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不如怀念
个人日记
十几年前的一个冬季。曾到过北京植物园里的樱桃沟和曹雪芹故居黄叶村。我来那天正飘着雪花,真正领略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意境。
山川、大地白茫茫一片,只有黑褐色的树木向空中伸展着枝桠,像是迎接雪花的到来。偶有一缕幽香传过,那是几株开着淡黄色小花的腊梅。
一路沿小溪水逆流而上,走到水源头。鞠一捧从石缝中汩汩流出清纯的泉水,润喉静心。回望曾给曹雪芹以创作灵感的元宝石、“石上松”,物我两相忘。
传说当年曹雪芹构思《红楼梦》,樱桃沟便是他流连踯躅、寻梦访奇的常到之地。天地灵秀,激发着他的万古才华,山川物华,铺排出他的心中锦绣。《红楼梦》中有许多事物可以樱桃沟里找到原型:位于樱桃沟水源头旁的元宝遗石,因形似元宝而得名,相传是“女娲补天”时的遗物,无才补天终被遗弃便是它永久的哀怨。《红楼梦》第一回所说的“形体倒象个宝物,只是没有实在的好处”,说的就是它,因为“无才补天”而被指斥为“顽石”,贾(假)宝玉的一生便赋予了这种名为“通灵宝玉”实为“顽石”的天性。
“元宝遗石”的南侧,有块陡峭的巨石,高约二三丈。巨石隙罅中长着一棵参天的古松,因为泥土不多,树根死死抱住巨石,盘根错节,以致巨石撑开了一道裂纹。在曹雪芹独特的构思中,“石上松”的奇观演绎着生死不离的“木石前盟”,《红楼梦》中贾宝玉梦中呓语“什么金玉良缘,我只念木石前盟”,为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生死之恋找到了夙世根源。
樱桃沟的小溪中还可拣到一种黑色的石头,可以画眉。亦称眉石,或黛石,据说家境贫困的曹雪芹曾用它代墨写书,在《红楼梦》中却成了薛宝钗调侃林黛玉名字的出典。
因为曹雪芹晚年“著书西山黄叶村”,人们就自然而然地想见曹雪芹在樱桃沟的足迹。
到了黄叶村仍是没有其他行人,曹雪琴曾著书的居室显得格外的冷清、空荡荡的,忍不住问一声:曹公何在?
记忆中的樱桃沟就是一幅空灵深邃的中国水墨画,更是一处充满传奇色彩的风水宝地。黄叶村就是一位耐得住孤寂、傲视喧嚣、遗世独立的隐者。
多想在“樱桃花万树,春来想灼灼”的季节,再到这里。清明时节我来了,通往樱桃沟的山石小路被架起的木板栈道所替代,原来白墙青瓦的鹿岩精舍被涂为朱红色成了便利店,小溪干涸,水源头断流。黄叶村人来人往,如过江之鲫。我没敢再挤进房舍,怕遇到无处可躲的曹公之魂在哭泣。
相见不如怀念,于人于事于许多美好的事物都是如此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