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苕老二” (上)(中)(下)

个人日记

                                                         前言­

     我家苕老二共分上中下三个部分。原谅我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有真情实感,蜻蜓点水似的记录一些模糊的往事,­

来表达对我家苕老二的敬佩,另外想让人们从中得到一点启示,那就是任何人都有不可估量的潜能,只要你有坚强的­

意志去奋斗。­

 

                                                                                         我家苕老二”  (上)­

     今天是我家苕老二五十岁生日,作为大姐的我要给她一个深情的拥抱:祝她生日快乐!­

   日子就像年轮的一张唱片飞快的转着,曾经感动我的人及事很多,然而在岁月模糊的记忆中,我家苕老二的点­

点滴滴,却是我脑海中的常客常住着。一直想写出来表达我的心思,却由于我的拙笔,一直没有决心,怕怠慢了我家的­

苕老二。可一晃她都五十了,我想大家看了我制作的动感影集,一定有兴趣来听听她的故事吧。­

­

   在那个没有实行计划生育的年代,由于我的祖辈封建思想严重,一直想要个儿子,所以就养育了我们六个女儿,她排­

行老二,在她五岁的时候得了脑膜炎,还下了病危通知,当时高烧不退,血压只有40了,还不停的抽筋,在医院的儿童病­

床上四肢都被固定在床架上。经过几天几夜的抢救才活过来,病好了以后,大脑就比我们几个姐妹迟钝一些(这样我们就­

给她起了一个外号苕老二,这一叫就叫了几十年),但她比我们几个都乖巧听话些,周围的大人小孩都喜欢她,可以­

说是人见人爱。­

   七岁多上小学,虽然比其他的同学反应慢点,但她很努力用功。知道自己体质弱,还有低血糖,很注意休息和锻炼,­

每天早上起来早锻炼跑步。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上越来越困难。到了初中她参加了学校的兴趣班,学画画,学做手工,­

这样不仅开发了大脑还锻炼了她的动手能力。她画的一张国画,在校办的展览上被一个西班牙来的老外收藏了。由于她的­

字、画好,学校和班级的不管是大墙报小板报她都包了,有时忙的顾不上回家吃饭,我们家人还要给她送饭去。由于她各­

方面表现都很好,经常是老师表扬的对象。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不记得是那一年了,学校举办了一个纪念毛主席题词­

向雷锋同志学习几周年的展览,我记得还是双语讲解(英语,汉语)我当时主讲前言部分,眼前展台上有很多学生学­

雷锋的感想,日记,和物品。其中我家苕老二的就有三样:一本红色塑料套的日记本,一个补了又补的黄色军书包和­

一双补了又补的咖啡色球鞋。刚开始每当讲解时喉咙都会梗咽,可后来一想,如果不是拿来展出,她还是舍不得背我父母­

给她买了很久的新书包,穿上买了很久的新球鞋。这样一想我再讲解时心里平静了许多。学校还让她参加我们一冶子弟中­

小学的夏令营,在夏令营中她居然战胜了胆小学会了游泳(她是我们姐妹中第一个学会游泳的),还参加了7’16横渡长­

江的方块队。真让大家刮目相看啊!犹如兰花幽幽绽放,虽不会绚丽夺目,却幽香甚远。­

   到了高中,学习上的难度更高了,特别是数学物理方面,她的逻辑思维明显要差些。到高二分文理班时,就选择了文­

科(这就叫扬长避短,选择适合自己的很重要哦)。为了学好文科增强记忆力,除了背诵课文就是坚持写日记,在我们身­

边发生的很不起眼的事情,经过她的笔下,总能让人眼前一亮,觉得新颖,有时还好奇呢。在高中除了用功学习,还担当­

了从学校到班级的很多职务,还有学校广播站的工作。其实这时候的她很喜欢画画,梦想当一名画家,一听说可以报考美­

院,当时还是高一就报了名,去参加了初试,由于没有系统的学基本功,结果名落孙山。她没有一蹶不振,还是安心学好­

课本知识。­

   在高考那年如愿考取了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编辑专业。好多老师和同学都送来了礼物,我记得她的班主任送她了一本­

