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那么多的孩子受伤害,我实在不忍心还是说一说吧--妈妈别再强势了!
手机日志
以前曾经提及过此类话题,但是随着和越来越多的孩子、家庭接触后渐渐发现,特别是在许多事业型的家庭孩子群体里发现了此类现象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很多送进爱伯特训练营的孩子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因此而受影响,有些孩子表现出极度不自信胆小,有些孩子表现脾气暴躁和好动,有些孩子表现出自以为是自我为中心。。。。。。
当许多妈妈向我们表达孩子种种问题的表现状态时候,都归纳是孩子的问题,很多父母把一些深层的原因却深深的隐藏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不敢呈现,他们总是期待希望我们能够解决孩子的问题,总是期待能够有一剂“特效药”解决孩子当下的问题,因此许多父母把孩子交给了老师,托给了保姆式的老师解决未来成长的希望,结果又是如何呢?我总是可以看到有一类父母在牺牲了第一个孩子的成长希望的时候,决定再生一个用心去弥补自己曾经对孩子们的亏欠,的确是“全力以赴”,结果又是如何呢?
总之,都无法达到自己预期的期望目标,痛苦,纠结,矛盾,焦虑,无助的心情充斥了整个家庭教育的氛围,越来越多的孩子在这样的氛围里受着心灵的创伤,其中有一个核心的因素就是----母亲的强势!
因为在爱伯特举办的那么多体验式亲子营中,家庭教育分享会中,80%--90%的主角都是这些有责任心的妈妈们,他们扮演了当下中国家庭教育的主流力量,所以我整理和搜集了相关的内容,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今天关于妈妈方面的家庭教育主题,共同探讨,共同交流,有共鸣之处能够希望得到思考。
一个健康的家庭父亲的角色举足轻重,甚至是起决定作用的。我们常说丈夫、父亲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不仅仅是指男人负担这个家的经济,而是在家庭起主导作用,否则,父亲缺失或者父亲软弱,大权旁落给母亲,这就跟儿子、女儿的心态造成非常严重的不良后果。强势母亲指的是:用自己的意志控制家庭和孩子的母亲。强势女人不等于女强人。我们所说的强势,更多指的是性格上而不是事业上!
曾经一本书《女人不狠地位不稳》中专门用一章论述过,女人越强势,丈夫会很有压力、夫妻不和谐、甚至丈夫有外遇的几率高,因为丈夫在你这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他只好到外面的女人那寻找安慰。有些女人事业未必做得很大,但脾气很大,气势很大,特别喜欢在家里说一不二,我们把这种在家里喜欢做“女王”的妻子称之为“强势女人”。
强势母亲四大悲情特质:
①自以为是 ②颐指气使 ③指手划脚 ④吹毛求疵
强势母亲四大惯常行为:
①必须要听母亲的,凡事母亲说了算。②严密监视小孩的一举一动,对其行踪和行为了如指掌。
③小孩的一切活动得向她汇报,必要时行为前还需得到许可。④对小孩的生活盲目指点,横加干涉,无端操纵其公、私生活。
强势母亲三大心理溯源:
①外强中干,没有安全感,不独立,自我价值需要不断地被外界事物证明。
②强烈占有欲,恋女情结,将所有的感情重负压在女儿身上。③从小到大,以自我为中心控制与操纵成为习惯性行为。
以上特征与现象,你具备了多少?如果超过50%以上,作为妈妈的你可要自我反省和思考了哦,已经有危险信号了!
强势母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有哪些呢?
