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时光 张扬自我(2015--学海回眸 电大情怀--5)
个人日记
古代词人中我最欣赏的词人------辛弃疾
辛弃疾词是战士之词,英雄之词,不同于苏轼的士大夫之词,柳、周的词人之词,晏、欧、秦的文人之词,他的词中充满了一种以英雄自许或以英雄许人,热望恢复祖国河山的壮志豪情,以及深沉的壮志难酬的悲愤。风格上以纵横慷慨、雄深雅健为主,被称为豪放词,他也有不少平淡委婉的词与刚柔相济的词。表现方法上,发展苏轼的“以诗为词”为“以文为词”,经史子集,往往随手拈来,而着手成春。他又大量运用口语入词,给他的词带来新鲜活泼的气息。辛弃疾影响到刘过、陈亮等一些词人,他们被称为辛派词人。
我因对辛词的喜爱,在我做毕业论文时,选定的论文题目就是《浅析辛弃疾词中的浪漫主义风格》,我在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后,并分别从辛弃疾词中的浪漫主义是一种和爱国主义相结合的具有雄奇瑰丽色彩的独特风格,以及表现手法,产生原因,三个方面进行论述,进过多天,多次的推敲,改动才完成一稿。当我将此文战战兢兢的交给王子玉老师的时候,手里捏着一把汗,心里砰砰的跳,不知是否能通过。在答辩的时候,我是第一天的第二个人,虽然自己一再给自己加油鼓劲,但也不知王老师能提什么问题,心里还是很紧张的。因我们是拜泉电大第一期学生,无论从学员素质,还是各项要求都是严格的,毕业论文是通过三年学习我们综合能力的一个具体体现的重要环节,所以,每一个学员都是全力以赴的,争取毕业论文的过关和取得好成绩。我的《浅析辛弃疾词中的浪漫主义风格》最后的成绩是良好。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使我对辛弃疾这个宋代词人不但有了深刻的了解,同时也非常喜爱直至现在。
辛弃疾的词不仅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而且风格多样,技法高超,艺术特色鲜明。其一是善于创造宏大的意境和雄壮的声势,表现出慷慨豪迈的风格。把自己坚定的抗战决心,炽热的爱国热情,顽强的斗争精神,豪迈的英雄气概,熔铸在宏大的意境中,构成了他爱国词最突出的基调。如〈破阵子〉中,先听其声“梦回吹角连营”;“马作的卢飞快”等等,再看其势“五十弦”言其多;“天下事”言其大,真正是磅礴气势,气吞山河,威势凛然,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推向了高峰。
善于运用奇特的想象,夸张和比兴寄托手法,表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以特殊的精神和性格,寄托自己雄伟壮美的理想。如“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骑来无数”这种浪漫主义笔调,不仅给他的词增添了雄奇瑰丽的色彩,而且使词人在现实的愤懑中获得了精神上的慰藉与解放,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统一。辛词在意境的创造上带有明显的浪漫主义风格,他爱国词中的许多名作,就是通过突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来表现自己复杂的爱国情思。最能体现辛弃疾这一创作特色的要数《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词的首句“醉里挑灯看剑“是写实,述写自己复国大志不得伸展,胸中块垒,唯有以酒浇之。”“梦回”以下写虚,是梦境,更是理想的集中展现。“梦回”后四句,写塞外军旅生活和阅兵场面:英雄酣然入梦,醒来时雄壮的军号声连绵不绝;部队官兵同甘共苦,共食“八百里炙”。军乐队奏响豪迈战歌鼓舞士气;秋高马肥,正是检阅军队,用兵杀敌的最佳时节。“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着力刻画英雄飞驰战场,奋勇杀敌的英武豪迈,冲锋陷阵、杀敌报国的抗战英雄形象跃然纸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两句是说统一大业得以完成,理想得以实现,字里行间洋溢着大功告成的喜悦,使词的感情沸升到最高点。结句“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回到现实,使感情从顶点一下跌落,尽吐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有力地表现了“报国有志志不伸”的苦闷与悲愤。整首词基调豪迈高昂,意境大气磅礴,无愧“壮词”美誉。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也是通过突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营造阔大的意境来表达爱国情思。词的上阕回忆词人青年时追杀叛徒,抗金杀敌的壮阔场景;下阕转入写自己当前的处境,“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词人被弃置不用的悲苦,英雄末路的感慨一言难尽。最后两句“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更将全词的感情推向高潮。“平戎策”,即《美芹十论》和《九议》等陈述抗金的意见书,是作者抗金复国理想的象征,但现实却极具讽刺,人老了,英雄无用武之地,“万字平戎策”,只换得东家的农艺书。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中,寄托了词人遥深的感慨。
网上查找到的辛弃疾赋一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