书,扉页上题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从那以后这就成了她的座右铭,她发誓要笨鸟先飞­

   在读大学的班上,她和另一名女生是班里唯一的工人子弟。学历,经历都没有别人丰富,看的书也没有别人多,可她­

知道只有勤奋努力,才能如虎添翼追上别人,她每天沉浸在书的海洋里。­

   在生活上还是像小时候那样不讲吃穿,很节俭,从不开口向家里要钱。在学校食堂打工助学(中午帮忙卖饭)这样中­

午可以吃一顿免费的午餐。每月有十五元的助学金,除了吃饭外,有时还在旧书摊上买点书,还攒下钱买一张从北京到武­

汉的火车票。为了省钱每年就过年回家一次,可想而知她过得是多么的艰难。记得有一年我到太原出差回来路过北京,我­

到北广去看她,来到宿舍,看到她有气无力的躺在床上,当时把我吓了一身冷汗,同学告诉我说她献血了,我说你本来身­

体就弱小,不应该去,可她说献血要发十几元钱,还有奶粉面包呢。当时听了我只骂她:真是个苕老二啊。义务献血是好­

事,但要身体好为前提呀,有困难要跟家里说。献血后的那一年她经常感冒头晕。­

   大学四年,她把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看了很多中外名著,这时有了新的梦想在她心中:一定要写小说出书当一名作­

家。她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光有梦想是不行的,还要有具体的目标,首先瞄准了那些文学杂志。上课以外的时间就开始写­

小说,写好后就寄往那些杂志社,可等来的总是退稿,但她还是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她没有怨天怨地,只是认为自己还­

不够勤奋。这理想啊,就像生长在高山上的鲜花,如果要摘下它,只有勤奋才是攀登的绳索,于是在她的世界里最快乐的­

事,就是为理想而奋斗了。­

                      这两张画是我保留的她在读大学时画的画­

­

          ­

­

图片         图片­

­

                                                       ­

                                         我家“苕老二”(中)全部摘自网络­

­

­

简介: 汪继芳,女,198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编辑专业,分配到湖北人民广播电台。 1990年成为自由撰稿人。19­

93年9月14日,《中国日报》(英文版)发表记者署名文章并配发图片,首次对包括汪继芳在内的“京城四大自由撰稿­

人”作了详细报导;1994年2月21 日,《中国妇女报》又配图发表文章专题介绍汪继芳的写作生活,由此引出了各地报刊­

对她以及自由撰稿人现象的报道评说之热;1995年,中央电视台在《十二演播室》和《半边天》节目里,又几次拍摄了­

汪继芳的生活情况。1996年,汪继芳到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任教。1999年辞职。先后出版《20世纪最后的浪漫─­

