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快乐的哲学思考(最新版)

手机日志

 

一生快乐的哲学思考(最新版)

江苏  泗洪   王绪卫

北京人说:马克思死了,上帝还没有来。我们该怎么办?

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人生的目标和意义在哪里?人应该为谁活着?人生的价值如何衡量?对于这些人生哲学范畴的最基本命题,古今中外,有多少文人墨客、仁人智士、哲人学者、乃至芸芸众生时常在苦思冥想、苦苦追寻,结果是众说纷纭而莫衷一是。如今,我想对此作理性解读,努力说得让人信服。

一、人为什么活着?  人生的意义和态度

1、人生目的的三重境界

人为什么活着?一是问人活着的理由,二是问人活着的目的。可从三个层面解读:一、从人生存的点来看:每个人都必须活在当下,活着的目的都是努力为自己争取能比现在更好地活着,这是动物的本能。可称之为本能境界;比如:好死不如赖活着,就是说求生是动物的本能。做人,原本就应该像动物植物那样:只要有一线希望、只要有一点机会,就努力生存。爱惜生命,敬畏生命,活着就努力好好地活着,这就是人类原本就应该有智慧;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人都为生存而奔忙:赚钱谋生。一天到晚,早出晚归,赚了钱就高兴得不得了,赔了钱,就郁郁寡欢、甚至愁苦不堪。这都是本能境界的具体表现;二、从人活一辈子的大面来看,古希腊的三贤之一亚里士多德说:人是理性的动物。人和动物的最明显的区别之一在于有理性,在于知道人是要活一辈子的。所以每个人人生的理想目标都是为自己一生幸福,即一辈子快乐。这是人类的理性。可称之为理性境界;比如:组建家庭,建立国家,制定法律,保障人权,倡导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等世界价值观,都是理性境界的具体表现;爱情至上,为爱而死为爱而狂,没有爱情就不能过了。则是没有理性的想法。三、跳出人类的局限,从自然界反观人类,人首先是动物,然后才是人。所以从自然生物的角度,人和其他生物一样,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它生于自然,归于自然,生就是生,死就是死,没有任何目的,没有任何意义,也不需要任何理由,生和死都是一样,纯属自然现象。人从何处来,要到何去?人类从何处来,又要到何处去?无论是世界上传播地区最广的基督教,还是受教化人口最多的儒家学说,都没有英国大科学家进化论的发现者达尔文说得更让人信服。如果说人生有目的,生,就意味着:一天一天地走向死亡。所以法国的大作家维多克--雨果在〈〈巴黎圣母院〉〉的扉页写道:时间是盲目的,人类是愚蠢的。这是物我两合、天人合一、超然物外的化境。可称之为自然境界。因而,作家毕淑敏说了一句直抵人心的实话:人生本没有什么意义,人生的意义便在于我们要努力赋予它的意义。

2、左右人生的三大法则:从人生目的的第一层面来想:人要活得更好就必须不断努力,这本来是个人发展、人类进步不竭动力的源泉,而一旦失去了道德理性的约束,就会出现一般人都经常看到的不择手段地争名夺利、欲壑难平好了还想更好的丑相。所以人生快乐的第一法则是坚持努力、自强不息;从人生目的的第二层面来想:人活着要一生快乐,一辈子多数时光快乐,而不是一时一事,某一时段快乐。所以人都应该面对现实理性把握,不能感情用事,为一时、一事快乐而毁了自己或别人的一辈子幸福。这是很多人所不能明白,不能理性把握的。如小偷,流氓,抢劫犯,诈骗犯,贪污犯,强奸犯,杀人犯。因此,人生的第二法则是现实理性;从人生目的的第三层面来想:人生本没有目的,那我们与其为生老病死,好多无法抗拒的事情害怕忧烦,不如学动物那样直面现实,顺其自然,大不了离开人世,回归自然。这种通达超脱的人生境界,只有少数人能领悟,能做到。故,人生快乐的最大法则是顺其自然。

所以人活着,最明智的态度是:因为人必须活在当下,所以人必须努力争取活得更好;因为人要活一生一世,所以人必须以为自己一生快乐为目标,理性把握;因为人生在世时刻都面临诸多无法改变无法把握的的事,所以人必须学会顺其自然。想改变且能改变的,就不断努力;无法改变无法把握的要顺其自然。求生是动物的本能。活着,就应该努力好好地活着,不要死钻牛角尖,捶胸顿足绝望地追问到底为什么。与其在无味地苦思冥想中忧虑、痛苦,不如面对现实努力快快乐乐地度过每一天。总结起来三句话:活在当下,努力更好;人生一世,理性把握;直面无奈,顺其自然。

