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厂
个人日记
早就听闻北京琉璃厂之名 ,现在终于走近它。徜徉在翰林墨香里;徜徉在诗情画意里;徜徉在奇石古玩中;徜徉在历史的遗迹里……
被世人誉为“九市精华萃一衢”的琉璃厂文化街,这里没有高耸入云的高楼大厦,更没有灯红酒绿的舞厅酒吧。这里少了一份闹市的喧嚣,这里多的是一份文化的氛围。有着二百余年历史,历经沧桑的琉璃厂文化街,自有它独特的风格。整条街一眼望去,蜿蜒曲折,古朴典雅,艺术地再现了昔日文化街市的魅人风姿。
从网上得知,自清朝中叶起,琉璃厂每逢科举会试,文人雅士们便常常聚集在这里。于是,商人小贩开始在这里开铺设摊,当时以书铺为最,古玩、字画、文方四宝等次之。旧时还没有今日图书馆之说,所以文人所需的图书资料,只得来琉璃厂寻找。外地来京应试的文人举人也常来这里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书籍,于是琉璃厂俨然已成为京都的文化中心。
自乾隆三十八年开馆修订《四库全书》以来,琉璃厂文化街更显得繁荣。当时,已经初具规模的“厂甸”市场,加之康熙年间开始形成的“庙市”,使整个琉璃厂文化街热闹非凡。到民国期间更是名人雅士消遣寻宝之地。鲁迅先生在京居住期间就曾光顾琉璃厂四百余次。
如今的琉璃厂文化街,成为广集天下图书、字画、古玩、文房四宝的所在,成为国内外游客光顾老北京文化的必游之地。
作为观光者的我,游此地也会被那种文化氛围深深的感染着,流连于书画,文房四宝间,心里蠢蠢欲动,急切的想购得笔墨,捡拾起多年前初学的书法。尤其是面对那些精美的宣纸信笺移不开脚步,欲统统收入囊中。
闲散、悠然的漫步于小巷间,出乎意料的撞到了晋江会馆、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林海音故居———南柳巷40、42号 。现在那里的院落中住着十多户居民,除了原有的建筑格局之外,还有不少后来搭建的平房,院落也显得十分拥挤。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有一种不堪的感觉,也不想在走到里面去看看。
从网上得知,自清朝中叶起,琉璃厂每逢科举会试,文人雅士们便常常聚集在这里。于是,商人小贩开始在这里开铺设摊,当时以书铺为最,古玩、字画、文方四宝等次之。旧时还没有今日图书馆之说,所以文人所需的图书资料,只得来琉璃厂寻找。外地来京应试的文人举人也常来这里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书籍,于是琉璃厂俨然已成为京都的文化中心。
自乾隆三十八年开馆修订《四库全书》以来,琉璃厂文化街更显得繁荣。当时,已经初具规模的“厂甸”市场,加之康熙年间开始形成的“庙市”,使整个琉璃厂文化街热闹非凡。到民国期间更是名人雅士消遣寻宝之地。鲁迅先生在京居住期间就曾光顾琉璃厂四百余次。
如今的琉璃厂文化街,成为广集天下图书、字画、古玩、文房四宝的所在,成为国内外游客光顾老北京文化的必游之地。
作为观光者的我,游此地也会被那种文化氛围深深的感染着,流连于书画,文房四宝间,心里蠢蠢欲动,急切的想购得笔墨,捡拾起多年前初学的书法。尤其是面对那些精美的宣纸信笺移不开脚步,欲统统收入囊中。
闲散、悠然的漫步于小巷间,出乎意料的撞到了晋江会馆、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林海音故居———南柳巷40、42号 。现在那里的院落中住着十多户居民,除了原有的建筑格局之外,还有不少后来搭建的平房,院落也显得十分拥挤。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有一种不堪的感觉,也不想在走到里面去看看。
文章评论
大地行者
我还没去过琉璃厂呢,看了你的游记,真想马上就去