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卿光亚聊高考:许多人生悲剧是从高考那天开始的

新闻评论

 

    
  对于家有高三学生的中国家庭来说,六月到八月这个时间段是极其难受的,在这期间,包括高考和围绕它而来的一系列事件,左右着他们的喜怒哀乐。高考是否顺利?成绩是否满意?录取线怎么划?录取志愿怎么填?是否如愿进入到自己想要的学校和专业等?无一不牵动着学生和家长的思绪。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个酷热的夏天里,他的人生走向和命运,会因为一些无法掌控的因素而发生巨大改变。可以说,对于中国学生来说,高中期间的最后一个暑假,注定是牵肠挂肚的沉重假期,对于他们来说,这可能是命运的分水岭。
  世界其它地方的孩子们,是怎么样面对这样的人生关头的呢?他们有一考定终生的痛苦和一半靠运气一半靠实力的撞大运式的大学录取吗?他们面对的最后一个暑期,与我们的究竟有什么不一样?他们能为我们提供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呢?带着这些问题,笔者采访了国内著名教育专家卿光亚先生。
    
    
  人物简介:卿光亚,中国首家私立寄宿式学校创办者,长年与国外的高中和大学进行教学交流,具有丰富的国际教育学研究经验。近两年来,他的130名学生经国际通行的考试从高中直接进入国外各知名大学学习。
    
  笔者:作为一个长年与国外大学和中学打交道的中国教育界人士,您认为中国教育和国外教育最大的不同点在哪里?表现在学生升学方面,有什么样的差别?国外的学生们,是否有包括小升初、重点与非重点学校的选择和高考之类无处不在的生死关口让他们视教育为战争的机制?
    
  卿光亚:国内教育与国外教育的差异,是可以写厚厚一本书的。但如果要简明扼要说出二者的最大不同,就在对考试的态度上。国外学校考试的目的就相当于一种检测手段,通过考试,知道孩子们哪些知识没有掌握,从而进一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而我们的考试目的,就是将那些考得差的孩子淘汰掉,使之失去继续学习的机会,而事实上,他们才是最应该接受教育的。另外,对教育的理解上,也有差异:国外的教育,是注重培养新的人力资源,注重其包括劳动素养在内的各种与社会相处的综合素质。而国内的教育,更多的是看重于书本与做题的能力。教纲即是考纲,不考不教,不考不学,学生毕业后与社会脱节,甚至找不到工作,也是不奇怪的事情。学校其实就是一个人力资源的加工单位,如果一个学校,培养出来的孩子与社会无法接轨,就是制造了废品,浪费了社会的资源。
  除了教育理念的差异之外,我们与国外的教育条件也有巨大差别,我们目前的教育,是求大于供,每年有上千万的高中生毕业,而大学的实际容量,即使在扩招的情况下也只能解决56%,某种意义上讲,这个比例决定了我们的考试,必然要带一定的淘汰性质。而由于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平衡,城乡之间,重点与非重点之间,公立和私立之间,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都有一些差异。这些差异因为对应的是最后的高考,家长们产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所以,我们的教育,因为供求矛盾造成的缺口,而呈现悲壮的竞争格局,让很多人觉得是“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其实,教育的本义应该是快乐的。
  当然,许多国家财政对教育的补贴形式,也决定了其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以美国为例,他们的教育补贴,都是按人头跟着学生走,而不是补贴给学校,孩子选择哪所学校,补贴就跟到哪个学校,不管学校是在城市还是乡村,也不管其是公立还是私立。当然,学生如果选择私立学校,额外的费用则由自己承担。但国家补贴那一部分,却是直接进入学校的。这样的结果,决不会出现极小部分所谓重点学校占据大多数教育经费的情况,也更不会出现打破头的“小升初”战争。
    
  笔者:通过与国外的大学交流,您认为国外考生和国内学生在对大学的选择上有哪些不同?
    
  卿光亚:国外大学没有统招统考,像工厂,原料都需要自己搞,生产出来的产品,也由自己负责。因此,每个学校都很重视学生入学这一个环节,学校会不贻余力地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宣传自己的特色,吸引各类需求不一致的学生来自己学习生活。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学校。比如,一个学生,她喜欢乔丹,于是就选择了他的母校北卡罗纳大学;而另一个学生,他喜欢哈利波特,于是选择了它的拍摄地剑桥大学。一个外国高中生,他从入高中起,差不多有三年时间,可以为自己未来上什么样的大学做打算,甚至由此开始设计人生。当他从朦胧的兴趣爱好出发,开始寻找心目中的理想学校时,他可以轻易获得他所想要的学校的一切资料,如该学校的师生比例、知名教授、学术成就、体育强项、学生社团、图书馆藏书量、作息时间或伙食特色,以及相关费用。甚至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旅行和考察。一个高中孩子,可以用三年时间,来规划自己的人生。相比于我们从公布高考成绩到确定填报志愿那紧迫的三天,显得从容而没有遗憾。
  在国外,一个孩子同时收到几所甚至十几所学校同时录取的情况很普遍和常见。这使得他具有很强的自主选择性,客观上说,这就是一种学生招学校的行为。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四川资中一个高中毕业生渴望招学校的新闻,这有点让人伤感。自己选择学校,是一个学生的基本权利,本不应该成为新闻。
    
