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 是中国化的佛,是神圣巅峰的封号,是超越言语的世俗智慧,是吾国吾民独有的精神风景。

茶 人在草木之间,茶是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圣物,令人身心柔软、宁静和从容。在
中国,茶被称为百病之药,陆羽《茶经》将茶文化推向极致;在日本,茶被称为神草,喝茶祛病延年,茶道成为日本人独特的民族文化。

生 生即生命,“天地之大德曰生”。把天地看成是不断生化的天地,用生命的观点来
看待天地、万物和人体器官,是诸多中国文化的内核,表明了中国人倾向于在一切事情中寻找一种根本的调和与统一,而不是斗争与混乱。

耕 耕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是农业文明出现以后的重大进步。而耕地手段的进步,就是社会、经济进步的表现。

春 春表示在太阳照耀下草木萌发,反映了先民对万物生长靠太阳的朴素认识。春是生
机的象征,也是一年的开始。每到春节,极具装饰性的“春”字遍布城乡,成为中国人一年美好希冀的寄托。

工 “工”字承载着中国土木建筑工程发展的丰富文化信息,使中国成为古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国度。

禾 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业起源地之一。禾,最初指北方的粟。禾穗垂而向根,被古人引为君子不忘本、谦虚、感恩的美德。

休 甲骨文中像人靠着大树休息,之后引申有休假、停止、喜乐、美好等意
思,远超一般人的想象,清晰地展现出中国文字演变的一个缩影。

田 经过人工开发,用于农业耕种的土地,在历史进程中是统治者和人民共同关注的焦点,多少历史事件由田地而发生和展开。

丰 远古的氏族部落划定疆域称为“丰”。甲骨文中是树木和下方的土堆的形象,后引
申出草木茂盛,转指人的容貌丰润、体态丰满。中国正是在对丰美、丰富、丰盛等的不断追求中得到发展。

丝 甲骨文中有此字,说明我国丝绸在上古既已出现。丝绸是我国古代的一重大发
明,在汉代即已远销到欧洲古罗马,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农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放在首位,所以“国以民为本,
民以食为天”,百姓的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那么国将不国。

家 先民由游猎进入定居阶段的标志,是人们生活的依托。因此保家卫国,匹夫有责。

安 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哲学思想。对民是“平安”,对国家就是“安定”,从
国家层面而言,安与定、平等既表现为一种状态,也是一种动态。

乐 甲骨文中“乐”字是一把类似二胡的乐器。音乐带来快乐,这个字后来用于书写世上一切的快乐。

道 道是处世的原则、事物的本质、宇宙的本质、是宗教,也是方术,人人有
道,事事有道,是中国人对理想境界最朴素,也是最深刻的体悟。

法 平之如水,法律必须公道,犹如一碗水端平,体现了执着追求社会公平的传统中国法律意识。

圆 是古代对“天”的形状的朴素认识,即所谓“天圆地方”,这种观念影响
了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对建筑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圆”是中华文化
的精神追求之一。中国哲学首先追求德行的修为,继而作用于外部世界,
即“内圣外王”。“内圣”境界表现之一即圆融、圆通,形成圆满的生存逻辑,从而做一个有德行的人。

儒 春秋时,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悟 “觉悟”,看见我的心。觉是一个瞬间,悟是一个长长的过程。把所有
觉的瞬间与长长的悟的过程结合起来,我们就可以看见自己的心了。

佛 佛陀释迦牟尼是觉者、知者。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东汉时由官
方正式引入中国。“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佛教在唐代达到鼎盛,其信仰在中国历史上有很深厚的根基。

戒 古代中国的地方官有种“戒石”,是刻警戒官吏的铭文的石碑,凡事引以
为“戒”,行事说话多加小心,从道德上约束自己,从而成了一种中华美德。

本 “本”是根本,“本草”指中药。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被视为社稷守业
的不二法门,否则便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元 中国人把最初的部分称为“元”,以元为首,奋勇争先,从春秋时代开始成为中国人品质中的一部分。

中 古有大事,聚众于旷地,先建中,群众望见而趋附之。“中”不仅有方位上居
中,居要位的内涵,还有行为处事恰到好处的意蕴。喜怒不过节,度量把握恰当,是为“中庸”之妙。

东 在五行中,东为木,为春,为生,意喻日出东方。自古以来,中国人观察黄河、
长江,建立了“黄河之水天上来,东流到海不复回”“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认
识,因此,根深蒂固的内陆文明逐步接纳了海洋文明,融入世界文化的趋势。

土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土地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土,也是构成万事万物
的“五行”之一,对于土地和土地上生长的作物的崇拜,乃有社稷之神的出
现,社为土地之神,稷为五谷之神,社稷也因此成为国家的象征。

北 阴阳家以玄武表北方,中国人以北为上,有尊北的意思。“坐北朝南”的观念深入到中国人的建筑文化和礼仪之中。

社 土生万物,地是先民赖以生存的依托,有土才有国。自古先民春秋祭社,平日撮
土为堆进行结拜,以及各地都建有土地庙进行肃拜。这些都不是迷信,反映了人们对大地的感谢,对国家的崇敬,对疆土的珍视。

