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江放棹】欧阳荷庚2015书法作品展

书法欣赏

 
2015-03-10 书法天下 书法天下


【蜀江放棹】

欧阳荷庚2015书法作品展


        欧阳荷庚 江西宜春万载人,别署澄艺山房、悟清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西书法网总编辑。第三届中国书坛兰亭雅集42人展成员,中国书协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修养与书法——首届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成员。书法作品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所主办全国专业展览三十余次、荣膺最高奖两次,有大量作品展、藏于全国各地文博机构。


——————————————————————————



相关评论文章


天真烂漫 无意乃佳

————浅谈欧阳荷庚书法艺术

文/冯剑星


        东坡有诗云:诗不求工字不奇,天真烂漫是吾师。所谓“天真烂漫”四字,当为合乎自然,得鱼忘筌之真理也。古人作书,力求字外功夫,能于笔墨之外,窥得些些趣味,方是书家得意之妙。及见欧阳兄作书,点画精到,气韵生动。舒展如意,收放自然。无不于随手挥洒间,见清奇古雅之韵致也。故其书,或宛转跳跃如沉鳞竟起;或圆浑劲健似浪遏飞舟;或沉郁顿挫若狮子扑象;或舒卷流动同长瀑飞泉。是以坡翁之蕴藉,右军之俊逸,老米之酣畅,融汇参合之变化,取精用弘之智慧,成就此天真烂漫之格调也。

        宋人之书皆以意为上。得意者多不拘乎常法,而取乎其质也。欧阳兄之书尚意能生趣昂然,郁郁勃勃,古韵充盈而有新意,出入法帖而不落俗,游离于宋元之间,放怀在物象之外,未尝不得宋元人之笔,宋元人之意,宋元人之神质也。唐人所谓“春风得意”四字,非春风能得意,乃能得春风意耳。欧阳兄笔墨酣畅,游心古人,必是得古人之意者也。然孙过庭所云“无意乃佳”者,或曰既得闻道,复践行于道,然忘形于道也。我既闻道,而不受其所魔障,而能潇然于形式之外,其必为知道者也。料想欧阳大兄于此必也心向往之,与我所见略同耳!

        群山乱叠,白云卷舒。坐观日下,风雨成图。既忘于我,复得于书。月在中天,其为道乎?于此境界之间,欧阳大兄援笔写意,水流花开,纵乎情怀,放浪山水,必能得“天真烂漫,无意乃佳“之真谛也!


(作者系《书画收藏》主编、艺术评论家)

——————————————————————————

古朴中显奇谲

——欧阳荷庚书法作品评析

曾耀农


        古朴指古老而质朴、朴素而有古风。唐朝裴铏《传奇·颜濬》:“同载有青衣,年二十许,服饰古朴,言词清丽。”宋朝何薳《春渚纪闻·墨磨人》:“其墨匣亦作半笏样,规制古朴,是百馀年物。”《红楼梦》第九十九回:“上司见贾政古朴忠厚,也不查察。”阿英在《盐乡杂信》之一:“一路看去,有山有水,有树有田,还有那古朴的农民。”纵观欧阳荷庚的书法作品,以行草为主,一任自然而又下笔有由,古朴之中耐人寻味,时常给人一种“深山藏古寺”的独特感受,这也正是其书佳妙之处。就书法而言,古朴是一种很难表述的面貌,大体只能意会。朴实、迟涩、苍劲、写意合在一起就应该离古朴不远了。古朴是一种书法风格,带有年代感与沧桑感,与华美、潇洒、秀丽一样是另一种美感。

        荷庚书法“格高韵古”,他着力寻求先贤书法之正道,在继承的基础上,于笔法、字法和章法间融入时代精神与个人情趣。其作品数十次在中国书协所主办的全国展览中入展并两次荣膺最高奖,他是中国书协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修养与书法——首届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成员,也是第三届中国书坛兰亭雅集42人展成员,这些都印证了他在全国书坛的地位。

