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技巧】尼康和佳能、转盘标志、审美、风光新手
个人日记
尼康和佳能的特点是什么?听说尼康比较锐利,不过以前用感觉还好啊。但是会有点偏黄。不喜欢佳能的操作,太不方便了。 |
操控上确实是尼康方便,比如开关机、删除照片等,但同档次价钱要贵! |
佳能红,尼康黄。我觉得各有特点,使用者自己把握。
|
全方位看尼康更好用,RAW格式色彩可以直接出片,特别是后出来的几款机型,高动态大光比时宽容度非常好。佳能机型5D2只要微欠曝光色彩偏红,比较适合于影棚低感光度拍摄,风光后期调整空间大,5D3的色彩欠曝会偏黄提高曝光宽容度会较差,直接出片很难看,操控有些麻烦,高感不错,但高感后细节损失严重。个人感觉佳能中端机是很静的机器,适合慢慢玩和高端机差异很大。尼康用途较广,操控性很强,出片锐利。 |
两个品牌各有各的优势和缺点,不管玩哪款的只要把握好自己的判断,不要抱怨自己的机器不好,看到人家的机器好,就赶紧换成好的,这个想法不好,只有把自己的机器玩熟悉了,你的水平不比人家差,为什么呢,靠自己的思维和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世界,才能捕捉到你想不到的东西。比如我玩5D2刚一年,结合自己在三十多年传统胶片的实践,加上数码相机带来很多功能及后期处理的东西所带来的烦恼,通过实践还获得了乐趣,所以在影赛中获奖,你认为呢 |
尼康遇到佳能,可能会更纠结。
经常有人问我这个问题:尼康好还是佳能好?买佳能还是买尼康?
有时候有人为这个问题还争得面红耳赤的。
甚至还出现了两个派别。
先声明:绝对没有抬举和贬低哪种牌子的意思哈。
尼康佳能两个公司同在一条街上,相距100米左右,和谐相处了几十年各做各的生意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久而久之我甚至怀疑 这个是一个阴谋,是他们日本商家的聪明,搞两个牌子大肆吹捧,你不买这个总要买那个,反正最后钱还是到我们包包里面来。现在王老吉和佳多宝是不是在学习尼康和佳能呢?
说远了,还是说说这两种相机吧。
有一个故事:菜市场内,一个中老年妇女在卖豆腐,豆腐不怎么好,价还要得高。买主嫌贵,她就说:“你嫌贵,你去那边买呀。”买主一看那边,偶滴个肾呀,一美女在卖豆腐,美女闭月羞花,豆腐又明显比那老太婆的好,还比老太婆的价便宜三分之一。结果呢?当然是都去买美女的了。一会,美女的豆腐就卖完了。这时,美女对老太婆说:“妈,我这卖完了,赶紧把你那几块也拿过来吧。”
又说远了,咱还是说相机吧。
N多年前(30年前左右吧)那时候中国玩相机的人不是很多,改革开放刚开始,日本相机大量拥进中国,尼康、富士,奥林巴斯、雅西卡、柯尼卡......(还有很多种120的)。当时国产的海鸥135单反是460元左右,珠江135单反是530元左右。日本的几款单反在900元左右。而当时尼康最便宜的一种(好像是FM2吧)要2千多。望机兴叹啊。所以,当年玩尼康的绝大多数是公家的专业人员。(应该说全部是吧)因此,当年尼康就代表高档、专业。那时尼康镜头还不是很出名,反而是奥林巴斯有几款镜头比较好,因为那时奥林巴斯垄断了医疗上的光学镜头,比较有名。在郎静山带三个美女模特出车祸那年,奥林巴斯镜头得了好几个奖。当年佳能貌似不存在,只知道佳能是卖办公用品的,特别是佳能复印机是很响亮的。后来就出相机了(就像我们造电视机的也造手机了)。但是没有名气。于是就广而告之,主要手段是免费使用,全国各地去搞活动,只要是懂点摄影的都可以拿一部去用。全国大点的活动都提供记者使用......慢慢的,就有点响起来了,这期间尼康始终低调,不声不响的卖自己的高价。当发现佳能大有取代自己的时候,才勉勉强强的跟在后面吼了几下。但是价格始终比佳能高将近三分之一。而在日本国内,两家关系据说相当密切和谐,互通有无,不停地变着方式让世界人民掏钱。