九 在中国文化中,“九”是“天地之至数”,上踞于天,下临于
地。“九”“久”谐音,“九”也因此成为中国人喜闻乐见的
表示永恒、喜庆意味的吉祥数字之一。

鼎 鼎在古代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宗庙礼器,它又是国家政权
的象征。象形所形成的独特视觉效果,它的庄重感认人不由自主产生信任感,“一言九鼎”即是如此。

汉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汉语、汉字、汉学、汉人、汉赋、汉朝……在中国人心中,“汉”几乎成为与“中国”有等同的意思了。

瓷 中国为瓷器之国,英文China就是“瓷”的意思。瓷、茶、丝,作为古代中国向
世界输出的重要商品,由于影响久远而广泛,往往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也就见惯不惊了。

国 “国”字记录了中国历史的重要讯息:从最初的定居点,到稍后的初级城市,
到更加发达的都城,这些被称为“国”的所在,是时代风云的汇聚之地。“国”字在新中国简化后。
文章评论
长安渔翁
载些知识带回家
一方*H
@{uin:398816307,nick:宝水} [em]e183[/em]
shiqi
转了[em]e183[/em]
散淡人
一篇很不错的解字文章并用各种字体来演示、并配有字的说明和解释、尤为注重的是有甲骨文、甲骨文是字的初始、有许多相形文字的出现、如网字如同两根小棍上缠绕许多绳子如同一个网子、缠绳结网大概就如此而来,再如車甲骨所表现的形式为上边一横是弯曲状如同驾车的辕架、下面一个方斗、两侧两竖犹如车轮、字体唯妙唯肖生动活泼、这篇文也有不尽人处、简化字太多。和原字相比无法解释、如:阴<陰>、阳<陽>、丰<豐>、丝<絲>、农<農>、乐<樂>、东<東>、车<車>、汉<漢>、国<國>、宝,<寳>、龙<龍>、凤<鳯>、礼<禮>、书<書>…等等不一一诉说、国学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保存了多少?文革又毁了一部份、现在要找资料据说还要到海外去找,唉!啥时国人连中国字都不认得了那才算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肘候了!
散淡人
上午写了几个字、不小心一点全没了、只好重写、小友的文章有时太难不好评只有免为其难了、评的不太对万望见谅!
利文
[em]e178[/em] [em]e190[/em]
/ws暂无名 /yb
[ft=#30fd02,,][ft=,3,][B]12月20日[ft=#fe0c01,5,][B] 暂无名[/B][/ft] [ft=#30fd02,,][ft=,3,][B] 回访:[ft=#30fd02,,][ft=,5,][B]这就是缘分:[ft=#000000,,][ft=#000000,,] [M][qqshow,500,700,500,700]http://a2.qpic.cn/psb?/cfef1d9c-f319-42d4-9b09-f431d069ad02/DYacMafb2P6mMEl.J86AtvfjwbqY.qydZyuSP8STyRg!/b/dJNxvuO2OwAA&bo=9AG8AgAAAAACGHc!&rf=viewer_4[/qqshow][ft=,2,][ft=#666666,,][qqshow,500,155,500,155]http://b159.photo.store.qq.com/psb?/167afc6a-144a-4845-bb03-984e19f8b46a/9fwBaS.dt7cqfJS4e93tJ3b4QwyIatvNnv40ci1M2nw!/b/dBMfyl6HLQAA&bo=9AGbAAAAAAACAEo!&rf=viewer_4[/qqshow][/m][/ft][/ft][/M] [/ft][/ft][/B][/ft][/ft][/B][/ft][/ft][/B][/ft][/ft]
暂无名/aiq
[ft=#30fd02,,][ft=,3,][B]12月22日[ft=#fe0c01,5,][B] 暂无名[/B][/ft] [ft=#30fd02,,][ft=,3,][B] 回访: [ft=#30fd02,,][ft=,5,][B]幸福是个人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它有主观性、整体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点。幸福其实很简单,只要心灵有所满足、有所慰藉就是幸福。 [ft=#000000,,][ft=#000000,,] [M][qqshow,500,276,500,276]http://a3.qpic.cn/psb?/cfef1d9c-f319-42d4-9b09-f431d069ad02/3UGgr02kjjwXQW0slNFGYxf0qjRWJTVCIEnD2TyARZE!/b/dAbxgOLmAQAA&bo=9AEUAQAAAAACJeE!&rf=viewer_4[/qqshow][ft=,2,][ft=#666666,,][qqshow,500,170,500,170]http://b157.photo.store.qq.com/psb?/167afc6a-144a-4845-bb03-984e19f8b46a/h8LbeytmrCw0Ugv1H3U7Uj*Z2sITk3UrFarhq5qEEM0!/b/dORoml1XRgAA&bo=9AGqAAAAAAACAHs![/qqshow][/m][/ft][/ft][/M] [/ft][/ft][/B][/ft][/ft][/B][/ft][/ft][/B][/ft][/ft]
戶力子
[QUOTE]引自:渔翁 于2014年12月13日 16时15分23秒发表的评论 载些知识带回家[/QUOTE] @{uin:670691277,nick:长安渔翁,who:1,auto:1}[em]e203[/em][em]e181[/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