        荷庚自幼习字,书法基础扎实,早年在硬笔书坛也是耀眼明星。稍年长后尤喜行草书,于“二王”一路下过不少功夫,遍观诸家后主要着眼于宋人,尤其对苏轼书艺进行了深入研习,其学苏又不拘囿于苏,而能把“二王”的劲健遒媚、黄米的沉着痛快及碑版的粗犷厚重有机融为一体,朴茂自然,殊为不易。近两年来已在书坛展赛掀起了一阵阵“欧式苏风”,特别是在2014年中国书协主办的“长江杯”全国书法展览等活动上,不少道友都有如此感叹!正如唐代著名书法理论家张怀瓘《书法要录》说:“囊括万殊,裁成一相,或审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荷庚所学,当志在于此。其艺术不仅有传统的朴素、高古和沉厚,也逐渐形成自己陡峭、恣肆和奇谲的艺术语言,生趣盎然,变化莫测,郁郁葱葱。

        宋人蒋之奇任江西转运使时曾作《次万载》:“碧嶂千层附城出,清江一条穿市飞。闻说当年谢康乐,云间双屐去忘归”,荷庚老家江右万载,古称康乐,据载也是东晋著名山水田园诗人谢灵运的食邑所在,荷庚书作风貌,或多或少映衬着故乡山水对他的长期滋养之功。每观荷庚之书,古朴中显奇谲,挥洒自如而不逾法度,如行云流水而转承契合,聚而不滞,放而不散,使观者心旷神怡,不知不觉进入审美的境界。

