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时我遇见了他们.......

个人日记

         

    总有些不能忘怀的往事,茫茫人海,我遇见了他们.......

 

    从小得益于父亲、大哥的熏陶,我也是个小书迷。可真正大量阅读,并对我的人生观起到影响作用的,要从我高中毕业前后的那几年说起,期间不能不说的是这样一个人。

 

    在我接触他时,他才40出头,是个上海知青,他娶了小他七、八岁的当地老八路的高中毕业的女儿,他们有一对可爱的女儿。当时他是个技术部门的小头目。在那个闭塞的年代,他一切做派都和当地人有很大出入,那些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论调均出自他的言谈。
 
   我崇拜他!因为他高深又见多识广。
同时,我又很鄙视他。觉得他很“坏”、“不道德”。因为那时在我看来,他们是很令人羡慕的一家子,他们海派的穿着、海派的生活方式(海派指上海人的穿着和生活习惯)无不散发着浪漫的气息。可他却和本来介绍给小舅子的女孩好上了,那个女孩还是我初中的同学。这无疑是个臭名昭著的事件,他妻子的哭诉、控告让事情沸沸扬扬,女孩父母的打骂、监控更让他声名狼藉。

 

    那时,他会时不时来我家。好不领会他人鄙视的眼光,一路谈笑着而来,总会又给父亲带来了一本那时的禁书。一向严谨的父亲,和他似乎倒很投机,记得在书房兼卧室的小间,他很随便地依靠在床被上,比划着双手,和父亲笑谈。要走时,也会和我打个招呼,镜片后射出的目光很有穿透力,眉毛一挑,嘴角一撇,脑袋一晃,随后出门。那些他拿来的书,在父亲不在家时,我就如饥似渴地扑向了它。

 

   不久,我们就成了门对门的近邻。他支张小床睡在客厅。心高气傲的妻子,拉着两个女儿,做对立状给他受。一个锅台,妻子做饭,他就靠边,为了避开别扭、尴尬的氛围,他只能溜达到我家闲等。他似乎已经知晓,他给父亲看的书,我也都看了。高谈阔论的精彩、小录音机里邓丽君的缠绵歌声,都让我想让他多来,可对他道德的评判又让我无法对他有好感。

 

    在他又一次从上海回来后,他兴奋又得意地告诉了我们一个好消息,他和上海某个图书馆建立了的联系,他们定期给他邮寄书籍,他要按时寄还。这样源源不断的书籍,成了闭塞、单调年代里,我最精彩的另一个精神世界。没有挑明,他就把书直接给了我,并规定交还的时间,要求的时间总是很短促,几乎就是两三天一本。工作之余,我如饥似渴地阅读着,晚上在父母都睡后,我打着电筒在被窝里看。也就在那时,我囫囵吞枣、半懂不懂地看了《简爱》、《飘》、《呼啸山庄》、《两面人》、《红与黑》、《金陵春梦》、《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大为.科波菲尔》.......等等书籍,甚至还可以把《飘》地某些段落背下来。

 

     这些书籍无疑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我的少女的梦幻,染上了别样的色彩。那时的我们,崇拜老山前线的勇士,敬佩那些嫁给英雄的女孩。可书籍里那些情爱的直接、小夜曲的浪漫、骑士的多情,贵夫人的风情,鸡尾酒会的华丽、、、、、诸如此类的情节,让我遐想非非、心生别样。那些在当时看来是“不健康”的、甚至是“肮脏的”的资产阶级的玩意,极大地动摇着我的观念。一方面我觉得自己变得不“纯正”了,另一方面,我却无法抵御那些书籍地诱惑。所以,有次在按时还书给他,并换取另一本书时,这个我叫他叔叔的上海人这样评价我说:“以前你是全高尚的,现在你是半高尚了。”我竟面红耳赤,仿佛被人窥破了秘密一样。

 

     再后来,因为他“屡教不改”地继续和女孩往来,巨大的声讨,让女孩寻短见一次,他也被降职远调。他淡出了我的视野,而他的妻子在几年的“婚姻保卫战”的消磨里,荡尽了矜持、变得歇斯底里了,她带着农药上法庭,哭诉上访,也没有挽回婚姻。万般无奈下,签订了离婚证书,两个孩子作为对他叛离的惩罚,都判给了他。而他把一双女儿送回了上海生活,说是可以接受最好的教育。目睹这一切,我万分同情这个不幸的女人。也感情复杂地气恼着那上海人的做法。

 