1.约束让孩子失去自信
孩子情绪不稳定,没有主见,事事都过分依赖父母,这是什么原因?过分严厉的管教方式,容易抹去孩子的个性。
妈妈对孩子的管教,不同于对工作,对上司及下属。否则,会为孩子的性格塑造带来不良影响。
专家分析说,现在社会有种妈妈,自己在工作中做事强硬干练,事业是很成功,因此,她们苛求孩子做最好,旦孩子没有做好,就可能就遭母亲责骂,这种“强势”情绪严重影响孩子心理健康正常发育。
很多母亲把培养子女当成自实现途径,如果能成功地把子女培养成名优秀人才,她们常把自己价值依附于其子女身,子女成功是她们成功,子女失败是她们失败。
所以,很妈妈不得不把这种压力转移其子女身上,把自己意志无形地强加给孩子, 而孩子则在这种种约束中变得自卑。过分苛求造成年幼孩子失去安全感,心理压力增,这个时候孩子就变得疲沓,任何批评都无法触动他,变得底气皆无,碌碌无为。
在强悍的母亲面前,女儿选择无条件认同,那儿子呢,则会出现另一种情形,那就是无条件逃避。
对此,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有个精彩的论断,“假如母亲较富于权威性,整天对着家里其他的人唠叨,女孩子们可能模仿她,变得刻薄好挑剔;男孩子则始终站在防御的地位,怕受批评,尽量寻找机会表现他们的恭顺。”
因为,当母亲总是指责、批评丈夫时,其实是在指责、批评一切男性,儿子作为男性必然会跟他的父亲一样躲在无人的角落。
所以当一个性格过于强势的妻子喜欢嘲笑、奚落她懦弱的丈夫之时,她其实也等于把这种嘲笑和奚落同样甩给了她的儿子,所以,强悍的妻子,必有一个懦弱的儿子,她越指责她的丈夫懦弱,她的儿子也就越懦弱。
记得曾经在2014国庆节台州亲子营的时候,我发现有一个孩子当我们拍照的时候,他总是不敢面对我们的镜头,后来到了天龙山的山水奇兵营的时候, 这个孩子还是如此。还有今年暑假临安爱伯特快乐三生夏令营第一期,有一个12岁的女孩子,整个营期内我们的摄像师抓到她的照片时候总是一脸严肃、小心谨慎、戒备的表情,每当摄像师偶尔拍到一张有笑容的照片时候,我们都会弥足珍贵的收获。
心理咨询发现,大凡是那种强悍的母亲,培养出的不是强悍的儿子,反倒多数是软弱甚至没出息的孩子,这样的例子历史上也比比皆是。武则天够强悍吧,夺取了李唐江山,自己称了帝,可她几个儿子一个比一个懦弱,一个比一个平庸。
再说慈禧,也够厉害吧,联合恭亲王奕灭了托孤的八大臣,跟慈安皇太后一起垂帘听政。可偏偏生了个不争气的儿子。同治的性格也很懦弱平庸,他出外嫖娼某种程度上是给母亲逼的,因为慈禧对他管教极严,对他娶什么样的皇后都要横加干涉,致使他正常的夫妻生活无法进行,只好到外面放纵自己。这就是认同的力量。
2.强势母亲会让儿子没男子气
现在的母亲,有许多是非常能干的。在统御和支配家庭上,往往也是靠母亲的意志和领导。这样的结果,是使父权无法体现自己的领导地位,如果一家想维持相对和谐,对于母亲的意见和建议,父亲只能是“坚决拥护”,否则就是争吵或冷战。于是乎,弱势的父亲把本来属于自己的家庭领导地位拱手相让。所以许多父母亲反馈自己的儿子很“粘”,很依赖,都是源于如此,因为我们不敢放手放养,我们无法做到让孩子自作同时又懂得自受,所以越来越多的孩子变得无法独立,更加无法自主。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强势母亲,从母亲的角度分析原因来自哪里呢?
第一,母亲自己就没有安全感,自我价值需要不断地被外界认可,特别是家人的认可;
第二,母亲发现丈夫无法成为值得信赖的人,出于不安而迫不得已行使主导权利;
第三,母亲认为父亲无能且愚蠢,不会提出任何有建设性的意见,所以什么事情都自己决定;
第四,母亲从小到大自我中心感强,喜欢控制与操纵他人行为;
第五,母亲有强烈占有欲,将所有的感情重负压在孩子身上。
在这种母系家庭生活的男孩,确实是很不幸的。从心理学上讲,男孩的成长需要一个男性的高大形象。在父亲缺席的情况下,很有可能男孩会认为男性就是像父亲一样,女性就想母亲一样。孩子小时强势的母亲还显现不出问题,等到幼儿期和童年期时,由于父亲的懦弱,且无法阻止母亲对孩子的过度干涉,孩子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强势母亲的教育影响过度会给自己的孩子成长带来哪些问题呢?