─北京自由艺术家生活实录》《断裂:世纪末的文学事故--自由作家访谈录》。­

­

­

­

图片 ­

­

  曾经在湖北人民广播电台任编辑的汪继芳,1990年初,离开原单位,陪同丈夫李幸带着他们5岁的女儿前往北京。从­

此,开始了文化的漂泊生活。­

  离开北京已整整6年。在北京广播学院毕业读书的4年间,北京留给汪继芳的印象是一个北方的荒凉的都市。然而,89­

年与李幸来一次北京后,再返回武汉就呆不住了。­

 一直在做着作家梦的汪继芳,曾是一个标准的文学青年。读大学期间和毕业之后的一年多里,差不多写了五六年的小­

说。最早,夜深人静时,提一个热水瓶,去教室里写,上班之后是在办公室里写。每完成一篇,都往文学期刊投,屡投屡­

不中。平淡的经历,使她总想出去闯荡闯荡。再加上在单位总是不痛快,去意早已萌生。虽然不知道出去干什么,可就想­

出去。­

  李幸正好有借调到北京的机会,没有犹豫,一家三口就来到了京城。­

  当时,北京需要购粮本和配给的北京市粮油票才能生活下去,他们就自带来一袋50斤大米和一桶食油。临行前虽然换­

了不少全国粮票,不过这是一厢情愿,没有指定粮店的购粮本,那时用美元也不能从粮店里买到粮食。­

  更重要的是,北京文化单位不接纳没有正式关系的人,因此,汪继芳就只好一直在家,成为地道的“坐家”──坐在­

家里。­

  女儿与她一样在家“待业”,因为初到北京还没有联系上幼儿园。每天,女儿在院子里自由自在地玩耍,不想玩了就­

进屋听母亲“讲课”──或是识字,或是画画,或是学做手工,跳绳、跳房子。­

  为了怕妻女寂寞,李幸买了5只小鸡。因为夜里太冷,第三天就冻死了两只。以后总结经验把台灯点亮放进小鸡睡的­

纸箱里,但死亡仍不可避免。他们将这些小鸡埋在花坛里,坟堆上,竖着5根小树枝做墓碑。­

  养鸡不成,又向院里足有七、八米长的一溜花坛发起进攻。先是种上耐旱的美人蕉、地雷花(有的地方叫它洗澡花,­

原因是用热洗澡水泼它不但不死,反而越长越旺),接着又播了无数粒丝瓜种。院墙边也不让它闲着,种了一排玉米,玉­

米苗是从野地、沟边挖回来的。为了搞好种植业,汪继芳还专门买了这方面的书。­

  狂热的种植活动伴随她度过了来北京的最初时光。­

  到北京的第一年,恰逢亚运会。外来人口居住地必然被当地派出所反复盘查,某天夜里,再次来了两位警察,要他们­

出示身分证明。拿出武汉的身份证,警察又问孩子的,又要拿出单位的工作证。但是警察还是宣布说:你们违反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某某条例第某某条之规定。­