所以,如果有人非要追问:人生的目标在哪里?人生到底有没有目标?人生的目标是什么?那我可以十分坚定地回答:人生,应该有目标!人生,没有目标与动物何异?人和动物的最明显的区别之一在于有理性,在于知道人是要活一辈子的。必须把一生幸福,一辈子快乐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所以人生的目标就是:为自己一生幸福,为自己一辈子快乐。而不是一时快乐,或一个时段快乐。那些为自己一时快乐,或一个时段快乐,随意损害别人,不择手段地巧取豪夺:偷盗、抢劫、诈骗、贪污、索贿,其拙劣表现更像是个有血性的动物,绝非智者所为。

没有需要和目标,就无所谓意义。比如牛马羊需要吃草活着,那草对它们就很有意义;而对狗和猫来说,则无所谓。就如女人如果没有男人的追求,那女人性别对女人来说还有什么意义?根据人所追求的人生目标不同,人生哲学,可分为权力哲学、财富哲学、爱情哲学、事业成功哲学和幸福哲学。

二、快乐幸福的美好生活,我们靠什么?

人要想一辈子快乐幸福,从生命状态每一个点的平面来看,首先应该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状态:坚持锻炼,合理饮食,注意个人卫生。好身体是一生快乐精神依托的物质基础。然后是应该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乐观向上,理性调节。理性乐观的心态是一生快乐的精神基础。

人要想一辈子快乐幸福,从生命的全程,一生一世的大面纵着来看,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份自己喜欢、能干出乐趣的工作。工作是生命的依托。人一生的大约三分之一时光都必须在工作中度过。所以如果你工作没有快乐,那你这一生就将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时光是不幸福的。其次是找到一个品性端正、能和你一生相伴的人,组建一个稳定和平幸福的家庭。因为家庭是心灵的港湾。人一生大约有三分之一时光用来在家里睡觉,其余时间也有一多半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人生的一多半时间都在家庭中度过,如果你的家庭生活不幸福,那会感觉自己像孤魂野鬼一样四处游荡。其三是要努力培养3—5个高雅的兴趣。闲暇的时候,可以靠自己让自己快乐。第四是交几个品性、志向、兴趣相投的朋友。交流思想互利互惠 互相勉励共同进步,事业上互相支撑,生活上互相照顾。

人生活在社会人群当中,要想一辈子快乐幸福,第一要能独立自主,争取自己的个体私权。自己事情自己做主,每个人都能在不损害别人正当利益的情况下,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努力实现自我。每个人都能在不损害自己的基本利益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帮助别人去做他想做的事。所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7316日记者招待会上答记者问时说:“要问什么快乐?请允许我用著名诗人艾青的两句诗来回答:‘请你去问那开化的大地,请你去问那解冻的河流。’”其实,核心的两个字:就是自由.让万物自由生长,让河水自由流淌;第二要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争取自己的社会人权。公共事务大家做主,每个有基本判断能力的人都要能自由地了解和参与公共事务的决定。选举最可能保障和发展公共利益的人作领导,管理公共事务,并共同享有监督和罢免他的权力。就是社会民主。这就是和谐美好的自由民主社会让人一辈子快乐幸福的两条最基本途径。所以,温总理在记者会上讲到,解决民生问题还是要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和幸福。这就要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在社会推进公平与正义 这“公平与正义,就是努力保障和实现个人的自由幸福,努力保障和实现社会多数人的自由幸福。

三、人应该为谁活着?

