公司、供销商场、新华书店、文化馆罗列开来,那是当时咱们集上的脸蛋儿啊。
县医院的旧楼可是文物。那是束鹿县第二座楼房(第一座据说是化工厂第一单身宿舍楼),也是俺有生以来所见到和登过的第一座楼。该楼还是束鹿、晋县、深泽三县合并为大束鹿时(1960年)建的,问问老人,说道多着呢!
河北一集.....
这种照片还上了市志,光线,背景,人物全不讲究,整个一个“自然流”
还别说,生活气息忒浓
勾着你想家……
辛集的陆路码头,一路车起点,三轮车的大本营。
现在三轮车失业了,实际是被自然淘汰了,在河北省县级市里,辛集率先出租车平民化(一块起步价还是两块?),我兴奋、骄傲。
垒头桥,正式名字该叫“石津灌渠新垒头跃进桥”,金鹿市标现在的家,一路车终点站,但小公共(小巴)卖票的都叫“垒头桥”,反正旧垒头没桥,新垒头只有这一个桥。现在是不是有“垒头二桥”了?
树木葱郁,静谧朴实的市委大院让位给了“昊华商城”对吗
市政府搬到新式大楼了,“党部”也跟着去了。不是“分开”吗?辛集怎么“合署”了?
与市政府的老照片比较一下,不看牌子我可分不出来。别说看图,看实景也分不出来呀!——哪年代都讲究步调一致,市(县)委、市(县)政府象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辛化精神还是兰芳时的六字诀,里边是老唐在任厂长时修的假山。对假山人们还颇多议论,风水长或风水短什么的。老唐在假山上提的字是……,谁知道
全国最大的汽缸盖专业生产厂。人们都叫她“一机厂”(小时侯我以为是国家一机部的厂子)。在外地你要说“缸盖厂”,外行准说:“辛集真牛,专业化程度高,连水缸(瓮)盖子都专业生产。”
这是南大门,北大门还有吗?当年一机厂人们上街都钻火车,顺便买车站上五分一个的“牛粪烧饼”--计划经济时代铁路上东西比地方上便宜,现在呢?别提啦。
机厂的水最甜啦
有一机厂就有二机厂(谁说的?有二化、八化哪有三化、四化?倒是听人说过“大化”--又不是拜把子,什么大呀小的,真是的),这就是耳机厂,打字错了,没耳机什么事,是二机厂,大号“曲轴厂”。真有现代意识,还整辆车停门口,不过车还是够古典的
又一幅“自然流”作品,给平平安安回家去的姐妹们拍照时也不清清场,就算是有人闯镜,重拍一幅就行了,毕业照什么的都是不少于两拍,之所以本作品上《市志》,我分析原因有:
1、作者“自然流”
2、骑车人是作者亲戚
3、底片不够了
4、天知道
5、看我贴的网友你知道
河北辛集中学,让人随意摸砖而不要钱的地方
辛集市第一中学
原来人们叫她“束中”。“第一中学”这个名字明显和辛中叫板。实际上还真有一拼,起码生源就是弱项吧,但三年后呢?
束中改名还有原因--即使学校管得紧 ,也不能不打自招地承认:“我就束你这个鹿了!”
最好的楼是银行、税务,都上了市志了,肯定当年是作为新兴建筑“翩脸” 呢
多少次鸭梨节开会都在这。束中旁边,束中同学看焰火都不出校
农运会.....
王口挎鼓表演
如果原尺寸观察鼓手所挎腰鼓,隐约可见“王口村”三字,否则您还真以为我拿“黄巾军”或“太平军”什么的蒙事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