  李幸理直气壮地回答:我们都是堂堂正正的国家干部,也在一个大都市里有过正经工作单位。这次虽然没有被抓走,­

但汪继芳母女却着着实实地惊慌了很长一段日子。每天要骑自行车送女儿上幼儿园或去买菜,自行车还是武汉的牌照,身­

上没有一丝儿证明自己有资格在北京居住的文件,怎能不时时地心惊肉跳?所以自行车都不敢上大道,总在乡间的小路上­

窜来窜去,跟鸵鸟似的看不见警察了,但又被村里的恶狗时常惊吓。女儿因此而要求走大道,只能解释说小路来得快。­

  从一个新闻单位的编辑变成一名自由撰稿人,连自己也是始料不及的。就在汪继芳还未适应这一新的角色时,父母千­

里迢迢看他们来了。尽管信上可以骗他们,说工作单位在哪儿,工资是多少,但人一到,实际的生活状况就再瞒不住了。­

  远在郊区,附近连像样的副食商店都没有,孩子在农村小学就读,做饭没有煤气,院子四周飞满蚊子苍蝇……父母唉­

声叹气,完全不能理解女儿为何丢掉舒适的工作举家北上。这种情况下,岂敢告诉他们自己“赋闲”在家?当一辈子工人­

的父亲,特别看重女儿由于上了大学在新闻单位工作所给他带来的荣耀。­

  父母来的第二天清早,汪继芳不得不去“上班”。­

  当她背着一叠稿纸走出院子时,却一阵茫然,去哪儿“上班”呢?丈夫单位、朋友家里都不方便,最后,选择了离家­

最近的公园。­

  这个人烟稀少的郊区公园,一旦将书桌安在这里就令人失望了:篱笆外是隆隆的汽车声,头顶上有蝉儿们疯狂的嘶鸣­

声。在吵得头发麻、心发慌的状态下,努力写着清淡的流丽的散文。­

  傍晚,按时“下班”回家。­

  父母来京期间,很少“请假”陪他们。其实,女儿多么想以本来的面目面对他们。­

  1992年初春,一位画家朋友来到北京,谈到有关圆明园艺术村的情况。汪继芳感觉自己与他们命运差不多,遭遇、心­

境也差不多。可以跟他们共命运,同呼吸。更重要的是他们也并不关心能否发表,只是愿意交个朋友,来聊聊天。­

  选择了圆明园艺术村作为突破口,是因为曾经有过教训。­

  在这之前,一次去《北京日报》社,门卫拿出会客单让她填,工作单位一栏,没有填。门卫看了就问:“单位怎么没填?”­

  “……我……”­

  “问你呢,单位?”­

  “没,没有。”­

  “怎么连单位都没有呢?”门卫认真地问。­

  “就不能没有单位吗?”­

  这样一说,门卫态度缓和了,但还是不放她进去。眼看着那些晚来的出示了单位证件的人一个个进去,刹那间,汪继­

芳明白了自己在这个社会里的处境。­

  做自由撰稿人随之而来的是那份孤独,自由撰稿人不比做生意的个体户,个体户有自己的客户,与社会有密切的联­

系,撰稿人虽然也需要出门采访,但更多时候几乎不与任何人来往,写成文字需要大量时间。­

  在这份孤独里,整日孤零零一个人,到了夜里依然跟自己的影子相伴,而屋外是荒郊野地一片黑咕隆咚。然而,汪继­

芳还是感激孤独的自由撰稿人生活。这份生活,使她拥有了自信──这是一份从前想也不敢想的奢侈。­

  在艺术村,汪继芳看到了一群桀骜不驯的年轻人,丢掉铁饭碗,远离家乡,来过这种他们称之为“三无”(无户口、­

无单位、无家庭)的生活。画家们一边在刚够温饱的日子里喘息,一边在色彩、啤酒、女人中陶醉。此后,多次来到艺术­

村。在烈日炎炎下,拖着疲惫的身子,每天奔走于十几公里外几十个画家之中。­

  不过,哪家报刊会发表这种东西呢?­

  3个月后,这篇将近4万字的纪实文学完稿。一年后,这篇题为《二十世纪最后的浪漫──圆明园艺术村纪实》全文刊­

登在1993年第3期《钟山》上。­

  《二十世纪最后的浪漫──圆明园艺术村纪实》全文近四万字。可以说是汪继芳的成名作。此前,她从未写过这么长­

的纪实性的文字。发表过程一波三折,先后在《报告文学》、《十月》、《花城》及《中国作家》屡试不中,最后到了­

《钟山》的编辑王干手里。­

  1993年3月3日,《钟山》(双月刊)第3期上付排。收到清样同时,汪继芳又在北京城里参加摇滚Party、出入于数支摇­

滚乐队中,采写王干所约的《京城摇滚人》。­

  《钟山》发表“圆明园”以后,纪实类文字似乎成了汪继芳的正业,这方面的约稿开始多起来。­

  中国的自由撰稿人在上个世纪最后十年里,以一种特立独行的姿态行走在媒体之间。势必引起各方面的关注。1993年­

9月,《中国日报》(英文版)发表记者署名文章并配发图片,首次对包括汪继芳在内的“京城四大自由撰稿人”作了详细­

报道。­ ­

  但是,1996年,汪继芳与李幸带着女儿离开了生活六年的北京,前往南京定居。­

  到南京后,李幸建议她到南师大教书,放弃写作,教书育人。在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任教期间,汪继芳向学­