现在是数码时代,已经没有什么好坏之说了,天天都在变化,随时都在刷新。所以,我认为大家不要去纠结买什么牌子的了,应该都差不多,就是看你喜欢什么样子的了。至于那些指标,我认为始终是一个“噱头”,同样的价基本上就是同样的货。对于那些指标,我们平民百姓是没有办法取证的也没有必要去追求,像素再高在显示器上看都一样,要去洗照片出来,目前冲洗照片的机器都有固定的像素,洗出来也差不多。除非是把照片放到几米大。但是目前国内放大照片超过36寸的貌似已经没有几家,大多数都是打印。所以,再好的相机后期却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郁闷啊。
初学很喜欢关注相机显示屏色彩,上当的人很多,回家上电脑后发现差异很大,几乎很多美女喜欢佳能,应为拍完照片很满意自己显示屏的色彩,很多人对相机功能缺少了解,只知道JPG拍出来色彩好看,一个对焦点就能拍出很多照片,虚焦也好,清晰度不够也好,自己满意就好。谈谈两大相机各有所长.先说尼康,从D700开始.对焦系统为51点并且可以上下左右斜面移动对焦,测光系统可以移动任何对焦点进行点测光,点测联动,这种功能目前佳能只有1D系列才配备。而在尼康中端机型全部配备,包括多重曝光。在色彩上尼康还原比较逼真在显示器看和电脑几乎没有差异,有时觉得在电脑看比相机上更好看。相机操控很直接无需进入相机菜单调整,这对抓拍及时调整很有用。再谈谈佳能,我用过5D2和5D 3,两者之间相比我觉得5D3不如5D2的画质,虽然为了和尼康竞争佳能5D3配备了61点,但只有中央对焦点可以使用点测光,不过这已是佳能突飞猛进了一步,和5D2 9个对焦点差异太大,相机显示屏色彩和5D2一样有些假,当时看很鲜艳,特别欠曝光时色彩饱满漂亮,偏红,5D3偏黄。操控上有点繁琐,佳能最大买点,像素恰到好处,不高不低,拍摄人像皮肤好像被高斯模糊一样,柔美。综合一下,尼康操控方便出片清晰度很高,高动态控制很好,快门很耐用,一般都远远超出它的快门使用次数。佳能机感觉是大众普及型,设计上不太专业操控繁琐,真真的好机是它的专业级1D系列,佳能大量广告费用是从消费者身上支出忽悠了不少人。简单说用过尼康再用佳能有点烦,用惯佳能再用尼康很快直接上手。其实两者拍出来都是照片,特别是用RAW后期的运用可以让照片更美,这一点都是一样。 |
说的的很有道理 不必纠结是佳能还是尼康 喜欢哪个就买哪个 我就不信什么尼康什么偏硬 什么佳能偏软的 如果就是个业余爱好者 掂量掂量兜里的银子 买个差不多的就可以了。
佳能和尼康这两个品牌其实我们不必纠结于谁好一点,谁差一点。看各人喜好而已。入门级的单反到大师手中也能拍出佳作。给你一套顶级器材,你不懂摄影,也只能当傻瓜机用。佳能相机在机身上显示的色彩效果有的假,看其非常好的影像,到电脑上看,就会打折扣的。尼康显示真实。 |
古人言:尼康锐、佳能媚,宾得惹人醉。。。。。。 |
论创作,比的是情商,有感而摄,用什么器材都能出佳作; 论把玩,比的是智商,看菜吃饭,任凭你机关重重也无妨。 摄家用作品来说话,数码胶片不重要; 玩家以快乐为追求。佳能尼康都风光。。 |
尼康锐,佳能媚,潘泰克斯惹人醉!流行了很多年的一句话。 如今数码时代据说色彩最好但脾气也是最大的是适马DP系列;其次,宾德,富士色彩好。佳能强项是高感,另外,色彩上设置是美化了亚洲人皮肤,尼康强项是对焦。像素高。其它奥巴防抖最好,索尼全幅微单出人头地。当然,最好的135相机就不提了,你懂得。 |
这两种机器都有出厂设置,佳能出厂设置的鲜艳些,尼康出厂设置的是标准的,只要你按照自己的喜好重新设置一下,拍出的片子一样鲜艳。不存在那个机型鲜艳,那个不鲜艳的。
真正懂相机的,更多倾向用尼康。真正懂摄影的,更多的可无视器材的品牌差别。
不过对于入门者,选择佳能的多半是小白;中端用户,选择佳能的则多半是被迫(但美其名曰“习惯”)。
如果从摄影“体系”的角度(而不是摄影“系统”)而言,佳能除1系外什么都不是,就是一种家电和玩具。
初学很喜欢关注相机显示屏色彩,上当的人很多,回家上电脑后发现差异很大,几乎很多美女喜欢佳能,应为拍完 ...