生命是你自己,你必须对你自己负责任。且一切都附丽于存在。你若不为自己,你如何能够存在?你若不存在,失去了生命,还有什么意义可言?因此人活着必须为自己,不为自己,人就没法生存。所以说:为自己是动物的本能。至于有人说:人活着是为了使别人更好地活着。什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什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那纯粹是自欺欺人的鬼话。你有脑子想一想:这世界,有谁?有哪一个?从一生下来,就带着老婆孩子去为别人的?这世界,有谁?有哪一个?真的能完全抛开自己去为什么别的人?这不是眼瞎胡扯,是什么?至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之说,也只不过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主要还是为自己”的社会表述,如果改成:人活着要想一辈子快乐,就必须在为自己的同时尽量照顾别人、尽量不损害别人、尽力帮助值得你帮的人;而尽量照顾别人、尽量不损害别人、尽力帮助值得你帮的人目的还是:为使自己能一辈子快乐,社会多数人能一辈子快乐。这样大家就都能认同了。因此我写过这样一首诗:

野萝卜花

你展开五瓣

托起一片洁白

有人说

那是为人类默默地

奉献着你爱

而你却说

是生命需要我这样存在

春秋时,杨朱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在文革期间,被许多人批得臭不可闻,其实,平心而论:这的确是地地道道的真理啊。当时批判人家,是对真理的亵渎,是对民众的愚弄,是某些人出于个人私心的卑劣行径。(当年有人说“斗私批修、狠斗私字一闪念”,使好多善良的人,每每噤若寒蝉:生怕别人看出自己的私心来。而在一开始说这话的人,却在心安理得地享受别人的牺牲,肆无忌惮地为自己损害别人、为自己而置国家民族的利益于不顾,还美其名曰:是组织需要,是为人民服务!打着为民众的幌子,干着为自己的勾当,这也正是我们现在好多党政领导在做的事啊!)

古今中外,所有伟大人物,之所以伟大,并不在于他们不为自己,而是他们能把个人利益和社会多数人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其实,如果每个人都能在努力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时,又能注意尽量不损害别人的正当权益,这本身就是和平幸福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推动社会繁荣富强的最根本动力。正如温家宝总理在哈佛演讲时所说:中国亿万人民追求幸福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乃是推进国家现代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力量。

曾有人问我:“雷锋是不是好人?”我的回答是:“雷锋是好人!而且是个非常好的好人,对于别人和社会来说;但对于他自己和家人来说,他又是个非常傻非常不好的好人!这对于他、对于他的家人都很不公平!雷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忘我”精神的最可怕的缺陷是:迷失了自我!自己都没了,人生还能有何意义可言?所以,我说:“为自己,追求个人一生幸福,这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力,是别人应该尊重,社会应该保护的最基本权力。任何人都没有权力要求别人为自己牺牲,除非他自己愿意!任何人都没有权力指责别人不为自己牺牲,只要他没有损害别人!”

四、人生的价值在哪里

没有目标就无所谓价值。没有需要就无所谓价值。既然人生的目标是为自己一辈子快乐,那么凡是对自己一生幸福有用、有益、有帮助的,是自己一生幸福所需要的,就是有价值的;凡是对自己一辈子快乐无关的、有害的、是自己一生快乐不需要的,就是无价值的。这就是一个人的个人价值观。人生活在社会上,人生活在人群里,不可能独生,不可能独存,人和动物的最明显的区别之一在于知道合作、互相照顾才能使彼此活得更好。所以,要想一辈子快乐,就必须尊重别人,尽量不损害别人正当权益,尽力、帮助值得你帮的人。当你说的话或你做的事,对别人甚至很多人的一辈子快乐都有用、有益、有帮助,是别人所需要的,那就是你的社会价值。因你说的话或你做的事而获益的人越多,你的社会价值也就越大,你个人得到的财富和尊敬也就越多。人的个人价值和人的社会价值也就得到了最完美的结合。所以人活着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让自己快乐让别人快乐、使自己一辈子快乐、使更多人一辈子快乐。至于爱因斯坦所说: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从社会上得到些什么,而在于他为社会贡献了什么。他淡化了一个人作为人的个人价值,过分强调了一个人的社会价值。有精当合理的一面,但也有明显的根本性缺陷。因为它完全漠视了人活着,必须为自己,这一自然铁条。而现实生活中,好多人只看到、艳羡别人从社会上得到什么,却很少有人去在意或深究他为社会贡献了什么。这样评论人的价值,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是非常有害的。这也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它忘记了人活着必须照顾别人,尽量不损害别人,用诚实劳动与人交换这一社会法则。品评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大小,不但要看他从社会上得到些什么,更要看他为社会贡献了什么。只有一个人从社会上得到和为社会贡献基本相当,这才是比较合理的、健全的。所以评人好差,从社会角度,主要看他为社会贡献了什么,而不要苛求他不为自己。因为这世界,没有任何人是带着老婆孩子为别人奉献的;从个人角度,主要看他自己从社会上得到了什么,与他的付出是否相当。付出很多,却得到很少,人就不想付出;付出很少,却得到很多,就会助长投机取巧的恶习。所以一个人,如果他的社会价值远远大于他的个人价值,那他就是个物超所值的优质品;如果他的社会价值和他的个人价值基本相当,那他就是个物真价实的正品;如果他的社会价值远远小于他的个人价值,那他就是个物不所值的伪劣次品。价值、金钱、财富的本质,应该是人可以交换的社会劳动的代表形式,是人赖以生存生活更好乃至一生幸福的物质基础。所以,有的人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其中的道理,就在这里。前苏联教育家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财富,只有当它为人的幸福服务时,它才算作财富。”我说:“财富,如果不是靠自己为别人或社会多数人的一生幸福而提供的有价值劳动换取的,那伴随它的就应该是耻辱或罪恶!而不应该是荣耀和地位!”这也正是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所说的“君子爱财,取之于道。”的真义。