生强调一种精神和意志,在北京经历的自由撰稿人生活,实际上丰富了她的人生阅历。把所看到和领悟到的一切讲述给学­

生们,让他们体味和选择,让他们从中得到启示——一个人的成功渠道多种多样,只要你有坚强的意志去奋斗。­

  原以为大学是个自由、轻松的地方,没想到在体制里到处都一样。整天要创收、交论文、报项目,没完没了的开会和­

无休止地填表,简直无聊的要命。已经难以适应体制内生活,程式化的东西再也不想忍受。汪继芳认为需要自由地掌握时­

间,干最爱干的事情。­

  来南京不久,有关南京自由作家的讯息就连接不断。后来汪继芳陆续认识了朱文、韩东等一批自由作家。一个晚上,­

与这些作家谈起了轰动一时的“断裂”行为。朱文对汪继芳说,你可以写写“断裂”这件事,很有意思。­

  采写与授课发生冲突,开学前,汪继芳终于拨通了院长的电话:请求辞职。­

  汪继芳的性格是属于叛逆的,无法忍受平庸的生活。从体制内到体制外,敢于叛逆,确实需要付出一点勇气。­

  《最后的浪漫》和《断裂》)两本书出来以后,在选题上汪继芳便与以前有了明显的区分,因为李幸的原因,他们把­

目光转向了很多人想了解的民营电视现状。于是,两年间先后出版了《身在幕后》还有《中国民营电视现状报告》这两本­

书。­

   ­

                                                我家“苕老二”  (下)­

­

                         ­

    2002年秋,在南京度过六年后,她又重返京城。原因有二:一是女儿在北京读高中要去陪读;二是感觉人到中年自己还­

是个穷书生,没有能力帮助家乡的姐妹们。北京其欣然传播机构的老总,也是她多年的朋友,非常理解她的想法,借给她­

一套住房并聘请她去公司做研究室主任。­

   这次去北京,她没有再写作,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脱贫”,她说要多帮忙身边的亲人。这看似很平淡、很不起眼的­

话,我们在背后谈论她时,着实让我们感受到她的爱心和善良。爱,永远是花,不管爱的行为多么微小,只要付出了,它­

就会绽放美丽、吐露芬芳。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我家老三的孩子从小喜爱音乐,但经济条件差一些,她帮忙请­

最好的老师辅导,从经济上给予资助。我的女儿,当年考重点高中,由于体育考砸了,总分就差一分,上省重点要多交一­

万元,我们准备放弃,她听说后马上打来电话说:“一定不能放弃,这个钱我来出。我们汪家的后代,一定不能因为钱而­

上不了好学校,凡是愿意学习的我都愿意帮助。”我女儿在京读大学期间,她也给予了很多的帮助,让我们省了不少心。­

我们姐妹们的孩子,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她都给予过帮助。对朋友,她也是有求必应,帮助过很多有困难的朋友,­

有些甚至是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对学生更是如此,在南师大教书那会儿,老师节假日发的食品,她全部分给班上的学生。­

她说学生们远离家人需要老师的疼爱关心。她和学生之间亲密和谐、友爱无间。­

   在北京这几年,她接待过很多去找工作的朋友、学生(她自己已记不清有多少人去找过她),为他们安排食宿,动用­

自己所有的关系为他们找工作。有个男生家里很有钱,也离开家乡去北漂,她分别为他找了几个单位工作,但不久他都辞­

职,原因是不愿打工想自己创办公司,男生的父亲很着急,专程来到北京一定要见她一面,一是感谢她对孩子的关照,二­

是请她鼎力相助,他说如果你这个老师不支持我就不给儿子投资。家长的信任打动了她,她辞去其欣然的工作,与学生一­

起经历了创业的初始阶段。如今,学生的公司办得很红火,这个学生也很感激她,逢年过节都会给她送营养保健品。这应­

了那句“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吧。­

   我家“苕老二”在孝顺上,那也是一流的。父亲还健在时,她接父母一起到北京、北戴河游玩。1998年父亲重病故去,她伤心地哭着说“本来南京的新房子一到手就要接父亲去玩的”。由于工作繁忙,每年的清明,她都打电话要我们代­