镜头选择性广是好事也是坏事。很多佳能用户因此走了弯路。发现除了大三元其他的都是垃圾头。多条道路通北京,但是不可能都是近路。你走弯路可以换,商家要的就是这个,要不怎么多赚钱啊。佳能的70-200有个IS和不带IS的。我同事觉得他水平好没必要花那么多钱买防抖的。结果买了后发现。镜片组结构都不一样。这不是上当吗?专业级别的相机N \C都不错。
尼康的镜头价格通常比佳能的贵,70-200没有低端头。
尼康覇气 隹能秀气
相同代数的相机,CN二者在比较价格的同时,还要算一下下面的账:
机顶闪光灯;
引闪器;
极其实用的点测对焦联动功能;
跑焦概率;
如果是中低端机,要考虑能够满足基本使用的镜头的价格(除了红圈头还有什么头可用?等等);
拔轮的人体工学的合理性(反关节设计似乎是反人类的设计?);
蹩脚的边缘卡扣的镜头盖(买个万元头再配个山寨中间卡扣的镜头盖是不是有点恶心?好就好在C的部分镜头盖已经开始改成中间卡扣了);
5D3及以下机型的Fn键的功能定义的全面性(很多便捷的实用功能无法定义到Fn键。不信你试试?);
暗部或曝光不足时,在RAW中拉一下看看出来的是什么?(不要相信枪手文章,自己对照测试一下,就知道感光器在暗光下的差异。注意:不是指降噪涂抹后的效果,而是指高要求时用RAW以保留最多细节的方式解码时的效果!);
整个品牌构成的摄影体系的性能(相机、镜头、后期软件),DPP在NX2面前什么都不是;
……
掉反光板、掉渣之类只是个别机型的问题,不纳入整体讨论。
通过上述对照,权衡一下性价比吧!
看完了大家讨论,我也多嘴一下。 大家说的都有道理,能出佳作就是好相机。虽然我玩相机30年,世界上的相机玩过不少,从品牌上讲,N与C都是优秀的,当今的数码时代,相机与镜头拼得是成像与性能,想追求锐度反差和新闻报纸使用,N系列优势,拍MM和花草,C系列不错,特别是暗部色彩比N强多了。 |
拍人像和婚礼用佳能,风光和人文用尼康,我坚信这点!就看你的要求了 |
数码摄影10年了,我只能说点硬道理, 1,蜂鸟网二手版块只能看到出佳入尼的很多,出尼入佳的几乎没有。 2,尼康105微距镜头很锐,专家说的,反正我的佳能微距不理想。 3,尼康相机好像差不多都有多重曝光,佳能好像5D3刚刚有。 4,拍摄风景尼康相机对于云彩细节很好,佳能看起来过曝。刚刚看到一个帖子的比较。 5,看到国际获大奖的百分之53使用的是佳能1DX,没办法每秒13次快门曝光太快了,尼康D4是10次 6,我也在考虑出佳入尼。 |
两个为世界级产品,无法相比。各有千秋
初入摄影,你一定对相机转盘上很多小标志一头雾水,而且相机上有没有详细解释。这些标志具体代表了什么意思?什么时候使用呢?现在我们按顺序为大家一一讲解。
不同型号的相机所提供的拍摄模式数量也是不同的。下图是大部分入门级和准专业级单反相机会提供的模式,而专业级相机一般会去掉如人像、风景、微距等所有的情景模式。
除此之外佳能和尼康都有独有的模式,如佳能的“A-DEP模式”和“GUIDE模式”。
佳能的单反相机上会有“A-DEP模式”,在这一模式下,相机会通过计算来确定光圈值,使得画面中被自动对焦点覆盖的画面元素都是清晰的。
尼康入门级单反相机D5500提供了一种引导模式,让初次接触单反相机的摄影新手更易上手。它会对每一个拍摄步骤作出详细解释。
学摄影:如何提升审美
献给所有希望能提高摄影水平的朋友。(本文中很多观点对喜好新闻,纪实类摄影的朋友可能不太适用,因为那是完全不同的体系,见谅。对人像,风光,小品,静物等爱好者有适用性。)