(曾耀农:湖南商学院文学院教授、博士、硕导,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


澄艺问道 法趣兼容
——欧阳荷庚书法评弹
文/傅德锋


        近年来,江西欧阳荷庚先生以他独具特色的书法作品在书坛上迅速崛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好评。
        看欧阳荷庚的照片,感觉其人精明干练,睿智中透着一种儒雅。其性格也当属于那种刚中带柔、柔中带刚,刚柔相济的类型。而在书法上,他恰好也是“软硬兼施,刚柔相济”的。不仅毛笔书法出类拔萃,硬笔书法也是出手不凡,早年曾经常在全国硬笔书坛摘金夺银。除此之外,还有书法教育等方面的论文在专业报刊发表,并被有关书法教育教材选编,由此可见其学习书法的广度和深度。
        在欧阳荷庚的身上,尤其具有一种传统文士的风度,说话彬彬有礼,不卑不亢,谦虚低调,落落大方,属于大可深交者也!
        欧阳荷庚之书法与其他人颇有不同,不同之处就在于其书在格调和气象上煞是感人,不仅富有浓郁的文人气,还具有山林气,绝非泛泛之辈可比。好的书法作品,绝不仅仅在于技术有多好,是否写像了古人,而在于个人性情是否得到了真实的体现,是否写出了一种境界和气象。观欧阳荷庚的书法作品,使人瞬间感受到一种历史的穿越感,可以上溯到北宋甚至晋唐那个文人墨客吟风啸竹的特殊年代。
        依我看来,欧阳荷庚所擅长者,首推行书,其次是小行楷,再次是隶书。其近年行书脱胎于苏东坡,也有黄山谷行书的影子。有的作品还或多或少有颜真卿和杨凝式行草书的韵味。
        苏轼书法,少年学《兰亭》,乌台诗案以前,基本上是继承二王,继承传统,典型的晋人风格。他早有革新精神,一直反对唐人讲究法度的条条框框。《石苍舒醉墨堂》诗就写道:“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提倡书法艺术要摆脱成法束缚,意之所至,自由创造。这种学书理念对欧阳荷庚也有着莫大的启发。从欧阳荷庚的具体表现来看,他也正是在兼取各家的基础上守定一家,融入自我意识,寻求有所突破。  
        当代学习苏轼行书者尚不多,有所建树者更是凤毛麟角。欧阳荷庚致力于黄苏东坡行书,先得其形,后获其神,更取其意,使人一望而知是法乳苏氏家数,然又不尽相同,所不同者,即是欧阳自我之个性流露也。此正是“得鱼而忘筌,得意而忘形 ”之谓也。欧阳荷庚对苏轼书法本质精神的理解与领会是相对比较到位的,从笔法到结体到章法布局,都在“似与不似之间”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不仅技术问题解决得比较到位,而且在精神层面上扑捉到了苏东坡书法所特有的那种意趣。
        欧阳荷庚对苏东坡书法的追摹,首先是建立在具备了深厚的“二王”书法基础之上的。其早年精心于硬笔书法,但不同于大多硬笔书法家的是,他一直具有临古意识,常以硬笔来临习古人经典,用功多在怀仁集王字圣教序、米芾及赵孟頫行书手札。所以后来转入毛笔书法时,并未受硬笔书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反而在毛笔笔法熟悉后,充分利用了其多年来硬笔书法临古、创作时熟练的结字、章法等诸多特殊优势,迅速进入一种良好的状态。
        他在2011年举办过一个个人书法网络展,从那一批作品,也可以看出他并非一开始就介入“苏书”的。那一批作品应该是他学习“二王”书风的一个阶段性总结。而且那一批作品也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行笔洋洋洒洒,书意郁郁芊芊,魏晋风流,跃然纸上,自我意识,隐约可见。若是他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来,成为一个学习二王一脉书法的成功者,也绝非没有可能,但他却将目光再次投向了苏轼书法。
        何也?盖因二王书风在当下书坛已经呈现出席卷天下之势,书家们互相因袭、模仿,未免书风接近,乃至于雷同,千人一面,几成恶俗。而东坡行书,却鲜有人钟情于此。苏书境界甚高,面貌独特,却也往往因此令取法者 “易进难出”,而欧阳荷庚能以苏书为主线,写自家胸襟 ,故其作品让当下展赛评委和藏家们眼前一亮也是必然。
        从欧阳荷庚目前的创作状态来看,其书已经上升到了一个较高的层面。喜好阅读与思考的良好习惯也极大地助力于他对书史、书论学习的不断深入,也使他能更好地潜入到苏东坡书法的内在精神里边去找寻自己所需要的艺术养料。他对苏东坡行书进行了不乏自我意识的改造,这种改造,首先体现在技术方面,他将二王、汉隶和六朝碑版的一些笔意适当融入于其中,尤其是将黄庭坚草书的结字布局之法巧妙借用,加大了字形的大小变化和层次错落感。因此,他的这一路行书在格调和气韵上便有别开生面之感,作品的趣味性大大加强,文人气息扑面而来。
        欧阳荷庚的小行楷及隶书均书风纯正,技巧娴熟,笔法空灵,结字奇崛多变,气息高古典雅,亦颇为可观。
        因此,以他的综合修养来看,如其继续深入其中,不断调整,假以时日,欧阳荷庚完全有可能在当代书法艺术创作上有一番大的作为。

(作者系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精英班成员、艺术评论家)