她去祭奠父亲,有一年还写了祭文,让我们在墓碑前替她朗读,她那细腻的文笔真挚的感情,使我们个个动容。­

  父亲走后,我们姐妹都接母亲去自己家住,但她怕拖累我们,坚持要一个人过生活,母亲住六层,考虑到母亲年事已高­

上下楼不方便,我家“苕老二”说,她来给母亲买一套楼层低的新房。这套房子买在一楼,离我家隔条马路,很方便我去­

照顾母亲。武汉冬天室内很冷,前些年,一到冬天,她和六妹就接母亲去北京,享受那里的暖气。后来母亲岁数大了,身­

体也不太好,来回路上怕不安全,2008年,她帮母亲在武汉的房里安装了暖气,这样母亲过冬再也不用出远门了。街坊邻­

居个个都说我母亲有福气。在这个新家,母亲不仅安享晚年,还在“苕老二”的感染下,学起了书画,充实她的晚年生­

活。我做的动感影集母亲作品的一至五集,就是在这个房子里完成的。­

   我家“苕老二”就是这样,心思细密精巧,总是先替他人着想,正直善良,永远都是真诚待人,天性晶莹剔透。她想­

让我们和她一起用心感悟生活的美好,从平淡中感受幸福的滋味,她真的做到了。­

   2004年,在朋友的推荐下,她去了韩国好丽友集团旗下的美嘉传媒,公司给她很高的待遇。她在公司除了担任艺术总监,还要做一些公关方面的工作。我对她说,公关可是年轻漂亮加智慧的女人干的工作,你岁数不小又不漂亮行吗?她说­

那是你影视剧看多了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我攻下的关不计其数。的确,她后来牵线搭桥,把好丽友引进湖北电视总台,­

成立了美嘉购物频道,据说这是国家广电系统第一家与外资合作的频道。当时她热心地从中牵线,初衷是为家乡的频道做­

点贡献,私心也有一点,是想将来回到家乡工作,多在母亲身边尽孝心。但公司领导没有同意,说北京总部有更重要的工­

作需要她。这一点,我很为她抱不平,为公司做了这么大的贡献,凭什么不能回来呀?!但她只是一笑,说离开公司时领­

到了一笔奖金,她已经很满意了。哎,拿这个“苕老二”冇得法。­

   她攻下的关,靠的是她人品和人缘,还有那人生最好的名片:微笑。她从不刻意去讨好、装饰,不刻意妩媚,一切都­

流于自然,无论是初识的,还是相识已久的朋友,她都流露出自然的微笑,都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令彼此之间倍感­

温暖。­

   2009年,她辞去美嘉传媒的工作,转回南京,来到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院长征求她的意见,想让她去做系主任,被她婉言谢绝。她说她只想做副职,干点实事。她就是这样与常人不同。她来学校工作不是为了钱,她是为了丰富自己的­

人生,同时也是看重校园的文化氛围,想在这里实现自己少女时代的梦想:写字、画画。­

   就这样,她做了教务部副部长,从事教学管理工作,开始了她职业生涯中新的尝试。在高校,教务工作是最繁忙的,­

加上又遇到省教育厅的专业评估(凡是在高校工作过的人都知道评估意味着什么),繁重的工作压得她喘不过气来,每天­

一上班就是拿着文件夹,东跑西颠,马不停蹄地一个接一个会地开会,周末经常要加班。这样的工作量是她完全没有料到­

的,但她不后悔。她在繁忙之中抽出时间,每天坚持练习书法,就连回武汉过节,她也从不间断。几年来,她书写的纸­

张,可以用尺量了。去年开始,她又重拾画笔,还在南广学院拜了师傅,正儿八经地学起了西洋画。她想尝试用西洋画的­

形式,画出中国画的意韵。当然这不是一日之功,她需要加倍地努力。奥斯特洛夫斯基说:“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

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我家“苕老二”就是这么做的。她说:人的一生有很多梦想,每­

个阶段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梦想,有的人一生就一个梦想,而我不同,我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梦想和追求,这样才觉­

得充实,否则,便索然无味。就像山间的泉水,经过一路的曲折,才能唱出一支美妙的歌。­

­

­

这是她在盘子上画的画­

­

­图片

西洋画的形式中国画的意韵­

­

­图片

毛笔小楷­

­

­

­图片

­

­

    真情在指尖上流淌­

    思念在键盘上透露­

    祝福在宽带上传递­

       永远祝福你是我不变的心愿    ­

    祝你生日快乐­

    祝你身体健康­

    祝你梦想成真­

 


图片

 

 


 


图片

 

    QQ386967020

图片

­

­

­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