学生一枚,如果回答有什么片面与疏漏之处,还请不吝赐教。(另外由于本人是学商业摄影的,回答可能会从商业产品和商业人像的角度切入,但是对除了新闻纪实摄影之外的摄影领域应该还是有适用性的。)
大家都回答了很多,说的也都很全面。作为本科学习摄影的人,我只想补充一点我对摄影能力的看法。就我现在以及周围人的程度来看,我认为大家摄影水平的差距不是在技术层面,也不是在知识的多少,而是在审美水平以及行动力方面的差距。
首先,我认为学习摄影最重要的,也是拍得出好照片和拍不出好照片的摄影人之间最大的差距,是审美水平。一个无法正确评判一张照片优劣,以及其处于何种水平的人,很难成为一个好的摄影师。很多人在有限的器材中把能掌握的知识和技术都掌握了,为什么拍出来的片子无法提高?或者同样带着一台相机出门扫街,为什么按了半天快门全都是废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的审美水平已经成为了你的瓶颈。很多人会觉得审美是很个人的东西无法评定好坏,每个人认为的好看都不一样。然而审美是有高低之分的,在同一个领域中的主流审美标准是统一的。处于同一水平上的审美才有所谓的多样性。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以下图片均来自网络,除了我自己那张),摄影圈的老法师们由于沉迷于老旧的审美与情怀之中,互相吹捧与误导,以至于他们无法树立一个先进而正确(对现在而言正确)的审美。
所以他们会认为这种
或者这种照片十分生动自然,真实美丽而且富有朝气。
看到这两张图各位可能会会心一笑,但是事实上很多摄影爱好者却十分喜爱并沉迷于这种照片的拍摄,为什么?
原因是他们的审美水平不如各位。
假如拍摄这两张照片的摄影师审美程度更高,他一定不会接受这种背景,这种造型,这种布光,这种pose。
当然,老法师们年纪都大了,只是寻求一个爱好而已,不这么计较出品质量,这无可厚非。
但是如果年轻摄影人(特别是真心爱好摄影的)也混入这个圈子中,潜心钻研这种照片中体现出的焦外柔美,或者皮肤表现,在论坛里互相欣赏好友佳作,而不去追求更美的照片,那实在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而且奇妙的是,我真的发现有些人,同样欣赏环境人像,他们会认为这种
以及这种
和以下两种差不了多少。
甚至分不出哪种比较好。
无法区分好的照片和差的照片,以及看不出一张差的照片差在哪里,好的照片好在哪里,是缺乏审美的人最大的问题。
当看到别人拍得很烂的照片,或者自己拍的很烂的照片得到了低的评价时,心里想着“我觉得这张照片挺好的啊,没觉得哪里不好。”这就是不知道差的照片差在哪里。
当看到其他爱好者或者同僚优秀的片子时,心里想着“我没觉得这张好在哪里/这张跟我拍的有很大差别吗?”这就是不知道好的照片好在哪里。
包括看到专业摄影师成熟的大片时,心里只想到“这个PS好厉害!”或者“嗯,这个很有大片的感觉。”这种程度的评价,也是缺乏审美的一种表现。他们无法进一步分析与欣赏这些照片中的构图,布光,物件摆布,色调分布以及氛围营造等手法。就像普通人欣赏古典音乐只停留在好不好听,大不大气,而无法欣赏到更深层的结构和表达之美。这种程度的审美过于肤浅了,如若保持,那么对摄影技术的提高是有害无益的。
