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行(三)

个人日记

——圣塔莫尼卡海滩

格兰德马勒

 第三天(411) 是地接免费给我们用车的最后一天,孙女与家住洛杉矶的同学相约见面并上街去看电影,我们只好找一个较近的地方,方便与孙女联系。

 早晨我们在HILTON酒店吃自助餐,21美元/人,484美元另加小费5美元(住宿170美元/天,不含早餐)。这顿早餐不仅是自费,而且食品种类不多,先生说比德国的免费早餐差多了。到洛杉矶这几天住酒店的感受,令我们不悦。如酒店服务员帮拿一下行李要小费、房间搞卫生要小费、打电话没接通也收费,到餐厅吃饭交了餐费还要付税付小费,拉斯维加斯房间的食品与瓶装水看一下也收费(感应收费-只要动了食品就视为取用)、买东西要交税(不像其他国家可免税)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我认为,在美国什么都是钱!钱!钱!真是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

 早餐后,地接小Q推荐我们去圣塔莫尼卡海滩。据介绍圣塔莫尼卡海滩举世闻名、也是好莱坞影片常出现的银白色的沙滩,码头上的游乐场及市中心的人行步道购物中心都值得游览。

 然而到了这个海滩以后,发现并没什么特别的,可能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却去巫山不是云。”到过马尔代夫以后,对海的印象提高了的缘故吧。至于说是银白色的沙滩,在我们看来这里的沙还没有广西北海的沙白。只是这里的沙很细,很柔软。当然这儿的游乐场有很多水上活动:冲浪、坐拖曳伞、游泳、骑车、在沙滩上晒太阳等。当地的人会常来这儿度假,一来就是一天,并且早出晚归。

 我们对于水上活动都不感兴趣,孙女去年在马尔代夫旅游时,已经买好了水上运动的票,后来因没有玩伴而没去,更何况我们老年人。所以就只在海滩上拍拍照。有意思的是,躺在沙滩上晒太阳的美国年轻人,竟主动起身要帮我们拍合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十分和谐。盛情难却,我们让他帮我们三人拍了张合照。留下圣塔莫尼卡海滩的印记。

图片 

 圣塔莫尼卡海滩没什么可看的,时间还早,原打算在市中心就餐的计划取消,征得地接的同意,小霞决定去购物。一、去苹果手机直销店,孙女想买一台苹果手机;二、去MASI商场购物。

 在苹果直销店我们与孙女及其同学会面,她们早已来到此,并看中了一款手机。店里游人如织,因正逢苹果推出苹果手表,众多的工作人员在与游客热情推销。经了解这里的产品也不免税,苹果6税后人民币5735元,与国内相比价格上便宜不了多少,所以看的人多,成交的少。在国内买虽然稍贵一点,但有什么问题,维修起来方便。

图片
 
图片
 
 

 地接小Q是上海人,原在上海做物流,四年前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放弃在上海发展的大好时机,投资移民来到洛杉矶,小孩到洛杉矶以后身体明显好转,以前老爱嗓子发炎与感冒,现在完全好了,性格活泼开朗。这与美国的空气质量及教育理念有关。小Q说话又说回来,美国80年代不也是像中国一样雾霾严重吗?这是发展中国家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小Q很健谈、很热情、也很实在,对祖国现在的发展给与了高度评价。他与旅美华侨都相信,在习近平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一定会建设的更好!接着他给我们介绍了很多美国的不为我们所知的情况。

 移民到美国的人,第一件事就是要去社区办理社会保障卡,在美国的每个人都有一个社会安全号码,像我们国家的身份证。它是社会福利保障的命根子,千万不能遗失。再有就是驾照,在美国几乎人人有驾照。公民不一定要有固定的户籍。但是你搬迁到哪里,必须到当地美警察局登记驾照变更的住址信息,政府也由此掌握居民的流入流出情况。
  

      小Q说
在美国,富人与穷人的生活都很好过 ,中产阶级则比较辛苦,应交的所得税很重,都在30%以上,视其收入多少而定。如果中国中等收入的人移民美国那就一定没有在中国生活的好。

而对于失业的年轻人会给四个月的救济金,给他找工作的时间。

对没有工作能力的老年人,除了可享受免费医疗外。每月有800-900美元养老金,生活困难的还可申请住房补贴,每月政府还免费派送食物(肉食、粮食与水果)。并给上医院有困难的老人补助150美元护工费。(10美元/工日)。

对这一点,我深信不疑。因为我在印度德里大学工作的大表哥,就是因为患病(心脏病与前列腺癌)自己无法承受昂贵的医疗费用,而从印度移民到美国的(他独生儿子在芝加哥)。在美国免费给他治好了这两种病。但是若想住高级一点的住房,房租相当贵,我表哥嫂俩夫妇85岁了,每月还须用稿酬支付房租。

听了小Q的介绍,我还是很欣赏美国政府对弱势群体的政策的,他们像那些欧洲的福利型国家一样,对国民都有最低的生活保障。

要了解一个国家,就像要了解一个人一样,就要走近他,与之接触,了解其本质的东西,只看表面现象,以偏概全,就可能就得出错误的结论。我在美国的时间不长,道听途说的这些情况还有待验证。

 

 

                                                2015.5.15写于长沙

 








文章评论

森林木

这篇文章对美国的生活情况做了一番细致入微的描述,可以起到窥一斑而知全貌的境况。文笔流畅,数据翔实,是一篇好的游记文章!赞一个!

格兰德马勒

@{uin:409992994,nick:eastweirdo,who:1,auto:1}欢迎到访,谢谢你给点赞!看了没有啊?

老嫚

很赞同作者的认知:了解一个国家就像去了解一个人一样近距离的观察,亲身体验。作者用很敏锐的目光观察到美国社会存在的优劣,不偏不倚、客观公正,而且隐于字里行间的爱国情愫让我们看到了一颗拳拳爱国心!去了一个地方,所思所得记于笔下,给他人以提示便是一篇好游记。如此好文章非赞不可! 去、

森林木

美国发展了200多年,中国也就是发展30多年,170多年的差距现在正在逐渐缩小,相信中国的未来会更加美好……。感谢朋友用这这些优美的文字,带着我们这些没机会去美国的朋友们,近距离聆听朋友讲述美利坚合众国生动而有趣的故事!

心之旅

前辈的观察細致入微。文章有理有据,不落俗套,实在是吾等学习之楷模

敏而好学(小溪)

姐姐我除了看你的文字,哈哈哈,我更喜欢你的照片,咋这么年轻呢,姐姐的身材真好,记得看过一篇文字是这样说的;有文化,有内涵的女人不会把自己搞的很臃肿。姐姐我没说错吧。[em]e128[/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