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养的岁月
个人日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读书改变命运。“吃苦一陈子,幸福一辈子”就成了多数家长的教育理念,于是孩子被圈养起来:生活按计划,教育分步骤,每天的日程满满当当,自由支配的时间不断压缩。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于是现在,斯文人遍地——坐在课堂的,走在路上的年青人,基本为眼镜族。看着教育业催生眼镜业的大发展,不由想起童年那些散养的岁月。
圈养的孩子钻研书、关注人:怎样成人上人,怎样讨好人,怎样教训人……功利性强;大自然是散养的场所,散养的孩子关注自然:植物怎么成长,动物如何活动……安于现状。
那时,家只是吃饭睡觉之所,田野才是孩童的乐园。与风雨霜雪相伴,与猪牛狗羊相亲。
高中学生物学的食物链、警戒色、适应色、保护色等等得心应手,想必与儿时经历有关。青蛙一跃而起吃长虫英姿飒爽,啄木鸟长嘴啄洞寻虫铿锵有力,狗逮兔子你追我赶健步如飞,所有生物求生存都是努力的。同样是填肚子,蛇吃青蛙就可恶的多:绳一样的身子捆住青蛙,越来越紧,青蛙咕咕几声不再动弹,绳身放下,从青蛙头部吞食,细长蛇身撑出粗大的一截由头部向后移动完成一次进食。人心不足蛇吞象,大概由此而来。每每此时,我们都会来个惊天逆转,灭了蛇的命而放生青蛙于田野,觉得蛇吃蛙,就好象麻脸秃头娶大美女做老婆,有点不配,它吃田鼠吃蚊子吃苍蝇才显公平。
冬天万物萧条,田野也没什么好玩的。去放放野火,听草木燃起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雪天和大人们到雪地逮兔子,在雪地上留下乱乱的足印。现在想来,狗都逮不到兔子,我们也只不过给雪天增加一份热闹,把兔子锻炼得更强壮而已。但冬天,露天电影似乎要多些,没有电视的年代,有电影看是多么喜庆的事情,晚饭碗一撂,天还亮着就赶往场地,多数时候是银幕还没有支出来就在那里等,就象现在的老太太到超市门外等廉价的商品或到某个场所等骗子的保健品一样虔诚。那时电影是逐村放映的,我们不但在本村看,周围几个村都不放过,同样的电影百看不厌,要是碰到两个村放不同的影片那就最开心了。放学后和邻村的小孩子干仗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驱寒又带劲,战况还是第二天学校里交流的好素材。这种干仗多数不是面对面的,而是留一段距离,用泥巴互扔,要是对方哪个头被砸了,那就是伟大的胜利。这种好斗的精神,可能跟当时多数都放战争片有一定的联系。
最快活的日子当数生机盎然的夏天。这是个捕鱼的季节也是个游泳的季节。自制的鱼钩、鱼叉、鱼网等捕鱼工具应有尽有,真是有捕不完的鱼,螃蟹、甲鱼随处可见,没有谁把它们当好的。三伏天里的整个下午都是在水里度过的,太阳休息的时候我们才带着一双泡得通红的眼睛出水回家。这也练就了我们过深河而衣服不湿的本领。
庄子向东不到一公里有一条好长好宽的堆叫砚马河堆,两边河流中间宽堆,堆上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刺针槐很多,春天,一堆的槐树花,使砚马河堆绿里透白,芬芳宜人。那里是我们避暑的好去处,在绿荫下打纸牌,下泥棋,放猪,放牛,能放的都拉过去放,没得放的也跑过去玩。中午累的时候倒在地上,管不了知了的嚎叫,照样睡得天昏地暗。我的专有宝贝——外公用木头手工做成的婴儿车,上下两层,可坐可睡,四个轴承做成的轮子,推起来很拉风。一次推到堆上玩,小伙伴三虫子突发奇想,把一头驴栓在车上,不料驴走车随,车一走轴承哗哗作响,驴怕便跑,越跑车越响,如此驴不停蹄,一路狂奔,等驴累了跑不动了,只有栓驴绳的木棍还栓在绳上,我心爱的宝贝已五马分尸,留下一路零散的木板木块木棍,这次意外事故,使承载过我们姊妹,表姊妹,姨姊妹的传家宝毁于一旦,在别人的笑声里我伤心不已,巨人皆喜我独悲。时过境迁,如今砚马河堆已没有一点踪影,然那些有趣好玩的事情还记在心里,根深蒂固不能磨灭。
单纯的散养和单纯的圈养都不是好的方法,两者结合就完美了。然,现实面前做到这点不容易。
文章评论
青云直上
现在很多人注重散和圈的结合了![em]e10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