我认为那些所谓的摄影天才,不会是在操作相机上比别人更快熟练,也不会是能轻易学会更高深的拍摄技巧。他们的天赋,就在于他们拥有远超常人的审美。为什么在看到同一个画面的时候,他们不会像平庸的摄影师一样拍摄?那是因为他们本能地觉得,这样拍出来不好看。而他们根据自己的审美天赋和经验,总能很快找到自己觉得好看,别人更觉得好看的视角和手法。没错,他们只要拍出“这样拍的话还挺好看的”的照片,就足以让众人惊叹。
然后重点说说对自己照片的审美。
其实,比起评价别人的照片,能否正确评价自己照片的才是审美能力上的重点,也是提高出片水平的关键。
很多人对自己辛苦拍出的照片有高度的认可倾向。在花了很大精力以及高度期待后拍出来的照片,自己会尽量的去认可它们。心里会更倾向于产生“嗯,出来的效果还不错。”这样的想法,以至于无法冷静客观的判断自己照片的水平。这种事也经常发生在我自己身上。当我费尽心思去模仿一张商业广告的时候,最后出片我总会有“嗯,这个结果已经很接近官方片了/我觉得我拍出来的效果不比原片差。”这样的想法。但是等过段时间冷静下来再看的时候,我就会发现自己拍的片子与原片在很多地方都有很大的差距。
比如拍一瓶芝华士
这是官方样图,布光很成熟,轮廓光完整,光线干净,瓶中黑色的运用让效果更立体迷人,瓶颈质感不错,瓶中央的商标没有遮挡。
这也是一张官方样图
布光跟上面的有所差别,但整体效果也不错,将冰冷的感觉和满澄的液体表现了出来。
然后这是我拍的(一张以前拍的没有通过的作业,献丑~)
(图传上网一些色偏)
因为没怎么后期所以没有进行优化,但依然可以看到,由于布光水平上的不成熟,导致瓶子的光影分布并不理想,黑白之间的过渡也缺乏美感,光斑生硬,轮廓光不完整,杯子上的光十分杂乱,瓶颈的高光甚至挡住了商标。
想办法解决以上问题,拉近和原图的距离,就是我需要改善和提高的地方。这就是我在冷静下来之后,通过自己的审美和知识,对自己的照片和官方的照片进行的评价和分析。
在能够看出两者谁更好看的基础上,能正确分析差异,明白缺陷所在,并能够加以改正。这才是对自己照片的正确审美。
当然,网上也有拍成这样的
或者这样的
你同样可以分析其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和自己拍的有什么差别。
(之前说了由于答主是学商业摄影的所以拿这个举例了。如果是人像或者风光等其他方面的也可以类比)
然后,说到提高审美的方法的话,毫无疑问,当然是多看。
看更加优秀的摄影作品,而不是天天泡在论坛里看跟自己同水平甚至比自己更烂的人拍的照片,然后互相吹捧。
如果可以的话,请更多的欣赏国外的摄影师拍摄的优秀作品,然后分析,分析画面的构成以及光位。看到好的片子不要只会惊呼“这个拍的真棒!”,要分析和学习,理解其拍摄的手法和方式。
还有,审美这种东西是相通。提高摄影技术,不是只能看摄影作品,电影,绘画,设计这些视觉类作品,甚至音乐,文学这些其他领域的优秀作品,都能提高你的审美。因为所有艺术家都是在共同追求美的感受。所以想提高审美,请对美更加严格和敏感吧。
最后稍微提一下行动力。
所谓的行动力,就是你能为拍摄一张好照片付出多少行动。很多人很懒,有时出去扫一趟街或者约个朋友直接去附件公园拍照,就妄想能出好片子。
拍纪实的,你有走遍全城考察每个地方的拍摄价值吗?
拍风光的,你有在到达目的地先踩点,并且关注天气的走向吗?
拍人像的,你有寻找更好的化妆师和更好的服装,以及更加合适的拍摄地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