——————————————————————————

大朴不雕 无意乃佳
——欧阳荷庚的书法创作及作品赏析
钟兴旺


        在当今书坛,欧阳荷庚无疑是一匹黑马。仅2013年在国展中获奖、入展次数竟达10多次。如今,书法入国展意味着被国家级专业权威机构认可,往往成为书法人创作的一种共同追求。全国高手林立,一般人入展一次都很艰难,而欧阳荷庚却20多次入展,的确令人刮目相看。
很多同行认为这是一种“欧阳荷庚现象”。对此,他总是说“运气好而已”。他说早些年也“赶时髦”,追寻“二王”一路,写得很精到甚至无可挑剔,但终究没有自己的面貌,距离国展仅一步之遥却难以迈进。他后来慢慢领悟到,被动地守着一个“不来电”的碑帖待其“成就自我”,还不如主动出击择己所好来研习、改造。也就在他苦恼彷徨之时,苏轼的书法令其眼睛一亮、精神一振,原来苏轼的书法对他“最来电”。
        苏轼书法朴茂自然,是宋人“尚意”书风的典范,一派天真烂漫,自然生发,因而外形看似“其貌不扬”,难怪当年黄庭坚戏称其书似“石压蛤蟆”。 欧阳荷庚尤喜苏书大朴不雕、大智若愚的面貌。在他看来,此非“石压蛤蟆”,而分明是“小憩在荷叶下的一只只青蛙,凝神静虑,相时而动,弹跳间,优哉游哉……”他说,临习苏书,仿佛与先贤苏轼对话,在点画挥运间自然与之产生了共鸣。这种犹如神助的灵感无疑对他“入帖”和“出帖”帮助极大。
        欧阳荷庚小楷、隶书皆能,但目前而言,行书才是他具有个人面目的符号。他的行书主要取法苏东坡粗犷豪放的《寒食帖》一路。整体气势磅礴,有一泻千里之动感;在章法上习惯于大篇幅,不加装饰拼接,字的大小错落有致,字与字欹侧相生,行与行顾盼多姿;结字笔画夸张,纵横如长枪大戟,看似“不拘小节”,然则粗犷中有细腻,有些“小动作”加入其中,自然丰富了技法、提高了难度。
        但凡学书者都明白,把一种字体写像,所谓“入帖”容易,但要有变化“出帖”则难。欧阳荷庚之所以写苏体能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还融入了黄庭坚、米芾以及“二王”等诸多名家法帖的结字和线条,如黄庭坚的方笔起笔、笔画的一波三折以及米芾的“刷字”,无不被其天衣无缝般嫁接。吃透一体,博采众长,融会贯通,这也许正是他这一阶段创作成功的“密码”。
        艺海无涯,长路漫漫。荷庚清楚书法符号不能定型太早,也深感综合素养对书家的重要性,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为此,他在不断完善技法的同时,坚持书法理论、史哲、文学等方面的学习。他尤其庆幸能够成为中国书协与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国学修养与书法——首届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的成员。在那里,他如饥似渴,不断“充电”,并与全国一流高手切磋书艺,开思路、阔眼界。笔者相信,荷庚有了这样好的学习平台,加上有如此高的悟性和清醒的头脑,假以时日,他的书法必将进入更高的境界。



(作者系中国书协会员、《江西日报》“品鉴”艺术版主编)

——————————————————————————

高华端美 意态阑珊
——欧阳荷庚书艺评析
文/郑可春

        荷庚之书,浪漫天成,韵味十足,又融碑学之味。近年,在各大国赛,成绩斐然,为一代青年俊彦,非常人所逮也。
        观先生之书,形意俱重,循其渊源,乃得东坡神韵,又加以自我诠释,显创新之貌,有自家之艺术语言并自成一格。仔细玩赏,一股气息扑面而来:笔意含蓄,笔力遒劲,且灵动幽忽,控制有度,游刃有余;其气概、墨韵、意态浓厚,且整体造型浑厚,如重峦叠嶂、海波汹涌之势。
        观其大字作品,得正大气象,越大越有跌宕之美,且意态更为浪漫阑珊,深得苏公意韵,又得鲁公精鸿,高华端美,才情横溢。是为,欹荡如醉,舒放自如,浪漫成趣也。
        山谷云:“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是故东坡尚意书风才有了立足之本,而今荷庚以此为训,其早年书法多以二王为本,流美之性贯穿始终,其大多作品之韵、势、力,貌似苏黄,却得王羲之《十七帖》之神韵,尤其在形韵势之刚决上。
        是曰,先生书之整体面貌平易流美,不作孤峭奇之变态,其变亦随情势意绪自然,整体黑白、疏密、敛放、节律丰富恰宜,甚可寻味;且能由外部笔画形构迅即转入内部韵、势、涵,以内涵带动外形之美,乃基于其学养之丰厚也。
        综观先生之书,以二王为基,借东坡之意,得鲁公之鸿,藉自身之养,形成自家风貌,于碑帖之学中寻找三昧,使其书艺之本质,亦传统亦现代,超世又脱世。若假以时日,当可比肩古人,也不足为怪也。

作者于京口墨轩南窗
时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晨
(注:作者为江苏大学副研究员、江苏教育书协理事、文艺评论家)

艺术活动




书法作品

















文章评论

塞外孤鸿

好。融合黄庭坚、苏东坡、米芾之长自成一体,飘逸神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