五、前人先哲资料佐证如下:

苏格拉底说:快乐就是这样的一种东西,它往往是在你因为一个明确的目标而奋斗不已的时候才会来找你。
   
柏拉图说:人的第一幸福是健康,笫二是厚道的秉性,笫三是从事自己喜爱的职业,笫四是朋友和友谊。

快乐的最上层是充实理智的快乐。理智追求知识向往至善的快乐是最实在最单纯的快乐。

                                                    ------古希腊  柏拉图

你的第一责任是使自己幸福。你自己幸福,你也就能使别人幸福。幸福的人,但愿在自己周围只看到幸福的人。                     (德)费尔巴哈 

英人詹姆斯.里德曾说,人的幸福取决于三项,一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即信仰;二是你的生活是否仅仅为了自己;三是你能否解决所有你遇到的问题。没有信仰的人无法建立坚定的伦理道德,仅仅为自己活着的人没有愛,无法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的人,则无法继续生活。

 倘若这是一个能被普遍认同的幸福公式,以中国近60年来的教育论,以这些年的公权暴力以及权利救济途径之逼窄论,几乎每个人的心理都很难完全健康——倘若心理完全健康,反倒显得不那么正常。即使是心理健康的人,也不可能完全没有需要清理的心理垃圾。

 为此,每个人都应关切自己的心理健康,社会也应关怀人们(尤其是屡遭内力自伤或外力侵凌者)的心灵健康状况。

英国哲学家休谟说:道德理论最原始根据:凡是使我们产生快乐的行为或品格就是善,应受称赞;凡是使我们产生痛苦和行为或品格就是恶。道德感:不但具有评价意义还有伦理规范意义,促使人做快乐制止痛苦的事,主张伦理快乐主义。

美国哲学家边沁主张的功利主义认为:衡量正确与错误的标准以及一切法律的目的都是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个人应当拥有最大限度的选择余地,因为他们自己才是自身利益的最好判断者。政府职责是通过避苦求乐来增进社会的幸福。

你想要得到多少快乐,你就能得到多少快乐!即便让你拥有世界,如果你过得不快乐,那又有何意义?                                    ------(美   林肯

[温家宝]解决民生问题还要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和幸福。这就要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在社会推进公平与正义。记者也许问,什么叫快乐?我可以借用艾青诗人的一句话:请问开花的大地,请问解冻的河流

心理学家曾经做一个统计,一个人最大的快乐是什么?最大的快乐不是住好房子,不是有什么小车。不是自己跑过几个地方,这些都是过眼烟云。很快就能实现的,但是一个人永久的快乐是什么呢?就是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凡人就得思考。思想家的思考与众不同,他想的问题更近事物的本质,更忧患整个人类的命运,更有建设性的方法途径,这种与众不同的秉性,决定了思想家某些讨厌的孤独、沉默、挑剔,甚至咄咄逼人的习气。这里似乎也揭示了一些中西观念文化风俗喜爱的基本不同,前者讲究群体性,忌讳离群,大家经常整天聚在一起,思考及其生活方式都呈现趋同性;后者刚好相反,他们讲究个性,尊重个人生活方式及其独自观点。思想家的思考成果往往都是怀疑、批判、叛逆的产物,显然,东方的观念文化不是适合思想家产生的土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