问题一,男孩难于男性化。
孩子对男性力量认识较少,会出现“父爱缺乏综合征”,缺乏阳刚之气,在体重、身高、动作等方面发育较慢,并存在诸如焦虑、自控能力弱等情感障碍,在性格方面也会变得懦弱、胆小、孤僻、自卑等。当未来进入社会后,会出现各种不适状态,无法按自己性别角色规范行事,喜欢找强势的女人结婚,无法成为值得依赖的丈夫。
问题二,使孩子不敬重权威。
父权丧失的家庭,会导致孩子不仅不能从父亲身上学到尊敬权威、明白等级,而且还会认为男性就是和父亲这样的。同时在功能不完善的家庭中,孩子面对强势的母亲,往往会本能的讨好“强者”,尤其是男孩,他们也会跟着母亲,在不知不觉中反抗父亲,不重视父亲的意见。
问题三,使孩子受到过度保护。母亲过于强势,是其安全感不足的表现,会使其成为一个典型的保护者。害怕自己担心的问题会在孩子身上出现,只要是不利于孩子的事情,都想过滤一下,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避免发生。于是,母亲包办所有事情,从思想上和行为上都要求孩子跟着她走,最终孩子就会什么都不会,完全依赖母亲,更加印证了母亲的想法。
问题四,给孩子过多的压力。
强势母亲往往是能力出众和是完美主义者,会把培养孩子当成自我实现的方法,苛求孩子做到最好。于是在无形中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也把自己的价值依附于孩子身上。不能否认,这些强势母亲付出很多,但恰恰是这些“付出”,使孩子感到压力,容易造成孩子失去安全感和自信心,成年后造成孩子心理上的自卑。
问题五,让孩子难于独立。
强势母亲不仅丈夫面前强势,也在孩子面前强势,不容许孩子说“不”。长期处于母亲的强势控制下,自然忽略孩子的特性和感受,孩子在生活中独立做决定的机会不多,一切都由强势母亲教导、指挥、安排,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放弃自己的承担,失去了独立解决问题和面对生活的能力,形成对母亲无条件的服从和依赖。在爱伯特快乐三生夏令营里13岁的孩子不会洗衣服做饭的孩子也真不少,再回归到当下的大学生每到周末整个行李箱装回家的竟然都是需要家里人洗的衣服时候,我们不仅要问: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去哪儿了?
问题六,孩子学会消极抵抗。
强势母亲使孩子失去自我,感觉所做一切都是为了母亲,内心无法产生做事的动力。孩子在强权压力下,知道抗争是无用的,虽然内心在说“不要”,但也只能表示表面上的顺从,这也是孩子感觉只有靠消极抵制才能有自主权。于是,孩子面对自己不能掌控和不愿意做的事情,往往采取消极态度,磨洋工就出现了。
问题七,孩子难于学会社会交往。
父母是孩子最早认识的同性和异性,和他们的友好相处,能让孩子习得长大后与同性异性朋友相处的方法,这决定了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而在强势母亲的管理下,这种社会性的交往变形,使孩子害怕遇到否定和拒绝,习惯于隐藏自己的内心感受。这种防御模式,使其有被社会孤立的倾向,难于融入社会。
问题八,强势母亲会导致“恋母情结”出现。
强势母亲由于投入的爱越多,期待的收获也就越大,母子联结也越深,甚至还会把儿子当作“替代配偶”,作为情感依托的唯一对象。最后有可能渴望占有儿子,以至于渴望分享儿子所拥有的一切。这样使孩子难于摆脱母亲影响,获得真正的自我。这在成年后,使男孩难于认同其他的女孩,更加依赖于自己的母亲。通过多年的孩子独立训练营和亲子营观察事实证明:孩子恋母现象在某种程度表现出的并不是真正的恋母现象,而是我们太多的母亲“恋子”情结,是太多的父母想通过掌控自己的孩子得到其他“安全感”和“恐惧感”影响后的一种安全感的弥补和内心心理需要。正是因为这种割舍不断、藕断丝连的情感链接,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了我们父母的翻版,而不是孩子自己真实期望的那个自己。
(爱伯特体验教育 爱伯伯)
爱之阳光,幸福方向!
想到,说到,不如做到!
实现每个孩子与人、自然、地域文化的近距离接触,
体会生命意义, 掌握生存技能,学会生活本领,
遵循自然规律和人性发展规律,求真、还原和释放孩子的天性,
爱伯特为每个孩子生命力,生存力,生活力保驾护航。
国内首家爱伯特青少年体验教育创新品牌
周末营(每周六举行)
假日特训营、亲子营(国家法定节假日)
夏令营、冬令营(暑期、寒假)
新浪浙江-YFG青少年高尔夫俱乐部
家庭教育公益讲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