     有段日子,我的父母都回成都办理内迁的事宜。我成了那个不幸女人最好的倾诉对象,她经常在夜里来我家,祥林嫂般地絮叨,眼泪一把、鼻涕一把地述说她少女时期与他的相遇,说她被“诱骗”失身后的无奈,以及她父母以死相逼的哭闹,婚后的幸福,泪眼迷离她,甚至说出那些让我吃惊又难堪的细节。正值青春勃发,却又不解风情的我,开始了对人性龌龊一面的困惑,起初,我还洒下了同情的眼泪,她经常神情恍惚地,反复地,又像是自语,又像是问我:“你说男人坏不坏?”,“你说男人能不能信?”每每这样的时候,她近乎疯颠的眼神,总让我害怕又无言以答。多次以后,我厌烦、害怕了这样的场景,我想法回避着她的哭诉。

 

     也就在那时,对爱情充满憧憬、和美好幻想的我,对情感的认识蒙上了些许的灰色。对爱渴望,也多了几分冷静。“男人怎么这样呢?.....”的疑问也萦绕在我的心间了。

 

     这是经久年代的一段故事了。此后就再也没有见到过他们,只是在当年那个女孩的父母那里知道,最终他们还是结合了,他也早辞职做了老板,还说,也就是这女婿还一直照顾着他们,对他们很好。

 

      岁月悠悠,曾经的往事,多数都淡忘了,可这段经历,从不曾消失。没有刻意地记住、回味,可总在摩挲时光的瞬息里再现了。虽然,我并说不清它对我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文章评论

dudu

当时怎么也想不通的事情现在看来也可以理解啦,天下可能最说不清楚的就是情感这事啦! 看了你的文章今晚怕是梦中会出现不少故乡的人吧!

我没惹你吧

[ft=#ff6600,4,楷体_gb2312][B]他,是一个好男人,现在,除了我,再没了![/B][/ft]

老雕

[ft=,6,]当年的书籍给了你启蒙的钥匙。在我们都混沌不开的思想意识里,这些书籍无疑是认识一个新的社会的指南针。也给了我们一个新的知识源。我也是得益于那时候的的书籍,没有目标的渴望的求知,无序的贪婪吸取知识。这种方式有受益也有杂乱。这就是当前自己的思维和知识的来源影响。[/ft]

寒江雪

[em]e179[/em][em]e163[/em][em]e163[/em][em]e163[/em]不简单

文静

岁月悠悠,曾经的往事,多数都淡忘了,可这段经历,从不曾消失,没有刻意地记住、回味,可总在摩挲时光的瞬息里再现了。是啊,有些人,有些事是不会淡忘的。

花影尘

因为当时的环境,影响周围人的认知,也增添了那些书籍的神秘性,使它变得特别起来。真正加深记忆的,是介绍给你看书的那人的经历,它和爱有关。

sunny

阅读,真是可以穿越时空的!

归去来兮

你的广泛阅读就是我拓展阅读的启蒙哈。

吴雨

[ft=#0033ff,4,楷体_gb2312] 是非本是有标准的,当我们想做判断的时候,必须想到我了解了其中吗?其中那些深层次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情感之事,是二颗心的交融,我们要知个里,真不是易事啊!二个人的相通与不通,二个人的相融与不融,并不是“清官”可以“明镜高悬”的标榜!法律与道德都是时代的产物,都不是不变的真理!更有甚者,人不是非黒即白的大熊猫的毛色,人是多色彩的,孰能无过,谁是完人?因为,没有想像的白马王子,也少有遗臭万年的恶棍,久之,我们会渐渐成熟,渐渐理会,渐渐包容......经久难忘之,不是那事情,是我们自己的可喜(或者可笑)的成熟和成长,以及人生的宝贵沉澱......[/ft]

边唱边走

[ft=,5,楷体_gb2312][em]e176[/em]作者是一个懂得感恩并善于感恩的人,文中虽然没有“谢谢、感激”之类的字眼,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对“那年、那时我遇见了他们.......”的庆幸,充满着对“他”——一个自己当年既崇拜[ft=,,仿宋_gb2312]又鄙视的人,[/ft]那年、那时的帮助的感激![/ft]

香水百合

腹有诗书气自华,大量的阅读,成就了今天美丽聪慧的天空![em]e163[/em]

健康姐姐

[ft=,5,]对当年的回味,很好![em]e160[/em][/ft]

雁南飞

[ft=#990000,3,]万幸的是懵懂无知的作者没有被这当时另类的人和另类的事影响太深,当我们的思想成熟至今可能理解了当事人的痛苦,可这是需要代价的,好在当事人有了一个比较完美的结局。回忆过去的一切,只能徒生感慨,然后热爱今天的生活。[/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