    
  笔者:国外的高中生,在升入大学之前,学习状态是怎么样的,是否真如传说中那样,有宽中小学而严大学的说法?与我们高三学生们的厮杀冲刺式备考,有什么样的差异?
    
  卿光亚:国外更多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我学习能力。以美国为例,他们实行的教育包含ap、ib和sat教育三类。ap是指advanced placement,其实就是相当于国内实验班或是奥赛班之类的课程,内容程度较深,很多大学接受ap的成绩可以顶大学学分。ib是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program。并不局限于美国。它也是被很多国家和著名大学所认可的。sat分为sat1和sat2,一共4800分,相当于中国会考(水平考试),人人都能通过。ib所重视的不仅仅是成绩,还有学生的综合素质。ib课程是文理兼修的,课程六大类九大科目,包含语言(a母语、b公众用语)、数学(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社会科学(商务、经济、地理、心理学、历史、哲学)、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艺术(视觉艺术、形体艺术、听觉艺术、表演艺术、电影艺术)、tok(认识论)、拓展论文、cass活动(社会实践、劳动、体育)等,看起来似乎比我们高考还复杂,但它的考核,却是注重日常操作,比如,三年高中每周1小时的义工,以及艺术和体育等,都是以平时成绩为主,另外,他们的考试,也与我们的不大一样,有时,一科考三天,其间可以上网和喝茶,考试只是一种教育手段而已。而我们的高考,不管身体好不好、非专业不考艺术、不考劳动。主要是考某一类型的做题能力,说白了就是考背功。至多也就如三国的张松那样,记性好而已,但一个国家建设,不能仅止于这一种人才,还需要五虎上将和诸葛亮才行。我们现在离因材施教的教育本义,还有很大差异。综观现今世界,教育正在融合之中,如ib教育所吸取的各国教育特征,取英国之高深,取法国教育的广博,取美式教育的灵活,取德国教育的严谨,也兼顾了中国教育的模式化。而我们的教育,是不是需要吸收的东西更多呢?
  在国外,中学没有统考,但有联赛,体育强的孩子绝对是学校中的佼佼者,受到同学的追捧和模仿。在十几年的中小学教育中,孩子们寓玩于教,具备了健康的体魄和心智以及对学习的兴趣,做好了接受高等教育的准备。而我们,则恰好相反,用一种超强体力活式的所谓基础教育,摧垮了孩子们的心理和身体以及对知识的好感,没有美感和劳动习惯。到大学,父母没守在身边,一下松懈下来,上网谈恋爱马放南山,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或啃老或颓废甚至出现自杀,实在让人痛心。
    
    
  笔者:您认为,如果要改变这种现状,应该哪些根本性问题上着手?具体需要哪些措施和方法?
    
  卿光亚:短时期要扭转这种惯性,是比较难的,既然大家都看重高考,不妨就以高考作为引导工具,将高考的内容,更加丰富起来。如,将英语150分,划50分出来给体育,学美国那样,测测学生的血含氧量,以检测孩子是否有运动的习惯,是否能保证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另外,把语文的150分,划50分给艺术,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喜好,选修一门艺术课程,以作品和平时成绩为考核标准。再把数学的150分,划50分交给义务劳动,1星期保证做1小时义工,以培养孩子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劳动习惯。三年高中就是150小时,全国几千万高中生,如果实现这个标准,会出现多少雷锋,我们的祖国,会变得更加干净美丽。这样训练出来的孩子,对劳动不反感,至少毕业后不会当啃老族。
  当然,如果出现造假或别的水来土掩的应急招数,其效果就不敢保证了。政策是人制订的,终须由人来实施。教育的核心重点,是培养合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人类之所以领先于地球上其它的物种的原因,就是因为教育。蜜蜂靠dna代代相传筑巢的密技,而我们的dna是文化,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美国国父华盛顿曾说:“我们国家的命运,掌握在小学教师手上”。这话决不是没有道理的!

文章评论

我的世界我做主

[ft=,2,]我感受到了你的高考压力,慢慢熬吧,还有三年呢[/ft] [em]e160[/em]

索索

[ft=,2,]分享了,谢谢![em]e160[/em][/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